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陕西科教兴陕思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赵小荣 单位:西安欧亚学院学报编辑部
陕西省是一个经济总量偏小、运行质量不高却拥有很强科教优势的省份。1999年,陕西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101元,居全国第28位;地方财政收入106.40亿元,居全国第20位;农民人均纯收入1456元,居全国第27位;预算内教育经费39.37亿元,居全国第19位[1]。有科技人员85万,有近2000项科研成果问世。有普通高校39所,研究生培养单位48个,其中高校21个,科研机构27个,招收博士研究生1440人;专任教师中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8071人,占专任教师的38.95%;高校科研机构人员3535人[1]。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教育、科技、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教育科技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科技力量游离于企业之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还不高,传统产业现代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因此,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陕战略,使教育、科技、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是振兴陕西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陕战略的形成过程
(一)拨乱反正为科技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奠定基础
“”对陕西教育持续发展的最大破坏是校舍被“抢占”。截止1978年10月,陕西各级各类学校被占用的校舍总面积为78.92万m2。对此,省委决定:不论任何单位,凡占用学校的房屋、土地、家具、设备、车辆等,都应无条件地尽快退还学校。至迟在1979年8月底以前全部退还①。1978年11月1日,省革命委员会同意恢复和建立陕西省物理研究所等13个专业科研单位②。1979年12月27日,省高教局党组向省委提出《关于发挥高等学校在我省四化建设中的作用的建议》。在四化建设中,如何克服搞经济和搞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加强二者的密切联系,不仅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提高。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与支持,调动了学校搞科研的积极性。1978年陕西省高校取得389项科研成果,其中59项是比较重大的成果,有10余项达到了国际水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学术活动逐步活跃起来。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医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都积极召开学术报告会,宣读的论文中,有一批质量比较高。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也有所增加③。
(二)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陕战略注入强大动力
1985年9月5日,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正式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450人。讨论和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改革和加强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推动陕西教育事业的发展。1985年11月21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知》。《通知》指出,陕西省教育事业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不相适应的问题仍很突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走投资少、见效快、质量高的路子,通过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逐步建立一个同陕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部属和省属院校相结合,相互补充、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高等教育办学体系。陕西改革科研体制,出现多种形式的联合体和科技协作关系。1985年,应用研究(包括应用理论研究)项目的比重已经达到90%,获得显著经济效益④。这说明陕西省高校科研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振兴陕西经济服务的思想越来越明确了。
(三)“教育奠基、科技兴陕”
1988年4月6日,在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科学技术大会上正式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陕西经济———走“科技兴陕”的道路。在随后召开的省党代会和人代会上,经过认真研究讨论,认识到“科技兴陕”是振兴陕西经济的根本所在和最佳选择。为此,省委、省政府把“教育奠基、科技兴陕”确定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写入《陕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纲要(1988-2000年)》,并专门召开“教育奠基、科技兴陕”工作会议。
(四)“科教兴省”战略的提出
1995年8月27日,程安东在省高等学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科教兴省”战略。他说,陕西地处内陆腹地,要把经济搞上去,出路在哪里。出路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必须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来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从以外延发展为主转向以内涵发展为主。要实现这个根本转变,必须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发挥陕西高校的优势,加速培养优秀人才,加速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一个落后地区,只要依靠和充分发挥教育的优势和科技的力量,就有可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先进地区。陕西有着明显的高教优势,但这一优势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和利用,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实现经济、科技、教育的紧密结合,未形成产学研的集成⑤。
二、实施教育优先发展与科教兴陕战略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1985年7月24日,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省委、省政府成立了以周雅光为组长,陶钟、林纪周为副组长的贯彻“决定”领导小组。1998年春,新一届国家政府一成立,第一次宣布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任期内最大的任务,并成立了以国务院总理为首的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随后,陕西省也成立了以省长程安东为组长的陕西省教育科技领导小组。
(二)制定一系列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陕”的政策、法规
1980年省科委制定了《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励办法》(讨论修改稿)。对发展国民经济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经济效益特别显著的科研成果,列为特等奖。1983年10月22日,省高教局将草拟的《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励试行办法》印发给各有关高校。1995年4月13日,陕西省教育委员会印发《陕西省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1981年6月30日,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印发《陕西省科学技术贷款试行办法》,从1981年7月1日起试行。凡由省科委有偿拨款的科技经费款额改为由人民银行向用款单位办理信用放款解决。1985年11月21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知》。1986年5月,陕西省科委制定《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的规定》(试行)。1988年7月,省政府了《关于放活科研机构的若干规定》,同时的还有《关于放活科技人员政策的若干暂行规定》。1993年1月1日,陕西省人民政府颁陕政发[1993]1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若干问题的通知》。1994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陕西实际,就贯彻《纲要》提出实施意见。1995年,省教委努力贯彻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个意见”和“四个办法”:《关于加强高等院校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陕西省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陕西省教委专项科研基金管理办法》、《陕西省教委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法》、《陕西省教委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评审验收办法》等。1999年6月28日,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产业化的决定。1999年12月,省教工委、省教委向各高校印发《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委员会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当前普通高等学校发展几个问题的意见〉的实施办法》。由省教委每年在高校筛选5———10项与陕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科技成果,列入省上重大产业化项目计划,为培育陕西经济的增长点作贡献;在2000—2005年间,由省教委、省科委联合,在高校建设10—1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p#分页标题#e#
(三)实施一系列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陕”的重大工程
1.“燎原计划”工程
“燎原计划”是有组织、有计划地逐步建立起一批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县和示范乡,把科学技术传送到家家户户,使科技星火形成燎原之势。陕西省的”燎原计划”分三步实施:“七五”期间,在20个县内建立实施“燎原计划”示范乡100个;“八五”期间在全省50个县建立示范乡500个;“九五”期间争取扩展到全省大多数县,使1000个乡达到示范乡水平。到1988年12月,全省有62个县的145个乡镇落实了“燎原计划”项目,并选择了50个乡进行试点,投放了330万元的低息贷款予以扶持[2]。
2.“51251”工程和“1851”计划
为了贯彻“教育奠基、科技兴陕”的战略方针,陕西省经反复论证,逐步确立了长期(到2000年)、中期(5年)、短期(当年)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长期目标制定有《科技兴陕纲要》。中短期目标主要实施“51251”工程,即1988年至1992年的5年内,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军工企业等部门,动员和组织5万名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进入中小企业、农村基层等经济发展薄弱环节,承包1万个产品、技术开发项目和2000万亩种植业;1992年实现年新增产值50亿元,利税10亿元[2]。陕西高校积极参与全省“51251”工程攻关课题的研究。在省科委1989年安排的“51251”工程的319个课题中,高校承担70个;在农业方面83个课题中,高校承担33个;在医疗方面22个课题中,高校承担7个[3]。1992年科技进步对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产值的贡献份额,已由1988年的33.1%提高到42.2%。“51251工程”启动计划所确定的近期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到1992年底,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年新增产值53.4亿元、利税10.6亿元[4]。1995年,省政府决定从1995年起到20世纪末在全省重点组织实施“1851”科技经济一体化计划,其主要内容是:以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建设1个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集成现有科技成果,培育8大新兴产业;创名牌,上质量,开发50个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三高”拳头产品;以高科技拳头产品为龙头,形成10个科技先导型企业集团[5]。决定从1995年起由省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用于重大科技产业化开发,并逐年增加。首批确定24个项目,其中省政府领导直接抓6个重点项目。1996年省科技计划经费投入1876万元,安排重大产业化项目专项资金3700万元,吸引各方配套资金1.56亿元,银行贷款12.98亿元。从“51251”工程到“1851”计划,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循环,而是依靠科技、振兴陕西经济的一个质的飞跃,它标志着全省科技进步已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的新阶段。
3.“人才工程”
为了切实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人事部等7部委从1995年起开始在全国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造就一批不同层次的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第一层次上百名,第二层次上千名,第三层次上万名。经评选,陕西省高校共有22名专家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涉及18个学科和专业。高校入选人数,占全省入选人数的52%。根据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省人事厅、省科委、省教委等9个厅局提出了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实施方案,分三个层次进行建设。第一层次50名,第二层次500名,第三层次5000名。经评选,全省高校有56人入选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①。1996年7月10日,陕西工商管理硕士学院正式成立。学院本部设在西安交通大学,同时挂西安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院的牌子。11月27日,学院正式开学。1998年10月9日,教育部批准西北大学建立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从1977年到1992年,全省高校培养研究生1.48万人。“七五”期间,陕西高校培养专门人才25万多人,其中本、专科毕业生12.1万人,研究生9487人。使陕西有学历的专门人才总量达到88.66万人,比1986年的63.61万人增长39.5%[6]。“八五”期间共培养本专科学生23.23万人,比“七五”期间增长17.2%,培养研究生9472人,其中博士生817人,比“七五”期间增长1.7倍[5]。
4.“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工程
杨凌农科城,位于西安以西90km的咸阳市杨凌区,是中国唯一集教学、科研、推广为一体的农业科教中心。1992年6月,省政府批准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5年4月,省政府在杨凌农科城现场办公,决定以城市建设为重点,以科技产业化为突破口,把杨凌农科城建设成全省农业科技推广中心[5]。1997年7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于7月29日成立。示范区纳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序列,是全国唯一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997年11月27日,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的决定”。1998年2月9日,省政府关于扶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赋予示范区管委会省级经济管理权、地市级行政管理权和部分省级行政管理权,将杨凌区划归杨凌示范区管委会领导。2000年杨凌示范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2亿元[7]。
5.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88年5月开始创办。1989年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有全民、集体、个体科技企业156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其中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超过50%,营业总额近3000万元,实现利税300万元。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6月14日,国务委员宋健为开发区奠基,开发区起步建设全面展开[8]。1995年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45.8亿元,综合发展水平居全国第四,成为全国十大先进开发区之一。1999年技工贸收入201.67亿元,增长40%,其工业产值占全市GDP的15%以上,拉动西安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9]。有科技开发企业2500多家,其中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51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332家。2000年,西安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260亿元,增长30%;西安软件园全面启动,将成为全国第一个软件开发的应用服务平台。初步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生物医药工程产业、节能制冷技术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p#分页标题#e#
(四)不断加大人财物资源投入力度
1977年陕西普通高校9583名专任教师中有科研人员889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58人,讲师296人,教员50人,助教456人[10]。高等教育经费3195万元,基建投资406万元[10]。据《陕西省高等学校1980年科技计划归口高教局项目三项费用分配表》统计,18个项目计划经费共23.07万元,已拨款14.8亿元,当次拨款8.27万元。1985年全省高等教育经费支出18382万元;1987年2.3亿元,比上年增加1906万元,增长9%。1991年全省各级教育经费支出8.36亿元,大学生人均经费2756.96元,中学生人均经费268.74元,小学生人均经费94.32元,基本上实现了“两个增长”。1995年,陕西省进一步落实中央于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增加教育投入的政策措施,使教育投入有较大增长。国家财政预算的教育事业费支出达到17.77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支出达到12.22亿元,比上年增长48.67%。全省高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研究项目达6000余项,科研总经费首次突破3亿元大关,比1994年增加2000万元。1999年陕西省属高校20所重点实验室建设投资889万元,其中省教委拨款625万元,学校配套资金239万元①。这一年全省高校承担各级各类研究课题约6000余项,科研经费到款突破5亿元,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均超过亿元,还有7所高校达到1000~7000万元[9]。
1999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的科研机构有3532人,其中综合大学(西北大学)310人,理工院校1963人,农业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174人。2001年陕西省预算内科研经费拨款11.59亿元,其中中央拨款9.30亿元,地方拨款2.29亿元;支出9.69亿元,其中中央拨款支出9.20亿元,地方拨款支出0.49亿元。陕西省高校科研经费和科研课题情况:1986年4175万元,比上年增长31%,课题3161个;1987年课题3615个;1990年8524万元,课题5497个;1992年1.5亿元;1993年2.1亿元,课题5500个;1994年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8%,课题6000多个;1995年3亿元,课题6000多个;1996年3.2亿元,课题6900个;1997年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课题6500个;1998年4.1亿元,课题6000个;1999年突破5亿元,课题约6000个。1999年,高新区按照股份合作的方式组建的科技投资担保服务中心,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贷担保服务项目46项次,总担保贷款金额7000余万元;高新区管委会和高科集团公司投资5000万元创建了西安高新区风险投资公司,并为4个企业风险投资服务。1999年9月份,注册成立了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公司,注册资本金20488万元,主要对全省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提供投资、融资服务。公司2000年累计考察项目50多个,投资项目17个,合计金额4783.5万元。
(五)发展横向联合,建立教育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机制
陕西省高校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途径,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1984年陕西高校与国内建立科技协作关系的单位、地区有1156个,与本省建立科技协作关系的单位、地区有729个,其中建立了长期联合体的有53个。建立了发挥桥梁、协调和管理作用的省高校科技开发中心②。1988年,全省高校为企业开发名优产品52个,与企业建立各种科研生产联合体120个。全省高校技术协作项目有908个,总经费达3461万元,其中技术开发研究项目564个,占62%。这一比重的大幅度增加,标志着陕西高校的科技工作已逐步投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主战场,在发挥高校群体优势、协作联合攻关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1988年1月23日,由全省25所高校组成的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联合开发集团成立,成为全省最大的智力集团,积极发展与各地、市、县的经济技术协作关系[2]。1991年10月,第六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共有1200项优秀成果参展,其中陕西高校参展成果79项,占6.6%。在全省第二届技术成果交易洽谈会上,高校技术交易成交合同达1100项,成交额达1亿元,名列前茅,与1985年第一届相比,合同数增长26.4%,成交额增长16.5%。为了使高校与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技术协作关系,1991年1月15日起,省教委与省经委联合组织了15个工交部门240家大中型企业的395名厂长、总工程师,分批对口考察了7所高校的科研成果和部分实验室。
首批5所高校共向企业介绍科技成果1063项,企业从高校接收科研成果和委托高校共同开发的项目204项。《人民日报》、《信息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10多家新闻单位对此作了突出报道,认为这在国内是“首创”[6]。1991年,全省高校共有校办产业167个,总产值1.3亿元,税收474万元,纯利润2398万元,进入学校基金1265万元。西安交大产业净收入634万元,西北工业大学产业净收入329万元。1996年,全省高校有各类企业350个,销售额7亿元,纯利润7000万元。在7月分召开的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上,陕西省介绍了高校科技工作经验。1993年3月,省教委、省经委、中科院西安分院联合召开陕西省第一届陕西省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工作会议。签定合同、协议和意向257项。还表彰奖励了自1990年以来年利税在50万元以上的优秀合作项目52个,这些项目每年为陕西新增工业产值6.3亿元,利税1.4亿元。1994年10月18日至23日,国家科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杨凌农科城技术成果博览会。
三、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陕战略
取得巨大成就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陕战略的实施,使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明显成效,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得科研成果和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一)科研成果
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陕西高校受奖项目130多项,占全省受奖项目的15%。1978年高校完成科研389项,其中59项取得重大的科研成果;全省安排的重点课题160项,高校完成52项,占32%。高校成为陕西省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军。1979年全省15所理工科院校共承担科研任务997项,截止12月底,按年度计划完成了808项,占年度计划的81%;出成果523项,其中具有先进水平的重要成果180项,比1978年增加了两倍;有一批项目达到了国际水平。从1977年到1985年,陕西省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000多项,其中160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50多项填补了国内空白,560多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12]。
“六五”期间,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由省科委、计委、经委共同组织安排了科技攻关和开发项目5814个,其中国家38项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的课题45个,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个。科技开发项目649个,新产品开发项目5000多个,引进、吸收、消化、创新项目100多个①。1988年,陕西高校有9项优秀科研成果被评为1988年陕西省10项重大科技成果,其中高校独立完成的有7项,与其他单位合作完成的有2项。1989年在北京首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陕西高校获得11枚奖牌,占全省16枚奖牌的69%[2]。“七五”期间,全省高校共取得科研成果3000多项,获奖成果2000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5年累计经济效益达20多亿元。西安交通大学年经济效益100万元以上的成果有45项。共出版人文、社会科学专著743部,4412篇,并形成了具有陕西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学科和研究集体,取得了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成果[11]。“八五”期间全省科技计划目标全面完成。共取得科技成果480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12项,省级重大科技成果2020项,并评出科技进步奖756项,基础理论获奖率10%,应用技术获奖率34%,开发推广类获奖率56%左右。通过改革调整,省科技进步奖的奖励效益由1992年获奖项目累计产值15.64亿元,上升到1995年的94.2亿元[5]。#p#分页标题#e#
1999年陕西高校科研综合实力在全国名列第4位,在理工农医学科领域,有研究与发展机构284个,其中经主管部门批准的研究与发展机构59个;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研究与发展机构56个。1999年全省高校在理工农医学科领域投入科技活动人员3.3万人,承担研究课题6455项,科技经费到款4.7亿元;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投入科技活动人员1.1万人,承担研究课题809项,研究与发展经费到款800万元。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在国家科学研究事业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科学研究基地,为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1999年全省高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7个。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高新技术解决了一大批关键性技术。“八五”以来,全省高校科技人员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0196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重大攻关项目、各类基金项目12789项,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等115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明显成效[12]。
(二)经济社会效益
陕西高校的科研与发展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有6所高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其中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拟在中西部建设的唯一一所将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全省高校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的有22人;国家在西部设有研究生院的2所高校(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都在陕西。陕西的国防科技、国防工业实力居全国之首,其技术骨干60%以上来自于陕西高校。50年来,陕西高等学校为国家特别是陕西和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88以后,陕西省认真实施了“教育奠基、科技兴陕”的战略方针,提高了国民素质,培育了大批人才,增强了劳动者吸收、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到1994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到40%,农村科技进步的份额由1987年的27%上升到41.1%;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得到推广,工业新产品产值率由18.5%上升到22%①。
1979年至1992年的14年间,全省高校共取得科研成果5411项,其中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1381项,获奖成果4337项,约有1800项成果在省内应用和转化,累计取得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1992年,全省高校年内共签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1269项,其中陕西地区518项,占40.8%;成交额9100万元,比上年增长88.6%;合同到款6500万元,比上年增长78.8%。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518个项目为全省新增经济效益4亿多元,投入产出比达到1∶3.5[4]。“八五”期间,高校综合科研水平显著提高,每年承担6000余项科研项目,年科研经费突破3亿元,年出科研成果450项,年创经济效益6亿多元[5]。陕西省高校科技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成绩比较突出。1998年全省高校从事科研活动和投入国民经济主战场人员达3.5万人,承担研究课题6000余项,获奖成果510项,有200多项科技成果得到了转化,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10亿元。高等院校兴办高科技企业151家,年技工贸收入达到12.73亿元②。1998年,高校校办产业纯利润超过亿元,上缴税费3000万元,返还、上交学校5500万元[7]。“八五”和“九五”前3年,全省高校累计取得科研成果3000多项,推广应用成果1500余项,累计经济效益60亿元以上[12]。1998年西安、杨凌、宝鸡、咸阳、渭南5个开发区和示范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53亿元,比上年增长24%,高出全省14%,区外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6.4亿元,比1997年增加13亿元。
2000年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技工贸总收入4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完成工业总产值33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838家。技工贸总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148家,超1亿元的企业48家,超10亿元的企业3家。西安交通大学科技产业园等8个科技园区和长安基地初步建成或在建,占地面积1万多亩。民营科技企业蓬勃发展,达到8100多家,比1991年增长了9倍,几乎每年有近1000家企业诞生,全年技工贸总收入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关中高新带内90%是新型民营科技企业,成为一支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宝鸡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0.45亿元,开辟了东区并设立了财政局。西安、杨凌、宝鸡、咸阳、渭南5家创业中心孵化总面积已达6.91万m2,累计孵化的高新技术项目6500个。其中西安创业服务中心建成孵化基地4个,孵化面积达6.2万m2;入住企业248家,其中留学回国人员创业的企业30家,开发、转化科技成果350多项[13]。“火炬计划”是1988年由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旨在推动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指导性计划。到1998年,全省累计组织实施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29项,省级项目584项,这些项目实现工业总产值11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93亿元,实现利税16.1亿元,出口创汇900万美元。一批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取得重大进展,SP30超级程控交换机成为全国“四朵金花”之一;全国第一块视觉CMOS芯片,第一台改进清晰度数字化彩电,第一台超细震动研磨机相继问世。通过火炬计划的实施,199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与工业增加值比例居全国第1位,1996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综合评价居全国第7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指数居全国第4位,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比例居全国第3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例居全国第10位,新产品利税占全部产品利税比例居全国第9位[7]。
“九五”期间,陕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000年达到1660.92亿元,比1995年增长53.7%[13]。至此,陕西省创下了“九五”期间连续5年GDP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纪录。经济增长速度连续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科技教育对经济的第一推动作用不断增强,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陕”战略初见成效。注: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中国教育史•陕西现代教育史”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