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朝鲜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模式革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牡丹江市是黑龙江省朝鲜族人口第二多的地级市,现有朝鲜族人口12.6万人,朝鲜族中小学15所,其中小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4所,12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生4546人,其中小学2042人、中学2504人;朝鲜族学生4346人,汉族及其他民族学生144人,外国学生56人。幼儿园14所,其中独立幼儿园3所,纳入小学管理的幼儿园11所。在园儿童784人,其中朝鲜族儿童706人,汉族及其他民族儿童78人。教职工765人,幼儿园52人、小学288人、中学425人;朝鲜族教师647人,汉族及其他民族教师66人。除牡丹江朝中123名纯汉语授课班学生之外,对其他在校生全部实施“朝汉双语”教学。自20世纪90年代中韩建交以来,大批韩国企业涌入中国,大批朝鲜族居民出国或到南方务工,随之带来大批农村朝鲜族群众迁居城市,加快了朝鲜族的城市化进程。 大批农村朝鲜族中小学逐渐萎缩,甚至撤并,目前全市只有5所农村小学、1所农村中学,三分之二的朝鲜族中小学集中在县镇以上城市,90%学生集中在县镇以上学校。随着大批朝鲜族进城定居,他们的居住和日常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以及受到广播、电视、网络等汉语媒体的影响,绝大多数家庭的双语文化生态发生了质的变化,部分家庭特别是年轻父母的家庭语言交流多以汉语为主,朝鲜语为辅;原城市朝鲜族家庭则以汉语为主,不用朝鲜语交流,缺少双语环境,造成多数朝鲜族适龄儿童不会讲本民族语言;并且当时城市还缺少朝鲜族幼儿园,只有海林市有1所朝鲜族公办幼儿园。这些导致大批朝鲜族适龄儿童流向汉族学校就读,城市朝鲜族中小学生源开始下降。据调查,当时有多数朝鲜族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后很难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汉语关很难过,四年平均成绩很难入闱大型国有企业和其他外资人才供需交流会。针对以上变化和情况,从1997年牡丹江市开始了“朝汉双语”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朝汉“双语”教学现状 (一)“朝汉双语”教学模式改革 自1997年开始,牡丹江市根据各学段的教育教学目标、任务和特点以及生源双语状况,分学段实施了不同的“朝汉双语”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1.对学前班和小学一年级学生实施两种“双语”教学模式。即针对农村或市区学校的农村生源实施“朝鲜语为主加授汉语”的模式;对市区生源实施“汉语为主加授朝鲜语”的模式,并逐步向“朝鲜语为主加授汉语”的教学模式过渡,以适应小学加强民族语言教学的主旨。 2.小学二年级以后整个小学阶段采取“朝鲜语为主加授汉语”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原因是小学阶段距离学生毕业、接触社会和就业遥远,以加强民族语言教学为主,汉语教学为辅,除汉语学科,其他学科均用朝鲜语授课,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均采用朝鲜语,积极营造朝鲜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夯实民族语言基础。 3.初中阶段采取“朝汉双语兼固”的教学模式。在进一步加强朝汉双语学科教学的同时,把其他学科分成两大类,分别用朝鲜语或汉语授课,即政治、历史、地理用朝鲜语授课,物理、化学、生物用汉语授课,进一步巩固了朝汉双语学科的教学成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采用朝汉双语,积极营造双语交流的环境。 4.高中阶段采取“汉语授课加授朝鲜语”的教学模式。高中阶段距离社会和学生就业最近,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汉语交流和表达能力,除朝鲜语课外,其他学科全部用汉语授课。多年的实践证明,高中阶段采用这种“双语”教学模式,有助于全面提高朝鲜族高中毕业生的汉语水平。 (二)加强朝鲜族幼儿教育,为“双语”教学营造环境 2002年前,牡丹江市只有1所朝鲜族公办幼儿园,若干个民办朝鲜族幼儿园,在园朝鲜族幼儿人数不超过150人,公办幼儿教师不超过10人。2000年为了扭转城市朝鲜族适龄儿童因不懂本民族语言大批流入汉族学校的现象,市有关部门几经深入朝鲜族社区和朝鲜族中小学调研,发现多数朝鲜族小学生源萎缩、教学用房闲置、师资剩余,便提出依托朝鲜族小学创办朝鲜族幼儿园的建议和要求。经过两年的运作,2002年首先在宁安市朝鲜族小学创办了第一所依托小学创办的朝鲜族幼儿园。2003年后,牡丹江市、海林市、穆棱市、东宁县、林口县等相继在朝小创办了朝鲜族幼儿,形成了将幼儿园纳入小学管理的新的办园体制。目前,牡丹江市有14所朝鲜族幼儿园,其中独立幼儿园3所,纳入小学管理的幼儿园11所,在园儿童784人,切实扭转了大批朝鲜族适龄儿童流入汉族学校的现象,为城市朝鲜族适龄儿童接受本民族语言文字教育创设了良好的“双语”环境。 (三)努力实施生源多元化,为“朝汉双语”教学开拓新的需求点 1997年的社区调查发现,个别汉族家长看到朝鲜族毕业生到外资企业就业优势就提出了送子女接受朝鲜族教育的需求。1998年市教育局不失时机地在牡丹江朝鲜族中学高中部创办了汉族班,开始录取市区12名汉族初中毕业生,期间转走4名,剩余8名学生2001年高中毕业时全部升专科以上院校。由于他们具备了简单的朝鲜语会话和文字交流能力,大学毕业后均得到良好的就业。2002年市区朝鲜族小学创办幼儿园以来,有部分汉族学生流入朝鲜族中小学,目前全市有144名汉族及其他民族学生在朝鲜族中小学就读。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上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2010年牡丹江朝中、朝小创办了国际部,目前全市有56名外国学生就读,实现了朝鲜族学校生源多元化,为“双语”教学开拓了新的需求点。 (四)以“双语”教学为依托,积极营造“双文化”生态环境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后,牡丹江市朝鲜族中小学以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双语”教学为依托,开发了《中国朝鲜民族历史》、《朝鲜民族礼仪教育》、《朝鲜民族艺术欣赏》、《朝鲜族民族体育》、《唐宋古诗词欣赏》、《中国古代散文欣赏》等校本课程,用以传播“朝汉双文化”。同时,通过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积极营造“朝汉双文化”氛围,让各民族学生和外国学生感受到多元文化差异和影响,为其成为多元文化人和创新型思维创设了成长环境。#p#分页标题#e# (五)积极探索“四语”教学模式改革,拓展“双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自1998年起,牡丹江市各朝鲜族中学积极探索了“朝、汉、英、日等四语”教学模式改革,从“单一外语”必修向“两选一”或“两选两”必选模式转变,给学生更多的语言选修的机会。十多年来,“四语”教学模式已在全市朝鲜族中学普及,形成常态,成为朝鲜族中学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朝鲜族中学毕业生凭借“四语”优势在就业竞争中占领制高点。同时,通过四种语言和文化的比较性学习和研究,降低了“朝汉双语”教学的难度,提高了“朝汉双语”教学的效度,拓宽了“朝汉双语”教学思路,帮助学生形成多元文化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从文化的高度看待语言、文字,用思维的高度看待文化,让语言和文字在文化和思维的习得和感悟中形成标识,并以文化和思维的标识印记在学生一生的记忆中,形成良好习惯和品质。 二、存在问题 (一)“双语”师资短缺,来源不足 双语师资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朝鲜语教师缺口较大,全市缺少近20多人,目前部分朝鲜语教师专业不对口,第一学历不达标,严重影响朝鲜语教学。二是由于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计算机等学科的朝鲜族教师来源不足,各朝鲜族学校引进了汉族和其他民族教师,从而影响了朝鲜语教学成果在其他学科中的巩固和提高。近年来,全市初、高中朝鲜语成绩每况愈下。 (二)城市朝鲜族适龄儿童的语言结构变化,影响“双语”教学策略 目前,居住在城市的农村朝鲜族移民家庭子女多数是第二代或第三代,他们多数生在城里、长在城里,他们与原城市朝鲜族居民子女一样缺失朝鲜语或“双语”交流的环境,他们的第一语言和文化背景是汉语和汉文化。所以,对他们的朝鲜语教学实施母语教学策略、汉语教学实施外语教学策略已失去应有的功效,影响朝汉“双语”教学效果。汉语教学难度偏低。 (三)“双语”教育策略缺乏整体性设计和实施 目前朝汉双语教育存在整体设计问题: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分朝鲜族学校对“双语”教学理解局限于汉语和朝鲜语教学上,缺少各学科教学的整体跟进,进而影响整体“双语”教学效果;二是缺少除汉语和朝鲜语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课堂“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三是在“双语”教学中缺少全面的“双文化”教育策略;四是“朝、汉双语”课程内容缺少全面统合,重复现象严重;五是“朝汉双语”课程和教学中缺少朝汉互译内容。 三、应对策略 (一)整体设计“双语”教育策略 根据生源的第一语言环境,科学设计和实施“双语”教学模式与策略:一是对城市朝鲜族幼儿园和小学低段实施“汉语授课加授朝鲜语”的模式,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侧重加强朝鲜语会话和思维训练;二是城市朝鲜族小学和农村朝鲜族幼儿园、小学实施“朝语授课加授汉语”的模式,重点加强朝鲜语教学;三是初中和高中阶段继续采取“朝汉双语兼固”和“汉语授课加授朝语”的教学模式,高中阶段开设朝汉互译选修课程;四是城市朝鲜族中小学积极推广海林市朝鲜族小学的经验,汉语课教学使用义务教育阶段全日制语文教材(即普通小学的语文教材),以满足朝鲜族群众对提高汉语教学水平的需求;五是积极探索和实施其他学科(除朝语文、汉语文)课堂“双语”教学模式,以巩固提高“朝汉双学科”课堂教学成果。 (二)以语言教学为载体,全面实施“多元文化”教育 一是认真总结“四语”教学模式改革成果,依托语言附载的文化功能,全面开展“多元文化”教育;二是以校本课程开发和活动课程为载体,积极开始“多元文化”教育活动,营造“多元文化”环境;三是建议教材编写部门要全面统合朝鲜语,努力实现“双语”双赢。 (三)加强合作交流,促进“双文化”双向传播 一是通过招收汉族学生,向他们和社会传递朝鲜族文化传统,实现朝鲜族文化在社会上的最广泛的认同和理解;二是通过开发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课程,向朝鲜族学生和韩国等外国留学生传播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实现文化双向传播。三是通过与韩国、朝鲜进行文化交流进一步充实中国朝鲜族文化内涵。 (四)全面做好朝鲜族中小学“双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 双语教育质量的提高的关键之一是要具备优秀的专业教师。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协调省内外师范院校、教师培训机构和教研部门,采取多种方式做好朝鲜族中小学“双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切实解决“双语”师资短缺、来源不足等实际困难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