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美育系统重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美育系统重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美育系统重构

 

一、多元文化语境及其对大学生美育的影响   德国美学家席勒认为,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1]他还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2]1795年席勒发表《审美教育书简》,第一次明确提出“审美教育”这一概念。我国从上世纪初至“五四”运动前后,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王国维、蔡元培等人明确提出并积极倡导美育以来,美育与德育、智育和体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美育,它促进了青年学生个性全面而充分的发展。然而,在我国,美学和美育过去总被看作是十分神秘的东西,似乎成了一些美学家或艺术家的专利。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新的文化现象逐渐萌生,大众文化崛起,使美学泛化,并使当代大众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异:审美追求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审美趣味由功利型走向娱乐型,由纯理性化再到感官化的加强。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理想主义被实用原则和现实精神取代,过多的承诺和过高的期待被无情地抛弃,审美情趣长期以来处于压抑状态,富裕光荣、追求审美、享乐无罪的思维逻辑在全社会广泛传播。[3]于是,中国社会文化呈现出了多元交流融合、激烈碰撞的态势。当代大学生被置于五彩纷呈的多元文化语境之中:主流文化的中心地位被弱化,精英文化的神圣光环被消解,传统文化受到冷落,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休闲、消费、娱乐等大众文化方兴未艾。社会主流文化、当代西方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区域文化、本民族文化、校园文化以及由来自不同国家的教师、留学生带来的异国文化等各种文化共生并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交融,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学习态度、思维习惯、审美取向和价值追求。美学的泛化和大众审美观念的变异对大学生审美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如此复杂的多元文化语境,大学生该如何做出生活方式的取舍和审美价值之判断呢?如果没有科学的审美教育体系来导航,大学生就无法在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语境中分清美丑,辨别良莠;就会缺乏理性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判断;就会如坠烟海,迷失方向,甚至误入歧途,不能自拔。   二、时下部分大学生的审美取向突显出大学生美育之缺位   毫无疑问,当代大学生生活内容丰富多彩,思想活跃,时代气息浓厚,接受新生事物快,并渴望美,欣赏美,创造美,展现美,这是当代大学生得天独厚的优势。当今社会的多元文化语境极大地开阔了大学生的审美视野。但值得关注的是,在当今多元文化语境中,各种文化共存互动、相互交融,一些消极、落后、甚至腐朽堕落的文化思想、生活方式也总是通过各种途径渗透进来,直接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生活甚至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与选择。特别是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不仅听不懂高雅音乐,热衷于流行歌曲和无病呻吟的通俗歌曲,对高雅音乐不感兴趣,审美趣味感性化而且崇尚时尚低俗,漠视传统和精英艺术。审美品位低下,审美趣味媚俗,表现为对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的冷落,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在高校大学生中的流行,牛仔裤、文化衫、迪士科、街舞等成为时尚;在审美方式上,表现为追求浅显直接;在审美意识、审美情趣方面,表现为审美追求的感性化。[4]当然,大学生作为最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特殊社会群体,爱美、追求美是其主流。但是,目前有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审美心理出现了偏差,没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低下。一是以丑陋或怪异为美。混淆美丑界限或美丑颠倒,对于一些丑陋的东西,不以为丑,反以为美;对于一些不良的习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过分追求新、奇、怪,过于喜欢标新立异,一味追逐所谓新潮、另类。二是以享乐为美。花钱大手大脚,视父母供自己吃喝玩乐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生活上相互攀比之风经久不衰。有的追求高消费,超前消费;有的非名牌不穿,沉醉于“不求天长地久,但求今日拥有”的谈情说爱等等,丝毫不觉得铺张浪费,反而认为是潇洒有派。三是以虚幻为美或以不求上进为美。流连于游戏厅,沉湎于网上聊天、网恋等;有的甚至思想上消极落后,情绪上萎靡不振,言论上冷言冷语,行动上懒懒散散,学业上甘于落后。四是在偶像崇拜方面,表现出重表轻里(重外在美,忽视内在美),追求超时尚、反传统等;在艺术追求上,热衷于低俗和平面化、无深度的作品,审美心理浮躁,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对青年学生应有素质的诉求形成了鲜明反差。五是热衷于过洋节,诸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而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却兴致不高,对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不甚了解,感情淡漠。六是对具有浓郁民族气息和深刻文化底蕴的我国民族艺术,如民族歌曲、民族音乐、国画以及我国的国萃——京剧等毫无兴趣,也不会欣赏,对相关的艺术名人名作也一无所知。有的对这些不屑一顾,对学习、崇尚和创作这类艺术的人也是嗤之以鼻,视之为过时或不合时宜,而对西洋的东西盲目崇拜,对那些审美品位不高的作品却十分热衷。这些大学生的数量虽然只是占极少数,但他们却严重地影响了整个大学生的形象,也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破坏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美,与社会对大学生的主流诉求相去甚远。尽管这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和美学发展的走势有密切关系,但对于大学生来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社会文化的传承人,如此这般审美素质和审美品位,着实令人担忧。席勒认为:“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别无其他途径。”[5]美育的目的归根到底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人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所谓完美的人,是既有物质生活又有精神生活,既有理智又有情感,既有工作能力又善于生活和娱乐的人。一句话,就是热爱美的人。而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对美的热爱,从而感到生活的乐趣,提高生活的情趣,培养对生活的崇高目标。[6]可见,加强审美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使大学生能对审美现象做出独立的、正确的判断,对积极、健康、高雅的生活方式做出自觉的选择,并养成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终身热爱和追求的情感,丰富生活情趣,不但非常必要而且迫切。#p#分页标题#e#   三、构建与多元文化语境相适应的大学生美育体系   多元文化交流融合是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必然结果,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我们无法阻挡也无力扭转,但并不是无所作为的。在当下多元文化背景下,过去那种仅仅依靠学校来实施大学生美育的模式已显得势单力薄了。要使大学生美育与多元文化语境相适应,就必须重构大学生审美教育体系,特别是要树立大美育观念,不仅要从高校小环境层面重构理论传播课程体系、创新校园文化影响体系、拓展生态美育实践体系,而且要从社会大背景层面强化主流文化导引体系、优化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以形成学校、社会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美育新格局。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美育体系得以优化,有利于开创大学生美育的新局面。   1.重构理论传播课程体系   审美是以知识为功底的,愚昧无知是与美无缘的。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7]“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8]审美教育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人们的身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当前,少数高校只重视专业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美育课程的开设。这是一种不科学、不全面的课程教育体系,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和谐和全面发展。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美育类课程应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提高文化修养为切入点,通过开设美学方面的课程(或讲座)以及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促使大学生学习并掌握审美知识,增强其审美感知和理解能力。大学生只有学习、掌握了审美的基本知识,学会了自己去分析和思考,才能够辨别善恶真伪,分清美丑良莠;只有不断地加强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审美修养水平才会由低向高发展,才能做到欣赏对象的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才不至于只单纯地追求欣赏对象的新奇,更不至于去寻求感官的刺激。高尚的审美情趣能使人摒弃庸俗的低级趣味,有助于消除审美的人格偏差。   2.创新校园文化感化体系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是高校最直接最活跃的教育载体,是高校重要而隐性的美育课堂,对陶冶学生情操、构建高尚人格、提高审美素质、促进身心和谐有着无法替代的教育效能。要通过经常性的高品位、高质量的艺术活动感染和熏陶大学生,使大学生在艺术欣赏和实践中提高对美的感受和鉴别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就要广泛开展并不断深化校园艺术鉴赏和创造活动,使大学生从这些优秀作品中得到强烈感染与震撼,在潜移默化中使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得到升华;要广泛而经常性地开展书法、舞蹈、音乐、语言等艺术类高品位、高质量的比赛、展演或展览活动,不断扩大参与面,以引导大学生经常把自己暴露在美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受其感染和熏陶。同时,面对丑陋的事物,要善于自省、自戒,自觉改正不良的处事方法和行为习惯;要引导大学生多读好书,多听动听的乐曲,多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交流。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是十分有益的。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狄德罗曾认为,艺术的鉴赏力是由于反复的经验而获得的敏捷性。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中也早就说过: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就是要求多看、多听、多实践、多研究。因为看得多听得多才能有比较,有比较才能鉴别精细、美丑。还可通过开展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发明、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大学生追求科学美,使大学生从追求科学美的实践中获得创新、创造的灵感和智慧,从科学美中感受到快乐和美感。因为科学美能够激发创造力,激发想象力,启迪创造思维,激发大学生对科学研究、探索的热情,使之产生自由创造的美感。这对于大学生美育无疑也是不可或缺的。   3.拓展生态美育实践体系   法国著名雕刻艺术家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9]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审美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因为审美爱好、审美趣味与人的身体状况特别是心理的健康状况是有关的。健康的体魄是审美能力的物质基础,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审美能力的心理基础。如果心态不好,甚至心理病态,其审美爱好、审美趣味也会扭曲。要真正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必须有良好的心态。没有健康的体魄,就无法领略自然风光的壮美,也不会有良好的心境去获得审美的愉悦。要通过组织假日郊游、夏令营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自然生态之美,在欣赏或感受美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祖国山河的绚丽多姿,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曾在给他的儿子、钢琴家傅聪的信中说:“只有不断与森林、小溪、花木、鸟兽、虫鱼和美术馆中的杰作亲炙的人,才会永远保持童心,纯洁与美好的理想。”[10]神奇的大自然不仅能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其想象力,而且能培养其高尚的情操,使其认识到大自然的包容性,进而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现实中的一切。还要引导大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多彩多姿的社会生活中去,从感受人文生态美的过程中得到人生的启迪。这样,其审美视野才会开阔,才会感受到多姿多彩的社会美。比如2008年“5.12”地震后以及北京奥运会期间,团中央组织的志愿者活动、每年中央电视台组织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等等都是成功的范例。近些年高校广泛开展的青年志愿者、三下乡活动和各类文明创建以及评比活动等,都是有益的尝试。大学生只要融入到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去,就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而是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就会为社会生活中无数人和事所感动,深刻地理解到生活中伟大的“真”、高尚的“善”和无比的“美”,感受社会美、创造社会美能使大学生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   4.强化主流文化导引体系   大众媒体是传播主流文化和审美价值观的主渠道和重要载体。作为主管部门的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强对大众传媒(包括电影、电视、期刊、报纸等)的规范管理,充分调动大众传媒内部的积极因素,使大众传媒向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要弘扬主流文化,通过宣传主流价值观念来消解商业传媒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要加强大众传媒的立法与执法,严厉打击各种黄色文化对大学生的腐蚀和侵害;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强势影响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正确导引;要弘扬丰富多彩的高雅文化,培养大学生的进取意识、竞争意识等文化价值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大学生的鉴别、鉴赏能力。#p#分页标题#e#   5.优化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背景下,特别是在多元文化语境中,中华儿女作为华夏文化的传承人,以什么样的感情和态度对待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一个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策略性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得失、关系到能否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问题。   同志曾经指出,大学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窗口。重构大学生美育体系,就要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大学生,坚持民族文化的前进方向,在追求文化和谐、面向世界的同时,不照搬、不盲目崇尚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不把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奉为典范。我国传统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它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文化基础。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期,在多元文化语境中,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同时,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使大学生在传承和光大我国优秀文化中,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当然,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并非拒绝或排斥外来文化。现代大学不仅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而且要有世界精神。民族精神和世界精神是密切相关的,没有民族精神,世界精神就必然成为无皮之毛;没有世界精神,民族精神就将自我封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绝不意味着排斥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和精神资源。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更应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吸收、借鉴、利用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差异中求和谐,在比较中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