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建构的意义与途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随着国家“农远工程”及信息化各项工程项目的实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得以飞速发展,应用研究不断有新突破,已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然而,教育资源数量上相对匮乏、与基础教育新课改理念相适应的教育资源更新缓慢、共享平台建设滞后等新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怎样进一步发挥工程效益,让教育信息化更好地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服务,这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挑战和重大课题,而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生态环境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途径和重要举措。 一、教育信息化及信息生态环境的内涵 教育信息化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1]5。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和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教育信息化环境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的教育环境和学习环境。它以计算机网络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支撑,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教学服务、研究开发等各类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这些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服务。 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建设,是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理念。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新兴边缘科学,是用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2]3。教育生态学主张,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之间等,构成一种互联、动态、共效的“生态”环境,一种要素的影响或失衡,会导致整个教育“生态”环境的无效、失衡和无序(见图1)。 学者对信息生态问题的关注始于上世纪末,是伴随信息时代到来后,面对过多的信息负荷,而对如何科学使用信息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新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是利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来探讨人与信息环境关系的学问。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信息环境内外影响因素的分析、信息生态失衡问题、信息生态与企业信息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等几个方面。 关于信息生态的内涵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如生态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哲学等)、不同的理解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3]1116:陈曙和薛纪珊等认为,信息生态是信息、人、环境之间关系的总和;李凤石则认为,信息生态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信息生态研究的目的是实现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人、信息环境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它注重从系统整体出发,从促进与维护整个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角度,对信息、人及信息环境之间关系进行宏观考察与分析,对信息生态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和调控,实现信息生态的稳定、有序;肖峰则认为,信息生态和自然生态的总体区别,就是它的非自然性和非物质性,它既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物质现象,而是人为的或人工的“客观精神”现象,或者说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种精神氛围和人文环境。 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研究的宗旨:探讨教育信息化及其生存发展问题以及人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生存发展问题。具体来讲,它关注的是教育信息化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软环境两个方面。教育信息化自然生态环境包含教育信息、人、教育技术环境等要素。在这个环境系统中,教育技术硬件环境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和控制信息流通的技术因素,它是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物理形态的基石,没有它就没有网络的存在;社会人文软环境包含与网络发展相关的法律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教育环境、经济发展环境等要素。其中,人是这个系统的主体因素,是信息的生产者、加工者、传播者、控制者、利用者、分解者,没有人就没有信息[4]23。 综上所述,强调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就是从系统论的观点,整体地看待教育信息化与整个教育教学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系统的密切关系,并从生态学角度审视教育信息化的效果。同时认为,人的因素是该生态环境中最受关注的要素。 二、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是弥补经济欠发达地区师资水平、教育资源、教育观念等方面不足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地区差异,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正因为如此,国家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投入大量经费,实行西部地区远程教育工程,使教育信息化具备了一定基础,推广了边远农村学校的光盘播放点、卫星接受系统、计算机教室、网络教室以及班班通等符合经济欠发达地区实际的各种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然而,笔者在教育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的问题,如观念、理论、政策、人才、经费、资源、区域发展、动力机制等方面的软环境失衡,严重影响了硬件设施的使用效率和效果,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也造成了国家教育投入的极大浪费,使原本紧张的教育经费发挥不了应有效果,使人非常痛心!因此,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惟其如此,才能全面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通过教育信息化推进区域教育改革的突破,以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按生态学观点,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系统的平衡是通过“三流”实现的,即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教育信息生态环境也离不开“三流”问题,因而,构建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就是解决“三流”建设中的生态失衡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正视教育信息化各项投入不均衡的问题,实现教育的民主化和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更新的自动化,解决能量流问题。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是指推动生物圈和各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动力。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一个系统要保持平衡态,必须持续不断地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在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中,能量流主要指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和硬件保障问题,表现为能量流受阻并失衡,即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不足以及比例严重失调[5]4。首先,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使得注入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不均衡,导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较好的平原县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山区县,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水平就不一样。其次,能量流在系统内部的投入比重失衡严重。例如,近几年,国家在陕西省汉中市的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中,硬件经费预算85%,其次为软件经费预算(10%),网络服务和技术维护经费预算(3%),人员类经费预算(2%)。这种情况表明,“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应用”的现象仍然普遍,其根源在于生态系统观并没有融入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再次,能量流不持续。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往往表现为一次性工程行为,即缺乏生态发展观,仅用专项一次性投入方式来完成系统建设,根本没有后续配套投入,导致很多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设施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工程,后续设备更新、人员培训、管理维护等都需要可持续投入,这就需要用生态发展观来指导教育信息化建设。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构建一个区域教育信息化环境,全面系统地考虑该系统能量流的平衡问题,做到城乡统筹兼顾,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对教育信息化的各项投入不均衡的问题,真正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实现教育公平。#p#分页标题#e# (二)激发教育生态环境中“人”这一最活跃的“动力”要素,提升教育的生态效应和创造效应,盘活物质流。生态学的物质流,是生态系统中物质运动与转化的动态过程,强调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及其环境影响来评估系统的生态持续性。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分析主要关注的是教育信息生态体系内人与环境的共栖互动作用以及建设投入(物质输入)后的最终应用效益(物质输出),这对于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物质流问题的关键在于“人”,而不是“物”[5]5。但是,在笔者的研究中发现,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问题,即过分强调“物”(包括技术、硬件设施、资源等)的中心地位而忽视了“人”(包括学生、教师、管理者等)的价值。事实上,一个先进的教育系统要想发挥最大的作用,必须依赖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文化。如果我们树立了教育信息生态化观念,就可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可以更加安全、快捷、高效地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文化输送到所有城镇、农村和边远山区的中小学校,有效地解决所有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师资短缺、教育教学改革等等问题,真正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质量。 (三)实现城乡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双向流通,构建知识共享的信息生态链,不断创新信息流。从现代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知识具有二象性,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的都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隐性知识,比如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策略方法等,知识只有在共享中才能实现价值的增值。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各成员间以及成员内部间显然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交流和传递,这种信息传递就称为信息流,信息流应该是双向的,才能将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信息生态链[5]6。大多数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信息化经过了十多年的建设,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遗憾的是,其中信息生态链却没能稳固构建,表现为教育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乏力,“信息孤岛”层出不穷,重复建设严重,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这些都直接制约着区域内教育信息化的生态发展,城乡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无法实现双向流通,造成优质资源不能共享。因此,构建一个生态化的区域教育信息系统,已经刻不容缓。 三、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的基本途径 通过调研分析,笔者认为,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的关键应该从教育信息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入手,抓好网络建设、平台建设、教师培训、评价保障、应用研究等五个方面的工作,从而维持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平衡态(见图2)。 (一)抓好网络建设,搭建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网络环境 随着“农远工程”的实施,经济欠发达地区初步建成了天、地合一的信息化网络环境。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和网络建设,搭建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网络环境。 硬件建设上,首先对远教设备进行全面清理和整合,充分发挥设备效益;其次开展多种方式的班班通建设,切实保障资源走进教室、面向学生、服务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班班通”建设的多种形式,分别是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电视机、互动数字电视、多功能一体机、网络电脑终端机、远程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等。 在网络建设方面,实行层级管理、分层推进,保证建设有标准,评价有体系。一是要制订《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选取示范点,加强对各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指导,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真正发挥数字化校园的多功能性,促进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二是要探究县级城域网建设标准,指导和推进各县区教育教学及管理网络化。三是整合现有资源,以班班通、数字化校园、县级城域网等各级网络为基础,构建一个覆盖整个地区、高效、实用和健康的市级教育城域网,为信息化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优质的网络环境。 (二)搭建三大平台,为构建区域信息化生态环境提供平台保障 三大平台是指教育门户网站联盟、动静态资源管理平台以及公共服务管理平台(见图3)。 教育门户网站联盟使市、县、校各级各类教育网站平台实现互连互通,信息共享。例如,目前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网站之间以及与政府网站、教育行政部门网站、大专院校等知名教育网站已实现了网站联盟。动静态资源管理平台使市、县、校资源平台与省基础教育专网资源平台互连互通,以实现资源分布存储、目录集中管理的一站式服务,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一是组织学科专业队伍,优化、盘活、整合现有资源,不断开发新资源;二是加强市、县、校各级资源平台建设,建成市级以及一批县级教育资源平台,基本满足教师教学应用需求。 公共服务管理平台致力于建立健全中小学电子政务,提高办公效率,减轻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工作负担,最终实现中小学管理信息化。 三大平台可以把区域教育网络中心建设成为集网络管理中心、网络教育教学中心、教育管理基础数据中心、教育资源中心、教育信息交流中心、远程教育中心、网上教师培训中心、对外中心、社区交流中心于一体的数据中心和应用平台。 (三)加强教师培训,建设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环境 信息化生态环境建设和应用的关键在人。为此,笔者认为应加强教师培训,狠抓两支队伍建设。 首先要建设一支骨干教师队伍。以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教师媒体环境下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针对专网建设、资源开发与管理、各类平台建设等需求进行培训,构建市、县、校三级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一支覆盖城乡的骨干教师队伍,确保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顺利进行。#p#分页标题#e# 其次是要建设一个专家团队。以开展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科研为重点,培养骨干教师,建设一个理念新、业务精、勇于创新的专家团队,引领广大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深入探究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时总结推广研究成果。 (四)健全评价体系,确保信息化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市域电教系统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制定《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等一系列标准,要逐步构建信息化环境下涵盖课堂教学、教育管理、教师培训、技术支持等综合性、立体化的评估评价体系,并不断更新完善评估标准。以规范的管理、科学的评价为信息化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五)狠抓应用研究,以实践检验信息化生态环境建设效益 一是开展各项活动。评选命名一批中小学为全市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利用电子白板环境下的远程互动教学平台开展网上赛教,首创多个教室一起听课,授课教师和异地听课教师利用远程互动平台进行音视频在线交流的网上赛教方式;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小学新课程资源应用与学科整合展示交流活动,邀请省内外教育技术领域专家教授等到会指导、做专题报告;组织开展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应用示范课巡讲活动,示范和引领广大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水平和效益。 二是组织各项竞赛。组织广大中小学师生积极参加中小学新课程资源应用与学科整合、基础教育(电教类)成果评选、中小学生电脑大赛等各项竞赛活动,提升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培养和提高师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是创新思维,探究新媒体应用。例如,陕西省汉中市在中小学中组织开展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于远程互动教学及课堂教学就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已有多名教师在全国中小学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科教学课例评选活动中获奖。在应用研究的同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还要深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要通过开展各项竞赛活动和研究工作,不断发现和解决信息化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各项工作措施,确保区域信息化生态环境建设健康、有序进行。 总之,构建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是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只有全面构建区域信息化生态环境,才能促进欠发达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真正实现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