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生阅读方式的原则与改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如何为中学生阅读文学读物提供有益的指导?如何从他们的心灵深处培养起健全的文学鉴赏能力,从而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日益得到文学阅读的助力,获取优秀文学遗产的教益? 我们认为,首先要使少年读者了解文学阅读中可能存在的观念误区,了解若干建设性的阅读方法,才能使他们自觉抵制那些舞枪弄棒的武侠、离奇梦呓的言情、虚伪教条的说教、天真虚幻的颂歌等低级读物的侵害,逐渐养成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高超鉴赏能力。为此,本文仅就中学生选择文学读物的问题略作论述。 一.有待突破的阅读窠臼 中外文学史上的杰作大多已有比较公认的评判,诸如我国的诗经楚辞汉乐府,希腊的史诗悲剧抒情诗……,然而,人们在面对中外文学杰作的浩瀚书海时,仍旧不免发问:究竟哪些杰作才是中学生熔铸人格、陶冶性情、增长见识、学习才艺的最佳读物? 生活在当下的中学生读者,有必要躲开那些艰深古奥、寓意隐晦的作品,因为它们超出了我们的鉴赏力,例如玄言诗派、象征诗派的作品;还应绕过那些卷帙浩繁、篇幅巨大的“长河”作品,因为我们没有时间从容阅读,例如史诗和多卷本小说;对于那些败坏欣赏趣味以及令人极度困窘的作品,也应尽力回避才好,例如前面提到的武侠、言情、说教、谄媚的作品。总之,我们有很多理由放弃大量涌现到眼前的作品,尽管它们中不乏杰作,而去阅读好读能懂、心有感动的作品。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处在作品海洋的包围中。这时,就要用到评判和挑选真正的文学杰作的方法与技巧了。 首先,我们须摆脱我国文学领域中司空见惯的主观主义评论方法。这种方法有多种表现,起因也略有不同,但无不以消解作品才艺、阉割作品灵魂、歪曲作品题旨、漠视作品精髓为终结。毫不夸张地说,有些主观主义的文学评论甚至道貌岸然地以正统自居,独霸教材乃至评论领域数十年而不动摇。这种主观、武断、违心的评判之风因为流传已久,难免造成各种思想窠臼,严重影响读者阅读活动,甚至阻碍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 主观主义窠臼之一,就是不作美学和艺术学考察,冒称唯物与辩证的观点,实际却以简单化甚至以意逆志的方式随意评判作品。所谓简单化,就是以机械唯物论或朴素典型化的理论,似是而非、无关痛痒地妄加评论。常见的做法是颠倒鉴赏的逻辑,只看表面内容而忽略艺术形式,仅以极左的“意义”作为定论的依据,例如把许多表现细腻情感的作品称为“小资”,把对英雄身上的缺点的描写称为“暴露”等;所谓以意逆志,就是以自我的好恶、需要来决定作品的取舍,严重时甚至出于利害权衡来评价作品,怎么对自己安全有利,远离政治风险,就怎么对作品评说,直至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强加给作品或作家,或者任意扭曲作品或作家的本意。如果我们翻开一些通行的教材,常会看到千篇一律的敷衍文字。它们总是按照时代背景、作家简介、情节概要、人物形象描述、思想主题概括、艺术特点说明的“五蠹”模式来肢解甚至歪曲作品,将鉴赏和研究的客观逻辑置于脑后,读来既不合于实际,又空洞无物,经不得推敲检验。 至于贯穿其中的虚假说教、自我标榜、武断是非、愚昧霸道,严重阻碍正常的文学鉴赏,更遑论以智启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了。 主观主义的另一窠臼,是一切皆从根本论起,恨不能从物种起源道来,以此为自己的立论涂上一层唯物史观的华彩,却取代了艺术本义的分析论断。例如,在一本论述美学、文艺学的教材里,为了说明艺术和文学的本质,作者便从人的活动以及劳动说起,从人同世界的对象化(却并不深刻)说起。试问除了文学,人类的全部文化创造,哪一宗不是人的活动,哪一宗可以脱离人的劳动以及人与世界的对象化而存在呢?这种只求万全的论证其愚也甚,其遗毒也广,将文学理论拖到了取消主义的境地。① 当然,将文学艺术及其理论等同或比附于社会意识形态,试图以占统治地位或政治权威的观念取代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尤为荒谬。事实上,虽然存在着关联,但艺术以及美学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根本性差异甚至对立想必是略具常识的人都会明辨的,这里无须赘言。 二.应该倡导的几条原则 那么,如何克服各种阅读中的障碍,深入文学杰作的堂奥,尽享其美景胜境,领略其精义与美感呢?在此提供几点参考意见。 第一条原则,从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出发,思考作品是否深刻而丰富地展现了恰当的历史内容。 所谓“恰当的历史内容”,就是不落后也不僭越合理的、必然的历史范畴。这种历史范畴所包含的社会生活内容,才是艺术家应当表现的对象。经济学家张维迎在一篇总结我国经济活动的经验教训的文章中说:“人类历史上由于无知导致的最大灾难是什么呢?就是在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多的国家中自上而下强制实行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我们叫它‘计划经济’。”这句话不无偏执,但放在文学领域里也很合道理。长期受制于“政治挂帅”的文学,实际上就是一种“计划文学”,它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精神饥荒,与经济贫瘠是一个道理。② 具体说来就是,一个优秀的文学家自会运用施展点石成金的艺术手法,把他所发现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现象创造为文学形象。由于他的创造活动,以及他的作品准确地揭露出现实生活所反映的历史范畴内涵,他才达到了艺术与现实的深刻统一。凡是违背这一统一的作家创作,都是错误地理解了历史范畴的内涵,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步入了歧途。他们或是落后这个历史范畴的艺术要求,明明进入了民主革命的时代,却抱着封建时代不放,写出落后于时代的作品,如林纾在清末民初时做的那样;或是超越这个历史范畴的艺术要求,脱离现实地用主观意志取代社会生活的召唤,写出胜利狂欢的虚幻作品,如样板戏在中做的那样。#p#分页标题#e# 第二条原则,从人生经验和生命实感中判断文学的优劣。“文学是生活的镜子”是老生常谈。所谓镜子,首先就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和人生。你说这部作品是现实主义杰作,那么,我们用它来理解生活又如何呢?按照真正的现实主义杰作来理解现实生活,总是不会错的,因为它在忠实描绘现实的同时必定会揭示出生活的逻辑,给人以社会人生的新发现和新启迪。 反之则必定是妄称现实主义之名。例如,我们可以说鲁迅的作品《呐喊》《彷徨》是现实主义作品,而《故事新编》则基本属于浪漫主义作品。 那么,你说这部作品是浪漫主义杰作,我们用心来感受它又会怎样呢?古往今来,真正的浪漫主义杰作无不令我们的生命经受洗礼而精神获得升华。因此,精神受到压迫的时代,人性遭到践踏的时代,个性无法生长的时代,自由面临绝境的时代,都是浪漫主义的勃发时代。相比之下,不能让我们感受自由和生长的文学,没有为时代开拓新的精神天地,没有将人性引向新的彼岸并让爱的光辉照亮我们内在和外在天宇的文学,我们也难以接受它为浪漫主义的歌唱。因此,我们可以说高尔基的早期作品《海燕》《马卡尔•楚德拉》等是浪漫主义作品,而《福马•高尔杰耶夫》《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等则是现实主义的。总之,无论人们用怎样的名目指称一部作品,我们总可以用生命体验和时代经验衡量它的真伪和高下。 第三条原则,从文学创作的逆向运动来理解文学作品。正如我们要寻找一条河流的源头,就必得溯源而上一样,文学是一种美的交流形式,心理批评和传记批评涉及人际交流,恰可派上用场。进行文艺心理学的还原,也是对文学创作主体特征的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乃是对文学的主体性研究,看上去人们在研究作家作品,实则在探索由文学家、艺术家所代表的民族和时代的审美精神和深心写照。所以说,文学是有灵魂、有性情的创造,是创作者生命的表现,作品的审美价值因这灵魂、性情和生命而存在。探索文学的主体性不仅会令读者进入作家的个人情感世界,用性灵触摸性灵,用感性体会感性,而且会使读者进而理解甚至超越作者的创作心理,认识到文学的普遍规律。歌德在谈到《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创作情形时说,推动他创作《维特》的那种心情,是使他感到切肤之痛的、迫使他进行创作的一些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情况。可见正是他的恋爱之痛直接造就了这部作品。他还说,现实生活应该有被表现的权利,而现实生活的悸动又完全凭借艺术家的媒介———思想情感———才会得到表现。 可见在真正的艺术家身上,又从来不存在完全个人化的东西。 三.建设科学而开放的方法论 方法是文学研究者实现目标的桥梁。建设科学而开放的方法论,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要因地制宜,博采众长,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思想,创造为我国公众易于接受的方法;二是要不断更新,户枢不蠹,不断开拓认知领域和提高认识水平。文学的根本属性以文本为载体,而文本总要体现为一定的形式结构。因此,对文本形式结构的分析,可以说是对文学加以艺术分析的主要手段。因为它既可展示其文本的艺术性及其价值,也有助于揭示作者的创作动机等各种成因。在说明了文本的形式结构特征之后,才能真正进入文本所内涵的意义和创作理想,使科学、正确的艺术评价成为可能。由于形式结构的分析具有实证的特点,因而是同一切望文生义式的主观臆断和以己推人式的简单论断截然相反的研究方法。 但是,在方法论领域又没有一种可以独挡一切的方法。文学艺术是人类最活跃的精神领域,研究方法自然也应灵活多样、自由开放,其利弊自有实践来检验。随着当代社会新事物和新危机的不断涌现,方法论的开放特征也随之加强。如当今盛行的生态方法、原始主义、自然主义、伦理学方法、主体论方法等,都为寻找新的文学乃至文化的方向提供了思考工具。此时尤其不应忽略的是,任何一种分析考察都不应将作品和创作过程支解成无机之物,使文学失去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