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教学特点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环境工程教学特点,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环境工程教学特点

一、环境工程专业现状

1.专业不成熟   在我国,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设立于八十年代。与其它专业相比,环境工程专业的成长过程还很短,在教学的很多方面还需要补充、改进和发展。诸如教材建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教学过程管理等等。   2.教学资源不足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院校扩大了招生,使在校学生人数剧增,带来了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教学资源的紧张和不足。因此,对硬件要求高的实践教学环节如何实施和保证教学质量成为教学改革探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3.社会需求高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生产过程高效率、高效益的追求,使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向自动化、高科技发展,对人才的条件要求亦越来越高。环境工程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何以满足和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和发展,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二、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及要求   1.学科的交叉性   环境问题涉及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环境工程专业的工作范围涵盖面广泛和工作内容复杂,需要的专业知识涉及到材料、机械、控制、建筑、化工、生物、管理和仪器仪表等,所以环境工程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专业,既有深奥的理论,又有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技术。   2.复杂性   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问题往往是多方面、多环节。一个企业的环境污染,可能会与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设施、原材料、企业的技术先进程度、管理水平等方面有关,进行治理时应系统、全面考虑,综合分析。环境工程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备从事该项复杂工作的能力。   3.不断发展   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环境质量提高,迫使环境工程技术在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高效节能设备的涌现,促进着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所以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应及时补充和更新。目前,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沿用的一些东西还显得落后,还会有新的环境问题出现,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知识更新和研究、处理新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改革思考   1.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教育为社会服务,教学应适应于社会发展,教学的改革发展应与时俱进。现阶段的教学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要培养出能满足市场经济所需的环境工程专业的技术人才。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应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根据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改变注入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调动其积极性,启发其兴趣,形成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善于钻研的精神。   2.调整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考虑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使基础知识雄厚、适应面广,和重视对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的设置应考虑学生的就业和社会需求,有重点、有特色。应多开设选修课程,教学计划中应给学生较多的选修课学分。可选择性大,有自主权,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1)课程设置调整。我校在2004级实行学分制,为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调整、改革提供了机遇和条件。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在公共课后,可以考虑设置为两大类。一类是为深造和研究型方向开设,在专业课的基础上可设置如《数理方程》、《计算方法》、《实验方法与设计》等课程;另一为工程应用型方向开设,重点考虑对学生工作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可设置的课程有《施工技术》、《工程管理》、《工程设计》等。   (2)完善专业方向。专业方向的设置是为了培养专业特长,在环境工程专业的某个方向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为专业方向课辅以配套的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使之知识结构形成系统。   在专业课方面完善原设的专业方向,如水污染控制方向可增设水处理设备及选型、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与维护等;在固废资源化和大气污染控制方向都可以增设实践性强、锻炼动手能力的课程。   (3)学分分配。与部分国外四年制本科教育相比,我们的总学分高的多;理论课学分所占比例偏大;限选课学分比例偏大。建议可增加实践课的学时或项目,提高实践课的学分;增加自选课学分,减少限选课学分,给学生较多的自主权。   3.开设技术创新课程   开设技术创新课程和开发综合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综合分析问题的系统性和创新性能力。学校各级部门应鼓励和支持师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4.课程内容优化与整合   (1)课程内容优化。以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例,可将课程内容优化整合,构成三个模块。基本理论:重点讲述各种物化处理单元和生化处理单元的基本原理,基本工艺、技术参数和构筑物。实验教学:由理论部分的内容确定实验项目。实验项目可分为必修实验、选修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或研究性实验。工程实践:内容和形式有课程设计,生产现场实习,毕业设计等。   (2)相关课程内容整合。因为对一些专业技术理论的阐述,需要辅以基础知识,所以不同的课程里有部分内容相同或重迭,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必要重新整合、精简。   5.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由于受场地、硬件、师资、经费和时间安排等因素的限制,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教育一直讨论的话题。校内实验室实行开放性管理,扩大实验室工作时间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利用社会资源创办教学基地,聘请研究院所和企业的技术人员承担教学任务,既可以弥补校内教学硬件的不足,又可以充实和加强师资力量。这一点已在环境工程专业实施,初获成效。但还需要改进和加强。#p#分页标题#e#   6.加强学术交流   在目前学术交流的基础上,还可增加学术交流次数,扩大交流范围,把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的知名专家、学者请来,讲授传递高新技术和研究动态,借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7.教学过程科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规范教学过程、监督教学过程、确保教学过程顺畅实施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机制。教学管理文件的制订应有利于促进教学,激励教师,推动其教学、探索教改和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否则对教师则是压力或束缚。   8.学风建设   如何调动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教育工作者常谈及的话题。学风是群体现象,既有客观的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人的自身内在因素。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客观认识是探究改善学风的前提。学风建设要研究青少年群体的特征,社会环境,社会影响。措施很多,收效甚微,难以持久,表明学风不良是一个顽疾。   因而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四、结语   1.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是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正确地认识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和现状,结合经济发展对环境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科学地制订教学计划是教学改革的重点。   3.从教学环节的各个面进行科学的探讨,调整课程设置,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适时传授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开设技术创新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放实验室,创办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5.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必定能培养出满足市场经济所需的环境工程专业的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