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西部校园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思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张秀琴 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心理系 青海民族大学
西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社会要求高、家长期望高、个人成才欲望强烈。但由于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加之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常常发生,是心理障碍高发易发群体。有关研究表明,国内外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都不容乐观。我国大学生心理疾患的患病率报道不一,大致范围在10%~30%之间,多数为15%左右。国外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类型主要是抑郁、紧张、焦虑、适应性反应及孤独。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随性别、年级、专业、地区、民族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心理问题有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偏执和精神疾病等几个方面。对于不同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人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与汉族大学生相近,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等。而在某些症状方面与汉族大学生有差别,这与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在西部高校有许多学生在家乡中学都是佼佼者,他们常常肩负着建设家乡的历史使命,当他们来到了大学时“变得”很普通,发现自己和其他同学之间的距离太大而出现了自卑和自强矛盾的心态;也有许多学生因经济困难和尴尬而背上很重的包袱,导致在人际交往中的困难。西部高校大学生在经济、学习、见识、经历等方面有太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对好多学生是很大的挑战和考验,地域、民族的文化差异对西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不少学生适应文化差异的能力不足而妨碍了他们的发展和成长,所以在教育中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现状和特点,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大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大学生为民族地区发展作出贡献。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的思考
转变思想观念,正确定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顺利开展此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定位和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的认识,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编制、人员、机构和内容。如果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位在少数“问题学生”的帮助上,就会是当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学生自杀时才感觉到有抓的必要,而平时没有把心理健康作为学校一项日常工作来发展,不仅难以加大对本项工作的投入和建设,而且不能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西部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队伍力量不足,专业水平不够,各学校几乎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地划到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不能用德育教育的手段和方法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虽然很多高校日益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大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方法不当,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不合理、投入少,难操作、措施难到位等,导致近几年高校学生心理疾病问题出现的比例在不断增大。学校如果对此项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体系中,必然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收到实效。
学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位在完善和发展现代教育的层面上,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建设,形成领导重视、政策保证、部门支持和中心执行的工作机制。例如成立由校领导担任组长、各个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领导作为成员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和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规划中,明确规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和内容,根据形势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并在学校资源、资金和人员的配置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例如配置心理咨询室,划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经费,购买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资料,引进心理学专业人才,增设专职心理教师编制等等,只有采取这些措施才能在政策上保证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在实践中切实推动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统筹作用,它应是学校结构中的一个心理教学、咨询服务和教育科研相结合的机构,负责统筹、规划和实施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定位成承担心理教学、心理咨询、专业培训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单位,配置专业人员、经费和工作条件等,具体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体系中,从制度上保证此项工作的有序及有效学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位在完善和发展现代教育的层面上,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建设,形成领导重视、政策保证、部门支持和中心执行的工作机制。例如青海民族大学成立了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学校各职能部门、各个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领导作为成员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小组直接领导和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规划中,明确规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和内容,根据形势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并在学校资源、资金和人员的配置方面给予支持,从制度上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开展。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层次网络结构,设置专业教师队伍和编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层次网络结构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院系辅导员、学生心理委员、学生社团四部分组成。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最高机构,统管后几个组成部分,负责组织和规划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指明方向和提供专业技术保障。青海民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目前有多名专兼职教师,均为心理学专业教师或有咨询师资格的教师,并通过有关项目参加过国内的各类专项培训;院系辅导员在贯彻中心的指示下,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和活动,处理在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向中心汇报;辅导员是中心与学生中间的一座桥梁,除了及时处理学生中暴露出的问题外,还要与其他班级辅导员互通有无,并定期进行专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学生心理委员由中心的教师负责进行正规的心理学专业培训,由于他们与其他学生零距离接触,能直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在遇到问题时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学生社团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工作平台,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主要帮助中心组织各类心理讲座、培训和多彩的社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利用报纸、刊物、墙报、讲座、电影、电台、网站等宣传媒体开展丰富生动的宣传活动,营造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的良好氛围。学校通过定期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向学生发放心理知识资料、举行主题演讲比赛和心理剧编写演出等,吸引学生积极参与。#p#分页标题#e#
通过广大师生共同参与这些活动,学校管理部门可以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其心理问题、提升其心理素质、形成了共同关注和呵护学生心灵成长的良好氛围。这些活动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又能丰富师生们的精神生活,加深广大师生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要有心理健康教育专用场地和设备,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制度这是保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效、快捷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和功能的重要保证。学校中心建立了个别咨询室和团体心理训练室。针对个别学生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咨询:学习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适应问题、心理卫生与健康知识咨询、自我意识困扰、职业规划、心理疾患等内容。个别咨询室设立的地点选择、咨询教师的咨询技能及督导、咨询制度建立及咨询资料的保密等都由专业教师负责。
开设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了满足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健康成长,学校应开设心理学和心理健康选修课,实现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课程以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理论和教育学为理论基础,以学生心灵成长为目的,要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体现心理学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体验性,实现学习知识和心灵成长的相统一,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学习和训练,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积极的自我认识,形成积极良好的心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逐渐完善其人格,从而达到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针对青年学生的发展性问题,设立专题,以工作坊、选修课等形式开展团体训练。团体训练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手段和途径。学生在建设性和治疗性的小组活动中,通过交流、互动、体验、分享和反思,能够有效地表达自我,获得团体小组的心理支持,满足大学生被接纳和归属的需要,得以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掌握社交技巧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多层面的心理咨询活动,促进学生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和烦恼,提高其心理素质。
建立科学、合理、高效、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为了提高工作中的针对性,要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和适应情况等方面的调查,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心理调查和测试为学校管理决策和学生思想工作提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学校可以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使工作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又帮助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了解,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心理调查和测试是宣传心理健康工作一个经济、快速和有效的手段,使越来越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心理咨询不只是针对有心理问题学生,而是对不同情况学生进行不同性质的咨询工作,因此要开展多层面的心理咨询活动,例如新生回访、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根据新生心理测试对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回访,回访工作可以筛选出心理危机事件,并对部分心理问题明显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个别心理咨询;通过有深度而系统的个别咨询,帮助学生认识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增强自信心,确立新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学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中,发现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可使我们在做此项工作时获得信度较高、涉及面较广的信息,同时可利用掌握的信息针对性到各系去开展团体训练,开设专题讲座等,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点”逐步地走向“面”。同时,它可使学校的相关部门,如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宣传部等及时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提高学生工作中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学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构建、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高校要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摸排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要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发生,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建立从学生骨干、辅导员、班主任到院系、部门、学校的快速危机反应机制,建立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到校医院、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快速危机干预通道。在此项工作中青海民族大学重点加强了对辅导员和班主任、宿舍管理人员等的心理知识和能力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于他们科学地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立学生社团-心理协会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一支主力军,成立学生心理协会可以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众多学生之中。通过对心理协会的积极分子进行心理学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助人能力,使他们有一定的助人技巧,既提升自我心灵成长,又能帮助同学;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例如举办心理健康橱窗、出版心理报刊、编演心理情节剧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在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培养优秀的民族人才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直接关系,为了民族地区快速发展,加强心理健康发展工作,提高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为大学生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加强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力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工作,在具体的操作中可参照的模式有限,因此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进行理论研讨是科学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内容。青海民族大学目前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有诸多交流与合作,在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中可得到以上学校的支持。同时,学校也加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开发及研究,如定期组织中心的教师交流团体训练方案的设计、选修课内容的确定等;同时,每年组织一次由学校主管领导、各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辅导员、学工部、团委、学生干部等参与的论文征集暨研讨会。学校每年会派有关人员赴内地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考察交流与培训活动。以上探索不仅开拓了工作思路和方法,也逐步形成了具有西部高校特色的科学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