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健康教学的重要地位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校内健康教学的重要地位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校内健康教学的重要地位探析

本文作者:张一英 单位:兰州城市学院体育学院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现状

国家教育部新制定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5个领域。要求学校通过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另外,健康教育在小学阶段还要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中学阶段则应与《生物》等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但从近几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来看,健康教育课事实上正面临不能长期持续开展的危机,乃至有逐渐消失之虞。如何正确理解体育和健康教育的关系,并与其他相关课程进行整合,依然是今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

影响学校健康教育实施效果的因素

对学校健康教育学科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领导层的相关意识较为薄弱,从而导致健康教育很少被纳入其决策的范围之内,进而导致在履行教育职责时缺乏主观能动性。2011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然一再强调体育与健康课不是原来的体育课程与健康课程的合并,但并未明确健康教育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也未对学校健康教育课的开设作出新的规定,其结果是使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危机,连带而来的是教师、学生乃至社会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师缺乏必要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其内容不仅涉及人体生理学、营养学、预防医学等自然学科领域,还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学科领域,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很强的社会性。长期以来,大多数学校普遍存在健康教育教师缺乏和素质较低的问题[2-3],要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必须掌握足够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否则无法胜任相关工作。

对健康教育概念的认识鉴于许多教师对现代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缺乏全面的认识,理解相对滞后,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必须正确领悟健康教育的内涵,认识到健康教育是以信息传播、行为干预为手段,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4];实际上健康教育的目的不应仅仅局限于疾病预防,更在于促进健康,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达到知、信、行统一的目标。世界卫生组织对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着力倡导的内容主要涵盖以下主题:传染病的预防;合理营养;心理健康及社会环境;口腔健康等个人健康;家庭生活;生殖健康;人口教育等。1992年WHO发表的《维多利亚宣言》强调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而要使人们的健康相关行为发生转变,主要还须依赖正确合理的健康教育,其他任何课程均无法完成相关的任务。而学校体育教学则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传授运动技术和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求通过锻炼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一门课程。

学校健康教育新模式构想

构建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要实现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在赋予其独立学科地位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系统的课程体系,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开设独立的健康教育课程健康教育课是实现健康教育目标的最基本途径。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健康教育有其自身的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有特定的教学内容、规律、教学手段[3],不同于一般的卫生宣传,其着眼点在于如何使人们建立和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从而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学校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所能获得的知识、态度,完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框架,认真梳理和整合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取系统的健康知识。如《上海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规定,中小学全部开设健康教育课,小学每学期6课时,初中和高中每周0.5课时,并要做到“有课程、有课表、有教师、有教案、有特色”;在国外,美国从幼儿园到11年级都设有健康教育课程,并有一整套课程设置、配套管理服务[5]。提示,学校应通过开设正规的健康教育课程,形成从小学到中学系统、连贯的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健康教育体系,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各方面相互配合的综合性健康教育格局除基础型课程外,各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针对性开展相关专题讲座。学校可成立校长负责下的学生健康发展中心,由心理辅导、卫生、体育和生命科学(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师组成健康教育教学组,并把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落实课程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任务。还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日宣传活动、专题教育等多种形式,组织实施相关活动。在此基础上,还可采纳其他一些可资借鉴的学校健康教育形式,如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各种媒体平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积极开发教学图文资料、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增强教育的实施效果。

采用健康教育课程与健康促进工作有机结合模式具体方式是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与社区、家庭相结合向健康促进模式发展,如上海、北京等地学校创建的健康促进活动,在维护和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方面卓有成效。总体而言,健康教育应遵循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的原则,既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也要积极开发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通过家长学校、医疗机构、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扩充学校健康教育资源,动员家庭和社会协助学校形成健康教育的合力,从而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建设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学校健康教育内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由原先的单纯生理卫生教育,发展为全面促进健康的以“知、信、行”为目标的综合型教育。教师作为健康信息的传播者、健康认知的帮助者、健康行为的指导者,必须先接受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列入当地学校师资培训计划以及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系列,高等师范院校应首先承担起为中小学培养健康教育师资的任务,根据长期从事学校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提高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能力,是一条实现学校健康教育师资专业化的有效途径。

健全学校健康教育综合保障体系要确保学校健康教育的质量,还应有体制和制度保障,学校还须建立和完善健康教育管理机构以及督导评价机制。事实上世界范围内不少国家都在不断地采用多种途径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的各种生活以及多门课程中,积极探索发展与其他相关课程的相互结合与渗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学校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以进一步发挥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功能。强化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加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促使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均衡膳食行为和日常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预防“不良生活方式疾病”的共识。因此,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探索适应新时展需求的学校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学校健康教育效果,将是今后我国中小学教育一项极其重要而且刻不容缓的任务。#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