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非传统安全教育课程设置思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普高非传统安全教育课程设置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普高非传统安全教育课程设置思索

非传统安全教育纳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是我国国防建设的必然要求

非传统安全教育是非传统安全领域内的事件和相关理论为教育内容,教授受教育者学习非传统安全领域相关知识,认识非传统安全领域事件现象的本质,提高受教育者非传统安全意识,进而培养受教育者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国防观念和意识,提高其国防行为能力的教育活动。现代国防内涵和外延的拓展和深化必然要求国防教育也随之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国防教育的任务,才能建设更加适应现代国际安全形势的国防,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是我国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已成为我国国防活动和国防建设的重要领域的前提下,将非传统安全教育纳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是我国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必然要求。

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中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的缺失

我国从1985年教育部还颁发《高等院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以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先后经过四次修订(1986年,1994年,2001年和2006年),课程内容也逐渐形成五个方面内容,即“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五个方面的内容中,仅“国际战略环境”部分的“中国周边安全”章节涵盖“国家安全政策”或“国家安全观”等可以与非传统安全相关的内容,但始终未提及“非传统安全”,更未明确“非传统安全教育”。据笔者调研,目前我国各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所使用教材在内容、结构上均与《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07年)高度一致,其中只有极少数教材在“国际战略格局”篇章中有关于“非传统安全”的阐述,但相关阐述也是只言片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严重缺乏对非传统安全的关注。可以说,非传统安全教育目前还是我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内容的一个重大缺失。

当前非传统安全事件频发,凸显出将非传统安全教育纳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在全球一体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非传统安全事件爆发的几率和频率都在明显增高。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逐步深入,国际非传统安全事件越发频繁地对我国产生影响。站在国家安全的视野下,加强我国公民特别是大学生的非传统安全教育刻不容缓。2011年,中东政治风云激荡,使得我国的海外投资安全,海外务工人员安全,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等不断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从“福岛核泄露”与“抢盐风波”到“转基因大米”与生物入侵;从索马里护航到利比亚撤侨,非传统安全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这些事件不但成为普通民众街头巷尾的话题,也成为大学生强烈关注的焦点。如何帮助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这些非传统安全事件,如何正确引导关于非传统安全事件的舆论宣传,是关系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的大事。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各种社会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极易交织在一起呈现,如不能及时解决、适时引导,容易被小搓别有用心分子借题发挥、造谣生事,甚至发展为“群体性”事件,进而影响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国家安全。将非传统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国防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及时、准确地认识国内外非传统安全事件和“个案”事件,从而使大学生增强是非辨别能力,坚定政治立场,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对于将非传统安全教育纳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的思考

将非传统安全教育纳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需从课程规划与建设的高度入手,笔者认为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调整《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增加非传统安全知识教育内容,同时做好相应教材建设和军事课教师培训工作将非传统安全教育纳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在《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增加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作为指导全国高校国防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大纲的修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统一认识,保证新教学内容的添加可以得到最快落实。教学大纲的调整笔者认为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在不改动原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顺序的前提下,在原教学内容后直接添加3-6学时的非传统安全教育课程。这一方案的调整可以突出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教学质量有保证,但是,这种增加教学学时的调整方式需要普通高校做响应的教学计划的调整,执行上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阻力。二、在不增加总教学学时数的前提下,在原大纲的框架内将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编入“国际战略环境”或“中国国防”相应章节。这种调整方案对普通高校的教学安排影响较小,执行起来困难教小,但是需要对原大纲的教学内容重新取舍,学时安排需要重新分配,要做到科学、合理并形成统一认识需要一定的时间。做好相应的教材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也是将非传统安全教育纳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步骤。大纲的调整与修订必然要求普通高校军事课教材做相应的修改和调整,增加或删改相应内容。各地方普通高校可以按原有模式在全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下,依据新大纲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编写新教材。军事课教师的非传统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可以在原培训模式下进行,也可以以通过各地国防教育学会或国防大学组织各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师集体培训。

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在普通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非传统安全教育课堂教学可以将系统的科学知识完整而高效地传授给学生,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非传统安全教育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要让学生掌握非传统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非传统安全观念,需要学生接受系统、科学的非传统安全教育,所以笔者认为,普通高校的非传统安全教育必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同时,非传统安全教育和传统安全教育存在较大区别,有些内容可能是抽象的,或者课堂教学不易被学生理解或接受的,所以非传统安全教育还可以通过其他各种形式来开展,如专题报告会,辩论赛,课外教学等;且非传统安全和学生的社会生活有较多的联系,可以为开展其他形式的非传统安全教育提供题材。

#p#分页标题#e# 以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为主要内容。非传统安全内容广泛,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诸多领域,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课堂教学无法在有限的学时内面面俱到,必须抓住要害,把握重点。笔者认为,普通高校的非传统安全教育应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安全。经济安全是非传统安全领域内最为重要的问题。在经济安全教育方面,要教育学生辩证看待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正确认识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危机对各国的影响;要教育和提醒学生在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注重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关注和支持民族企业的发展和民族品牌的树立等。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是信息时代构建安全最重要的方面之一。随着我国融入世界,众多的外来文化逐渐进入中国,当今的中国在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多元文化使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受到挑战,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包括:第一,文化全球性互通互动所导致的文化趋同化威胁;第二,各种可能的滥用文化主导权所导致的文化霸权威胁;第三,冷战后意识形态混乱和极端主义思想传播的威胁;第四,跨国贸易、技术引进、网络交流所带来的人员互派、道德交换、教育和社会评价方式趋同、商业文化逻辑盛行的威胁;第五,由“微媒体”和“自媒体”现象导致的个人自由参与社会传播活动之难以预测社会影响的威胁;第六,信息全球同步接收所导致的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盛行的威胁;第七,人权观念普及所引导的团体和个体维权运动和过激行动的威胁等。[2]在大学生的非传统安全教育中要十分注重对当代大学生在文化安全方面的教育,防范敌对势力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意识领域的渗透活动,要注重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去教育、熏陶、感染学生;要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要教育学生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做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信息安全。我们今天所处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影响到每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很多的领域,当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带来巨大变革时,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安全问题也相伴而生。“90后”大学生是网络一代,他们的生活、学习、感情等多与网络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通过网络获得知识,但有时又常常会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对于中国的信息网络安全往往缺乏理性客观的认识。在大学生的非传统安全教育中要教育学生杜绝和自觉抵制不健康、不文明、危害国家安全和稳定信息的传播;要教育学生尽自己所能减少病毒侵袭、黑客攻击等问题给国家、社会、个人带来的危害,遇到网络犯罪时有责任和义务向相关部门检举。

突出爱国主义主题,将非传统安全教育与传统安全教育相结合传统安全教育与非传统安全教育作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内容,其教育目的都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威胁而对大学生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教育活动。都是为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国防教育必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非传统安全教育也必须服从、服务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始终围绕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普通高校的非传统安全教育才有出发点和立足点。同时,作为学校国防教育的内容,非传统安全教育和传统安全教育在内容、形式、手段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安全教育可以为非传统安全教育打下一定的基础,非传统安全教育又可以进一步巩固传统安全教育的效果,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所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非传统安全教育必须突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必须与传统安全教育相结合。(本文作者:周善标 黄斌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武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