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运用多媒体教育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语文运用多媒体教育,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语文运用多媒体教育

 

关于高职大学语文改革,教育者们提出过许多破解之道。在这些意见之中,多媒体教学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教学革新手段。不少人对它寄予厚望,甚至认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力挽大学语文教学的“对症良方”和“救命稻草”。但笔者认为,在大学语文课堂利用多媒体还应辩证地、科学地看待和适度使用,有效发挥多媒体的长处,整合传统教学,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和局限   在教育领域,随着现代化科技程度的日益提高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相对于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形式,多媒体有其独到的优势:它综合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闭路电视等媒体手段,形象直观且富于声光效果,能调动人的各种感官,拓展教学信息资源,扩充教学容量,同时节省了板书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如果辅以网络技术,把讲授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参考书目、试卷分析、试题库、热点难点问题解析等相关资料放在网络上,形成交互式网络助学系统,就更方便学生自主浏览和学习。但辩证地看大学语文这样一门注重人文价值传承的课程,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打开一扇大门的同时,也关上了几扇窗户:   一是多媒体技术虽然能更有效刺激人的视听感官,却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本身的感受和品味能力,不利于对文学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开发,也不利于学生养成热爱阅读、深思熟虑的良好习惯。   二是多媒体技术使得课堂教学容量大大增加,但人的接受能力总是有限,如把握不好信息量的“度”,很可能使一堂课沦为过量文本资料和动画音像等的集中轰炸,造成学生走马观花、疲惫应付的局面。   三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流程的一种设计,但课堂教学却瞬息万变,具有不确定性,如完全依课件按部就班,很可能使教学活动僵化呆板,不利于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   四是优秀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成本大,开发设计好的成品不易改动,个人开发费时费力。如教师热衷于“搞花样”,反而不能潜心探究和开发大学语文本身的真、善、美,从而荒废了正业,那就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二、大学语文教学在适当运用多媒体的同时应回归课堂,回归大学语文教育的主旨   我们没有必要夸大多媒体的作用,但也没有必要完全否定多媒体技术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的确能有效增强课堂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益。但如何适当运用,如何把握使用的“度”呢?   (一)坚持先进教育理念,尊重教学规律,确保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课堂活动主导者地位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作为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对知识体系的建构是一个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因此,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大学语文教学而言,文学作品的知识结构和人文意蕴是学生力求建构的意义世界,学生对这个世界的建构应该是富有自己个性和创见的;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是引导、启发、协助、支持,绝非灌输、填鸭,甚至生搬硬套。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和媒介的开发与利用。但是这种开发和利用要考虑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实际情况,从教学的内容和目的出发;要考虑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有不少好处,而传统教学也绝非一无是处,关键是要合理利用,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在高职院校,一般情况下多媒体教学方式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受学生欢迎,也有利于强化和巩固教学过程。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在多媒体技术层面积极钻研挖掘,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使多媒体课堂教学运行流畅;其次,应提高教学设计和课堂驾驭的能力,在教师讲授、学生参与、多媒体课件运用三者之间找到合适的切换点,让“讲”、“演”、“思”、“读”、“练”、“论”等有机结合,形成良性互动,教学相长。   (二)遵循语文学科的特殊性   “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等能力,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人文素质的培养构筑坚实的平台。注重文本的对话,学生一切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提升都要以大学语文的课文为切入点,必须做到“读进去”并“读出来”。原汁原味的语言文字的解读是任何声、形、光、电都替代不了的,文本本身的一切美不可言的要素(如语言、意境、形象)以及由这些要素所创设的无穷想象空间都要由学生自己去体悟。大学语文文体众多,在多媒体的运用上要找到最佳结合点,尽可能体现出各种文体的自身特点。如诗歌的美很含蓄,需要学生自己细心领悟和补充,应以反复诵读为基本手段,辅以多媒体范读录音播放的聆听,让学生通过感受体悟语言美、诗之美、情之美;反之,如果将一堂诗歌赏析课用多媒体做成MV式的多感官全方位的赏析,学生面对应接不暇的画面和声音,对诗之美的欣赏由用心变成了用眼用耳又用心,这样就分散了注意力,使得诗歌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含蓄、蕴藉之美流于浅尝辄止的简单和浅薄。通过实践总结,语文教学过程中适于多媒体手段的主要有以下方面:导入新课;作者简介;背景知识;分析文章脉络;导入相关资料、佐证材料;提供朗读示范;影视、戏剧片断欣赏等。而不太便于多媒体演示的有:诗歌散文的品味涵咏;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分析讨论文章主题、语言风格;讨论语言的深层蕴含;针对学生发出的奇思妙想、创造性思维作回应,师生互动对话等。而技术上实际并非越复杂越好,目前高职院校语文课教师一般使用的多媒体技术都较为简单(PPT占多数),这也说明技术只要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就不必过分追求复杂。#p#分页标题#e#   (三)创新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面对高职学生的实际,在尊重学科规律前提下,教师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开发教学课件,但一定要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   一是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把“研究性教学法”、“问题讨论法”等课堂教学方法应用到高职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去,教师把教学的内容(文本)制作成课件或影音资料,供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在轻松的氛围中讨论所学内容,教师加以引导、分析、评判、概括、总结,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掌握教学预期的内容,达到既定教学目的。   二是高职语文教学可以采用“专题教学法”。因为高职语文课教学并非是要培养文学家、评论家,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应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文化素质的提高及其终身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因此,不可能面面俱到,按照学科教育的模式那样把各章各节详细讲授,只能打破章节体系,进行“专题讲座”式的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集中力量把一个一个专题讲得尽量透彻些,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教学改革,单靠教师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高职院校有责任和义务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促进大学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   一是转变观念,兼容并包,破除对多媒体教学的盲目迷信,不搞技术主义、形式主义的“一刀切”。课堂教学大赛,无须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列入必评的指标。尊重学科的教学规律,尊重教师的个性发挥,把关注点放在课堂教学本身。   二是加强制度规范建设。高职院校可以对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进行引导和激励,深入研讨不同学科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关系,同时加以督查、指导,建设精品课程,帮助教师共同进步,提升教学质量。   三是建立合作机制。大学语文课内容非常丰富,选择什么内容,怎么开展教学,要不要使用多媒体,选择什么素材和媒介,具体形式如何设计等等都是很值得研讨的问题。这就需要所有任课教师群策群力,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投入到课程建设中来。   四是信息资源库建设。个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可能很好,但是个体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加强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建设网络助学系统,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可以多层次、多途径、个性化、立体化地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难问题,从而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程的教学效果起到补充作用。   三、大学语文教学多媒体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使用多媒体课件应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和对象的特点出发,创设最佳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环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是合理设计和控制课堂教学容量与进程,把握好进度,操作好课件的画面节奏,既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又避免出现信息量过大、冗繁,从而喧宾夺主,导致学生精神疲劳,影响学习效果。   三是不能完全依靠多媒体,教师应随时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形成不同媒体的转换,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为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问题的空间,以便消化和感悟知识。   四是需要教师的积极创造。使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的组织协调能力、引导学生协作学习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教学环境的适应能力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专业能力,恰当地将专业知识的内容和重点制作出有特色、有针对性的多媒体课件,做好教学设计,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尊重大学语文教学规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断寻求现代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契合点,科学、合理设计适合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确保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这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师的使命,也是语文学科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