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发展困境及革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教育发展困境及革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教育发展困境及革新

本文作者:吴延枝     单位: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

一、面临的困惑

1.大学的目标是什么

有学者曾总结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六大困惑,提出“中国大学的目标是什么?是上各种排行榜吗?是短期内加入世界一流大学吗?”[1]这反映了中国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阵地,在“适应”和“紧跟”时代的进程中,恰恰模糊了自身的根本职责,出现了“浮躁”。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即生长”的概念。他认为,“‘教育即生长’意味着教育是一个不断改造、不断开拓、不断转化的过程”[2]。而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嫁接”的痕迹却屡见不鲜。实施一项教改措施,就“必然”或“必须”在短期内“卓有成效”。这种单一的正对应关系是在“排行榜”上占有一席之位的有效保证,而且,只要上了“排行榜”,就会有“靠山”,有政策支持,有项目和经费,有好的办学条件和优等生源。为了“排行榜”上的进位,许多大学变着花样扩大规模,抬高形象、推出各种招牌举措。武汉大学前校长顾海良曾经预测“未来十年部分高校将面临破产危机”[2],这并非危言耸听。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结果与社会期望差距加大,当家庭投资得不到理想回报时,必然会减小投资,投资将归于理性。部分高校将面临破产,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目前各类高校“”式发展,不遗余力地“抢抓机遇”,也正是为了争取榜上有名,享有优先发展的特权。这是为保证自己不被淘汰、不被开除出局的应急措施和办法。

2.大学教育的根本职责何在

实际上,“大学”与“大学教育”是两个概念。“大学”实体的存在状态并不完全等同于“大学教育”,“破产”涉及的是“大学”生存问题,教育则是一个相对平稳持续发展的过程。教育的成效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特点,不可能通过现有“指标”完全概括。“大学教育”或许会在“部分高校破产”的同时,能够真正回归根本责任,或许会迎来一个更加协调的发展契机。然而在当前,“排行榜”却代表着教育主管部门乃至社会对该“大学”及其教育水平的权威性仲裁,这种仲裁往往以“表象”代表“实质”,以“大学”的实体代表“大学教育”,用“物质”去衡量“精神”。正是由于这种“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情势,各高校意识到“适者生存”的大道理,为了长远发展,所以不得不强化“大学”的实体,而弱化“大学教育”的实质内涵。忽略大学教育的根本职责,过度关注“排行榜”,这与政策的强烈刺激不无关系。

3.如何认知大学与社会的关系

当前的大学教育正处于一段特殊的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趋势明显[4],急功近利思想渗透社会各个行业。在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子系统的“适应”中,教育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一些是“磨合”过程中的问题,是社会大环境综合影响的结果,是教育单方面难以解决的问题。尽管如此,实行收费教育以来的大学以其特有的“服务”意识,竭尽所能地“适应”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了完成“毕业学生”向“社会人”的快速转化,很多大学留出最后一个学期,让学生提前进入社会去寻找实习和就业机会,甚至有些大学还在酝酿留出一年时间。这种把“果子”提前摘下来催生早熟的通用做法,在短期内的确能缓冲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满足一些社会行业对大学毕业生拿来就能用的需要。然而,这种做法无疑会逆向波及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心态,造成学习心理上的浮躁,影响他们的专业学习。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时候,不少大学又提出了“创业教育”,加大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倡“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几乎是社会需要什么专业,大学就设置什么专业;社会需要什么能力,大学就重点培养什么能力;社会遇到什么问题,大学就努力解决什么问题。高等教育对社会的单向同步跟进,虽然表明了大学主动“适应”和“服务”社会的诚恳态度,但也可能有悖于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甚至割裂学生培养过程的系统性,使教育体系内部出现漏洞。

二、导致困惑的原因

1.功利主义盛行,缺乏长远规划

为满足社会及大学自身多层次的功利要求,大学教育一直在改革,而这种改革的共同特点基本可以概括为:形式上的扩张。校舍建筑、占地面积在扩张,学生的课程数、课时量也在无序扩张。某些专业大学生课时数平均达到每周30多节,还不包括其他的课外活动、实验及第二课堂。近些年随着课程设置的调整,学科的系统性被打破,课程间缺乏必要连接与相互支撑,课程体系庞杂、知识结构松散,有些专业已看不出自身特色。在这种情势下,学生上课疲于应付,课下也无力钻研。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因社会行业接受不畅或因组织上重重困难,导致很多实践课时荒废。在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也没有考虑学生能力提升的逻辑顺序,不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合理科学地融入教学及考评测试之中,一味走外延拓展的路子,重视一项能力就增设一门课程,或增加一项活动,头痛医头,脚疼医脚,不考虑学生的精力分配,也不合理规划学生的教育实效。正如有学者提出的,“功利主义思想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有损现阶段我国大学教育的核心使命和神圣职责”[5]。

2.大学教育组织管理及实施过程缺乏明确的“向心力”

教育学理论表明,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作为人类重要社会活动之一的教育,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教育既体现社会教育目的,又体现个人教育目的。“社会教育目的要求教育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及其发展服务,个人的教育目的则要求教育为个人全面发展以及未来幸福生活的目标服务。教育的社会目的与个人目的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共同组成完整的教育目的整体”[6]。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育目的必须通过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来实现,大学各项组织管理工作应以“学生”为中心形成明确强大的教育向心力。“管理”服务于“教学”,“教学”服务于“学生”。近些年,许多大学由于过度关注外显形象,各出奇招,推行一项又一项改革举措,在轰轰烈烈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一些传统务实的教育组织管理形式及实施办法因见效缓慢而被废弃;而对一些场面上的工作,如政策部门的教育检查、调研及高等教育教学评估等工作,却毫不懈怠地倾注全力,甚至有时候不惜放下教学,让师生参与到“迎评”“迎估”中去。“学生”似乎不再是教育的中心,而是教育管理领域里的最基层,大学要显示哪方面成绩,学生就必须在这些方面加大努力,取得耀眼的成绩。教育管理和实施环节非但没有明确指向“学生”,反而形成了由内向外、由下向上发散的“浮托力”。在这种“浮托力”的作用下,大学中很大一部分能量无效耗散。#p#分页标题#e#

3.教学过程中,师生合力不够

近几年,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各高校大量增设就业和实践课程。专业课程、课时数却严重收缩,在课程设置上又存在简单操作现象,课程内容分散,专业指向不明确,造成学生没有学习目标,被动学习。另外,许多高校重视对学生的强制管理,忽略学生成长成才方面的引导,导致学生进校后,一直被老师和学校牵着鼻子走,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此外在课堂上,多数教师依然采用“满堂灌”教学方法,枯燥乏味的教学形式使得师与生之间、教与学之间愈走愈远,教不教是老师的事、学不学是学生的事,似乎各不相干。有报道称,某记者在同一城市六所大学、千余名大学生中采访,其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学生曾经在上课时间使用手机上网,而其中超过一半人是在网上聊天[7]。这种现象,老师们司空见惯,却很少想过改善。学生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毕业后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许多大学生在工作中存在浮躁不务实的倾向,引起社会各界对大学教育的不满和失望。

三、当前大学教育的改进思路

1.合理定位大学教育的职责

关于“教育的本质”或“大学教育的本质责任”问题,一直是教育学领域争论不休的话题。学术上的探究最终要回到现实中履行,我国199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8]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入校“学生”培养成“人才”,培养“人才”用于“发展文化”、“促进建设”。这是大学教育的大职责、大理想。然而,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大学,生源的基本情况不同,“高级专门人才”的内涵也不尽相同,验收大学教育“产品”的尺度和标准也不可能固定。应该说,教育是否成功,关键要看所培养的人才对“发展文化、促进发展”的推动力,而这种推动力不能从大学目前所给出的一些指标中准确测定,甚至也不能从大学现有规模、形式上做出评判。因此,大学教育在追求教育理想的同时,极易受到教育现实的冲击,社会从各个视角向大学教育提出了不同层面的职责要求。如学生就业、教育公平,甚至有人把社会分层及层次流动也与大学教育挂钩,大学教育一直就在追求理想与适应现实中左冲右突。然而由于大学教育“适应”现实的成效快捷直观,所以大学教改更青睐于“适应”,不断地迎合教育现实的多层面需求。过分追求“适应”的教育功能,导致大学教育偏离自身的根本职责,跟着风头走。实际上,“教育同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单纯依赖性的,也不是片面服务性的,教育在社会中具有独立性或主体性”[9]。因此,大学教育在接受社会群体力量监督的同时,要有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自我完善的勇气,要明确教育自身的主体地位和独立功效。同时,应提倡教育者自身从良心出发,以理性的态度合理定位大学教育的职责。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可为,有不可为,大学教育的职责不可能无疆无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生涯中的一个阶段,不可能用短短几年,就可以把学生培养成无所不能的全才。大学教育的职责范围一定是有限的,教育的“产品”也大多是有所能有所不能的实际人才。但是大学教育的功效也一定是强劲有力的,务实的大学教育要培养出品质纯正、道德规范、思维活跃、有专业特长的“高级专门人才”,去充实社会各行业的技术力量,并逐渐成为引领社会行业发展的主力军。

2.回归大学育人的“教学”本位

在不久前结束讨论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字里行间凸显出对大学中心任务“教学”工作的重视,提出“未来十年中国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学改革、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基本要求[10]。可以预见,大学教育将要面临一场教育理念上的真正回归。让“大学的形式”服务于“大学教育的实质”,把教改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学生”身上,教会学生“做人”、“做事”。从教育目标到教育理念,从教育模式到课程设置,从教学计划到教师教法,从教育管理到学业评价,都应该静下来梳理一番,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学生,高校课程设置是否庞杂零散,教学方法、手段是否枯燥乏味,对学生是否“管”多“理”少,教育是否只重知识堆积而缺乏灵魂教育?在教学工作方面,首先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及考评方法,同时强化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学习能力就不可能有高层次的能力发展,更谈不上培养创新与创业能力。其次,要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建立立体交叉的教学连接,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连接,研究大学生能力提升的逻辑顺序,合理地把能力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强化课堂教学效率,适度增添学习内容,科学分配学生学习精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再次,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应用性思维及职业品质的引导,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正确认知个人及社会、现状及未来,培养积极向上具有远视前瞻性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

3.科学定位大学教育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大学教育已经走进“大众化”阶段,逐渐成为普通人的教育经历,而不再是培养社会精英。然而,多数国人依然习惯性地给予大学教育过高的期待,尤其是家长群体和学生群体对教育赋予的功利性目标,与实际结果相距甚远,至少在短期内相距甚远。教育与就业之间没有立竿见影式的正相关,所以家长抱怨,学生懈怠学习,进校前神话大学,出校后丑化大学。鉴于此,大学也该走下“神坛”,对教育的目标、过程和结果向社会做出坦诚的解释,接受社会的监督,争取社会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要让学生家长准确定位大学教育,对孩子形成正确引导。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与社会行业部门的沟通,除了争取与行业部门在办学思路、课程内容、教法学法上有实际的交流与合作外,还应呼吁社会各界关怀和善待大学毕业生。今天我们培养的“大众化”学生,未来即是社会普遍化的高素质公民。大学生由培养规格上的“高级专门人才”到成为社会各行业中的中坚力量,还有一段相当艰难的路程。由于受利益驱动,社会行业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缺乏保护,学生必须在毕业后迅速适应社会竞争规则。经验不足,稚气未消,工资低廉,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甚至会在心里留下阴影,影响他们未来对待生活、对待人生、对待社会的态度。毕业生走进社会需要一个成长和成熟的过程,让他们“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求,不能单靠大学教育,社会行业部门必须给予理解和支持,对他们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爱护,多一点引导。大学教育是一个广受关注的标志性教育阶段,为了大学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大学让“教育”适应“政策”、适应“舆论”,适应社会方方面面。其结果是遗弃了自身该有的职责和目标,虽不能说大学教育已经“完败”,却也到了该自我反思的时候。大学教育要明确自身的根本职责,要通过与社会交流,要改革教育观念,消除过多的功利思想,对大学教育形成客观公正的要求、较高水准的监督和合情合理的评价。#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