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就业辩证思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教育就业辩证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教育就业辩证思索

本文作者:于承杰     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一“、就业难”的现状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实为社会发展之故。但大学的快速扩招对就业困难却有着推波助澜之势。大学的扩招,使得短时间内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陡增,而社会的就业岗位变化却未能随之成比例增长。于是乎,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出现了。具体来看,1999年是大学扩招的开始之年,到2003年,第一次扩招后的首批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使得当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陡增至为212万人,之后每年应届毕业生的数量都呈现迅速增长趋势: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2006年413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559万人,2009年611万人,截至2010年,我国当年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达到631万人[1]。8年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了400多万,平均每年增加约50万。这不是一个小数字。每年我国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却无法以50万个单位成比例增长。而从近几年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2001-2009年就业率最高77%,最低68%;每年毕业人数递增,由2001年115万增加到2009年611万;待业人数也由2001年34万增加到2009年196万[2]。如此庞大的人群———且都是经过高等教育的培养、在经历了二十余载寒窗苦读之后,面对着无法就业的结果,从而最终导致其对现今教育抱有成见、对当前的教育丧失信心。由此而出现的“上大学无用论”也就不足为怪;2009年高考季节时,多地众多高中生纷纷放弃高考转而退学打工之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上了大学也找不到工作,还不如早点干活挣点钱”。所以,面对这样的就业现实,众多高校也不得不将就业工作摆在了学校五年规划的重要位置、不得不将学校课程设置围绕就业工作开展。总而言之,能够保证较高的就业率已经成了当前某些高校在开门办学过程中的主要目的。由此而调整工作重心,服务重点、引导方向也成为其必然。但是,对于大学教育而言,其最终存在价值到底以什么样的标准作为衡量?若是仅以可量化的就业率作为对大学教育的评判的话是否有失偏颇呢?就业难,是现实。但大学教育又岂非仅为就业而存在?当前大学教育中某些课程专业的设置、机构的工作机制等确实影响了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率。但就业困境的出现毕竟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如果仅以“大学教育弊端”为由买单,似乎又是一起“冤案”。

二、理解大学

那么,就业难,从而大学真的无用?面对如此现实,我们又该持怎样之态度?其实,对于大学教育我们尚需追根溯源。“大学”渊源久远。西方大学的雏形最早出现在公元8实际左右。而早在中国西汉时代亦已出现类似于当今大学之机构———太学(公元前2世纪),作为中央官学最高机构。随着官学机制的不断发展,隋朝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又出现国子监作为当时的最高教育机构。其实,不管形势如何,重要的一点是,在古代,这样的高等教育机构即已有之,并广受重视,其目的是在培养能为社会(当时是封建王朝)服务的有识之士、广聚贤人、传播知识。纵观古今中外,几千年来,教育家、学者,对各个时期的“大学”教育也都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共识是不容否认的即大学作为“知识与思想的集结之所,其汇集、传承人类文明精华的作用”均被肯定。而所谓“贬”,更多的也是针对具体的教育措施,而非教育本质。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3]这是对大学的精辟定义。关于近代中国大学,其出现则要追随至清朝中后期,随着中国“师夷长技”思潮的萌发,向西方学习之势陡然而生,模仿西制、广设自然文史等科目,建学校、改考试,逐渐建立起了近代中国的大学制度,培养了大批的有识之士。即近代中国大学之实体“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4]。

近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建立,有着西方的影子,但是“骨子里”是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大学建立之后,其作用日显:兴文化、汇思想、育人才、开新风,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于是,对于大学教育,众多经典、教育家又都有着精辟的论述。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5]。在诸类教育中,大学教育作为人之学识教育的最高阶段,其更应为“将来之教育”。《大学》一书曾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对于个人来讲,有目前需要实现之目的与可能,但更需长期来努力;“新民”即“齐家、治国、平天下”,亦体现了渐进的量变到质变的教育发展过程;“止于至善”即“达到最为完美的境界”,这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则更是要求一种长期的、恒久的发展与努力。所以,大学诚非“现在或以往之教育”。“教育着重个人的长进,更须着重社会的进步”[6],大学教育更应如此。现今社会,就业难,是现实。但就业难,导致对大学教育的不合理的批评需要适度。因为大学绝非技能培养之处所,大学非“职业教育”,作为普通教育,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职业教育好像一所房屋,内分教室、寝室等:有各别的用处;普通教育则像一所房屋的地基,有了地基,便可把楼台亭阁等建筑起来”[7]。所以,对大学“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8]。万不能将“就业”看作是大学的最终之目的。

三、理性的平衡就业与大学教育之关系

对于就业现状与大学教育应该理性的看待。二者有着一定的不和谐,但不是重点。就业的困难源自多方面,大学教育的发展也不能仅限于眼前,而应长远来看待。

(一)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关于当前就业难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教育虽是与其联系最为直接,但是并非唯一之根源,也并非主要之根源。从目前现状来看“,就业难”的原因有这么几点:

1.社会性原因

社会性原因应该是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这主要体现在:

(1)地域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供大于求。根据市场规律来看,当“供需双方”之间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时,“供方”往往就处在劣势,出现如产品价格过低或者产品卖不出去的情况。作为就业市场的一方,当前大学生作为“供方”存在着“供大于求”的现象,导致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但是,分析一下,当前大学生的“供大于求”更多的是体现在“地域性市场”,即大学毕业生资源过度的涌现在某一地域的“就业市场”,或者说大学生资源的不合理的流动,从而使得某地方就业困难性增大。而放眼全国整个的就业市场来讲,如果使大学生资源合理的流动,避免在某个地方出现“资源过剩”,则全国范围的就业困难程度会小很多。并且人才还会得到合理的配置。#p#分页标题#e#

(2)用人单位的各种“附加”要求。作为用方市场,除了对“人才”的要求得到满足之外,其“附加”的要求则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的绊脚石。所谓“附加”的要求,比如对“高学历”人才的要求过于频繁与无度,导致越来越多高职、本科生陷入就业困境。前几年还是本科生就可满足的一般单位,近年来就变得非研究生不要的“香饽饽”;户口的限制也是当前很多大学毕业生恐惧的一点,很多单位因为解决不了“京沪”的户口,所以仅限本地生源,没有当地户口的外地大学生,在就业中就丧失了很多的机会;“学校出身”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很多单位胃口越来越刁,本硕如果不是“985”、“211”院校,一律不考虑;还有诸如性别———男生优于女生、年龄———年过30的研究生甚至不如本科生抢手、有无工作经验———有的单位对曾工作过的一律拒之门外,等等……,很多“附加”的要求,让许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被拦在了求职门槛的外面。这已经超越了对“人才”的追求。原本是“双向选择”的就业博弈中,我们的大学生往往就这样被“附加”的要求Pass掉了。

(3)社会的畸形引导在择业的过程中,纵然没有绝对的是与非,但是,一些畸形的引导却也给毕业生们带来了一些困难。比如:千军万马考公务员。这不能说是一件坏事,毕竟有利于国家选配优秀的人才资源充实到政府机构。但是,目前来看,“国考”已经成为仅次于高考、考研的又一次人生大考。为了一个职位,1000多人选一个,众多优秀资源“殊途同归”到一个共同的目标,用现行的“申论”、“行测”来将“术业有专攻”的应届毕业生进行衡量、录取,这似乎是对大学毕业生人才资源的一种畸形的引导。最起码对于尚未离开校园的大学生是一种观念上的欠明确的引导,这让很多学生产生这样一种认识:专业学不好没关系,只要顺利毕业,就有资格参加公务员考试。考上的话就赚了。(他们不怕考不上,因为专业课再好的同学在“国考”面前也会考得一塌糊涂,而且还会大有人在———因为衡量人才的标尺与所学专业已然没有多大关系了)。

2.学科专业的原因

(1)冷、热门专业就业差异大。在就业过程中,不同的专业的学生就业率有着天壤之别。比如理工科的学生就业率就要高于文史科的学生,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的学生就业就要好于基础性专业的学生。不同学科的特点及社会对各学科的需求导致了各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差别。现今社会,急需的人才更侧重于“实用主义”,能够立即为社会产生效益的专业在就业中成为了“香饽饽”。那些冷门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要嘛是“招聘岗位极少”、要嘛是“剑走偏稍”,靠打擦边球找到一份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对于某些专业来讲就更似家常便饭。所以,有鉴于此,学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在某些专业招生工作中,应有所调整。特别是对于研究生招生来讲,某些冷门的专业的招生就应该少一点,否则,即便每年的录取线很低,但是若只考虑招生不管就业,那么招生人数越多,在毕业之后问题就越大,找不到工作的学生就越多。

(2)某些学科专业设置存在不合理。在某些高校、或某些高校的某些院系间存在这样的情况:在师资力量并不完善、对某课程的就业前景等不明晰的情况下,开设了该门课程,进行第一批招生。于是,在招过了两三届学生之后,由于就业困难或者其他原因,该课程取消,从而导致这部分学生成了该院系、该专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毕业生,这无疑于拿着学生的前途开玩笑。其就业情况会怎样,可想而知。所以,学校在某些专业开设、院系专业设置方面尚需谨慎。

3.学校协调工作的不顺畅

这具体到每个学校,可能存在不一样的情况。就业工作不是独立的工作,她是学生离开学校的最后一道程序。学生从进校到离校是一个联动的而非脱节的工程。因此,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不能仅仅涉及“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具体的就业环节,还应该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做好各种配套的工作。所以,招生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目前很多学校在招生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大批量的招生。但是毕业就业工作却解决不好,这不行。招生、教育、就业三者是统一的,要统筹兼顾。

4.个人素质的差异

个人主观方面的因素,在就业中不说是主要的决定性因素,起码也是自己方面可以调控的潜在性的因素。一是自己的实习经历,二是自己的综合素养,即在大学四年间所历练的各种能力,包括谈吐、交际、心理素质等等。求职有时很微妙,面试过程中的一个小疏忽有时就会错失良机,而这些小的疏忽无非是自己紧张或缺乏某方面的能力有关。所以,要想在求职道路上一帆风顺,除了要求校方、教育者在“广”的方面加以改进,学生自己所能做的就是要在“微”的方面不断充实。只有自己强大了,竞争对手才会甘拜下风。

(二)就业困境下的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向

那么,究竟大学在当前就业困境下该怎样摆正自己的位置,今后又该怎样发展,细节问题尚需进一步思考。但是,纵观大局,大学教育最初的主旨应该继续坚持,即:

1.大学要服务于社会

大学教育,归根结底还是人类千百年来文化思想的弘扬与发展,是人类智慧结晶的积聚与传承。大学之出现是为了培养人才、造就一批有着渊博知识、技能的人群去为社会服务,创造价值。所以,大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不能将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剥离开来,那样就失去了其产生、存在的现实意义。从这个角度讲,大学应在不影响其本质教育的前提下,逐步微调现有的不合理的方面,保证学生的就业顺畅。

2.大学要超出于社会

但是,大学教育毕竟非职业教育,其重心应在“研究高深学问”、“砥砺德行”[9],在启迪民智、传承文化、积聚思想方面的作用往往要从全民族、全社会的角度考虑,即便是在服务社会的层面上也绝不仅仅是可以量化的服务,其不可量化的服务角色更需要重视。故,大学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同时,更应高于社会。只有这样,社会的继续发展、民族的兴旺繁荣才会不断延续。所以,在结合当前就业问题的同时,我们看到大学教育的“与时俱进性”确实于某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从而使其能够与当前的社会需求相和谐,但是也绝不能一味的顺从眼前,变“大学教育”为“职业技能教育”。所以,在对待就业与大学教育的问题上我们应该辩证的去想方法、谋思路。#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