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教育症结及症解,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大学德育低效的症结与症解
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大学的真正成就应该在于它使学生在可能,或者说它迫使学生至少在他一生中有一段时间完全献身于他个人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英国教育家纽曼也指出,大学不仅应教授精确的知识,还应该进行道德教育[3]。可见,大学德育是大学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笔者看来,大学德育历来是也永远是培养人的德性、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活动,它对大学开展的其它教育活动起着保证方向和维持动力的作用。然而,反观我国当前的大学德育后发现,“大学在不自觉地向社会放逐着道德的流浪儿”[4]。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大学德育遭遇如此低效的困境呢?
(一)大学德育低效的表现:认知与行为背离
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方文化常常在大学里发生碰撞,西方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很容易使大学生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产生迷茫、困惑和疑问,尤其在我国社会分配不公和价值观巨变的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相对性和世俗化。不少大学生被多种道德观念困扰,在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时,容易陷入道德情感困惑和迷茫、道德信念模糊和易变、道德行为多面和叛逆的误区。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出现失衡现象,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渐渐地滋生蔓延起来。从具体的大学德育来说,经过思想品德教育,大学生基本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信仰,也就是说基本上内化为道德信念。然而在内化为信念的过程中,却在外化为行为时出现了背离现象。就是说,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却常常不能从自己做起,变为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比如:大多数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甚至崇尚先公后私,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先己后人”或“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有时甚至以自我为中心;在观念上认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崇尚“舍生取义”的壮举,但在行为上表现为价值取向功利化和实用化;在观念上认同修养是安身立命之本,应该加强修养,但在行为上却难以做到“慎独”,有时甚至无视社会公德;在观念上认为应该仁爱为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但在行为上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别人采取一种冷漠的态度,有时甚至自私自利;在观念上认为应开拓创新、成就事业,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毅力、恒心不够,奋斗精神较弱;在观念上向往纯洁甜蜜的爱情,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爱情的随意性;在观念上认为应孝敬父母,勤俭节约,但在行为上却往往无视家庭状况,盲目攀比;在观念上认为应自尊自爱,行为上却爱慕虚荣;等等。大学生道德认知与行为的矛盾和双重标准,充分反映了处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复杂心态,也暴露出我国大学德育未能很好解决大学生道德上知与行背离而处于低效的状态。
(二)大学德育低效的症结:认识与实践脱离
早在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对大学德育的目标明确的表述为: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从中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基于德育目标的德育内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为主,也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和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以及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等,所有这些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明确的德育内容体系。基于德育内容的教育方式以老师讲述为主,通过讲述让学生明白道德观意义和人格内涵。基于德育方式的评价方法以课程考试成绩为核心尺度,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从以上我国大学德育目标、内容、方式与评价来看,确实是非常完整的有效的体系。可是,从德育实施的效果来看,确实出现了大学生道德知与行背离的低效现象。对于这两个“确实”,许多学者进行了反思与研究。综合各位学者的看法可见:我国大学德育目标的理想化,普遍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只重视远大理想的树立。过于理想化、至善化的道德与人格,毕竟不能成为社会生活中普遍的道德现象。与此相应的德育内容大而不当,宽而无边。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得到强化,另一方面又存在道德教育在不断被弱化的问题。在德育方法上,主要是机械灌输,过于简单陈旧,缺乏新意,习惯于对学生进行外在的强化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体验。实际的德育评价,还是一种应试教育模式,以课程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价的核心尺度,它是学生能否评优、能否升学、能否毕业的主要依据,而学生真实的道德素质和修养却显得无足轻重。总而言之,我国大学德育中认识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是造成大学生道德上知与行背离的主要原因。
(三)大学德育低效的症解:认识与实践结合
反思我国大学德育中认识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大学德育与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作到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才能达到德育效果。在西方国家,大学德育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和民族情怀;在德育的内容和途径上,大学很少设立专门的德育课程,而是把德育的整个过程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人文教育及其他的专业教育中,倡导多渠道、全方位渗透,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完成道德和人格的修养。德育生活化就要始终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德育。回归生活就要从片面的理想化的误区走出来,回归现实生活,尊重大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让大学生在生活中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认道德信念。同时,还要及时地为大学生提供道德实践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活动、自我发展。由此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在以上德育观念指导下,大学德育目标、内容、方式等均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德育目标应该具有现实性,应紧紧围绕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开展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精神。德育内容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可接受性和富有时代特色。德育方式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从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出发,合理运用现代传媒、网络等技术手段,冲破传统的道德灌输方式,注意培养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实现德育手段、方法的变革,增强德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德育评价主要从道德认识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保障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在道德上知与行的统一。#p#分页标题#e#
二、大学智育低效的症结与症解
苏霍姆林斯基在《智育的真谛》中认为,智育是智力的培养,包括获得知识和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脑力劳动技能,养成一个人在整个一生中对丰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需要。智育的基本任务是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大学智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现代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并培养科学态度,为大学生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奠定比较完全的知识基础;积极发展大学生的智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培育勇于探索的精神,发展大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一)大学智育低效的表现:知识与创新脱节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大学教育在探索中不断改革,办学规模明显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质量稳步提高,不仅在规模、条件、实力、质量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且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从文化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但是,展望未来,依然任重而道远。我国许多有识之士,对大学教育中智育存在问题充满了忧患意识。几年前,温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2009年8月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在新民教育讲坛《求解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困局:教育体制和思想》的讲座中指出,自2000年至今,共有14人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其中11人是1951年前(包括1951年)大学毕业的,另外3人是1953年~1958年的大学毕业生。朱清时认为,“2008年全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是民国时期的800倍。”“如果按照民国时期的比例来说,现在国内应该培养出几千个像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那样的大师。”实际上,“现在的情况很尴尬”[5]。这些观点和看法虽然激烈,却表达了他们对大学智育存在问题的忧虑。
(二)大学智育低效的症结:书本与实践分离
日本获得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益川敏英,在日本土生土长,英语说不好,从没出过国,甚至连护照都没有。朱清时指出,“在中国的教育思想中很难容忍像益川敏英这样的人,外语不通,不出国交流。但就是这样的人得到了诺贝尔奖。”在朱清时看来,“知识越多不等于创新能力越强,有时还可能阻碍创新能力。”而中国人认为,知识多就是能力强,所以智育便追求给学生灌输越来越多的知识[5]。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智育一直以知识为本位,形成了特有的知识为本智育观,并建立起了一种理性主义的课程形态。以知识为中心设计课程,知识被看作是不可改变的真理,大学智育的使命被定位在探索知识的基础、追求绝对化的知识及其传授上。课程的功能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的编制关注学科的逻辑,而很少顾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课程的评价也以学生掌握了多少既定的知识为标准。总之,大学智育根本就是注重知识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其实,大学智育低效的问题不仅仅在于“以知识为中心”,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对知识的误解,把知识与书本、课堂、学校等同了起来。从根本上认为,知识就等于书本,课堂、学校就是获得知识的地方。这些观点在被质疑后,大学智育又强调既要重视书本知识,也要重视实践经验,试图走出传统知识观的误区。然而,这种观点仍然未能真正使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联系起来,知识与经验的基本关系始终没有理清楚,把两者看成是两类知识。因此,出现了一方面继续坚持传统的观点,认为通过学校就能获得知识;另一方面又在此基础上大力强调实践活动,希望获得经验知识。突出表现是,要么书本知识等于一切,要么实践经验最重要的,强调体验、活动、建构、实践等“轻视知识”的钟摆现象。结果是,强调书本知识,总是导致“死读书”,导致对实践经验的轻视;重视实践经验,又往往导致相对主义,导致对书本知识的轻视[6]。
(三)大学智育低效的症解:知识与经验统一
要从根本上改革“以知识为中心”的大学智育,使创新教育得以实施,必须重构新的知识观。这种新的知识观是:书本知识是知识、实践经验得以可能的前提,没有书本知识就不可能有什么实践经验,更不可能有什么知识;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也不是两种知识,而是一种知识的两种因素;实践经验是书本知识现实化并形成完整知识的内容和途径,缺少实践经验就没有完整的知识。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与实践经验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现实的知识。因为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都是知识的因素。首先强调书本知识并不必然导致对现实世界及实践经验的忽视,因为在教育中,虽然书本知识是知识得以可能的前提,但书本知识仅仅是可能的因素,而不就是现实的因素。同样,重视现实世界及实践经验也决不会致使书本知识遭到轻视,因为新的二者的关系告诉我们,只有首先学习和拥有书本知识(当然在实践中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拥有可以有不同的形式),联系现实世界时,才能真正呈现“实践经验”,书本知识才使实践经验得以可能。另外,在重视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联系现实世界,让学生获得真正实践的知识,同时获得其他素质,是目前大学智育改革最紧迫的任务[6]。
三、大学体育低效的症结与症解
健康的身体是知识和能力的载体。体育是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是以体育课程学习和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大学体育旨在进一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能精力充沛更好地进行学习,并为将来具有终身体育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大学体育低效的表现:体育与体质分离
纵览当前我国大学体育现状,存在着一系列的现实问题,比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等。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在是大学体育过于形式化,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乃至大学的整体教育目标相脱节。大学体育未能找准自身的定位,以至于忽视了学生“健康第一”乃至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培养。2005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对广东省10所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显示:广东省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亚健康的症状[7]。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大学体育工作仍然是高等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一些学校领导体育意识淡薄;生均体育资源随着大学扩招出现负增长;学生中存在着怕苦怕累的思想,缺乏体育锻炼的习惯,特别是学生的某些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降,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大学要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从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大学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大学体育工作。大学应把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评价指标,把体育工作的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评价指标。#p#分页标题#e#
(二)大学体育低效的症结:手段与目的背离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这一大学体育理念已受到的普遍推崇。但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培养“意识”有余,而培养“终身体育学习能力”不足的现象比比皆是。体育课程是完成大学体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对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意志品质、道德情操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体育课程探索“终身体育的意识”还停留在“意识”的层面上,没有升华到“体育能力”的水平上。在体育课程的设计中,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与提供的可能性,这三大要素不协调,出现了三类结构不平衡的课程:以知识为中心的“三基”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个性的课程;以社会为中心的适应和改革社会的课程。理想的体育课程设计应以培养能充分发挥大学生体育潜能、适应社会需要、具有一定的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学习能力为根本目标,将知识、学生和社会这三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保证体育课程的平衡。在目前体育课程评价的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得到了高度推崇,而终结性评价则遭到了盲目否定。虽然过程性评价可以更加全面、细致地描述学生的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各个方面,但是如果失去了“有效性、可靠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过程性评价也会过于空洞,游离于评价实践之外。从人本观点来看,评价本身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注重人的个体体验。但是体育课程是以运动技能为基础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离开了运动技能,体育课程便是无米之炊。就是说,体育课程还是要用运动技能这个可衡量标准进行终结性评价,才能使评价有实际内容和实际意义。课程改革所要做的,就是让它更加贴近和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科学理念。
(三)大学体育低效的症解:体育与健康结合
大学要认真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进一步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探索实现教学目标的科学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效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要大力宣扬“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一具有时代特征的口号,以此不断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激励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大学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咨询中心,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测试,要充分发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教育功能、指导功能和反馈功能,使其真正成为激发学生自觉锻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都处于一种安宁、完好的状态”。这种完美的健康观念正是大学体育追求的目标。因此,大学体育要以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学习能力为主线,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校园网络,在体育传统文化、体育理论(体育保健、体育医疗、体育鉴赏、健康自我评价等多方面)知识的获得上,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体育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命过程的体育活动与健身活动。在全面贯彻“健康第一”思想基础上,积极推进现代体育理念,倡导科学体育锻炼过程。增强体育课内外教学的有效结合,加强大学生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协会的建设与指导,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体育竞赛与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树立现代健康观念。
四、大学美育低效的症结与症解
大学美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生动、具体、可感的美的形象,净化大学生的心灵,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大学美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过程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味、养成大学生和谐人格以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大学美育低效的表现:审美情趣低下
大学美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和修养。从我国目前大学美育的现状来看,无论是从教学内容、教材及教师等方面来看,都是非常欠缺的。据了解,很多大学是将美育类课程设置为选修课,一旦大学生选课人数过少,这门课不得不“被迫”停开,开设这门课的老师也将面临“失业”的尴尬境地。大学美育的缺失必然导致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欠缺、审美情趣的低下。大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美,也不知道怎样欣赏美,更谈不上去表现美、创造美。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被誉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里,充斥着格调不高的流行音乐,文艺晚会上大学生低俗、毫无美感的表演;大学生在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时,不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悸动和审美的愉悦。处于风华正茂年代的大学生,却不能给人一种意气风发、诗意昂然的精神风貌。大学美育也是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美育的欠缺必然会影响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态、审美境界、意志程度、人生态度与他们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不相匹配,束缚和制约着他们向高层次发展。在大学校园里,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热衷于考级、考证和社会工作,而忽略自身人文知识的积累;大学生陶醉于流行歌曲的缠绵悱恻中,而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经典名曲不屑一顾;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视频的精彩刺激时,却对身边的美术展览、摄影展览视而不见;大学生的浮躁心理驱使他们过于追求掌握实用的、与职业前途联系紧密的课程,从而忽略学习人文类学科相对潜移默化的课程。
(二)大学美育低效的症结:审美教育缺失
早在1996年,国家教育部就把“大学美育”课列为大学应先开设的艺术教育课程之一。1999年,国务院明确把美育列入国家的教育方针。但遗憾的是,经历了十几年的美育实践,大学美育依然境况尴尬:虽然当前没有哪所大学能够否认美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也没有几所大学能够坦然肯定美育已经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反差甚大。显然我们不应怀疑大学的诚意与决心,也不能归咎于美育的华而不实。症结何在?1999年6月17日的《中国教育报》曾指出:“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可归因于两点:首先是在教育思想上没有认识到美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是在教育行为上没有“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美育体制建设上的非连续性,多数大学的美育课程和美育活动仍然徘徊在学校教学计划之外“打游击”;②美育教材数量太少,形式单一,内容偏于说教;③美育学科建设和专职师资配备情况堪忧;④高等教育领域内的美育理论探究还很薄弱,且与实践研究脱节;⑤大学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与工具价值的失衡,导致强势的实用主义知识观与大学精神的失落形成强烈的反差。#p#分页标题#e#
(三)大学美育低效的症解:加强审美教育
大学美育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探索和建构大学美育的新体系,是一项十分紧要的任务。第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建立完善的美育管理体制。第二、加强美育师资、设备、设施建设,巩固美育工作的支撑点。第三,美育应落实到学校教育的一切环节之中。第四、以艺术教育为主要途径和内容,开展多种艺术活动。艺术教育不仅要传授一般的艺术知识,培养艺术素质,更应注重使大学生掌握艺术中的人文精神,突出艺术教育的人文性。大学美育不能等同于大学的艺术专业教育,它应该是普及型的艺术审美、艺术体验教育,侧重审美、欣赏和体悟。大学尽可能多开设一些小说、戏剧、诗歌等文艺经典作品欣赏课,音乐、绘画欣赏课,以及丰富学生艺术社团活动。从提高美的欣赏能力着眼,开设一定的艺术欣赏课和开展经常性的艺术欣赏活动。与此同时,还应开设美育理论课,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增强学生学习美育理论的自觉性。
五、德智体美和谐统一是大学教育的完整表达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育人,正确认识德智体美诸育的关系是基础,正确处理德智体美诸育的关系是关键。因为德智体美诸育是全面育人的核心内容,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为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各育的实施都不能离开智育;体育为各育的实施提供健康基础,是各育得以实施的物质保证;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德智体诸育的具体运用与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