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理论论文:风险时期大学生安全教学思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风险理论论文:风险时期大学生安全教学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风险理论论文:风险时期大学生安全教学思索

本文作者:兰奎 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风险社会下的安全教育主要内容

美国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1943年在其著作中首次使用了“国家安全”(NationalSecurity)一词。至此,国家安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国家安全的概念界定,一直存在争议,一般是指作为政治权力组织的国家机器所建立的社会制度的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它包括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相关的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家机关的安全。笔者认为“国家安全就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又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3]近年来,高校和境外合作交流越来越多,部分境外敌对分子利用参观访学、学术合作、文艺演出、国际大赛等形式培养或扶持“内部势力”,伺机对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因此,国家安全教育要突破传统安全的讲述,要转向国际形势、经济安全和信息安全,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增强有效防范和应对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经济安全的能力,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防范国外敌对势力通过各种途径窃取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秘密,严禁窃密、泄密,要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和对风险的应对化解能力。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出版了《生命教育》(EducationforLife)一书,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概念,并在美国加州创建了阿南达学校,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在全球迅速发展。然而,我国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则较为迟缓,2005年上海市公布《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沪教委德〔2005〕21号),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在高校中“生命安全教育”目前还是空白,据最新调查显示,大学生自杀率是同龄人的2-4倍,已成为自杀的高危人群。教育部长袁贵仁强调“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尤其在现阶段,风险社会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正日益侵蚀着没有任何防范技能的大学生,高校要将“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通过开设系统的“生命安全教育”课程,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无常,珍惜生命的价值。

高校逐年扩招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生就业难,据统计,2011年高校毕业生达660万,还有2010年、2009年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随着就业催生出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大学生被卷入传销组织,因就业压力而自杀等引发的“生存恐慌”心理疾患不断蔓延,同时就业中的不公平性被堆积和放大,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群体性事件,这种由“风险社会”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成为高校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高校要同地方政府加强合作,共同面对社会风险所带来的冲击,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安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风险识别能力,防范就业陷阱,杜绝就业安全隐患。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当代大学生在享受着网络给自己带来的诸多方便与快捷、知识与乐趣的同时,其身心正承受着网络带给他们的“煎熬”。网络的超时空性和隐蔽性,正成为某些境外敌对势力向大学生思想领域渗透的工具。大学生因网络成瘾,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荒废学业、心理和行为异常,甚至出现违反道德和违法犯罪的非理性行为,如滥用信息技术制造传播信息垃圾和计算机病毒;编造虚假信息对他人进行诽谤或制造社会混乱。因此,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在思想上形成一道网络安全的“防火墙”。[4]

风险社会下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施的有效路径

在现代风险社会中,高校必须转变教育理念,由传统安全教育向安全教育常态化转变;要不断整合教育资源,探索校府合作、校企合作、校际合作,资源共享;通过完善安全教育制度,构建现代化的安全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实现高校安全教育和谐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地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校要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将安全教育同其他学科建设相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将安全教育课程纳入教学,使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计学分。加大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培养和教学配套设施建设。尤其是在安全意识上,要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警,高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园预警系统,并通过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技能,培养他们规避风险,化解风险的能力,全力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

由于高校在地域、办学历史、发展理念等方面存在的种种差异,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均衡性,应该积极探索与政府、企业、其他高校之间的合作。高校和地方政府之间形成有效互动,实现“校府合作”,政府作为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源,要不断盘活社会资本的存量,通过与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有效互动和通力合作,以建立“安全教育基地”为载体,使安全教育由课堂走向课外,增强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加强与企业和其他高校的沟通和联系,推进校企合作、校际合作,达到资源共享。在安全教育实施中,加强同公安、司法、卫生、文化、建设、交通、工商、质检、宣传、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着力构建“学校主导,政府配合,社会参与”的合作格局,有力推进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

“制度化是组织与程序获得价值观和稳定性的过程”。[5]高校针对安全教育,大多仍停留在文件和口头上,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现代化的安全教育制度体系,“安全教育的现代化程度远低于教育现代化的整体水平”。[6]因此,必须加快安全教育现代化步伐。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战略规划,政府要加大安全教育投入力度,建立安全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加强安全教育师资培养,同时将安全教育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经费。二是实行安全责任负责制和问责制,确保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将安全教育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将是否重视安全教育作为各级干部晋升的参考,形成安全教育人人有责、齐抓共管。三是建立大学生自治组织,完善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机制,结合当前“90后”大学生的特征,以建立校园安全文明纠察队、校园110、校园119等为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治组织的优越性,将安全教育由被动传授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增强教育的成效。四是加强高校之间、高校与政府、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以及校际合作,构建安全教育主体的合作机制,形成安全教育合力。#p#分页标题#e#

在风险社会下,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应从传统安全向非传统安全转变,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安全教育制度,构建现代化安全教育体系,着力构建“学校主导,政府配合,社会参与”的合作格局,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在安全教育实施中,不断探索校府合作、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以合作化解社会风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培育大学精神,增强大学生风险认识、应对和化解能力,实现高校安全教育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