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院物流管理课改标准思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职院物流管理课改标准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职院物流管理课改标准思索

本文作者:贾苏绒 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课程改革质量标准的背景和意义

职院校传统的课程教学步履艰难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造成高校生源的质量呈下降趋势,高职又属于高校招生的末端,高职院校学生的录取分数更低,这些学生在知识水平上、素质教育上相对薄弱,再加上学习兴趣不浓、不良习惯较多等问题,导致传统课程教学在组织方式上、教学方法上、教学内容上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因此,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一直在探索,但是在培养方式和模式上存在一些争议。虽然我国已有480所高职院校开办物流专业,在校生达百万人,但高职院校毕业生不能顺应企业严格的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高职教育没有体现企业职业特色,使培养的学生高不成低不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出现社会上高职很热但就业很难的一种现象。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表明,改革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实施的情况,而课程改革的质量标准是考查课程改革实施状况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大力支持与引导下,各高职院校纷纷对课程改革进行整体设计,并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与通用权威的职业资格认证引进课程,形成了以职业实践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质量标准研究体系。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而课程改革质量标准研究则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先决条件。课程改革质量标准是指依据课程改革设计的目标,应该达到的改革程度。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质量标准研究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课程改革质量标准与评价机制具有诊断、调节、反思、指导课程改革等功能,能够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职课程改革的质量标准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技能为宗旨,课程改革是专业教学改革的窗口,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专业教学改革的质量。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高职院校不同程度地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改革,但课程改革的好与坏,缺乏有效的技术分析和评价,即使有专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但针对不同高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评价内容是否完善、可行、通用、具体及课程改革中能否实现等,没有深入地进行研究。目前,国外最典型的课程改革模式有北美CBE(能力本位模块课程)模式、国际劳工组织MEC(技能模块组合课程)模式、德国双元制核心阶梯式课程模式、英国BTEC课程模式、澳大利亚TAFE培训包课程模式和美国生涯技术教育职业群课程模式等。其中,德国职业教育课程设计质量标准是以职业活动的行为过程为导向,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合理地组合成一个专业技术知识体系,普通理论课教学内容较为浅显,不过多强调高深的理论知识,做到浅而实在、学以致用,而专业必修课门类虽少,却几乎覆盖了专业所需的所有理论,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非常有利于培养“宽基础、复合型”的职业技术人才。如今,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大多还是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主的自主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权主要掌握在高职院校自己手里。课程改革质量标准的重点是对教师的教学环节的过程监控,并没有从教学质量的源头“课程”的质量上来实施监控;主要通过听课制度、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等形式实行,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质量标准的建设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自2004年申办以来,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多次对课程进行了改革,特别是2010年以学院精品课建设为契机,在总结多年课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仓储业务操作》课程改革质量标准。我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以能力本位和工学结合为理念,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思路为指导,根据国家职业教育相关文件精神,在总结本专业多年来课程改革过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合理、科学地制订了相关课程改革的质量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对主要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同时,为同类课程及相关院校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结束语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由于高职课程改革一直处于探索和争议之中,国家相关部门并没有高职专业完整的体系,导致课程改革质量标准也处于摸索阶段。在实际操作中要涉及很多方面的关系,社会、学校和行业、政府等只有互相协调才能真正取得一定的效果。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高职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