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重组后统计发展方向,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王全有 伍洪义 单位:中原油田投资管理中心
1994年以来,根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及为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需要,我国的国有企业相继进行了重组改制。这一重大变革,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企业管理辅助工作之一的企业统计,面对企业的重组改制,不可避免地要接受这一变革的巨大冲击。国有企业的重组改制为企业统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统计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与挑战。
一、企业重组改制后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后,由于企业机构的调整及人员的精简,企业统计在部分企业一定程度上被削弱。经调查发现,目前企业统计工作很难找到一个与企业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契合点,统计人员也缺乏一种创新的激情,有时统计人员甚至要在“统计法”与“企业利益”之间做出痛苦的选择。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目前统计人员的意识与工作思路远远跟不上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更难以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统计工作思路存在着缺乏完整性、科学性、长远性的缺陷,统计工作的发展受到了来自于自身的巨大阻力。二是部分企业的领导者、决策者,无法认识到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更谈不上对统计工作的大力支持。三是传统的统计工作模式与日益增长的企业发展需求之间产生了不协调。突出表现在欲适应企业经济发展需要的统计信息内容依旧显得太粗;统计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统计分析的深度不够,发挥的作用微乎甚微。四是目前统计工作只是针对企业内部信息进行统计,而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行为将主要依据市场信息进行决择和调整。企业外部的市场信息及我国公司的整体运行态势把握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这一方面,企业统计则做得十分不够。五是现行的统计制度方法滞后于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形势,统计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统计事业的发展,统计法制不够健全,统计队伍的素质难以适应统计工作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要求,统计发展仍然处于比较艰难的地位。那么,重组改制后企业统计的出路究竟何在?
二、企业统计在新形势下的重新定位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发展统计事业,推进统计改革,研究新情况,确立新思路,提出新对策,需要创新;进行新实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更需要创新。为此,不断创新是企业统计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出路所在。在新形势下,企业统计应从以下方面重新定位:
(一)观念定位。要进一步树立服务观念。统计是企业领导进行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及时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数据和分析资料,是统计部门的法定职责。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部门的天职。同时,进一步树立依法统计的观念,要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积极推进依法统计,依法改善统计工作环境,依法规范统计工作秩序,依法保障统计数据质量。
(二)体制定位。现行统计体制的抗干扰能力弱,不能很好地保障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能很好地协调统计信息采集的客观性、统计信息运行的高效率与满足多层次信息需求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因此,必须进行统计体制的创新。要以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具有符合企业特点的统计体制为目标,着眼于建立保障统计信息的客观采集和高效运行的机制。
(三)职能定位。坚持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和科技进步。这是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一切统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统计工作的改革、开放和建设,都是为了促进和保障统计整体功能的充分有效发挥。统计工作必须准确、及时地提供反映经济运行的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并对经济运行实施有效的统计监督,以满足企业领导决策的需要。
(四)方法定位。统计调查方法既关系到统计数据质量,又决定着统计工作效率,对其进行合理配置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定期全面的统计报表信息无法满足企业领导者的决策需求,统计的支持程度较低;而普查则存在着内容过于繁琐、各项普查之间不够衔接、普查与经常性调查不完全配套等问题;抽样调查在企业中的运用较少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进行统计方法的创新。(五)手段定位。作为企业的综合信息系统,统计部门担负着大量繁重的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和信息管理的任务。统计部门应该在利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方面走在前面。要在进一步完善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管理,同时研究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进行高效、准确的数据采集。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统计工作的发展思路与方向
(一)完善统计制度方法
1•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统计指标体系。第一,根据企业重组改制的情况,及时补充和完善相关统计指标,以更好地反映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服务。第二,根据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要求,对现有统计指标进行系统的调整和改革,初步形成能够较好地反映企业科技进步和经济总体效益的统计指标体系。第三,根据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对外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第四,根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企业全面发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具有国际可比性的社会综合统计指标体系,以全面反映企业发展状况。第五,根据提高企业经济核算水平的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各类企业和单位财务统计指标体系。
2•大力推进统计调查方法的改革。要建立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重点调查、科学推算等为补充的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大力推广和应用抽样调查,加快推进调查方法在工业、科技开发和固定资产投资等统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初步确立抽样调查方法在整个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二)改革统计体制
1•要建立起企业统计系统和部门统计系统科学分工、紧密配合,各类统计信息咨询服务组织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精于高效、充满生机的现代化统计体制。
2•对部门统计工作实行分类管理。按照“统管而不包揽”的原则,加强对部门统计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确立企业统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在统计工作上的科学分工,并建立横向统计资料报送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p#分页标题#e#
3•继续搞好统计基础建设,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建立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交接和档案等管理制度,保证源头统计数据的准确可靠。在保证完成上报统计任务的同时,积极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即要面向市场,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与本企业经营管理、市场竞争密切相关的统计信息,深入开展统计分析,提供咨询意见,参与决策管理。要逐步由分散的专业统计转变为集中统一的综合统计,由生产型统计转变为经营管理型统计,由速度型统计转变为效益型统计。
4•积极培育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市场,加强统计信息、咨询服务业的管理,统计信息、咨询服务机构要发挥信息、网络、人才、技术、设备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广泛开展信息加工、委托调查等多种经营活动,努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
(三)加强统计法制建设
在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坚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统计执法要以查处统计违法案件为核心,重点查处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行为。要实行定期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相结合,重点检查与全面大检查相结合。要把统计执法贯穿到日常统计业务中,真正纳入经常化、规范化的轨道。要注意争取企业领导的支持,加强与计划、审计、财务、合同等部门的联系与协作,以提高执法效果。
(四)搞好统计队伍建设
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统计干部队伍;同时,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搞好干部的考核、培养和选拔工作。
(五)繁荣统计科学研究
1•建立现代化统计科学理论和方法论体系,加强统计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统计科研对统计工作发展的理论支持和超前导向作用,使统计科学研究事业走向繁荣。
2•坚持自主开发研究与借鉴吸收相结合,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理论研究相结合,统计研究与经济研究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为统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六)充分发挥统计整体功能
1•大力生产适时对路的统计信息产品,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尽快实现从主要反映产值、产量和速度转到主要反映总量平衡、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重点加强投入产出、要素市场、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信息采集和反馈工作。
2•大力提高统计信息质量,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信息。建立健全统计信息质量控制办法和统计信息质量管理责任制,大力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并依靠完善统计体制与发展统计科技,增强统计部门的抗干扰能力,最大限度地排除统计信息在搜集、处理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各种误差。
3•加强统计分析研究,提高统计决策咨询水平。高质量的统计分析研究是增强统计部门决策咨询能力的关键。加强统计分析研究,重点要放在上档次、上水平上,不应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要积极采用各种先进的分析理论、模型和方法,深入探索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提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4•提高统计监测、预警水平,强化统计监督职能。要密切注视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态势,加强监测预警和景气分析,及时向企业领导提供有关经济运行和发展状态的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便于领导及时地采取正确的调控措施,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