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他们本人或是大学者,或是洋博士,却眼睛向下,面向平民,平民教育”是我国近代教育家的理想和为之献身的事业。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民生凋敝,满目疮咦,却涌现出一批献身于平民教育的志士。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还有黄炎培、张伯芬等教育家,他们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立志教育救国,躬身实践,勇于开拓,力图革故鼎新。他们本人或是大学者,或是洋博士,却眼睛向下,面向平民,面向农村,这种精神在今天也是我们的楷模。陶行知就是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陶先生投身平民教育,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执着信念,为实现民族的大众的和平民的教育事业而奋斗。陶先生于1917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成归国,怀着“要使全国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的宏愿,提出了“平民教育”的主张。他说:“要想普及教育,就必须使平民教育下乡。”为此,他曾发表宣言,筹集一百万元资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 1923年5月,陶先生与朱其慧、黄炎培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筹备会”,并毅然辞去东南大学教务主任和教授的职务,脱去西装革履,穿上布衣布鞋,四处奔走,推广平民教育。陶先生认为平民教育是改造社会环境的一个最重要方法,平民教育可以决定国家命运。他亲自编写《平民千字课》教材来代替《三字经》、《百家姓》等旧式平民课本,他远赴内蒙古,创办平民读书处和平民学校夜校,他把平民教育运动的目标转向了社会大众,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把文化知识普及给劳苦大众,他还把职业教育作为推进平民教育的重要举措,大力倡导“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并把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重点放在平民、穷人大众上。在陶先生心中,只有一个中』凶司题,就是如何使教育普及,如何使没机会受到教育的人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教育,正如他所说:“因为中国要发展,中国要强大,靠小众、靠精英是不行的了,只能靠大众,只能发展大众教育,平民教育,最终要进行大众教育。”这里,我想讲以下几点看法; 一、“平民教育”是新时期教育的重要理念在去年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总理在回答记者关于教育问题的提问时说: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整体的素质。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温总理语重心长的这番话,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和广泛的共鸣。因为这番话说出了平民教育的本质,就是面向最大多数平民百姓的教育,就是体现了站在最大多数人一边,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走平民教育的路,就是要使广大平民百姓的子弟能进得了校门,上得起学,并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因此,平民教育应该成为新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温总理去年4月6日访问新西兰时,对我国留学生和使馆工作人员说“我有一个梦想,希望看到每个孩子,不管富人的还是穷人的,都能够上学。”温总理这一“梦想”,符合中国平民大多数人的心愿,符合13亿中国人民中平民和穷人占绝大部分的国情,反映了当代中国最新的时代精神,追求更广更深更高的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的要求。我想,我们大家应该站在这个时代精神的新高度,深刻理解温总理强调平民教育的重要意义,坚持平民教育这一新时期教育的重要理念,自觉加强对平民教育的组织指导,积极支持发展平民教育事业。 二、“平民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城镇化建设中,提高广大新农民、新市民素质的必然要求。所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正是平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前些年,各地普遍存在中小学负担过重现象,素质教育举步维艰,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城市学校像欧洲,农村学校像非洲”的情况.农村职业教育招生下滑:农村成人教育阵地锐减;在各个教育阶段,又形成重点和普通学校两个“世界”.各种名目的教育乱收费,超出了平民百姓的实际承受力,使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陷入求学艰难的境况之中,严重损害了人民教育的形象,影响了全民教育的发展。 我认为,要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把平民教育落到实处,政府部门应转变观念,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事业属性,确保教育的公平公正,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受教育的权利;还应该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广大农民及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都能享受到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享受到职业教育的经费资助,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令人高兴的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举措,朝着这一方向不懈的努力。我坚信,我们的教育发展要走“平民路”,只有让平民教育成为主流,我们的教育均衡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有教育才能成为现代化国家的基石。 三、平民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对策 我国目前最根本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村的主要问题是就业问题,就业的主要问题是人力资源如何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的问题,人力资源如何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教育成了助推器,因此在农村地区平民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有力武器。 如何运用平民教育思想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呢?我国农村有9亿人口,存在严重的人力资源过剩,形成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沉重压力。根据目前农村人力资源质量过低,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平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的现状,我认为,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政府官员,不管是管经济的、管教育的,还是管财务的干部,都应以平民教育思想为导向,采取如下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对策:#p#分页标题#e# 一是要建立多元化的农村教育发展模式,全面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农村基础教育要不断加强,农村职业教育要大力发展,要建立和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体系,还要积极发展高等农业教育和农村高等教育。 二是要建立农村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和多元教育的衔接机制,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要多渠道筹资,多元化培养,吸引整个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支持,使各层次教育有机衔接,长效发展,真正使农村地区的教育得以先行,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提高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是建立农村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使教育就业形成良性循环,有别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在城乡,要分别建立农民工就业平台。农村中,要积极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城市里,要为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提供学习环境。要平等对待进城务工人员,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制度,形成公平竞争的就业大环境。 总之,通过面向平民的教育,不仅培养农民农业生产的科技能力和就业转移的能力,还能够培养民工在城市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真正把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更好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来。 陶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在教育实践方面也卓有成效,对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平民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总理高度重视平民教育,他阐发了平民教育的主要途径,指明了我国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新方向。可见,在重视平民教育方面,温总理和陶先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尽管近两年来,我国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摆到重要位置来抓,并出台了令人鼓舞的重大举措,成效明显,但是,要真正把面向平民的教育抓好,把平民教育一桩桩、一件件落到实处,仍然是任重道远。为此,我们在全面落实总理的平民教育主张时,要大胆借鉴陶行知平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学习各地开展平民教育的生动经验,把面向平民的教育搞好,使之更好地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