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青海湖旅游形象定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和国际重要湿地,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中国最美丽的湖泊。青海湖地处西部干旱区、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区域的交汇地带,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使其自然景观绚丽壮美、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青海湖处于环境敏感地区,周边的居民由汉、藏、蒙古等多种民族组成。因此,青海湖的旅游发展不仅涉及到环境保护问题,而且涉及周边牧区居民的生计问题。青海湖不可避免地选择了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目的在于以一种环境友好、社区和谐的方式发展旅游。在其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树立青海湖的生态旅游形象,其对旅游发展有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当地旅游决策部门和公众识别出青海湖最具特色的核心旅游吸引物,在此基础上,把握未来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的方向;其次,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条件下,生态旅游地形象可以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旅游地形象可以增加识别度,引起游客注意,诱发出行欲望;第三,引导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企业的开发、保护、建设、经营与管理,形成统一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因此,地方旅游开发的核心问题就是确定形象,在旅游开发的前期进行资源和市场分析,确定形象,进而围绕这个形象开发旅游产品,建立旅游目的地形象系统[1]。此外生态旅游形象既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构成元素,又是生态旅游吸引物要素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树立旅游目的地形象,建立健全生态旅游吸引物系统具有重要价值。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定位其实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不同分析角度会有不同的结论,相同研究视野也会有不同的表述,具有多元化特征,是热点也是难点问题,但又是生态旅游规划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1"旅游形象定位"国内外研究述评 1.1国外研究述评 国外的旅游形象研究一般都以旅游目的地形象概之,只是在具体的文章中体现研究的尺度是国家、州或者城市。关于旅游地形象的研究,国外的中心前提是目的地形象在个人旅游者从购买决策中充当至关重要的角色,以及个人旅游者的满意度主要依赖于他对目的地期望的比较,或者是以前对目的地的原生形象和实地旅游感知形象的比较。1971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JohnD.Hunt的博士论文Image-AFactorinTourism(《意象:旅游发展的一个因素》),探讨了旅游地开发中image因素的意义,此作被认为是旅游地image研究的先驱之作。他认为旅游image是一个纯粹主观的概念,旅游地所持的印象,是外界作用于人脑所形成的意识流[2]。1972年,在美国学者C.Gunn的《度假景观(Vacationscape)》一书中,作者提出了旅游者形成旅游地形象的两个层次:原生形象(OrganicImage)和诱导形象(InducedImage)的概念。自从第一篇关于旅游地形象研究的文章出现的30多年来,旅游地形象分析已经成为旅游研究文章中最热门的课题。StevePike在2002年汇总了从1973年到2000年间的142篇分析旅游形象的文章[3]。在此之前chon(1990)也曾经进行过总结,chon通过总结23个最繁华的旅游地发现当时最前沿的课题是研究目的地形象在游客购买决策行为中充当的角色,以及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4]。Echtner和Ritchie1991年通过阅读15个从前的关于旅游地形象的构想与实施的研究认为,研究者们在操作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上,还没有取得成功。同时他们也发现研究者们对定量研究有着很强的偏好,而很少考虑到自由旅游者[5]。郭英之(2003)通过对国外旅游感知形象研究的综述,对旅游感知形象的影响因素、旅游感知形象类型、行为模式、市场营销管理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做了总结[6]。近年来国外的旅游形象研究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旅游目的地形象构成模型以及定量指标体系研究、形象分析方法和一些实证研究。国外对旅游地形象设计的研究重点在于形象宣传。 1.2国内研究述评 从国内的文献资料看来,我国的旅游形象研究在总体上是实践走在了理论的前面,专门探讨旅游形象策划和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文章数量和实际对旅游地进行形象设计的文章数量相比要少很多,在理论上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1990年以来,以陈传康教授为代表的研究者对旅游地形象(destinationimage,DI)给予重视,在旅游形象设计的实践中提倡将地方文脉导入到形象设计中来[7],并将企业形象识别理念引入到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中[8]。1998年,张安等提出了旅游感知形象的策划设计内容、方法和旅游感知形象评价指标体系[9]。理论研究中较为突出的是李蕾蕾,于1999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系统讨论旅游地形象策划的专著[10]。吴必虎和宋治清(2001)研究了进行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指出旅游形象设计由设计前期的基础工作及设计后期的显示性工作两部分组成[1]。苗学玲(2005)在《"旅游地形象策划"的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3年旅游地形象研究述评》一文中,以所收录的185篇文献为依据,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梳理了10年来国内旅游地形象研究的发展脉络,聚焦核心理论的演化,揭示出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一些特征。研究发现,文献以"形象定位和设计"最为普遍,形象策划是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主题,"城市形象"、"企业识别系统"和"市场定位"是国内旅游目的地策划理论形成的基础,并形成以TDIS为主要模式的"旅游形象策划的简化模型",由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转向形象管理,更多关注形象研究中的基础理论问题,将是国内未来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方向[11]。国内在旅游形象方面虽然进行了非常多的实证研究,但是同国外的研究一样,在理论上仍然没有形成完整的、具有说明力的理论体系,有待继续深入探讨。 2青海湖生态旅游形象定位的基础分析 总结我国旅游形象研究成果,旅游形象策划包括定位、设计、塑造、营销推广、再定位等多个环节,旅游形象定位是整个旅游形象系统中的核心和关键环节[12]。在旅游形象定位中,旅游地地方性和旅游者感知是旅游形象定位与设计的基础,旅游形象要素系统分析是旅游形象定位的核心,旅游形象塑造、营销推广是实现旅游形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各个环节相互衔接,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图1)。#p#分页标题#e# 2.1青海湖旅游的地方性分析 旅游形象是旅游地的特质、资本和品牌。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是促进旅游地健康发展、改善投资软环境的新思路新方法。青海湖景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但缺乏独特、鲜明、有招揽性的旅游形象,因此应将青海湖景区的旅游形象塑造提升到战略高度来对待。区域旅游形象的定位的前提是理清该区域的地脉、文脉以及市场感应。 2.1.1地脉 位置:青藏高原门户;青藏铁路的起点景区;唐蕃古道、丝绸之路青海道的重要节点。地形:青海湖流域是封闭的内陆盆地。地貌:高原出平湖,雪山、高原、盆地、湖泊、草原、沙地相间分布。气候:夏季气候凉爽、空气清新洁净。水文: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内陆湖,湖群多样。生物:鸟类资源丰富,有湟鱼、普氏羚羊等特有动物;牧草有蒿草、紫羊茅、早熟禾等,种类繁多。 2.1.2文脉 民族文化:藏、蒙、汉等多种民族文化有机融合,藏族民俗风情浓郁。历史文化:"唐蕃古道"与"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还保留了建于西汉末年的西海古郡,是青海省内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郡建制古城,另有伏俟城等遗址。湖泊文化:祭海、转湖、神湖、圣湖。军事文化:军事工业遗留景观神秘而富有吸引力,主要包括原子城和鱼雷发射基地。昆仑文化:西王母瑶池的传说。 2.2青海湖旅游者感知分析 根据青海湖景区各主要景点的旅游市场调查资料统计,游客来青海湖旅游的主要目的(表2)。可以看出,青海湖游客出行目的以观光游览为主,其次为探亲访友、商务会议等,而度假疗养及宗教朝拜类游客数量最少。 3青海湖生态旅游形象要素系统分析 3.1青海湖生态旅游的核心理念要素分析理念是关于地区发展的根本观念,是对地区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和现实的科学认识,包括对过去和现状的评价以及对未来的预测。旅游形象系统中的各级理念是旅游发展所应遵循的发展思路与方向,是确立旅游地特色经营理念的识别系统,包括对老的旅游地进行重新包装和更新,以及新旅游地的创意、发展定位等等。因此,建立科学理念是塑造生动贴切的景区形象的第一步。根据前面对青海湖旅游的地方性和旅游者感知分析,归纳出其生态旅游的核心理念要素为"大美青海湖,梦幻灵修地"。 3.1.1原因简析 (1)从青海湖的特点来说,它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大"字当之无愧,同时在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湖泊","大美"从整体上概括了青海湖的资源特色与特有属性。 (2)青海湖是人们心目中的圣湖,它见证了青藏高原门户地区的历史变迁,游客来到这里,通过感受与体验湖区文化(包括历史文化、藏族文化、昆仑神话等),得到心灵的放松,所以我们称其为"灵修地"。 (3)以"梦幻"概括青海湖旅游的整体形象特质,"梦幻"既包括青海湖的博大雄浑之美,也包括了它的静谧柔秀之美,能让游客产生美好的遐想。"梦幻"容纳青藏高原的不同风采和文化特质,使受众将自己所闻所见与景观"梦幻"有机的联系起来。 (4)"大美"和"梦幻"简洁易懂,容易识别和记忆,同时也能给游客带来强烈的听觉冲击感。 3.1.2具体释义 "大美"-青海湖环湖旅游犹如在青藏高原美丽的山水画卷之间穿行。伴着倒淌河的潺潺流水,感受文成公主进藏的千古传奇;翻过日月山一路前进,碧波万顷的青海湖就然眼前,油菜花的清香扑鼻而来。还有飘扬着西部歌王王洛宾歌声的浪漫金银滩;还能感受昔日原子城、今朝旅游胜地的神秘氛围。夏季的青海湖,蓝天、白云、湖水、草原、油菜花……黄是金黄,白是雪白,蓝是湛蓝,绿是碧绿,组合成天底下最为明艳的图画。 "梦幻"-首先,青海湖山水如画,美轮美奂,来到这里如同身临梦幻仙境;其次,青海湖也是人们梦中向往之地,表现出青海湖对游客的强烈吸引力;再次,"梦幻"之"梦"所体现的是一种内心追求和灵魂皈依,游客能在这样的地方获得心灵最深处的安宁。 "灵修"-从宗教意义上讲,灵修是灵性的修炼,是提升身、心、灵,帮助所有人达到更净化的境界。青海湖是一个宗教圣地,她圣洁美丽,在这里游客可以得到心灵的洗涤和净化,仿佛身临圣境,这便是我们扩充"灵修"含义的初衷。 3.2青海湖生态旅游的具体形象要素分析 3.2.1高原圣湖,雪山草原:寻梦之旅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四面高山环抱:北面是雄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在3600m至5000m之间,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风,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像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这样的天然美景,会使游客远离城市的喧嚣,返璞归真的美妙感觉油然而生,继而将他们带入童年的回忆和遥远的梦境,开始一段难忘的寻梦之旅。 3.2.2鸟翼如云,梦幻灵修:梦驰山水 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鸟岛都是鸟类栖息繁育地。海心山又称龙驹岛,面积约1km2。岛上怪石嶙峋,景色旖旎,古代以产龙驹而闻名,现在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地。鸟岛位于青海湖西部,紧邻青海湖第一大水源-布哈河入湖口,面积只有0.5km2。每年来此筑巢栖息的侯鸟达10万只,届时鸟群遮天蔽日,鸟声喧嚣,声闻数里,是青海湖一大奇观。为保护鸟类资源,这里还设有专门机构,负责鸟类研究和保护工作。藏族地区最著名的四大圣湖是:玛旁雍措(措即湖)、羊卓雍措、拉姆纳木错(纳木湖)和雍措赤雪嘉姆(青海湖)。民间传说青海湖里居住着赤雪女王九姐妹神,也有藏文文献中记载湖中住着湖曼秋姆五姐妹。其实,无论哪种说法,都说明青海湖一直被人们尊为神灵而虔诚崇拜。每逢藏历羊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来此转湖朝拜。湖中海心山最高处曾有两座小庙,是安多藏区著名的修行圣地,常有僧尼在此闭关修炼。青海湖不仅被藏民族尊奉为保护神,而且也被历代中央王朝所重视,唐玄宗、宋仁宗、清雍正皇帝均加封于它。至今共和县倒淌河还保存有清朝修的海神庙,以祭祀海神。在这样自然生灵和人文宗教兼备的地方,游客遨游于山水之间,静享世间美景,心灵得到极大的放松。#p#分页标题#e# 3.2.3青藏神韵,修身康体:梦牵青海 青海湖所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m以上,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青藏高原东连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西达万山之宗的帕米尔高原,北邻中国内陆沙漠地带,南眺热带亚热带风光的印度大平原。它雄奇高峻、傲视四方,因其奇异的地理构造和地貌景观,以及独特的文化积淀和历史皱褶而堪称世界一绝。青海湖不仅有青藏高原的自然特色,还有更加丰富的人文景观,包括藏族文化、青藏铁路、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国家高原体育训练等等。每年7至8月,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都如期举行。环湖赛已升级为亚洲顶级赛事,也是最高海拔的国际性公路自行车赛。每年都吸引来自世界五大洲的20支左右车队的100多名运动员参赛,比赛总里程约1300km,赛程9天。此外始建于1985年的青海多巴基地也是亚洲海拔最高、最适合耐力性项目训练的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神奇的高原带来与众不同的体能感受,是爱好高原运动、冒险活动的游客挑战自我的不二之选。 3.2.4秘境寻访,藏家小憩:寄梦圣水 神秘的原子城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人文景观。上世纪50年代,我国在青海省海晏县的金银滩建成了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对外称国营221厂)。1987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做出了撤消国营221厂的决定。至此,国营221厂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缓缓地揭开了庄严而神秘的面纱。改建为旅游景点后,它的神秘性不断吸引着游客探访,去揭开那段尘封岁月背后的故事。从历史的角度讲,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的门户地区,景区内日月山、倒淌河等景点都是唐蕃古道文化的载体,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积淀。唐蕃古道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前往青海、西藏地区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也是经由此路进藏。现今,青海湖景区颇有浓郁的藏家风情,草原上的牧家乐度假村,湖边星星点点的牧民帐篷宾馆,为游客提供的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原汁原味、纯天然无污染的牛羊肉及奶品应有尽有。封存已久的历史秘密,纯朴独特的人文风情,对旅游者来说青海湖之旅定是一次令人难忘的圆梦之旅。 4青海湖生态旅游形象定位 4.1主题旅游形象定位 在确定青海湖生态旅游形象时,主要考虑形象宣传过程中的招徕力度以及青海湖旅游整体开发策划。青海湖具备旅游开发价值的文化包括雪域高原文化、安多藏文化、祭海文化、昆仑文化、军事文化、草原文化、沙漠文化和湖泊文化,类型多样。其中雪域高原文化与藏族游牧文化具有原生性的特征,所以能产生最大的旅游号召力。因此,旅游形象的确立就应尽量包含雪域高原文化与藏族游牧文化因子在里面。由此提出如下主题形象:雪域圣湖•天路牧歌。雪域:地理区位指向-雪域高原,即青藏高原,世界第三极。圣湖:自然吸引物指向-圣洁的青海湖,青藏高原第一大湖。天路牧歌:人文吸引物指向-青藏铁路、民族风情,自然人文和谐如画。主题形象画面:雪域,高山的王国,自然和人文并举的景观,绵长的雪山在青海湖周围蜿蜒延伸。远离繁华,摈弃利欲,与心灵紧紧依偎,这正是美丽而神圣的雪域圣湖-青海湖。在这里,在这片心灵的乐土上,有我们梦中圣洁的女神、湛蓝的湖水、悠远的天空、依依的白云、天空中翱翔的雄鹰和草原上飘荡的迷人牧歌。圣湖明珠,在雪峰中闪烁;绿茵如毡,向远方铺展;青藏铁路犹如一条苍龙,逶迤绵延着人们千年的梦想。登上白雪皑皑的山脊,俯看碧波粼粼的湖水,各种颜色在天地间相互晕染,朝圣者一步一叩首,虔诚化入清净的空气,祈祷融进灿烂的阳光。 4.2旅游宣传口号 基于上述要素系统分析和主题形象定位,设计并推出系列宣传口号,以塑造和强化青海湖生态旅游形象。以下口号可根据不同媒体、不同目标市场、不同阶段适时推出。 4.2.1国内宣传口号 ◇多彩西海,梦幻天堂。◇梦栖青海湖,心泊美山水。◇神州第一湖。◇领略高原湖泊神韵,感受羌藏文化风情。◇青海湖,梦幻碧水画中游。◇青海湖-文化中的山水;藏风情-山水里的文化。◇青海湖,令人神往的心灵家园。◇游湿地,湖光山色看飞鸟;绕碧波,"拉则"内外酥油香。◇青海湖,离您并不遥远的地方。◇亲亲青海湖,轻轻青海湖。◇最是湖光好风景,避暑消夏到青海。◇引导高原休闲时尚,打造青海旅游经典。◇感受高原湖泊纯净,品位健康美丽人生。◇畅游青海湖-生态之旅、文化之旅、运动之旅、神秘之旅。◇自然、自由、自我-青海湖旅游。◇山水真情,草原风情,藏家热情-尽在青海湖。◇赏青海湖泊千种风情,品高原文化万般神韵。◇纵情青海湖水,张扬精彩人生。◇最美的湖泊期待最真的目光。◇青海湖之旅,用我的美丽留住你的笑容。◇世界屋脊第一乐章。4.2.2海外宣传口号◇中国最美的湖泊-陆心之海青海湖。◇休闲青海湖•圣洁藏蒙情。◇心的归宿•梦的故乡-休闲青海湖。 4.2.3英文宣传口号 ◇ThemostbeautifullakeinChinaisQinghaiLake!(中国最美的湖泊是青海湖!)。◇VisittheQinghaiLakeinChina,experienceexcellentwondersofholywater!(畅游中国青海湖,感受非凡景致!)。◇Beyondyourdream!FreeflyovertheQinghaiLake!(超越梦想,在青海湖自由翱翔!)。◇TheQinghailake,touchyourheart!(青海湖,触动您的心灵!)。◇ClosetotheQinghaiLake,feelpoetryinmotion!(走进青海湖,感受动感诗!)。◇TheQinghaiLake,intelligenceeverywhere!(青海湖,睿智无处不在!)。 5青海湖生态旅游形象系统设计及策划 对于青海湖旅游的形象设计,主要包括人-地关系的感知要素设计和人-人关系的感知要素设计两大部分。5.1人-地关系的感知要素设计指旅游者对旅游地从感官上的直接感受,而在旅游过程中对旅游地形成的感知形象会对旅游者的满意度有较大影响。而视觉景观又是旅游地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从视觉角度出发,开发设计出景观的形象是非常有必要的。#p#分页标题#e# 5.1.1典型的旅游形象推广镜头 表3所列举的青海湖景区形象镜头主要是用于各种宣传促销的媒体制作中,包括:广告片、纪录片、新闻、广告手册、宣传画、户外招贴、网络页面、景点介绍书籍、邮票、明信片、光盘、旅游纪念品等等。而与整个青海湖景区代表性镜头相应的是,各个景点也可以分别选择能够反映自己特色的代表性镜头。 5.1.2标识(Logo) 青海湖的旅游标识在色彩上可选择蓝色为主色调,绿色与白色作为补充色,其中蓝色象征碧蓝的天空和湖水;绿色则象征青海湖的环境和生态,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白色代表冬季的青海湖,雄伟的雪山,也代表藏族人民洁白的哈达。同时建议将天鹅、湟鱼、湖光山色等形象特征作为主题元素,适当抽象组合,并经过艺术化的处理,融入徽标设计中。 5.1.3象征性的吉祥物 将青海湖具有代表性的动植物采用人物化、卡通化的手段表现出来,使游客产生亲近感,达到广泛宣传的目的。同时也要通过多种形式来利用吉祥物,使吉祥物变成青海湖旅游纪念品,促进多元化发展。青海湖是极度濒危动物普氏原羚的唯一栖息地,建议作为青海湖旅游吉祥物。 5.1.4旅游形象大使 聘请文艺明星、体育明星等作为旅游形象大使,他们在公众中能产生较好的口碑,在电视、广播、网络媒体中进行宣传促销;也可以考虑使用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中的"卓玛"作为旅游形象大使。 5.1.5旅游符号 专门面向国际和国内旅游者的符号系统,分布于"行、住、食、游、购、娱"等各方面,凡是旅游者所到之处都包含着大量的文字、图案、影像和声音等宣传符号。符号载体和表现形式一方面要遵循相关国家标准(《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设施与服务符号GB/T10001.2-2002》),另一方面可以强化地方自然和文化素材的融合,设计使用适量有特色的青海湖景区专用旅游符号。 5.2人-人关系的感知要素设计 人-人关系的感知关系能使旅游者产生深层次的心理感受,其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服务行为、居民态度、旅游企业形象。 5.2.1服务行为 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接受的服务主要有两种,一类是交通、住宿、餐饮中需要的接待性服务;另一类是旅游者在娱乐、游玩过程中接受的景区游憩服务,综合素质高的旅游人才将会产生更优质的旅游服务行为。 5.2.2居民态度 旅游者在民族风情体验等旅游活动中,不可避免会与当地居民有较多接触,所以居民的生活方式、语言、行为也是旅游者旅游感受的一部分。居民对待旅游者的态度应当是不卑不亢、热情友好的。既要谨防取悦游客为生存目的的方式,也要杜绝欺客宰客的行为发生。 5.2.3旅游企业形象 旅游企业形象是景区形象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交通客运部门、宾馆饭店、旅行社、购物点、景区景点管理企业等各种经济实体,旅游者与这些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旅游企业形象也关系到青海湖整体的旅游形象。青海湖景区应对相关的旅游企业单位进行统一的形象设计,制作标志和宣传材料,给旅游者统一的视觉感官效果。 6结语 旅游形象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青海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和国际重要湿地,近年来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旅游形象老化。本文通过对"旅游形象定位"研究的回顾,结合青海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实际,认为青海湖关键在于从较多的形象中定位出旅游形象,而这种形象必须基于旅游者感知并建立在青海湖生态旅游发展的地方性(地脉、文脉)上,最终通过适当的途径传达给旅游者。通过对青海湖旅游地方性和旅游者感知的综合分析,以及对青海湖生态旅游形象要素系统的解析,提出青海湖"雪域圣湖•天路牧歌"的旅游主题形象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推出一整套相关的促销口号,并提出了对应的旅游形象系统设计与策划方案,从而对青海湖生态旅游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