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矛盾化解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矛盾化解,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矛盾化解

 

当前,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呈现出新的特征,即市场规模化以及需求多元化。中国是一个类型多样、层次丰富、品位突出的旅游资源大国,这些旅游资源为中国发展旅游业创造了良好条件。旅游景区作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和空间载体,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但是,中国旅游业发展一直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不当的旅游开发、缺乏有效的规划、管理、监督、参与机制,长期以来,使得旅游景区的环境被破坏,这些破坏不仅威胁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效益。因此,如何一方面发展旅游,一方面保护旅游赖以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成为一个十分严峻而紧迫的课题。   一、旅游业是一种典型的资源应用性产业   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生物(动植物)资源、景观资源以及文化历史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无论什么情况下发展旅游都是对某种资源的开发、利用、组合,但旅游业又不同于传统的资源简单利用型产业(如矿业)。如果经营、管理、设计得当。旅游业在开发利用资源时不仅不会破坏、减少资源,还可能延伸、提升、增长资源,可以做到资源的永续利用。可以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中得到平衡。   二、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是一对矛盾   (一)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   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甚至掠夺性开发、超负荷的开放及粗放式管理等等,会迅速破坏生态环境、资源存在及基础及持续供应能力,威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而对旅游资源的过度保护意味进行游客数量的限制,禁止一些景点的游客的进入,甚至关闭一些旅游景点,这必然又将限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反过来也失去了保护旅游资源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经济动力。因此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一对矛盾。如何而处理好、协调好这对矛盾,是我们趋待解决的问题。   (二)单纯的保护难以为继   1、很多景点的居民生活多以旅游业为经济支撑,如果单纯的保护旅游资源则原住居民的收入会受到影响,甚至生活难以保障,影响到以后的出路。而反过来,居民的生活难以为继时,为了维持原来的生活状况,他们会不自觉地破坏环境,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来弥补因旅游业单纯保护引起的收入减少的部分。因而,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2、保护需要持续的经济投入。如旅游景区建设项目资金支持、设立专项旅游发展资金集中开发重点景区、旅游项目建设、出台发展旅游产业优惠政策等等,都需要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政府财政投入只是旅游发展资金来源的一部分,只能一定程度上满足旅游行政管理和作为公益事业发展的最基本需要,远远不可能满足旅游发展和旅游资源保护的全部需求。因而,靠政府投入,不可能实现旅游的产业化发展,更谈不上保护。因此,旅游景点需要自身“造血”。3、单纯保护不用,人们不会重视。仅靠专家呼吁难以得到社会响应。如果仅仅的保护起来,生态脆弱的地区禁止游客的进入,则人们永远也发现不了这里的景区,酒香也怕巷子深。生态脆弱的地方,往往是一些有名的景点,一旦保护起来不用,则景区缺少了很多招牌景点,对人们的吸引力必然下降。   (三)只注重开发、伤害巨大   1、注重短期利益,遗害未来。由于当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的并不一致,当前利益往往更直观、更具有诱惑力,因而,当前的利益具有得到实现的优先性,对于未来和长远利益所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影响更易忽视。比如‘生态旅游’最大的一个偏差是,目光短浅地追逐眼前利益,旅游消费者只考虑到原始、美妙的环境中去尽情享受;旅游经营者只考虑利用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来吸引游客,赚取高额利润,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由于对修建性建设项目控制不够,造成水质污染,将面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取消“世界自然遗产”的危机。因此,只注重短期利益,很可能造成潜在的未来危害。   2、重视局部利益,伤害整体利益。有时候的景点的开发仅仅是为了追求一个或几个景点的美观,而往往会破坏整个景区资源的协调性,破坏原来景区的整体质量,过分注重了局部利益,而伤害了整体利益。旅游中要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系统整体性。可持续发展看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唇齿相依的关系,它们是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旅游资源开发中要确定资源的利用价值、开发方向、吸引何种类型的旅游者等一系列的问题,根据旅游开发地的主体旅游资源的性质、类型、规模、密度等确定整个旅游区开发的长期主题。只有确定了旅游开发区的主题,才能使整个开发有重点、有秩序,旅游地配套设施的规模、数量、布局、风格才能协调统一。   3、只重视经济利益,伤害环境生态。大多数景区都是自负盈亏性质,因而更加关注经济利益,以利润为导向的开发,往往不关注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协调性,无限制的游客进入会远远超出景区承载能力,对景点的生态环境及景区资源造成很大的破坏。张家界、九寨沟等地,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人满为患。这不但超出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影响旅游质量,而且对多年来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保护的自然保护区的脆弱的生态环境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对于此类破坏行为必须严加禁止,否则长此下去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哪怕付出再多的代价也无可挽回。因此,要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正确处理好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保护、研究、利用的关系,协调好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做到对旅游资源的良性利用与保护,我们建议采用“饥饿营销”。   三、“饥饿营销”保护旅游资源的钥匙   (一)什么是饥饿营销   在市场营销中,所谓“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目的。“饥饿营销”就是通过调节供求两端的量来影响终端的售价,达到加价的目的。#p#分页标题#e#   (二)饥饿营销可以兼顾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对消费者来说,饥饿营销可以吊起消费者的胃口,人们的饥饿程度越高,人们满足饥饿的欲望也就越高。人们越是觉得得之不易的东西,人越是珍惜,人们的满足程度越会很高。因此,消费者去消费的欲望愈强烈。对于景区来说,饥饿营销一方面可以限制一批游客的进入,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另一方面,饥饿营销可以使自己的目标消费群体永远处于饥饿状态,为景区提供源源不断的收入。对开发商来说,饥饿营销可以使一些环境承载力薄弱的地区通过限制游客进入的办法,起到更好保护的作用。从而避免了破坏后在进行保护的重复作业,更有效地保护了景区环境。   (三)“饥饿营销”的具体做法   1.价格饥饿   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想要第一时间获得想要的产品或服务就必须要付出比正常价格高出很多的高价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消费者由于受前面产品宣传造势的影响,为了满足自己的这种困惑或兴趣,就宁愿多花金钱来实现。因此,可以调高旅游门票的价格将一部分消费人群隔离在外,通过价格饥饿使一部分人想得而得不到,吊起消费者的胃口。这样就保证了在控制游客人数的情况下,仍然有稳定的收入。   2.行为筛选饥饿   对凡是有不良行为的消费者,对违反景区规章制度,破坏景区环境的消费者,限制其的进入。这样可以规范进入景点的旅游者的行为。限制一部分人群的进入,筛选出与景区匹配的消费人群的进入,更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   3.人群筛选饥饿   特殊的景点,生态薄弱的地方可以对一定年龄段的人,或对旅游有特殊爱好,或旅游过一定数量景点的人进行开放,从而限制一部分进入的人群,减轻旅游景点的环保压力,而没达到条件的旅游爱好者,为了参观只对极少数人群开放的景点,总会去想办法改善提升自己以符合条件,进而自己也能一饱眼福。由此,限制一部分人群的同时,也使有强烈旅游欲望的人群变得饥饿,也能为景区提供源源不断的顾客流,更好的保护旅游资源。   4.可获得性饥饿   利用可获得性饥饿的方式来销售其新产品的企业比比皆是。最近如微软的windows7在经过了众多的广告宣传之后,终于于2009年10月24日在中国上市,作为微软Windows73C渠道首发合作伙伴的苏宁电器表示,大部分消费者都很难在门店买到现货,需要预定,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其价格相对以前的版本较便宜之外,微软采用“饥饿营销”才是“货源吃紧”的最重要原因。让游客必须经受相对艰难的努力才能获取旅游产品本省就是对品质、行为、珍视(心理)的锻炼、检验,这自然也有助于找到旅游产品真正的目标消费者,摈弃那些劣质、不珍惜的游客,让旅游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得到珍惜,能够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是社会承载的珍贵财产,其首要意义在于传承而不是消费。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堆护其原真性和完整性,通过代代相传发挥和提升其科学价值、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及教育启蒙和道德熏陶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护遗产性旅游资源,须摈弃不恰当的经济目标定住。确立公益性的定位标准,对进入景区的旅游者人数应实施更加严格的控制标准。并对旅游者进行严格的规范管理,倡导只留下脚印,只带走照片的旅游理念。真正把对遗产性旅游资源原真态的干扰降至最低值,我们人类才能永远坐享旅游资源带来的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