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酒店管理校企结合发展思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张建春 单位: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旅游系
所谓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有利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的合作办学模式。学校能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配置教学资源,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对于学校而言,订单培养克服了以往教学的盲目性、封闭性和高成本,提高就业率的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竞争力;对学生而言,在校学习就明确了就业单位和具体岗位,也可到相应企业顶岗实践,学习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不用考虑如何择业就业就直接到订单单位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企业化教学培养模式学校按照星级酒店的硬件、软件要求,建立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前厅、餐饮、客房为一体的全景教学酒店,把日常专业教学搬到真实的酒店场景当中,按照酒店企业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实践行为,通过整齐着装进行体验式教学,实现课堂与企业、教师与酒店管理者、学生与员工合一。这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而且能提高专业竞争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职业基础,最终达到专业与就业“无缝对接”的目的。
“一条龙”培养模式所谓的“一条龙”培养模式,就是校企共同配合,在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岗前职业教育培训-企业观摩认知-岗位培训-顶岗实习-就业实践,从而实现校企“零距离”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的。首先,校企共同开展岗前职业教育,加强学生对行业、企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的了解,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其就业方向;其次,由学校与企业联合组织观摩认知实践,使学生对企业文化、设备设施及部门设置、岗位职责要求有清晰的认识,在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开阔视野的同时,使他们清楚成为一名优秀的酒店职业人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然后,通过到酒店企业进行定岗实习、就业实践,培养岗位操作能力,坚定学生的毕业就业信心;最后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学生评价考核方案,促使学生改变为了毕业而学习的想法,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企业发展需要。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满足星级酒店、涉外酒店发展需要,酒店管理专业应与酒店集团企业密切配合,按照行业、企业岗位标准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确保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的深度融合。酒店管理专业应丰富“教育-实践-服务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做到以学生就业岗位为依据构建课程;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依据组合学习内容;以工作环境为参照,设计教学环境。这种设计思路体现了“行业导向、任务驱动、能力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与企业紧密沟通人才需求状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才会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调整专业设置目前,我院酒店管理专业设置中,还没有涉及涉外酒店、白金五星级酒店、游轮酒店管理专业。从市场调查中显示,大多数酒店普遍缺乏良好的口语人才和中高级管理人才。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市场、行业、企业需要适当地调整专业设置。首先,校企共同确定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以就业为导向,完善教学体系和内容;以提高应用能力为出发点,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改善教学条件,满足高职教育的要求。其次,在学生形象、素质、能力、外语基础等方面进行针对性、选择性的招生,确保学生质量。
优化课程体系酒店管理专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及实际岗位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使得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从而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应建立理论学习-认知实践-课程实践-专业实践-顶岗实习的“校企深度结合型”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由职业核心能力向岗位核心能力过渡,由单项技能训练向综合技能训练过渡。与此同时,拉伸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及实践应用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最优化的发展。完善师资队伍建设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理论基础宽厚,但是缺乏丰富的实践案例、实践技能作为指导,这种现状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可以每年派出专业教师进入酒店挂职锻炼,培养出既精通理论又精通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同时从星级酒店中聘请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兼任教师,进行专业授课及实训指导,真正实现“走出去、请进来”。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了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专业操作技能,促使学生成为岗位技能型人才,学院必须下功夫建设功能齐全、管理完善的专业实训室,从而实现教学与实训、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教学与培训的有效统一。此外还应重点选择高星级酒店企业进行全面合作,努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技能与实践应用、顶岗实习与毕业就业相结合。学生通过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不仅培养锻炼了专业操作技能,而且保证了高质量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我们应与酒店企业进行密切的交流、沟通,及时发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构建和谐发展、全程培育专门人才的目标,最终实现社会能力的培养与企业文化对接、专业设置与行业岗位群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教师与行业人员对接、实训基地与工作岗位场所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