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分层次教学创新思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计算机分层次教学创新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计算机分层次教学创新思索

本文作者:姜涛 单位:陕西工程科技高级技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校数控、机电等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学完该课程之后,要考取计算机办公软件中级证,这是学生顺利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保证学生顺利通过考证的基础上,再适当增加些高级操作的练习,不仅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提高,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根据职业教育固有的特点,我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了问卷式的调查,借此分析教学对象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调查内容主要包括:(l)何时开始接触计算机?(2)家中有没有计算机?(3)会使用哪些计算机软件?(4)中学时计算机课上机多不多?(5)平时利用计算机主要干什么?通过调查得知,学校的生源比较复杂,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这种情况在别的班也很常见。有的学生(大多为陕西的学生)经常上网聊天、玩游戏,接触计算机比较频繁,有一定的基础。有的学生(陕西以外的学生)能较好地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等基本操作。而个别学生甚至还不会打字,更不用说使用软件了。对计算机水平差别如此之大的教学对象,如何有效地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如何能让他们顺利通过考证,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考验。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思考和探索总结。

一、分层次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技工院校,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为了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本着“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我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分层次教学法,把握差异,因材施教,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首先结合学生的基础情况成立学习小组,每组都包括基础较好、基础一般、基础较弱的同学,并选出基础较好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小老师。其次教学过程中按难.中、易分层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在确保每个学生掌握了考证的知识之外,让基础好的学生能有一个更好地提高,因此在传授Word、Excel知识时,除了完成考证的十套模拟题,另外准备了充足的练习,包括Word中字的录入、邮件合并的操作、书签的使用、文件的超链接、插入公式对象、特殊效果文字的制作、Excel中条件格式的设置、高级筛选的操作、复杂函数的使用、图表的制作等。在该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学习任务,基础较弱的同学专攻考证的题目,完成该级别的任务就算达到了学习目标。对于在计算机学习方面有特长的同学,考证的题目能较快地完成,课堂上出现“吃不饱”的现象,为了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我因势利导鼓励他们进行超前学习,即完成我设计的Word、Excel高级操作的练习。

在任务的驱动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能动作用,互帮互学,相互促进,既调动了学习基础好的同学学习积极性,也使基础较差的同学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激发兴趣。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同学们只要完成了与自己基础相当级别的任务就能得满分,完成较高级别的任务还有适当的鼓励分。高层次的学生若能积极地帮助其他同学也有适当的加分,积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有所创新的同学更是大大奖励,这样有效地制止了那些不实操、玩游戏、窃取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使得同学们将激情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有部分同学甚至课后仍然继续研究,遇到问题能通过QQ、E-mail的方式与老师交流,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教师辅导,一部分学习尖子脱颖而出,计算机操作水平大大提高,还掌握了目前常用的一些软件,如压缩软件WinZip、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基本使用以及常用下载工具、播放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我们所培养的应该是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学生,“教育个性化”是当今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普遍性的指导思想,我国根据新时期的特点也提出了“个性”的思想,《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应“增强适应时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数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从以上引申可以看出,“个性”观包含以下内容:①承认各个人之间天赋潜能和后天勤奋上的差别。②承认每个人在不同方面、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特长和优势。③强调每个人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处理问题的特殊能力。④强调每个人独出心裁、自主创造的才能。⑤当前应培养每个人适应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环境并改造此种环境的能力。因此教育要求教师重点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其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除了学生本身对该课程的兴趣外,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和教师在课上的精心准备,是否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否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譬如说有些教学内容需要理解记忆,且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应努力将枯燥变为有趣。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按教学安排应先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再学习文字处理软件Word。

但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来说,操作系统中的窗口、对话框、文件和文件夹、文件的复制和移动等概念学生不易理解,而对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却学之无味,结果出现了学习效率都很低的情况。为了改善教学效果,我采取了“实践———理论———实践”的方法。即先进行Word的学习(实践),让学生掌握制作简历、报告、电子板报、宣传广告等,对于这些形象直观、并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通过这些实践,他们理解了文件、文件夹、窗口、对话框等概念(理论),而在实践中遇到文档的备份、改名等操作时,自然而然就要学习文件的复制与移动、删除、重命名、查找等操作(实践)。在此基础上,再系统学习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学生就会兴致盎然,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p#分页标题#e#

另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我常举行计算机技能竞赛,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每天对学生的中英文录入进行测试,一周举行“文字录入比赛”,目的是为了进步引导学生熟悉键盘操作,强化文字录入基本技能,并且让学生在测试和比赛中获得乐趣以及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激发他们急起直追的拼搏热情。举行“电子板报设计大赛”,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熟悉Word综合排版技术,培养其创新意识,体现健康向上的校园、班级、宿舍文化等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发展,而且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换成主动学习,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