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革新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计算机应用革新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计算机应用革新思考

本文作者:吴宪传 单位: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能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独立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设,体现了现代技术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应用的广泛普及,计算机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1]。大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不但要了解计算机,而且要能掌握计算机的具体应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的工具性和计算机已成为现代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从而培养成积极、主动使用计算机开展各种业务的习惯,以适应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独立院校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的要求。

1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性

计算机作为21世纪的必备工具,作为我们社会生产、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伙伴,已走入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当前社会形势的变化,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的深入普及和广泛应用,要求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更要求大学生具有能适应本专业需要的良好的计算机实践创新能力。因此,为适应信息时代新形式下对高级人才知识的需求,很多大学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满足专业学习和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2独立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2.1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大部分独立学院属于三级本科招生层次,所招收的学生总体的综合素质和公办高校相比要有一定差距。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缺乏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的兴趣。

2.2学校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主要采用教师幻灯片演示,学生一味接受的教学方式,只是简单的将课本的内容放大,而多媒体计算机的声音、图像、影片等等功能完全被忽略,并没有被充分利用。

2.3教学内容不分层次。目前的教学仍停留在统一课程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的阶段,针对不同基础、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实际上,计算机应用基础应该是面向各个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不同专业的学生基础不同,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样,没有体现出因材施教。

2.4教学评价比较单一。很多院校采用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的评价。这样的模式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传统,这样就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实践环节缺乏创新,学生缺乏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动手能力差,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足。

3独立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改革方向探讨

3.1教学的思想观念改革

一直以来,普遍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思想上就忽视了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学生的中心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未能充分体现。对学生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和提高计算机文化素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改中,重新定位该课程的作用与地位,转变教师的认识,并引起足够的重视。要认识到教学改革关键在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课改的意识和观念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争取条件,设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带头人,保证师资基本稳定,使师资队伍和教学质量得以保证,并发挥教师的教学潜力。同时,树立有教无类的思想,不要认为独立院校学生素质普遍较低而放弃他们,毕竟大部分学生还是抱着学知识学技能的心态来学校就学的。

3.2教学方式改革

教学上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把教学内容分类成模块,每个模块采用案例法教学。选取的案例一定要跟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相关的,并能囊括本模块知识点的案例;2)启发、引导法。摒弃灌输式,采用启发、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教学工程中让学生思考、讨论、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3)任务驱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自由分组合作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最终解决,这样可以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4)项目驱动教学法。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项目任务,通过情景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达到使学生从知识学习迁移到知识应用,突出了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

3.3授课课时分配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应注重实践操作,在分配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课时,要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性。目前大部分院校一般情况下采用授课课时分配之比为1:1,即一节理论课,一节实验课。这种分配方式,体现出理论课与实验课并重,相比传统教学,一定程度反映实践比重的增加,但还不足够突出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所以,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分配理论课与实验课为1:2,甚至可以把全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安排在机房授课。

3.4教材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外,应更注重于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在实践中获取和增强实际操作能力,达到熟练应用计算机的目的,上机实践课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因此,不能再选用以前旧版教材,而且教材改革势在必行了。独立院校在教材改革上,一方面,应选择合适的教材。教材培养目标是突出实践和技能训练,注重应用。教材特点应该内容新、适用性强、浅显易懂。另一方面,应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按照“以应用能力为本位,以应用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根据教学需要积极开发实用的校本教材。

3.5考核方式改革

为了突出操作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放弃传统的笔试考试方式,改为采用上机考试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主要突出实际应用,将知识点综合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考核学生是否形成实际技能。因而,课程考核方法主要分为两部分:机试部分和平时表现部分。其中上机部分主要通过具体题目考核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平日表现部分主要是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情况由任课教师进行考核。机试部分占60%,平时表现占40%。同时也可以实行“以证代考”,学校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办公软件应用考试,考试成绩作为该学生本门课程的成绩。#p#分页标题#e#

4结束语

独立学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要与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更要与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需求相适应。通过教学改革,不断解决问题,为独立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已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去不断地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