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期望差涵义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审计期望差涵义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审计期望差涵义分析

 

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满足社会公众对使用相关信息的需求,是审计人员的基本任务。但在现实中,公众的期望与审计人员的工作结果之间是存在着差距的,这就产生了审计期望差问题。   一、审计期望差的涵义   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审计本身受到许多限制,存在局限性,对于这一点,审计人员是很清楚的,但对大多数信息使用者来说却不是这样。另外,公众还发现,审计业绩的质量比公众认为应该达到的要低,因而,公众对审计的期望大大超过了审计职业界自身对审计业绩的看法,这样,就产生一种差距这就是审计期望差。可见,审计期望差是指公众期望审计应发挥的作用与审计实际所发挥的作用之间的差距,它反映了公众的主观意识与审计的客观作用之间的差距。   对于审计期望差,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的审计公众期望研究委员会(the()刃IlnissiontoStudythePubzie’5Expectationsor彻dits),又称麦克唐纳委员会(Maedonald氏n加ission),在1988年的报告中描述了期望差及其要素以及解决途径。   据上图,我们可将审计期望差分为四种类型:公众对审计结果的不合理的期望差;公众对审计结果的合理的期望差;审计工作实际的业绩缺乏造成的的期望差;公众感觉审计工作业绩缺乏的期望差。   其中,前两种可称为审计标准期望差,后两种可称为审计业绩期望差。图中的A、B、C、D、E指各种情况的分界线或过渡线。   审计标准期望差的关键在于公众对审计结果的期望,这种期望可分为两类,即合理的和不合理的。   不合理的期望差指公众对审计作用的期望超过审计发挥的作用而产生的的差距‘,这种差距完全是由公众对审计作用的误解所引起的。如审计人员对企业进行了盈利预测审计,但事后证明该公司并未达到预测目标。信息使用者往往会将此责任推给审计师,但实际上,这种事件的责任并不在负责对该公司审计的审计人员。因此审计的作用仅限于对所审业务的合理鉴证,而不是对其的完全保证或承诺,公众却并不明白这一道理,而将责任归咎于审计人员。   合理的期望差是指审计作用受审计技术、审计成本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无法完全发挥出来,导致审计作用与公众期望之间产生了差距。如审计抽样技术,这是现代审计中广泛采用的审计技术方法。由于审计过程中抽取的样本无法完全代表整体,抽样的采用必然会产生误差。这类误差的存在使审计工作的结果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与公众期望之间产生了差距,这种差距是合理的,但就目前现实状部半说却又无法完全避免。   审计业绩期望差的关键在于公众对审计结果或业绩的看法,包括两类:公众认为审计业绩缺乏,实际也如此;公众认为审计业绩缺乏,实际并非如此。   审计业绩实际缺乏是指审计在现实条件下应发挥的作用与其实际起到的作用之l旬存在的差距。这是审计机构与人员未遵守审计准则而形成的。如年初的美国安然公司事件,我国的银广夏、郑百文等事件,都是由于审计人员未遵守应有的职业道德而造成的。公众认为的业绩缺乏实际并不存在是指公众低估了审计的作用,感觉审计业绩缺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产生的差距。如公众往往无法分清审计失败与财务失败,认为发生了财务失败的公司是由于审计人员没有审计出来,认为这是审计失败造成的。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公众的知识缺乏是造成这种误解的主要原因。   二、审计期望差的成因   (一)社会需求方面的原因   审计活动产生于社会经济的需求,社会需求的发展总是快于审计职业的发展,因为社会需求是客观的,它的变化是连续性的,而审计职业的发展会受到审计机构、人员认知等因素的制约,在社会出现新需求后,总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所以它的变化是跳跃式的。即审计职业相对其社会需求来说,是被动的,具有相对滞后性,这样,必然会产生期望差的问题。   (二)社会公众方面的原因   审计期望差是公众期望与审计业绩之间的差距,因而,公众的期望是期望差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公众期望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公众的总体素质、知识水平与知识结构的缺乏,如公众的不合理的期望,及公众感觉的审计业绩缺乏但实际上并不存在而产生的期望差,这两类情况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公众的知识匾乏。另外,从人的心理因素角度来考虑,期望总是会偏高,具有理想主义的特征。人的这种心理表现在各个方面,审计期望差只是其中一项。而且,很多人具有推卸责任的劣性,在对审计业绩的评价方面,很多人往往将责任推给审计人员,以减少自己的损失和风险。   (三)审计职业界自身方面的原因   审计能力的有限性是产生审计期望差的直接原因。影响审计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审计技术、审计人员技术及审计的成本效益原则等。审计技术方面,现代审计的很多技术方法都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误差,如前面提到的抽样审计。审计人员方面,不可能保证所有的人员都有很高的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即使素质良好,也有出错的可能。审计的成本效益原则方面,审计事务所本身也是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审计过程中,必然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可能导致某些审计工作不能进行或简化进行,这样,必然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质量。   三、减少审计期望差的措施   (一)审计职业的改进   审计职业的改进如上图所示,主要可减少第二种和第三种期望差。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二是完善审计准则及相关规章制度。   1.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技术两个方面。提高职业道德,需加强对审计人员的道德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道德觉悟水平。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首先,需严格相应的资格考试及资格认证制度,提高准人门槛;其次,要注意对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使他们能紧跟相关政策及制度,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另外,还要严格对审计人员的年审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其业务能力进行考核。#p#分页标题#e#   2.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遵循的基本守则。合理、完善的审计准则必然有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是审计人员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准则制定者随时关注新情况,进行广泛的调查取证,征求社会各个方面的意见,不断修改和完善审计准则。另外,完善相应的审计规章制度也是加强审计职业建设,提高审计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   (二)审计职业与公众的沟通   公众对审计业绩的期望过高,对审计结果产生误解往往是因为他们的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知识造成的,如上图所示的第一种和第四种情况。减少这种期望差就要加强审计职业与公众的沟通,使公众了解审计的实质、审计应达到及可达到的程度。   加强两者的沟通,主要措施是对公众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途径是很多的,如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进行宜传,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义务讲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