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学籍不良异动的动态管理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 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学籍异动情况日益增多,不良异动的管理尤显突出。本文探讨了不良异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学籍不良异动管理的五步管理法。
学籍管理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贯穿于高校教学运行和教学管理整个环节,对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推动高校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籍管理中,我们通常把转专业、休学、复学、退学、转学、专升本、提前毕业、延长学制、学业警诫、国际交流、参军保留学籍等等称作学籍异动。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学籍异动情况日益增多,而学籍的不良异动情况也日益复杂,给学籍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学籍不良异动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因违反学籍管理相关规定而受到休学、退学、预警、延长学制、违纪处分等处罚,导致影响学业正常完成的变动。学籍不良异动给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有时候其影响程度并不亚于一次新的高考和挑战。近些年,因学籍不良异动而状告母校的案子不在少数,不管结果谁输谁赢,结论孰对孰错,都违背了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初衷,令人感到痛心和遗憾。所以加强对学籍异动生的管理,尤其是加强对不良异动生的管理,是一件于生于校于社会都互赢互利的积极举措。
一、目前学籍不良异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预警,但化解预警缺乏合力。
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就提出,高等教育机构越来越需要有预见性的管理模式:面对日益急遽变动的世界,需要对各项任务进行有预见性的管理。此后,高校在管理中逐渐加强了对工作的预见性管理。高校的学籍管理也不断地得以修改和完善,增强了人本关怀,增加了学业预警等系列内容。如日常学习预警、考勤预警、选课预警、考试资格预警、成绩预警、毕业管理环节预警等等。预警机制加强了过程管理,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较好地为学生提供信息支持,及时地促使学生纠正偏差,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是,进行预警之后,化解预警危机的力量不够充分。调查表明,预警的送达主要有三种形式:有的是口头通知学生;有的是书面送达给学生;有的预警是显示在学生的教务管理web平台里。预警信号发出主要来自三方面:任课教师、辅导员、教务管理人员。由于预警内容的多样性,预警者的不同归口,学生接受预警的不同方式,使得预警信息略显分散,各方教育力量——教师、辅导员、教务员、班主任、家长——缺乏分工协作,没能迅速有效地形成合力,从而化解预警,达到预警的目的。
2、有程序,但缺少人本关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高校学籍管理的法制化成为发展的新趋势。近些年来,高校都不断推进学籍管理规定的法制化进程,使之既合理又合法。学籍管理规定中都明确了规定了学籍不良异动的处理程序,并设置了相应的申诉委员会,以确保学生在权益受到损害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制度保证了学籍不良异动处理的公平公正,增强了开放性和透明度,使管理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在按章处理过程中,面对既定处理事实,有的管理人员经常采取公事公办的态度,缺少人本关怀。“管理并不等于安排、布置,并不等于做出规定,发出指令;管理还包括尊重、关怀、交往,还有对情感、态度、理念的注重。”(1)但在处理过程中,管理者较注重处理流程的规范化合法化,缺少对个体情感、态度变化的关注;较注重对事实本身的处理,缺少对事实发生原因的查找分析和纠偏;较注重对处理事实的告知,缺少对个体后续性学习、生活等建设性的指导。
3、有惩处,但缺乏持续跟踪。
学籍不良异动都是发生在违反学籍管理相关规定之后的变动,都具有惩处性。惩处的结果与其违反的条例挂钩。比如学籍管理规定,“学生平均学分绩点须达到2.0(含),否则不能授予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学满三年获得学分少于130学分者,必须在规定的两周时间内办理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在规定时间内不提出申请的,视为放弃学籍,应予以退学”。“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应予退学”。学校在勒令其退学、休学、延长学制、行政处分等处理时,都明确了其惩处的特性。学生若对学校作出处理决定有异议时,可以提出申诉。申诉委员会会及时地进行事实调查,协调矛盾,作出处理结论。但是,惩处和事实成立后,高校管理者对这些学生缺乏后续的跟踪管理。因为惩处只是管理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管理的目标,只有对被惩处的学生实行动态的、有计划的监控管理,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达到惩处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二、五步管理法:构建学籍不良异动的动态管理
1、筛:排查学籍有不良异动倾向的学生
学籍不良异动的管理是从预警管理开始的。预警的功能,主要在于提醒、纠偏和规范,防范于未然。进入预警的学生就必须给以重点关注。由于预警内容较多,预警人员主要为辅导员、任课教师、教务员,所以筛检过程中应该注意两点:第一,分工明确,首问负责。辅导员、任课教师、教务员三者中,要相互明确各自职守,负责信息收集和统计。第二,渠道畅通,归口统一。预警信息的收集有连续性、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多时段的信息收集和整理,所以要保证收集渠道的畅通。确定后的预警名单要归到一个管理口子。教务员主管学籍管理,熟悉管理条例,可以负责筛选名单的汇总。
2、建:创建个性化的学籍管理档案
根据筛选名单,创建个性化的学籍管理档案。建档的学生一般分两类:一是筛查出来的学籍有不良异动倾向的学生;二是学籍已经形成不良异动的学生。建档内容应该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疑似问题、存在问题、问题首问负责人、问题谈话记录、问题应对方案及落实情况记录等等。个性信息库的建立,有助于管理的有序性和针对性,即使管理人员有变更,也能将工作继续下去。建档之后,还应不定期对档案进行更新、分析、总结与评价,对新问题进行跟踪查访,追踪研究,记录反馈。#p#分页标题#e#
3、联:联系各方教育力量,构建学生360度疏通网络
教务员汇总名单及预警信息,建立个性化的学籍管理档案后,应及时地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各方教育力量: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心理辅导教师等,以便及时沟通了解情况,为学生创建全方位的疏通网络。在信息通报中,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明确性,表达的完整性和层次性,和家长沟通时还要讲求方法策略,以避免矛盾的转移和扩大。沟通时一要定员定责,根据问题分派学生,由谁负主要联系责任,其他老师协助。二要定期交流联系信息,尤其在出现新情况和问题后,以便相关指导教师协助进行专业指导。
4、助: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积极引导热情帮扶
根据学籍预警和异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情况,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和帮扶,提高预警生和异动生的转化率,这是学籍管理最基本和明确清晰的教育教学管理目标。鉴于个体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仅靠单一的正面引导是不够的,必须借助各方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针对各生的个性特点和学籍问题开展有效活动。所以在引导和转化过程中,要把握几个原则:
针对性教育原则:根据学籍预警和异动生学籍处理原因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两类学籍处理类型:一是学分不足型:因为旷考、旷课、作业不交、选课不足、作弊等原因导致修读学分不足;二是其他违纪型:因为拖欠学费、替人代考、违反校际校规等原因导致。学分不足型的学生主要有以下特点:1、被动学习型: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明显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学能力较低,学习缺乏有效动力。2、纪律散漫型:学习态度懒散,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对事物缺乏热情。3、迷恋网络型:主要时间都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缺乏学习欲望。4、个性追求型:对生活有想法,并大胆实践,但没有合理安排,与学业冲突。这部分学生的共性是学习目的都不甚明确,和同学老师的接触较少,有的在身心发展上还存在些许障碍。其他违纪型包括生活违纪,如酗酒、打架、聚众赌博、使用违章电器、外宿、擅自离校等;品德违纪,如中伤侮辱他人、打架、损害公物、盗窃、赌博等行为;心理性违纪,如在情绪行为异常、心理人格障碍失常、病态心理或变态心理情况下发生的违纪行为。这些违纪既有认识上的偏差和错误、情感上的冲动和盲目,也有意志上的薄弱和偏执导致。所以在不同类型教育时要针对各自特点,有所侧重,既可尊重学生的人格,也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千万不能以秋后算账的心态,对学生全盘否定,既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还会激发更大的矛盾。
合力教育原则:处分学生在学生数中所占比例不高,人数不多,但所在班级分散、问题较多,是教育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虽然他们体现出的问题是有共性,如学习习惯、学业规划、思想品德、法治观念、纪律观念、心理健康等等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单靠某个老师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必须借助各方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解决。合力教育中,一要有协调,二要有呼应。在教育中发现新问题时,教育方要及时进行交流分析,并交由更专业的教育方来协助完成。教育目标要一致,导向性要明确,教育内容要有呼应,不能各自为战,否则会功亏一篑。
班级互助教育原则:班风是班级的小气候,好的班风能使好的行为得到发扬,不好的行为得到抑制。受到处理或延长学制过来的学生在班级中总会显得较为孤僻,不愿主动与人交往。在班级中找一位或几位成绩较好、乐于助人的同学,主动去联系、关心他们,成为他们的助读伙伴,对他们进行选课、作业、考试等事宜的提醒和帮助。班委在开展班级活动要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鼓励他们融入班级生活,多参加实践活动。
自我教育原则:自我教育就是自己教育自己的教育过程。对于这些受到处理的学生,应引导他们加强自我教育,培养他们的自我认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实现能力、自我评价能力,提高自主、自立、自强、自律的自觉性。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认识环境,增强自我控制和心理调节,提高自身的心理修养,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5、查:跟踪关注学生转化,持续鼓励强化效果
学籍不良异动学生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目标地、耐心地等待、关注和指导。不能期待一次谈话、一次提醒就能完成转化目的,达到教育效果;也不能三天两头地盯着学生,找他谈心,一副忧心忡忡的不放心状。管理人员应该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和空间,给他自我反省、自我认识的机会。但期间要我们应关注一些指标,去考量管理的效果。指标可以设定为旷课率、课程补修重修率、活动参与率、同学关系和谐情况、心态稳定情况等等。结合指标,管理人员要认真总结:联系沟通是否到位,学生思想认识是否有改善,帮扶措施是否有成效、管理制度是否需要完善等等。对学生的点滴转变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已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