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移民管制信息建设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水利工程移民管制信息建设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水利工程移民管制信息建设探索

信息系统建设模式分析

计算机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水库移民安置规划领域。近年来,国内不少相关单位也相继建设了围绕移民管理方面的信息系统,国家也于2008年建设了全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管理信息系统。总体上看,利用信息化先进手段促进移民管理的高效化和现代化已成为共识,相关信息系统建设已逐渐引起重视,纵观各类移民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目前系统建设模式主要可归纳为主体设计单位主导、移民管理机构主导、工程业主主导3类,各建设模式在系统功能定位、需求覆盖、用户对象、数据采集难易程度、建设难点、资金保障等方面的特点。

重点、难点分析

组织协调问题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有效的沟通机制是信息系统建设的根本保障。由于移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涉及的用户单位多、用户量大、业务范围广、管理层级深,项目建设过程中组织和协调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尽早建立系统建设相关单位间的有效沟通机制、有效开展相关组织协调工作,是移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成败的关键。成立项目建设联合工作组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以水利工程业主建设模式为例,即系统建设方(工程业主)、系统承建方、用户方(地方各级移民管理机构、主体设计单位、综合监理单位、监测评估单位等),在系统建设前期共同组建联合工作组,将系统建设及应用相关单位的人员进行有机组织,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建立系统用户全程参与建设、设计开发联络会、定期沟通协调例会等沟通协调机制,制定需求研讨与确认、数据移交与签收、用户认证与授权、用户激励与表彰等相关管理办法。联合工作组的组织形式在系统设计开发、数据资源建设及应用推广等各个阶段可以取得良好的成效。系统规划问题统筹规划和设计是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基础,针对移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而言,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统筹。(1)统筹全生命周期。在系统建设前按照移民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需求进行统筹规划,不仅要充分考虑行政区划、水利工程、用户单位及用户等基础信息相关管理功能及信息资源建设的统一规划,同时也应考虑规划设计工作、迁建安置工作、后期扶持工作各阶段的业务延续性,使后续业务能充分利用前续业务已积累的数据资源,例如移民数据,安置系统移民在补偿补助销户后根据一定的规则,其数据将转入后扶系统,作为后扶系统移民基础数据。从数据资源的规范化采集与录入着手,避免重复建设。(2)统筹各业务环节。将整个移民管理过程中的本底资料管理、日常业务管理、宏观信息展现等方面的需求进行统筹考虑,将实物指标、规划成果、计划、安置实施、进度、资金管理等业务环节进行有机衔接,规划设计各子系统,充分考虑各业务子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利用。(3)统筹各部门和层级。在充分分析各级移民管理机构、设计、监理、项目法人等多方单位的信息流转过程和传统管理瓶颈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各相关单位的信息管理需求。在系统建设融资模式和组织形式方面,可灵活考虑“政企共建、政企民共享”等方式,同时组建系统建设联合工作组,充分调动各相关单位参建系统的积极性;在系统功能定位和设计上要兼顾日常业务精细管理和宏观信息逐级报送。日常业务精细管理主要可定位于规范基层业务管理、减少基层劳动强度、提高上报信息效率,吸引作为主要数据采集源的基层用户单位依赖系统开展日常业务工作。宏观信息逐级报送则可侧重于满足上层级管理单位获取基层信息的需求,针对关键业务也可统筹考虑部分精细管理业务的追溯功能。系统设计开发问题(1)分级授权管理模型。从建设内容和用户对象来看,移民管理信息系统属于典型的多业务、多层级管理模型,除业务信息管理以外,在众多用户单位间合理划分功能及数据权限将成为系统能否得到成功应用的关键。因此,多工程、多单位、多层级管理及分级授权模型的实现是系统开发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系统开发之初,以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Role-BasedAccessControl)的理论基础为依托,重点研究和设计支持分级管理、逐级授权的应用框架模型,并结合移民管理的实际特点,构建功能权限、操作权限、数据权限等方面的控制模型尤为重要。(2)政策与地域适应性。移民管理具有极强的政策性和地域性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工程或同一工程不同的省份,移民管理方面的政策制定和管理办法都不尽相同,这对以标准统一、流程固化、业务规范著称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因此,在系统设计之初,开发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配置性和灵活性,针对一库一策、地方性政策、个性化业务管理等方面进行前期研究和实践,在确保系统实用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使系统具有较强的业务适应和功能扩展能力。(3)多粒度大数据统计。移民管理涉及业务面相当广泛,系统集各类日常业务管理于一体,涉及的数据库表实体多,数据粒度多样,单表数据量大,数据量增长快,增加了跨业务综合统计的难度。因此,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应灵活使用数据库物化视图、数据分区存储、数据异步加载、数据缓存、数据分层钻取等先进技术,以满足各类综合统计需求。数据资源建设问题系统相关数据资源建设是有效发挥系统效益的重要环节。多年以来,很多信息化建设项目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仅重视系统软件本身的开发,而忽略了系统上线前初始化数据资源的建设,导致系统上线后面临着诸多不利影响,直接影响到用户的积极性和系统的使用效率,甚至导致项目的最终失败。“三分系统,七分数据”已逐渐成为业界对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共识。近年来,在各类信息化建设项目中,数据资源建设的地位正在不断地得到提升。对于移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而言,采用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系统研发同步进行的建设策略将更有效。即在进行相关信息系统规划和设计的同时,要充分预估相关历史数据资源建设方案进行提前考虑,充分考虑地方用户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及人力资源紧张等方面的客观情况,以及历史数据的版本繁多、口径混乱、分布零散、精度不高、粒度不齐等困难,并提前成立数据建设组,制定标准统一的数据采集模板,明确数据版本认定责任、数据交接手续、数据处理与装载后的校验与确认等责任机制,确保相关历史数据资源无遗漏装载至系统。应用推广问题移民管理工作具有政策性强、时空跨度大等特点,因而移民管理系统建设点多、线长、面广,面临不同层级、不同地域的各级移民管理机构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等实际问题。如采用常规的应用推广方式,在各层级全面、同时铺开将面临很大的困难。因此,可考虑采用“重点突破、逐步推进、以点带面”的渐进方式,同时可通过选取重点移民县、重点应用单位、优先满足核心业务和基层需求等方面寻找突破口。#p#分页标题#e#

实例分析

实例简介金沙江下游水利工程移民管理信息系统,是针对金沙江下游的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4个大型梯级电站30万建设征地移民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采用工程业主主导建设模式进行建设的综合性移民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以“移民指标可核查,移民资金可追溯,安置效果可评价”为建设目标,一期建设的主要成果体现在:①初步探索并实践了“工程业主主导、企政共建和企政民共享”的信息系统建设模式;②深入研究并首次创建了能适用于多工程、多阶段、多单位、多层级用户的综合性移民信息化协同管理模型;③在分析和研究水利工程移民管理相关业务信息资源的基础之上,制定了相关数据编码规范,梳理了各类数据资源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并提出了适用于与移民工作相关的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管理方面综合业务模型和信息模型;④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研发了水利工程移民管理信息系统,为工程业主、工程涉及的地方各级移民管理机构、主体设计、综合监理等单位提供了信息化管理手段,促使以上电站建设征地移民的规范、科学、有序、有效管理。应用效果金沙江下游水利工程移民管理信息系统于2011年12月正式上线,现已在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成功应用,白鹤滩、乌东德电站的系统推广应用工作也将陆续启动。目前,有分别来自工程业主单位、主体设计单位、四川及云南两省各级移民管理机构、综合监理单位等60余用户单位的300多用户利用系统开展了业务管理工作。系统的补偿补助资金自动测算、移民明白卡自动建卡、补偿补助兑现台账管理等功能模块,深受基层移民管理机构的青睐,已逐渐成为基层管理机构不可或缺的日常业务管理工作平台。截至2012年12月,系统访问量达29万人次,通过系统开展向家坝、溪洛渡2电站5个县67405个权属户15余万人的实物指标、人口界定、安置意愿等基础信息的管理,完成了22311批次资金支付业务处理,累计资金管理量达到69亿元,总数据记录数7196274条,单表最大数据记录数1376770条,电子文件58126件。

结语

移民管理工作与信息化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全新信息化移民管理模式,将促进和带动政务“公开化、透明化、现代化”,极大地提高移民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率,有效减少移民安置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经济、社会、环境问题,对水利工程移民管理向着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水利工程移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经验,对移民管理系统建设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供相关学者和工作人员借鉴和参考。建设管理模型优化、业务流程规范、信息标准统一的综合性移民管理信息系统并非朝夕,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作者:杨鹏 董舟 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网络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