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思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思索

我国目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实践教学面临着组织难度大、实习经费短缺、教学时间短、学生安全不易保障等多方面的困难,此环节在多数院校难以有效实施,造成了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这一瓶颈已成为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的一大羁绊。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虽然在校期间接受了比较完整的理论知识,但是一方面由于平时缺乏参与系统的大作业实践项目的锻炼;另一方面由于毕业设计课题题目陈旧、偏小而得不到综合训练,因此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通常会出现角色转换慢、岗位适应周期长的现象。(四)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国运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大计,在于教师。”教师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目前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情况来看不容乐观,表现为年长老师实践能力强,但专业技术知识背景单一;而年轻老师专业技术背景较宽,但实践操作能力差,尤其是综合型工程管理项目经验不足。这种师资队伍的尴尬结构在人才成为核心竞争力的今天,对于适应企业需求和专业建设都会是一大羁绊。

我国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步伐加快,跨国公司和国际合作项目越来越多,对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据调查显示,我国工程管理人才普遍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方面就经验型的人才而言,他们一般都是土木工程或其他技术专业出身,具有较强技术素质,但是知识结构单一,管理能力欠缺,对国际管理、法规、标准不熟悉,综合素质不高;另一方面就纯管理专业的人才而言,他们缺乏相应的背景技术,出现工程管理项目人员看不懂图纸,做不了工程预算的现象。调查结果表明:岗位适应能力强、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工程技术背景;较强的沟通能力、激励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成熟的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了解国际惯例操作实务的能力等等。拥有这些能力的人才是目前国内外企业所期望的。显然,面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工程管理项目国际化的严峻挑战,目前我国各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需求态势严重不符。我国高等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输送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因此面对国内和国际对工程管理人才的亟需,各高校应该反思自己的人才培养过程,积极探索和践行有效的培养方案。

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途径

针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结合国际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求,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工程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既懂工程技术又懂项目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各院校应该突出本校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在要求学生掌握工程技术类、管理类、经济类和法律类四类平台课程内容的同时,应强化工程类技术背景知识。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有效结合学校和校外企业的实训条件,努力为学生搭建各类综合工程项目的实训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项目全程管理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于工程管理中不断出现的新要求,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适时调整,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工作内容,工程管理项目中的质量、进度、成本、合同等方面内容需要系统、科学地进行教学安排;二是工作类型,工程管理项目通常包含项目管理、物业管理和资产管理等多种工作类型,因此在细化企业需求的前提下,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有所侧重,着实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保障。工程管理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合理设置专业课课程体系。在优化课程体系中,要考虑每门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及层次递进性,避免相互重复和颠倒次序,以提高每门课程及整个系统的效率[2]。各教研室要增进沟通,对课程设置共同把关,避免内容交叉、重复、断层等现象。立足于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实践课,在保留经济、管理以及法律平台等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应进一步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强现有核心技术平台课程的内容,尤其应从广度上拓展现有的核心技术平台课程,包括整个项目建设各阶段尤其是项目施工阶段所涉及的技术知识点应尽可能全面[3],使学生能够宏观把握工程管理项目的整个流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深度。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避免以往越来越多的招聘单位要求应聘学生有“实践经验”,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训是十分必要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校内实验室要充分利用相关工程管理软件,沙盘课设等进行项目管理的全程模拟,给学生一个宏观认识;另一方面是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此环节中,指导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跟踪辅导,让顶岗实习确实成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化剂,而不是走形式。

工程管理专业要培养出一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首先要有一支不仅学术水平高而且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各院校首先应提高担任实验、实习、课设等实践教学工作的教师的学历水平和职称层次,并定期指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拓宽教师的行业视野,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通过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新老教师之间切磋和沟通,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此外,可以临时聘用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管理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来承担实践指导的工作。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是在实训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增加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购置工程管理专业前沿的实验设备及模拟软件,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在社会上选择一些与专业联系紧密的企业,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把学生的一些实训项目放在企业中去完成,有利于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管理。增强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认知度。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的由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的学科。它是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后,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设立的。随着社会各领域工程项目日益复杂化、国际化,工程项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期待有效地解决,工程管理专业正日益凸显出它的优势,它的专业建设也必将日趋完善,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p#分页标题#e#

总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工程管理这个专业将面临着新的情况,整个社会对工程管理这个专业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国各院校在进行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认真贯彻教书育人并重,专业能力和个人修养并重的全方位教育理念,通过明确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育的目标、优化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设置、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加强工程管理专业建设力度四个途径来进行。工程管理专业应放眼于社会需要和发展的国际视野中,各院校在教育教学中不懈努力、不断反思,积极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途径,使得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不断完善,从而推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程。(本文作者:郑皎 单位:山西大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