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思想及育人功能的进路综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档案思想及育人功能的进路综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档案思想及育人功能的进路综述

高校档案作为档案中最为重要的一类,扮演着记录承载高校历史脉络、建设发展、思想变革、办学育人等重要“角色”,其“史实可考”“、记录更替”等作用被广为传颂和研究,但其思想和育人功能却鲜有提及。本文力图从大学全方位育人的视域切入,系统搜寻查找高校档案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弱势,探索高校档案在思想育人方面独特的功能作用,并提出其进取发展的路径。

高校档案建设管理弱失的“四化”

档案意识薄弱,导致建设管理的迟滞化。“存在即合理”,常为我们的常识所用,用来解释现实中的缺陷或者弊病,以给予合理化化解的理由。高校档案从高校成立第一天的建校文件、集体合影等开始就存在,但这种合理的存在,却经常受不到足够的重视,很多高校存在“理论上重视,实际中不重视;口头上重视,工作中不重视;领导支持就重视,领导不支持就不重视”等尴尬事实,这些直接导致档案建设的迟滞化,从场地建设到设施设备、温湿度技术要求等,都无法保证最基本的需要。物质基础决定发展速度,档案建设投入保障的不足,直接导致了高校档案建设管理的迟滞化,也间接影响了档案的思想和育人功能。信息化反应慢,导致科技资讯的缓怠化。高校档案亦从最初有价值文件文本、图片证书等的收藏,发展到声像电子数码资讯等的藏载,特别是受到现代网络的影响,高校档案的技术手段也需不断发展跟进。但现实是,许多高校对科技资讯等反应较慢,许多学校甚至连校园一卡通、OA办公系统、网际交流等都还没有实现,更何谈档案建设管理的科技化、资讯化?即使开始增加投入,也是杯水车薪,推动科技资讯化发展缓慢;有的是有心无力,在长期不被关注的角落里逐渐倦怠,高校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发展也陷入缓怠状态。文化环境缺席,导致文化建设的空心化。在认识高校档案建设管理的问题上,目前存在极为感性和极为功利两种状态,感性认识认为档案就是枯燥的资料和数据,功利状态认为档案就是承载只便当时需要的那些内容。

这两种认识,导致档案的文化建设极容易受到忽视,呈现出“空心化”的境况。“档案馆门口你来我往,档案室里东走西晃,复印机上进进出出,工作人员准时下班忙”,是高校档案工作较为形象和笼统的写照,从中不难读出高校档案建设管理的生态环境、工作人员的工作感受,其根源是没有充分挖掘档案原本具有的历史人文底蕴,积极赋予档案工作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毫无疑问“,文化缺席”是目前高校档案生态最为紧缺的意蕴。功能内涵单一,导致思想育人的缺失化。相比文化缺席,更为遗憾的是,高校档案的思想及育人功能目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利用,这一功能的缺失也让档案工作的价值再次贬损。高校档案中蕴含科学真理、实事求是精神、代表人物、典型故事、校本文化、励志内容等,无一不是感染思想的“活化石”,无一不是育人的“真教材”,对青年大学生探求科学、诚信研究、自我激励、升华情感、体验文化、热爱专业、积极向上等优秀品质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校档案思想及育人功能的“四用”

从辩证的角度看,问题的背面也即其潜在的价值。从教育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分析,不难看出高校档案在思想及育人功能方面存在积极的作用。个性化档案,成为学生思想进取的记录仪。确切地分析,高校档案还应该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素质拓展、奖惩记录等。现在许多高校借鉴国外的做法,为每个学生还建立了诚信档案,有的还建立了学生思想素质方面的专题档案。这类档案主要包括大学四年学生入团、入党时的申请书,在重要场合的发言、撰写的征文材料、发表的文学作品、好人好事表彰等等,当这些学生毕业时,为他们复制随档案袋赠送一份。当同学看见这些材料,许多自己都没有存底或印象,而看到学校档案保存得如此完整,纷纷视为珍宝,成为他们大学四年最完美的注解。通过记录学生的思想历程,不仅让他们的大学生活脱落了轻浮浅薄、光阴似箭的遗憾,更帮助他们积蓄了前进的动力和力量。多向度记载,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熏陶器。高校档案能够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镜照,不仅是因为档案记录学生成长的时代、校本背景,更因为档案通过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许多细节、有价值的载体,能够让学生从中管窥个体精神的自主性成长。

此外,学校或坎坷或荣耀的办学历史,也能对学生的思想带来正面的触动,对于他们坚持理想信念、提振精神、积极进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档案馆与图书馆不太一样的地方,比如它更加严谨、求真,更加权威、更加专业,当学生置身这样的环境,会不由自主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熏陶,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精神营养,助推他们思想更加具有探究欲望,能够领悟到“始终如一”的坚韧和“积少成多”的力量,从而养成蓬勃向上的精神品质和人生态度。全方位感觉,成为学生体验文化的感染场。档案的文化内涵之所以受到忽视,主要原因可以追溯为当前社会文化的偶然性缺席和短暂性失语,从事档案工作的人也缺乏赋予档案以更深层次文化内涵的自觉性,只是更多地服从于档案工作,而不是发自内心地服务师生需要等。事实上,高校档案是一个青年学生非常便利的体验文化、感染文化的磁场,发黄的纸张带来视觉上的厚重感,特殊的墨香味带来嗅觉上的独特感受,丰富的史料带来阅读和精神层面的快感,系统的音像电子资料带来综合的震撼感受,从档案史料中领悟到各种思想、价值的巅峰般的幸福体验,都无一不是文化磁场的构成要素。

通过各种感觉形成的文化感受,会让人印象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从而拼补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全过程追踪,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记事本。档案常给人没有生命的感觉,但却会呼吸;档案给人单调枯燥的感觉,但却充满了活力。从积极的角度看,档案是有生命的,因为它具有伴随个体、群体和时代的温度,如果充分利用好高校档案,就能产生拟人化的作用,让档案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记事本。入学档案,记录学生从高中阶段跨入大学校园的生涩;军训档案,记录学生从娇气襁褓到坚韧抗打的顽强;入学考试,记录学生延续高考状态的无畏;第一份入党申请书,记录学生思想的点滴进取;期末成绩单,记录学生一年后的收获;撰写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记录学生若有所思后的进步;奖学金,记录学生超群努力后收获的硕果等。高校档案只要实现了全过程追踪,通过记录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能成为见证学生成长、促进学生成才的记事本,成为一届届校友终生铭记和感恩的日记本。#p#分页标题#e#

高校档案育人功能强化的“三路”

加大投入保障,夯实育人条件升级换代之路。投入和条件保障,是高校档案科学发展、强化思想与育人功能的基础。按照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和要求,高校档案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在场馆方面,除了达标之外,应根据档案类型进行分区,还应该开拓学生个性化档案,加大为学生直接服务的力度;在档案资料方面,应更加重视系统收集,注意优中选优、精中挑精,确保档案史料的精细化和精确度;在信息化发展方面,应自主研发或积极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和查询软件,提升管理效能;在数码档案方面,应建立足够容量的数据库,实行分类编号,确保快捷准确查询。转变工作观念,走上育人思维另辟之路。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应充分参与学校的育人工作,积极推动档案工作与图情工作的交融,推动档案工作与教学工作的互补,加强档案工作与学生工作的互动交流;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要走出档案馆,走进教学楼、走进课堂、走上讲座、走到学生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史实,探讨学校办学育人精粹,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增强学生荣誉感。通过以上举措,实现和强化高校档案辅助育人功能,塑造档案唯实、唯真、唯美的全新形象,让高校档案工作的育人形象得到更多更广泛的认同。

提升服务质量,走向育人内涵开放拓展之路。塑造好一定形象后,内涵拓展就变得至关重要。高校档案要对学生的思想和成长产生一定影响,首先必须坚定“服务育人”的理念,不断端正服务态度,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其次,还应该树立更加开放的意识,进一步拓展档案工作的内涵,通过加强与教学环节、理论研究环节、课余素质拓展环节等的联系,实现内涵和外延的拓展。再次,必须走“文化强档”之路,通过在重要节假日、学校校庆纪念期间等特殊时间段,让档案展览走出馆藏,走到操场,走进学生心中;应该确立档案工作的标志、理念、形象等文化系统,赋予档案工作系统的文化内涵;可以结合各学校实际,让学生更加了解档案工作,懂得如何更好地利用档案资料帮助自身成长。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高校档案虽安居一隅,但其育人的责任却不可推卸、不可懈怠,高校档案应该在大学办学育人过程中作出更多的、应有的积极的贡献。

本文作者:魏巍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