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医务人员医患关系论文

中医院医务人员医患关系论文

1研究内容

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患关系紧张和医疗纠纷对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带来的影响;(2)医患关系紧张和医疗纠纷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愿望和职业信心带来的影响;(3)医患关系紧张和医疗纠纷对医务人员家庭生活带来的影响;(4)医务人员是否因医患关系紧张而产生消极的工作态度;(5)对中医医院医务人员的焦虑状况进行调查;(6)用焦虑评分(SAS)对医务人员焦虑状况进行量化分析。

2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资料来源于北京某三甲中医院的临床医务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取调查样本,无特定医护人员比例。抽取来自内科、外科、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妇科、儿科、骨科、针灸科、放射科、多功能科等临床一线科室的医务人员,具体的研究对象覆盖高、中、初级职称的医护人员,年龄跨度从18岁至59岁各个年龄段。具体资料:正式发放问卷536份,有效回收522份,回收率97.4%,参与调查的男性医务人员124人,女性398人;医生196人,护士326人;工龄3年以下职工190人,3~10年157人,11~20年101人,20~30年58人,30年以上16人。

3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SPSS17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分析方法主要采用百分率分析及χ2检验。总影响率=(非常严重影响+有很大影响+有一些影响)/该组总人数。

4调查结果

4.1医患关系紧张和医疗纠纷对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带来的影响

因医患关系紧张而影响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大部分医务人员认为“有一些影响”,或是“有很大影响”,甚至是“非常严重”,总影响率医生达82.1%,护士达83.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医务人员中,21~30年工龄组总影响率达87.3%,高于3个低工龄组,呈工龄越长压力越大的趋势。

4.2医患关系紧张和医疗纠纷对医务人员工作愿望和职业信心带来的影响

因医患矛盾而影响职业信心的调查表明,大部分医务人员认为有相当大的影响,其中32.48%的医生和29.21%的护士表示“非常严重”;表示“有很大影响但能在帮助下坚持”的医生和护士分别占22.84%和29.84%,两项相加均超过50%;但医生与护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医务人员中,11~20年组表示“非常严重”的比例(占44.1%);各工龄组医务人员表示“没有影响”的比例均极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没有工龄区别。

4.3医患关系紧张和医疗纠纷对医务人员家庭生活带来的影响

因为医患关系紧张而影响家庭生活的调查表明,大部分医务人员认为“有一些影响”,或“有很大影响”,甚至是“非常严重”,总影响率医生达77.05%,护士达76.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医务人员中,认为“有很大影响”和“非常严重”的两项总和中,21-30年组占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工龄组影响大于低工龄组。

4.4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务人员消极工作态度的影响

对医务人员是否因医患关系紧张而工作态度消极的调查表明,医生和护士都有超过40%的人表示“有时有”消极态度,而“经常有”消极态度的医生占25.64%,护士占13.0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医务人员中,11~20年组表示“经常有”消极态度的比例为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工龄>30年组外,工龄越大,影响越大。

4.5医患关系紧张对中医医院医务人员焦虑情绪的影响

对医务人员焦虑情绪的调查表明,认为“极为严重”和“非常严重”的医生达21.64%,护士达27.45%,表示“没有”焦虑情绪的医生与护士只占3.09%和5.3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医务人员中,认为焦虑症状“极为严重”或“非常严重”的以11~20工龄组的比例最高,两项之和达35.8%,4~10年组与3年以下组的两项之和也都超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6医务人员焦虑评分(SAS)情况

对医务人员焦虑评分(SAS)的调查表明,有轻度焦虑(50~59分)的医生与护士分别占21.05%和24.75%;有中度焦虑(60~69分)的医生与护士分别占2.92%和6.27%;有重度度焦虑(70~79分)的医生与护士分别占1.17%和2.64%;3项总和医生占25.41%,护士占33.6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医务人员中,11~20年组轻、中度焦虑的比例最高,达37.8%;4~10年组重度度焦虑的比例最高(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讨论

医患关系紧张和医疗纠纷对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三甲医院的医务人员平素工作强度大、难度大、风险大,一线工作人员经常要参加倒班加班,作息时间不规律,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精神高度紧张,不但要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还要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应对患者和社会媒体的多方质疑,另外职称晋升和岗位竞争也经常困扰着医务人员,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医务人员倍感压力。当这种压力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和释放,就会逐步出现烦躁、失眠,紧张,经常不自主地发脾气等焦虑症状,严重的还会发展到情绪低落、抑郁悲观、不想做事、思维迟缓等抑郁症表现。韩立丽等对山东省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有36.3%的被试者处于抑郁状态中,22.5%的被试者处于中度或重度抑郁状态。贺锋对深圳市医务人员抑郁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25.7%的医务人员患抑郁症,其中1.8%为重度抑郁,随着每周加班时间延长,上晚班频率的增加,患抑郁症的概率也随之升高。杨敏丽等对昆明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的健康水平进行调查表明,医生心理健康水平最差,依次表现为躯体化、恐惧、敌对、焦虑、抑郁、强迫等症状,阳性检出率医生为57.12%,护士为54.4%,医疗技术人员为42.4%;而35~45岁阶段的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比其它年龄组差。封秀花等的研究表明,综合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10~20年工龄段护士的心理问题要普遍高于其它工龄段。

6结语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有超过80%医务人员认为健康状况受到医患关系紧张等压力的影响,其中表示“非常严重”和“有很大影响”的比例超过了50%,焦虑情绪对日常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有超过20%的医护人员表示这种焦虑“极为严重”或“非常严重”。其中工作11~20年的医务人员健康状况最值得关注,“极为严重”和“非常严重”的比例超过1/3。焦虑评分(SAS)调查表明,有超过1/4的医生和超过1/3的护士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11~20年工龄组的焦虑情况最为严重,有40%的人员患有焦虑症。医患关系紧张和医疗纠纷影响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他们的家庭生活产生不良影响。调查中有超过3/4的医生与护士表示家庭生活受到影响,其中有40%左右的医生与护士表示影响“非常严重”或“有很大影响”。11~20年工龄组的医务人员有1/5的表示家庭生活受到的影响“非常严重”。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是保障患者健康的前提。对于如何保障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高勇等学者认为医院首先要减轻职业负荷,避免过劳现象;其次是要创新医务人员培训内容和形式,强化社会学、心理学等情商方面的学习和讲座,提高人文素养。杨素芬认为医院工会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应通过便捷、专业的心理疏导,解决个别需要帮助的医务人员在工作或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困惑。笔者认为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面对多种压力,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管理者要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改善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比如合理调配岗位人员,合理安排倒班时间,合理分配日常工作任务,适当扩充重点岗位编制等,并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逐步解决职工收入与付出不匹配的问题。针对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大的问题,特别是急诊科、外科、骨科、重症医学科、妇产科等易发生医疗纠纷的高危科室,医院管理者应定期评估临床一线人员的心理状态,及时缓解医务人员潜在的心理和健康问题。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培训,人文医学培训等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让医务人员用积极的方式释放不良情绪,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应对各种压力,树立自信。

作者:郑宏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