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患沟通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对医患沟通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医患沟通是医学目的的需要。医学不仅要始终盯住疾病,更要尊重患者的权利,才能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体现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天职。在医疗服务工作中,应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并把人性化服务体现在医疗服务的流程中。只有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以促进医疗工作的发展。

一、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1)医疗信息不对称医疗行业专业性较强,医疗卫生工作者拥有医学知识和专业技术,具有诊疗特殊干预权,而患者一般缺乏关于人类的疾病、健康知识。医疗信息的不70对称导致患者没有能力与医生进行平等对话,医生在诊疗活动中处于主导和优势地位,他们的决定具有绝对的权威。再者,社会上大多数人对医疗行业的特殊性、高风险性认识不足,并且对现有医疗水平期望值过高,风险认识不足,认为自己花了钱,就应该获得自己满意的疗效。在这种情况下,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否则易导致医患纠纷。

(2)医务人员门诊量大目前,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并且分布不合理,相当多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条件比较好的医院。在这些医院经常是人满为患,医务人员工作量较大,造成医患沟通的时间受限。在综合性大医院,专家门诊量一日可达80余人次,每位患者诊疗时间约3~5分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沟通。另外护理人员严重缺编,欧美发达国家床护比为1∶2,甚至达到1∶3,我国规定为1∶0.4。而根据卫生部对全国400多家医院的调查,实际上三级综合医院床护比为1∶0.33。医护人员在繁重的工作中,很难做到有问必答,有时不能及时做到与患者进行耐心的沟通工作。

(3)医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我国医疗服务供不应求的现状,使一些医务人员产生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在医学生物学模式和技术化倾向下,使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以“疾病为中心”,往往只见疾病不见人。依赖实验室检查和大型设备等高科技越来越多,而望、触、叩、听基本的检查越来越少,忽视与病人的接触和交流。有些医护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沟通意识淡薄,在医疗过程中不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同意权。有时沟通不力,告知不明,并且医疗风险估计不足,一旦疾病恶化,患者及家属不能接受。某些医院医疗服务信息公示不够透明,使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工作缺乏信任、不理解而造成误解。个别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端正,有向患者索要红包的现象,造成患者的不满。根据中华医学会调查,医疗纠纷80%缘于沟通不好。

(4)法制观念淡薄目前,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普法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国民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而部分医务人员不重视法律法规学习,不关注医学伦理,在医疗活动中较多的强调自己的治疗主动权,未能及时履行法定告知义务,该解释的不解释,该告知的不告知,该保密的不保密,该让患者签字的没签字。结果,侵犯了患者的权利,触犯了相关的法律制度,伤害了患者的感情。三、做好医患沟通的对策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提,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基础。思想与情感的沟通是尊重和信任的基础,只有加强医患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医患双方才能充分、有效的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才能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减少甚至避免医患间产生心理隔阂,营造相互尊重、信任、理解的氛围,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医患沟通的主要内容

1.诊疗信息的沟通病人就诊时,为了明确诊断,医生与患者首先要进行病史沟通。初步诊断后,医护人员要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所患疾病的诊断情况、诊断依据,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患多种疾病;应告知主要治疗措施,某些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病情的转归及其预后。对重要检查的目的及结果,实行有创检查的风险要及时告知患者。对外科手术病人应讲明手术风险及预后判断。医务人员要耐心回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诊疗工作顺利进行

2.履行签字制度《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在对危重患者拟采取抢救措施时,医疗机构实行手术、特殊检查或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的同意并取得患者家属的同意签字,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3.情感的交流在接诊病人时,视病人如亲人,愿为患者奉献爱心,充分重视、关心病人。用心聆听患者的倾诉,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要做出耐心解释,设身处地的为病人着想,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4.医疗费用使用情况的沟通贵重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前应征得病人同意,并取得同意签字。每日按时发放当天费用清单,并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欠费时应及时沟通。

三、合理的沟通方式

医患沟通时,双方应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医护人员要用热情的语言、关怀的态度与患者沟通、交流,这样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健康需求,选择适当的时机、场所和相应的沟通方式。对医学知识掌握多的患者可使用医学术语,内容简洁。对文化水平低的患者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善于用体态语言,细致入微地交流。与年轻人沟通话题要积极、语言要委婉、态度要温和,并关心体贴他们,消除焦虑心理。与老年患者交谈时,要视其为长辈,充分重视他们的感受,尊重、关心他们,谈话要恰当控制和引导;为治疗依从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医师不但要有同情心、责任心和爱心,还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良好的语言艺术,善于理解病人的感受、心情和痛苦。

四、结语

语言交流是医患双方沟通的一种重要形式,沟通时要采用文明用语,注重用语的科学性。同时采用诚恳、和蔼的态度,适当的语速,温和的语气,轻柔的语调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在沟通过程中要多用劝说性、鼓励性、积极暗示性的语言,避免使用刺激性、伤害性和消极暗示性的语言。医务人员应多观察病人的情绪状态、注意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用真诚和尊重关注患者,给患者树立良好形象,以取得信任。在形成医患关系的同时,医患双方就形成了各自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在医疗行为中,医师在享有诊疗权的同时,应加强医患关系沟通,严格履行法定告知义务,使患者及家属充分享有知情权、同意权、选择权,只有医患双方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严格履行各自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才能享有自己的权利。

作者:黄锦荣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校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