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管理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48例在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在双盲的情况下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护理人员行传统的管理制度,观察组护理人员行人性化管理制度。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护理工作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近年来,患者、患者家属、医疗单位管理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需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传统的护理管理制度往往制约了护理人员的发展。所以如何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增加医疗机构的竞争砝码,已经成为管理工作人员今后的工作重点。人性化的管理正是适应这一需求的新兴管理模式,倡导在提高整体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同时,尊重、关心护理人员,为其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和平台,为其营造友好、和谐的工作氛围等[1]。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的护理人实施人性化管理,目的是为进一步探究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所得结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工作的48例护理人员,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4例,年龄为22~49岁,平均年龄(31.6±6.4)岁,对照组24例,年龄23~48岁,平均年龄(32.7±5.9)岁。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工作内容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行传统的护理管理制度,根据科室需要进行正常的工作排班、常规的进修学习、专项技能培训等。观察组行人性化管理,具体为:(1)合理的分配工作,具体分配工作之前先全面评估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初步了解护理人员的爱好、特长、生活习惯等,分析总结护理人员的性格特征,根据掌握的信息进行针对性的工作分配[2]。(2)营造友好和谐的工作氛围,为护理人员配备先进高效的医疗器械,优化医疗格局,帮助护理人员减缓外界因素带来的精神压力。在日常工作中要关心、理解、尊重护理人员,激发老护士在工作中的责任感,调动年轻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护理人员参与到日常工作管理和决策中去,耐心倾听护理人员对各项工作的意见及建议,体现个人智慧及能力的同时又增进了团体凝聚力和团队合作意识[3]。(3)制订科学合理的奖励、考核制度,根据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水平、具体工作的复杂性以及护理工作的质量,给予其相应的奖金、假期、进修等奖励,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的热情。同时,采取多层面、多格局的良性竞争方法,激励护理人员提高工作效能及质量[4]。

1.3评价指标

护理质量评价采用本院护理管理部制订的护理工作质量评价量表,每项总分为100分。护理质量评价由护理部统一安排进行,入选的护理工作人员均需参加测评,统一进行打分并记录。主要包括操作熟练程度、应急能力、改革创新护理方法、护患交流沟通能力、工作责任心五项内容。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操作熟练程度(94.8±10.6)分,对照组(88.1±11.2)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280,P<0.05);观察组应急能力(95.1±13.2)分,对照组(87.5±1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26,P<0.05);观察组改革创新护理方法(79.1±9.8)分,对照组(67.9±11.8)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771,P<0.05);观察组护患交流沟通能力(85.7±8.9)分,对照组(78.9±9.4)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734,P<0.05);观察组工作责任心(91.7±6.3)分,对照组(80.9±7.2)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302,P<0.05)。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1.7%(22/24),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58.3%(14/24),经统计学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111,P<0.05)。

3讨论

优质的护理服务质量,先进的医疗水平是医院竞争的核心实力。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是保障良好护理服务质量、医疗水平的前提。护理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发掘每个护理人员的最大潜能,优化配置护理资源,从而改善护理服务质量[5]。但传统的管理模式过于刻板,仅是依据科室发展、患者需求进行日常的工作安排,并未将如何实现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激发其工作潜能作为管理内容。人性化管理要求以人为中心,以合理化、高效用人为前提,充分调动、激发护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改革性,最终达到优质资源配置最大化的目的[6]。为护理人员营造友好和谐的工作氛围可缓解、消除外界不利因素带来的精神压力,让护理工作人员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让其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提高对工作的满意度,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7]。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奖励制度,可以激励护理人员的同时,以规章制度来约束其工作行为,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工作中的差错,避免了不必要的护患纠纷[8-9]。本次研究结果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观察组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上所述,人性化护理管理显著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及工作质量,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增加了其工作的责任心,使其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

参考文献

[1]傅丽丽.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J].护理研究,2007,21(2):165-167.

[2]郑守华.人性化护理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33):3075-3076.

[3]任资颖.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7):157-160.

[4]王秀梅,范秋霞.人性化服务的内涵及在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5,19(12):1035-1036.

[5]李平.人性化服务在医院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5,5(4):34-36.

[6]杨建设.人性化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4):273-274.

[7]李珍.基于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运用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7):99-100.

[8]杨丽华.临床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理念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8):169-171.

[9]程丽萍.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5,21(35):13-14.

作者:吴辉燕 吴显卿 单位: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