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视角下非言语交际分析

中西文化视角下非言语交际分析

摘要:非言语行为是对言语行为的补充,是人类交际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言语行为一样,非言语行为也受文化的影响,一方面,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不同的非言语行为;另一方面,不同的非言语行为也折射出不同的文化特征。本文主要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西方非言语交际的差异,并针对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言语行为差异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非言语行为;文化差异;交际

一、非言语交际概述

非言语交际就是不用言语表达而进行的交际行为,是人类所特有的行为及属性,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这些属性和行为,接收者同样也是有意识地接收并进行反馈。简单地说,不通过言语传递信息的方式就是非言语交际。学者K.W.Back将非言语行为分为三类,即动态无声的,多指体态语,如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及触摸行为;静态无声的,多指物体及环境语言,如个人的穿着、面部的妆容、标识等;有声的,也称副语言,包括非言语性的各类有声活动,如叹息、咳嗽、打哈欠等。非言语行为在交际过程中起着代替语言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二、非言语交际与文化

人类的非言语行为既有生物特性又有文化特性,生物特性是指,在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时,人也会像动物一样,通过表情、肢体动作等行为来表达其心理反应。文化特性是指在人类发展历程中,非言语行为逐渐转化成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符号,在长期的积累与沉淀中被打上了文化的印记,具有极强的社会文化性。然而,由于文化形式和思维观念的不同,同一种非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被理解和接受的程度也是不同的,比如,中国同性好友间的牵手意味着友谊,而在西方文化中则被视为是同性恋。所以,文化影响着非言语交际,只有真正了解文化才能正确理解相关文化背景下的非言语行为。

三、中西方非言语交际差异

(一)体态行为差异

体态行为指可以用来传递信息的动作及表情,大体包括面部动作、手势动作、体态行为、腿部姿势和接触行为五种,不同的体态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含义。例如,在交谈过程中,阿拉伯人喜欢用极热情的目光注视着对方,英国人也认为注视对方的眼睛是一种礼貌,然而,日本人却认为这是不礼貌的,中国人也很少有目光上的对视,他们认为低眉顺眼似乎才是对于对方的尊重;手势语“OK”在美国多表示“好的”“可以”,在日本代表金钱,在阿拉伯则表示极度的憎恨;在中国,手心向下招手,是“请人过来”的意思,而在英国则表示“再见”;在中国,坐着休息时随意抖动小腿,属于悠闲的一种表现,但在西方人看来则是一种烦躁的表现;初次见面时,中国人通过握手表示欢迎和尊重对方,而欧美国家的人通常用拥抱和亲吻来表示欢迎。

(二)副语言差异

副语言又称伴随语,如声音的强弱、语调的起伏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副语言的使用上也存在差异,例如,西方人往往对打呵欠、咳嗽等行为较为在意,而中国人则不太忌讳这些细小的行为。在音量上,中国女性说话声音一般较小,她们认为这是一种优雅的象征,而西方人则认为这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他们在讲话时音量往往稍大,认为大音量的讲话既是尊重对方,又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关于沉默,中西方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在西方,沉默所传递的信息较为消极,他们认为沉默往往代表了冷淡和不在乎;而在中国,沉默的意义则更为积极,中国人认为沉默的含义极为丰富,如沉默是金,是一种美德。

(三)空间观差异

人类的空间观是后天形成的,所以,因为文化的不同,对于空间观的认知也不同,空间领域研究的奠基者霍尔通过研究发现:美国人在交流过程中,谈话者的距离为51~64cm,而在中国这个距离就会相对减小,因此,在中西方的交流过程中,中国人会认为谈话距离过远,而西方人也会对中方的近距离交谈感到不解;在对待拥挤的态度上,中国人认为拥挤过程中的碰撞是可以理解的,往往持宽容态度,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是无法容忍的,认为对方应该向自己道歉;西方人极为重视个人物品领地的所有权,他们认为个人空间是不该被侵入的,而中国人相对不那么在意。因此,中国人会询问对方新衣物的价钱,甚至还会触摸一下衣物,来表示自己的关心,然而,西方人却认为这些问题已经侵犯了个人隐私,是一种无礼的表现。

(四)时间观差异

时间也是非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流过程中,时间往往与非言语行为相结合,使传递的信息更为清晰。西方人的时间模式是单一性模式,体现了西方对时间的重视,他们认为守时是高效率的基础,认为时间就是金钱,所以,应严格遵守约会时间;而中国人的时间模式是多样性的,他们在做事情时通常不事先安排日程,没有时间约束,更强调交际的完成结果,而不是单一地按照日程表去做事。同样,中西方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态度也存在差异,中国人有着强烈的过去取向,往往传统观念较强,对过去有着明显的敬意,对未来并没有特别的兴趣,他们认为未来是难以预测的,而西方人则更注重未来,他们认为未来是可以由自己主导的,至少可以受自己的影响,他们相信现在的努力是对未来的准备,过去是条死路而未来充满希望。

四、应对中西文化交流中非言语障碍的策略

(一)理解并接受中西文化中非言语行为的差异

学会理解并接受中西方文化中非言语行为的差异,并不是说中西方的非言语交际没有共同性。其实,非言语行为都有其普遍性。比如,在表达情绪方面,人们所使用的方式是大致相同的,快乐时会微笑,难过时会哭泣等。理解并接受这种非言语行为差异,并不代表一定要使用对方的非言语行为,而是用一种理解的态度去接受对方的非言语行为,以达到良好交际的目的。

(二)学会调节对非言语行为差异的情感反应

在中西方交流过程中,我们应学会调节对非言语行为差异的情感反应。在交际中,人们往往会对身体的动作、说话的音量、谈话的距离等产生心理上的反应,这些反应是正常的。交流者需要做的是了解西方文化,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学会调节自身产生心理变化时的情感反映,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从而达到良好沟通的目的。

(三)克服非言语交际中的文化优越感

人们总是习惯性认为本国的文化是世界上最优越的。因为我们对这种文化更加了解,然而,每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但大多数人都是当局者,往往对于自己文化中的缺点视而不见,就像古诗中写到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么,要克服交际障碍,我们就要学会克服对待自身文化的盲目优越感,把自己国家的文化与世界文化进行全面对比,进一步发现自身文化需要改进的部分,做到扬长避短,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四)培养非言语交际中的文化敏感性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非言语行为模式,一种意义在不同文化中可能用不同的非言语行为表示;同样,一种非言语行为在特定的文化中有其特定的意义。在某种环境中,该用或不该用某种非言语行为,其实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有其固有规则。比如,交谈时双方应保持多远的距离、什么时候将目光移走、什么时候皱眉、什么时候微笑、什么时候应该提高音量、什么时候应该伴随怎样的手势、什么时候应该安静地交谈,等等。此外,文化正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非言语行为也在同时发生变化。因此,在中西文化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必须培养文化敏感意识,学会了解、接受、尊重对方的文化,切不可片面认为在自己国家里得到认可的东西在其他国家也同样行之有效,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善于理解对方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判断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两种手段,相互补充,缺一不可。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辅助,非言语交际传递的信息更为丰富、微妙,甚至可以起到言语交际所不可能起到的作用,产生的影响也更为深刻。中西方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非言语行为也存在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做到学会理解并接受中西文化中非言语的差异,学会调节对非言语行为差异的反应,克服非言语交际中的文化优越感,培养非言语交际中的文化敏感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我观察力与自身修养,加深对西方文化的认知,增强自身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运用正确的非言语交际策略,进一步消除文化误解,避免中西方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康倩.非语言交际综述[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2):93-94.

[5]李育卫.英汉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对比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5):54-58.

[6]孟小云.体态与交际[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8.

作者:唐一萌 单位:黑河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