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类高职校园文化品牌构建

旅游类高职校园文化品牌构建

一、场与文化品牌

文化是高职院校品牌的核心,高职院校的文化品牌不是凭借管理者凭空想象而来的,它产自于是特定的文化氛围,带有强烈的文化烙印,高职院校领导和管理者,在实践中应该强化院校品牌的文化特征,并充分发掘和发挥品牌的文化功能作用。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高校文化品牌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文化品牌是高职院校保持社会关注度和良好的社会声誉,进行自我营销和自我包装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的文化品牌包括校园建筑文化、院校管理文化、学生团学社活动、学校校训等方面。旅游类高职院校作为高职院校中的一个分支,构建一个能够促进院校发展的文化品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院校师生的价值观念,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符合旅游行业价值观念;同时,文化品牌作为院校精神文化的核心,能够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促使院校师生自行自我调控,向符合旅游行业的核心价值文化靠拢;最后,一个符合旅游行业发展的高职院校文化品牌是院校发展过程中文化的积累积淀,融合了学院的发展方向,汇聚了旅游行业的重要特征。场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所形成的空间。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首先将物理学中“场”的概念运用到人文社会科学中。文化场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种文化现象相互影响,相互叠加的总和。高校,是一个特殊的文化场所。它不仅是文化的受众,同时它还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这两种角色相互叠加,造就了高校特殊的文化场。高校作为文化场的主体,其肩负着育人的使命,在面对着其文化场内的各种文化现象,必须对文化场内的各种文化做出思考和应对。在这个特殊的文化场中,如何构建符合当代特色和时代需要的高校文化品牌,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旅游类高职院校的文化场在地域特征、时代特征、行业烙印、文化氛围、教学形式、实践方法上都和本科院校、理工科类职业院校、经贸类职业院校等有不同的地方。在文化场中构建文化品牌就是把旅游类高职院校放在其所处的旅游行业文化场中进行研究,把旅游类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高职院校进行研究。通过这样的文化品牌建设研究,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发展,提升其自身竞争力和知名度,累积文化底蕴有着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较早对高校校园文化进行研究的是1986年沈辉发表在《青年研究》上的《校园文化浅析》,该文章介绍了校园文化的形成、校园文化的特征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从高校校园文化研究到高校品牌研究的转变是在2000年前后。宁永红发表于2002年的《论高校品牌的塑造》是较早进行高校品牌研究的文章,文中提出“高校要清醒的认识到树立品牌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挖掘、打造学校的管理、教学、科研、标识等无形资产潜力,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马必学于2004年发表在《中国高教研究》上的《论高等职业教育品牌战略》是较早进行高职品牌研究的文章,文中提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注重内涵发展,实施高职院校品牌战略不仅是关系到每一个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姜文明于《旅游学刊》1990年第1期上发表的《树立长期稳步发展的战略思想办好旅游职业教育》和袁立辉于《旅游学刊》1990年第3期上发表的《论旅游职业教育》是国内较早关注旅游职业教育的文章。黄继元于2003年发表在《旅游学刊》上的《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方向探讨》是国内较早把视野专注于高职院校旅游教育的研究。近些年,随着旅游类高职教育研究的深入,旅游类高职的教学模式(如:莫志明《旅游类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建设探讨》)、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如:邓菲《浅谈旅游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学生思政教育(如:叶蔚兰《工学结合模式下旅游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等与旅游类高职教育有关的一些课题均有相关研究。2012年上海师范大学程小康的硕士学位论文《旅游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则认为“旅游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是什么,怎么建设旅游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已经成为促使旅游类高职院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而2011年郑州大学孙国亮的硕士学位论文《郑州旅游职业学院的品牌提升研究》更是围绕旅游职业院校的品牌建设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是在梳理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高职院校品牌的核心——“文化”这一角度入手,利用“场”概念,把旅游类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的核心内容“文化品牌建设”放入到文化场的整体中进行研究。

三、旅游行业文化场对旅游类高职的影响

旅游行业文化场对旅游类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影响较大,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行业文化场要求旅游类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面向国际化。旅游业是我国对外交流的窗口行业,旅行社、酒店、餐饮、交通运输行业都经常接触外国游客。在与外国游客接触的过程中,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国际化的语言环境,这使得旅游类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国际化。旅游类高职院校的国际化不但要体现在教育教学、师生交流上,还要体现在文化品牌建设上。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特征的校园文化品牌,能够对学生产生正向的熏陶和培育,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具有国际化视野。2.因旅游行业文化场的影响,旅游类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品牌要以其所处的地域文化为基础。旅游是具有地域性的,旅游类高职院校的文化品牌要以院校所在的地域文化为依托,进行地域文化的培养和整合。旅游的地域性体现在地理文化、民俗风情、饮食习惯的各方面的文化差异上,旅游类高职院校在进行文化品牌构建时,注重旅游行业文化场的地域性特征,能够在人才培养、招生就业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符合地域特色的导游培养,能够使学生在本地旅游行业就业后,在接待外来游客时,对本地风土人情、地域特色有充分的讲解,让游客能够充分的感受到旅游目的地的地域文化,提升旅游体验,增进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认同和好感。3.旅游行业文化场要求旅游类高职院校突出服务文化。旅游业属于服务性产业,其接待对象、行业要求、行业发展等因素直接影响到旅游类高职要具有服务文化和微笑意识。旅游类高职院校在文化氛围营造和文化品牌建设时需注重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具有优秀的服务意识是做好旅游业的必然要求。因此,旅游类高职院校要开设礼节礼仪课等,突出其对服务文化的重视,使学生在校园里和走上旅游行业的工作岗位后,能够用具旅游专业特色的服务性,提升自身职业竞争力,服务和推进旅游行业的发展。

四、基于旅游行业文化场的旅游类高职院校文化品牌建设实践

旅游类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品牌构建和普通高校以及非旅游类高职院校优势哟不同的重要原因是旅游类高职院校所处的旅游行业文化场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并深入的影响着旅游类高职院校发展。旅游行业突出服务性的特点要求旅游类高职院校需要把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和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以及旅游人才培育结合起来,以培育合格的一线旅游人才为方向。在构建旅游类高职文化品牌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院校文化品牌构建要立足旅游行业,适应旅游行业发展要求,能够合理的调整教学及各类活动,提升所培养的学生与旅游行业对接的契合度。2.院校文化品牌构建过程中,除了要注重旅游行业文化场的影响外,也要注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真正的将产学研结合起来。只有以旅游产业为依托,将旅游行业文化场下的产学研三者相融合,才能构建出全面且适合院校发展的文化品牌。3.注重国际化。国际化是旅游行业文化场对旅游类高职院校的必然要求。国际化不单要注重外语学习,还要加强与境外旅游行业的沟通交流。要让学生到国外进行实习交流,而且还要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的旅游院校和旅游行业进行学习挂职。只有学生和教师都具有国际化视野,才能真正实现旅游职业教育的国际化。

作者:金明磊 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