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

[摘要]校园文化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六个角度对新时期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当代大学生在文明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问题探析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凝聚作用,高校的校园文化气氛好坏影响着学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每个学校的校风校纪都有自己明显的文化气息,影响着学生的内心的斗志,也能增强学生前进的动力,文化氛围有很强的同化作用,提高高校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另外,校园文化具有无形的魅力,具有榜样的作用,优化校风、校纪,有利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还有指导作用,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整合学生的思维,从而更深入地认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获得课本上不曾有过的人生宝贵财富。

1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

1.1校园文化的多样性。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城市,有些高校还有外国留学生,这些学生都带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点,在高校的校园中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多元性的文化。为了满足学生不同学业需求,开设了尔雅课程、远程教育等课程。高校的学生在不同的文化氛围熏陶下成长,接受到来自不同地域高校教师的文化课程的学习,教师的文化多样性也影响着学生。1.2高校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在高等院校学习的大学生,毕业后,会融入到社会中,奔赴到世界各地,同时也会把大学的校园文化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形成了文化大融合的局面。1.3高校校园文化的个性化。目前,很多高校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学生就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突出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专业人才。还有些高校的课程,同一门课程分别有不同教师进行授课,同一领域的课程开设不同的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个性化的发展,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公选课程。1.4高校校园文化的美学性。高等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都会融入到美学的文化色彩,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教学楼宇、学校的教学设备设施、校徽的设计等都非常形象而且直观体现出美学特色,融合了美的文化元素,具有美学特点。

2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受价值观多元化的负面影响。在开放性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大学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元化文化思想,在个别师生中出现了个人主义、颓废精神。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学生对学习的倦怠思想也逐渐凸显出来,认为学好学坏都一样找工作。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个别教师过分追求功名,丧失原本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迫于岗位考核、职称评定而利用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追求工作量和撰写论文的数量上,忽视了与学生思想和情感的交流。2.2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高校校园在建设过程中过多地强调现代元素,导致与原有校园的文化底蕴严重脱节。很多高校片面追求校园建设的规模和校园的时代特色,导致了大学校园失去了原本的特点和个性魅力。2.3网络对校园文化带来了冲击。互联网络已经遍及整个大学校园,上网成为校园随处可见的风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生活方式、语言交流,甚至是思维观念都深受影响,大学生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畅所欲言,虚拟的网络世界给大学生们带来了存在感,网络为大学生带来了新型的学习方式。网络文化资源可以共享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沉醉于网络世界,玩游戏、荒废了大好的学习时光,对校园内的大部分集体活动不感兴趣、不参加,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人文文化氛围逐渐淡化。网络文化逐渐占领了学生的思想阵地,有些学生意志力不够坚定,就可能被“黑色信息”或“黄色信息”所吞噬。如何应对网络不良文化的侵袭,高校的管理机制可能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2.4社会辐射作用不突出。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应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校园文化虽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但却没有很好的衔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了校内,与校外的大众文化接触甚少,也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发展,致使校园内外文化建设脱节。有些高校的校园坐落在郊区,有些与世隔绝的意味,校园文化无法与城市的发展同步,也难以形成良性互动。高校的在校生,在校学习期间,个别学生不太关心时事,不关心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乃至身边生活的环境,而是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继续深造而学习,为了就业而努力,个人主义倾向十分严重。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适应社会的各个行业,从而使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产业放射性的影响。另外,高校的文化建设针对的主要群体是大学生,无视了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这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2.5校园规模的扩大,多个校区的出现,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带来影响。由于存在多个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统一性和凝聚力减弱,两个校区的师生势必会对比,也一定分配不均,势必造成心理失衡,使有限的资金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如何达到和谐有序的发展是两地办学的一个难题。2.6就业压力负担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也随之加重,很多大学生从大一入学开始就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考级、考证、专升本、自考、考研、考公务员等等,对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很少,也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3.1高校校园的多元化的教育元素齐抓并进。学校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德、智、体、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演讲比赛、辩论会等,促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教育的形式融入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进步和健康体魄的协调发展。二是结合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重大事件、开学典礼和学位颁发,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对师生中的好人好事加大宣传,使学生有意识地规划自己奋斗的方向。三是开设一定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如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礼仪、民俗学、社会学、文艺汇演、书法绘画等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让学生有更多动手实践的环节,增强自信心,运用巨大的文化力量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辅导,培养大学生积极的竞争意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共同进步,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3.2创造校园先进文化的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高校应该有个性化办学思路和教育理念,一是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在教师队伍中积极宣传师德典型,形成优良教风;在学生中积极树立学习标兵、促进学生向榜样看齐,形成比、学、敢、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二是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校园的一草一木,教学的设备设施都应该完善,充分利用校报、电台、播音台积极宣传思想、文化,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感人奋进的好人好事。让学生接近积极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最终将其渗透到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真正形成氛围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2]。三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比如:宿舍文化、英语寝室文化的建设,班级文化的宣传和校园文化的缔造,把高校建设成为生态文化校园。3.3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环境。上网成为社会普遍存在现象,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上网的心理需求,积极引导,使校园网成为大学生精神文化思想教育平台。[3]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文明上网,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学习文化知识。另外,建立校园网络监管机制,防止不健康的信息进入校园。要加大网络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学生知道网络的利与弊。3.4校内文化和校外文化兼收并蓄,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校园文化的创新,是指校园文化建设不满足于现状,着眼未来,以创新求发展,在继续校园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超越,使校园文化与时俱进,始终适应时展的要求,保持强大生命力。一方面,随着高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大学校园文化不仅仅满足全体师生的文化需求,更要跟社会文化接轨,将高校的办学思路、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科研等方方面面与社会文化交融,与时展同步、与时俱进。另一方面,随着大学的校园文化越来越多地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给社会的进步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社会也给大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3.5多校区校园文化应协调同步发展。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理念应是和谐有序,统一步调,打造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大胆改革,锐意创新,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融入新理念、新方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从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随着文化之间相互渗透、碰撞、整合,呈现出多元共生的大学校园文化。用以指导实践,不断推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成果。[4]总体特色要突出,兼具各具特色。还应该具备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让在校的师生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3.6突出高校特色,培育优质精神文化,让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进来。培育大学特色精神文化。一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办学优良传统、办学特色、办学优势和特有人才类型和人才结构,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方向。二是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尊重学校发展历史,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建立促进学校健康向上发展的高校文化气氛。三是校园文化要深入人心,在师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促进人奋发图强、催人奋进等。四是挖掘特色,弘扬具有时代精神的校训。使学生不仅仅忙于学习,同时也积极提升精神文明建设。

4结语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程,特别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实现这种宏观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与社会大众文化的互动、沟通、交融和相互促进日益频繁。更要推陈出新,结合时代需求,建设新型的校园文化模式,努力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合理化、合法化、系统化、科学化全面发展之路。提升校园文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一定要把校园文化建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真正将大学建设成有品位、高层次,有文化气息、有内涵,文明和谐的文化环境,这是现阶段应用型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5]。

参考文献:

[1]李树芳,张宏岗.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1).

[2]陆岩.依托校园文化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J].高校理论战线,2012(2):25-28.

[3]杨阳.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着力把握好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4):l2-l22.

[4]张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J].高校理论战线,2012(3):72-74.

[5]孟凡华.试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81-84.

作者:左登华 单位:滨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