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在高职文化建设中的定位

大学精神在高职文化建设中的定位

摘要:如何发挥大学精神在高职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一个新课题。大学精神是历久弥新的话题,在高职文化建设中应有清晰定位。要通过创建相应条件培育当代高职特色的大学精神。

关键词:大学精神;高职文化建设;定位;发生条件

大学文化建设方兴未艾,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类型,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紧抓机遇、顺势而为,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此过程中,高职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独立课题日益受到大家重视,学术界、理论界针对高职文化展开了富有成效的研究。例如,唐林伟(2011)在《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研究》一文中,对高职文化的背景和研究脉络进行了翔实的综述,高职文化从厘清概念、文化品性、涵盖范畴、建设原则、建设策略等方面都已有研究进行了论证,取得了较大成绩。崔玉隆、顾坤华(2015)在相关研究中提出了高职大学精神概念,并与高职文化建设的关系进行论证,为厘清两者的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由于高职教育本身发展时间较短,与之相关的高职大学精神更是处于原生状态,许多开展了文化建设的高职院校往往将高职精神混杂在各种理念、校训和学校特色中加以宣传,缺乏对高职精神的提炼和共性研究,可持续性、可推广性较差,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仍有待深入。笔者认为,若把文化建设比作“形”的话,则属于高职的大学精神正是其中的“神”,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本文试图分析大学精神与高职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探讨大学精神在高职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发生机制。

一、大学精神与高职精神之辩

自欧洲中世纪近现代大学兴起以来,大学精神就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中心生根发芽,传入中国后被冠以德先生和赛先生广泛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锋。我国近代开始兴起的高等教育就很好地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像、蔡元培、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都在办学过程中贯穿大学精神的指导。关于大学精神的定义,程光泉(2010)提出大学精神蕴含在大学理念之中,是人们投射到大学这种社会设置上的一种精神祈望和价值构建;卢晓光(2010)提出,大学精神文化既是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也是一般意义上的精神文化的具体化和个性化,它可分为价值层面的文化元素和实践层面的文化元素。这些定义主要集中在大学精神的内涵、特征、范围及外延关系的解释说明上,虽然各有侧重,但都认同其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文明成果。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有明确恒久的大学精神,但人们普遍意识到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即使在历史较短的大学中,也在加强精神文化方面的培育和传播,并以校训等形式展现出来。争议在于,关于大学精神的认知是否囊括了我国所有高等教育机构在发展过程中的精神产出和传承?作为后起之秀的高等职业教育,正从学历教育的认知,跨越到探讨是否能够成为一种新型教育体系。有学者认为,既然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学历教育,与之相应的精神产物也不应认为是大学精神,称之为高职精神更为贴切。崔玉隆等(2015)也强调了高职精神的重要性,“缺乏精神……高职文化建设内容就成为简单的拼凑和堆砌;缺乏精神……高职文化建设就成为率性而为的行为。”这类看法实际上把大学和高职按照字面意思进行了分割。在《辞海》中关于大学的解释主要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分为综合大学、专科大学或学院,通常设有许多专业,再由几个相近的专业组成系。可见,在我国主流看法是,无论是普通大学还是高职院校,都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并没有区分高职属于不同的教育类型。从古到今,大学都是一种高级教育阶段的统称,而不是本科教育层次的专属称谓,大学精神一般也泛指这类机构的精神文明成果。因而,为了突出高职的独特性和系统性,高职文化建设的重点不是独创高职精神,而是在大学精神中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质,从而催发高职文化。那种专门把高职精神独立出来,先从方兴未艾的高职教育中提炼属于它的独特精神,再把这一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加以推动,实际上走了弯路。要建设好高职文化,重点是要加强属于职业教育特质的精神培养,在现有大学精神传承研究的基础上,有机融合成高职的大学精神。本文在后面描述中所提到的大学精神将特指高职特质的大学精神。

二、大学精神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定位

卢晓中认为,大学文化是指大学群体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①为区别于传统本科院校大学文化,高职教育专家建议将高职院校大学文化简称为高职文化。关于它的定义较多,有研究者认为高职校园文化就是高职文化,强调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意识、群体目标和行为规范。也有人认为校园文化只是一种场所文化,不能代表高职教育类型的组织文化,但具体高职文化的内涵如何,又无法清晰界定。笔者认为,正是由于高职文化中大学精神的缺失,才导致认知上的迷茫。大学精神是高职文化构建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首先,大学精神为高职文化建设奠定根基。大学精神是高职文化的灵魂。高职文化本身的发展历史较短,依赖于高职教育近年的飞速发展,在职教人把目光从提升硬实力转到夯实软文化的背景下,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开发。尽管存在后发优势,但也有思路不清、目标不明的尴尬。比如有的高职学院直接引入企业文化和职场文化,从校园布置到行为规范,完全按照企业甚至是特定企业的标准照搬。这种做法的好处是突出职业性,整齐规范,劣势是丧失了学校的主体地位和发展空间,学生的发展方向单一。实际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务必要考虑到持续发展的需要和高职学院自身品牌的塑造。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许多高职学院的大学精神缺乏历史积淀和后天培育,采取拿来主义,直接把优秀企业的理念和做法嫁接到订单班或者同类专业身上。作为高职文化的灵魂,大学精神在长期以来形成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基础上,理应充实适应高职教育的精神品格,把它作为高职文化的中流砥柱。比如部级骨干校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一直遵循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的办学理念和明理笃行、惟精惟一的办学宗旨,将保证质量的科学精神、突破自我的人文精神和踏实做事的实践精神很好地融合起来。这样,该校在开展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VI(视觉识别系统)、BI(行为识别系统)还是MI(理念识别系统)的设计,都始终围绕它的大学精神开展,师生们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气质都体现了这一特质。其次,大学精神为高职文化建设指明方向。文化建设是将隐藏在过去和现在中的精神、理念、习惯等精神文明成果显化出来,并进行深度加工,使之适合学习传承,与时俱进。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要将过去发生过的文化痕迹提炼出来绝非易事,全部罗列出来又难以聚焦,更何况见仁见智,难以定论。若是存在大学精神,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大学精神本身就是一所学院的灵魂,许多事件的发生发展也基本离不开它的价值逻辑。找到大学精神,就能顺藤摸瓜,找到文化建设的方向。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历史悠久,如果事先不了解它们的精神,仅是翻看两所大学的历史档案就是一件耗时费力的事情。正是在它们兼容并包、厚德载物的精神指引下,每一代学者将它作为信念融入血液,铸就了无数感人的文化篇章。

三、大学精神在高职文化建设中的发生条件分析

大学精神的重要性关键在于将它融入高职文化建设中去,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如何让大学精神产生“化学反应”,笔者认为应坚持以下做法作为大学精神的发生条件:一是实行集体参与、民主治校。只有经过民主的判断和实践的检验形成的大学精神才是真的精神,才能够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而不是消极的作用。当年新文化运动就是用民主和科学唤醒千万同胞,追求民族的独立和富强。就公办院校而言,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主要的治校原则。在此主导下,如何合理调动全体师生参与学校治理的热情是关键。已经普遍实行的教代会有一定作用,但现实中难以实现过程参与,形式大于内容。北京十一学校实施的“分布式领导”模式较好地调动了普通教师的治校热情和能动性,用灵活的机制把适合的人放在恰当的岗位。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将校长负责制与各分布领域的岗位负责制有机结合于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内,分布领导在自己领域内有调动校内资源的权力。因此,只有真正将民主的权力从根本上予以保障,才能形成真正的大学精神。二是实行深度交融的校企合作。长期以来,大学精神是以自己的主体性、前瞻性和独立性闻名于世的,但作为高职教育,必然要充分衔接市场和企业才能使人才培养“适销对路”,它的精神侧重不是独立,而是融合于市场。因此,高职院校与普通研究型大学的大学精神差异就在于此,服务精神、职业精神、实干精神是高职院校大学精神不可或缺的灵魂。这种精神的培养绝不是在校园内仅靠师生的互动和模拟就能产生的,它需要校企之间深度的融合,师生、企业员工、领导层三者在市场这个共同纽带的联结下良性互动。这种精神一旦形成,又会推动相应文化的普及推广,从而反馈促进精神的凝练。三是坚守大学精神的底线思维,必要时实行一票否决。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1764年失火,一名学生恰巧在火灾发生前将一本书偷偷带到馆外阅读。火灾第二天,他主动把孤本还给学校。校长感谢他,然后下令开除他。现代大学追求依法治校,许多高职院校也了自己的大学章程,而章程的内核正是自身的大学精神。如果说大学章程是校园宪法,那么大学精神同样具有在面对违背自身坚持的理念和信仰的事务面前坚守底线,行使自己否决的权利。只有树立大学精神的权威,由它主导的高职文化建设才能更加便利和顺畅。高职文化建设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经之路,大学精神则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指针,两者在高职教育体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大学精神的重要意义,创造有利于大学精神滋长的土壤和环境,有意识地培育和引导大学精神在高职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崔玉隆,顾坤华.高职大学精神与高职文化建设[J].职教论坛,2015年第14期.

[2]程光泉.哲学视野下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3]卢晓中.大学精神文化刍议[J].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

[4]柳海民,常艳芳.论大学精神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

[5]张建国.大学精神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6]唐林伟.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第10期.

[7]赵惠莉,顾坤华.对高职文化重构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11期.

[8]刘洪一.中国特色高职文化的建构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12期.

作者:黄志远 单位: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