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建设探索(8篇)

高校文化建设探索(8篇)

第一篇: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探索

摘要:

信息时代背景下,社会价值观愈发多元,如何应对网络文化的冲击,充分利用网络提高高校的软实力,使高校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成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新形势下,高校首先需要内外兼修、创新实践,才能为网络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与人才保障;作为教育一线的教师应与时俱进、立足本职,积极学习并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高职学生应主动作为、找准定位,利用网络技术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实现职业理想。

关键词:

网络文化;高职教育;创新

2016年4月,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谈到:“信息革命则增强了人类脑力,带来生产力又一次质的飞跃,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1]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更为便捷。2015年零点调查显示,大学生在网民群体中占比98.3%,平均每天上网时长6.1小时,使用移动互联网时长3.4小时。网络正在深刻地影响且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高校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抓住信息技术时代的契机,充分利用网络延伸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精神的培育与引领。信息化时代,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应成为校园精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承担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人成才,更关系到社会的发展。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如何让学生主动加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高校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的重点。本文从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入手,探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路径。

一、学校需内外兼修、创新实践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需以创新为理念,凸显自身发展特色。具体来说,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首先要制定宏观规划,并出台配套制度确保落实,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加强校园网络硬件设施建设,完善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制度

首先,高校应加强校园宽带建设,提升网速,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改善或更新校园局域网环境。目前许多高校的网络硬件设施配置有待提高,还需加大无线网络覆盖区域,让师生更便捷地使用网络。其次,建设凸显高校特色的官方网站。学校网站是其外在形象的展示窗口,透过这个窗口,企事业单位可以一窥学校的文化建设。内容丰富的网站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校相关信息,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传递给学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再次,以互联网为平台开展思想文化建设活动。当代青年学生的生活状态是“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2]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应根据这一特征开展活动。如针对目前学生常用的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积极宣传活动;通过互联网汇聚精品课程,提供校内外优秀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设立师生交流论坛,定期邀请知名技术型人才与学生线上交流,邀请已毕业学生为在校生分享经验;针对学生关心的话题如就业、创业等设置专栏,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广泛合作,指导学生提高技能等。第四,建立健全网络安防体系。网络充斥着各种声音,网络安全教育也应成为高校教育重点。高校网络建设离不开网络安防体系的建立,需要院校在网络安全方面提高认识,过滤有害信息,维护网站安全,保障学校、学生、教师的信息安全,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第五,完善网络文化建设管理体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网络文化建设需要一套匹配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需要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构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师资队伍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涉及教育技术、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系统工程。首先,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以人才的专业性保障网络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前文所述的组织保障中网络技术提供、网络硬件设施维护等问题可以由教师、学生组成技术团队进行维护、更新、完善,在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切实参与院校网络文化建设。定期对管理队伍进行考核、培训,建立奖惩机制,以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其次,更新与充实网络人才队伍。需要学校动员一切力量,挑选相关专业人才加入,加强其网络技术培训,充分考虑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或对教师进行网络技能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技能熟练、责任感强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队伍。

(三)借鉴他校成功经验,探索自身发展路径

高校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可以吸收、借鉴其他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如北京大学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门成立了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西北工业大学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围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红色革命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立了红土地、视窗、邓小平理论信息资料库、校园文化空间、青春驿站、学生之友、反邪教等七大网站,这七大网站内容各有特色、风格不一,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内容。此外,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建工学院也专门开通了学生工作网站,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开通了宣传教育网站,将宣传教育与网络结合起来。这些有益经验,可以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教师要立足本职、与时俱进

教师是学校各项活动、举措的参与者,处于教学一线,对学生的需求与思想状态较为了解。教师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提升教师网络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更新授课方式和解惑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拔、启发、释疑,及时高效地了解校园信息、社会信息,以便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优化教学。然而目前高校中,部分教师对于网络的运用略显生涩,所以新形势下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也需要教师加强自我学习,提升运用网络的能力。教师首先要转变对网络的观念,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提升教学能力,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除此之外,教师及相关院校(部、处)各级领导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页,与学生沟通、互动。

(二)利用网络特性引导学生

教师需摒弃说教式授课方法,多和学生交谈,了解学生喜好,多了解学生常去网站,收集相关信息,积极回应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教师越是了解网络,越是熟练运用网络,与学生的距离就会越近,而自己也能收获颇多。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以师生的双向互动维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到网络文化建设,可以与学生一同举办各类活动,如“我的大学梦”,了解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期许及目标;开展网上评比活动,利用微信、QQ进行网络投票等;开设“微课堂”,用简洁明了的方式为学生解读当下时政热点,交流探讨;成立学习小组,定期举行学习读书分享交流会,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利用短视频进行微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面对学生一连串的网络新语、头条八卦时,不要直接否定学生,而是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尝试走进他们的世界去了解他们,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减少上网时间,加强身体锻炼。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咕咚等软件进行运动打卡、马拉松跑步,通过运动提升身体素质;也可在微信平台上建立与心理相关的公众号,进行心理关爱与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知识,为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提供帮助,为老生的学习、就业问题进行心理调适。

(三)及时反馈建议,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以学生为对象,其建设依据为学生思想状况,而这一信息需要教师提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要落到实处,学校必须了解相关实践情况、掌握相关资料,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应将自己掌握的学生信息反馈给学校,学校可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网络文化建设有据可循,在此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文化建设。教师可通过网络将学校的政策、管理措施等及时向学生宣传,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树立健康的网络观。教师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需要在教师的协助下开展网络文化建设。

三、学生应找准定位、主动作为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于向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高职学生多为个性开放、易接受新事物、学习能力强、追求自由、崇尚自我解放等的青年学生,他们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角,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

(一)增加对网络双面性的认识,加强自律、约束自身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学生应充分发挥自主性,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抵制网上各种不良信息诱惑,拒绝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注重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摒弃上网成瘾、长时间玩电脑或手机等不良生活习惯。

(二)充分释放个性,发挥创造精神

高职学生创造力、想象力丰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开发网络应用功能。高校学生应把技术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可积极参与技术比拼、知识抢答等学习型比赛。学生会应充分发挥其学生代言人的功能,结合网络这个载体,多举办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此外,学生会成员即为学生,是学生代表,他们了解学生的需求,学生会与网络文化建设结合,可以加强网络不良信息的监控与管理,收集学生对网络文化建设的反馈与建议。

(三)提升学习能力,夯实技能基础

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学生应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网络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发掘自己的长处,提升自己。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思想建设,也能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竞赛、网络技术比拼等活动提升技能,掌握网络知识。还可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学习交流,利用网络分享学习资源与学习心得。学校的课程有限、名师有限,但学生可以多浏览网易公开课、MOOC公开课等网站,在网络优质课程资源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充实自己。学校、教师、学生三者有序互动才能使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取得实效。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将提升高校的软实力,为高校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提供基础。高校为社会提供技术型、实用型人才,这些人才奋斗在社会的各个技术岗位,代表着中国创造,其思想走向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高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只是会技术的人,更应是有思考、有行动、有活力、有创新的人。新形势下,高校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可提高竞争力,充分实现学校育人功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事业,需要不断保持并深入,紧跟时代步伐,切实发挥网络文化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促进作用。

作者:黄春英 单位: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4-26].

[2]苏明.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EB/OL].[2015-02-05].

第二篇: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探究

摘要:

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是高校整体文化建设的基础部件,作为宿舍管理的精神指导,有着自己的属性与特点,一定要积极应对,探索这一视角下的宿舍文化建设路径,为高职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路径

宿舍作为学生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学生学习、生活与娱乐中具有多重功能。这里他们可以最大限度张扬个性,展现自己特点,这恰恰为宿舍管理带来难度。其中张弛程度很难把握,伴随着目标与行为,宿舍文化建设责任与义务彰显出来。

一、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现状

1.网络文化充斥,价值选择迷茫。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宿舍文化的主旋律,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宿舍再也不是高谈阔论的场所,人人都成为低头一族,相比较于同宿舍几位同学,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似乎更吸引人的注意力。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其中传达出的价值也是多元的,不能否认的是,网络的确可以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但是网络内容五花八门,网民们的素质良莠不齐,对缺乏家长监管,自我意识又完全不成熟,缺乏分辨真伪、善恶能力的高职生来说,网络可谓陷阱重重。而且网络管理十分困难,宿舍网络管理系统不成形、不成熟,无论是报修、请假、调换、申请,经常出现无人管理的局面,即使有人管理,管理人也并不在宿舍区域办公,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往往不能同步,有的事情还需要辅导员处理,这就会造成信息处理得严重滞后,甚至未等到处理就已经中断,久而久之,造成一种实质上的无人监督,整体宿舍管理呈现出无效化。

2.集体意识淡薄,养成教育缺失。目前高职学生都是“90后”,这一代人个性张扬,都希望显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很难在日常交往中达成融合与统一,谁也不愿意接受和自己不一样的价值观,不愿意迁就别人的生活习惯,在全部是优秀生或全部是后进生的宿舍里表现得更为明显。另外,后进生宿舍中弥漫着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风气,成为宿舍集体恶性事件的苗头,最终酿成恶性社会事件。每一所学校都强调宿舍安全的重要性,但是日常积累下的恶因得不到重视,即使重视了,也很难有积极的对策。暴露出养成教育在整个这一代人中的缺失,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学生已经形成自己的思维定式,要想通过集体文化单方面的熏陶加以改变,是非常非常难的。

3.文化建设固守成规,缺乏创意。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和其他高校并没有什么不同,针对高校特点进行活动组织与开展的情况比较少见,学校管理层更多的是从大局上对安全文明检查、考勤制度检查进行管理,日常精神性文化建设因为不具备明显的政绩作用,所以在学校管理层面并没有得到重视。偶尔出现的文化建设活动常常因为“组织单位虽然不同,内容却高度相似”而造成参与人疲惫与无识,大量重复建设,使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始终像是一潭死水,没有创新。

二、高校宿舍文化建设路径

1.深化“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宿舍作为学生休息的场所,人人都在此有自己的空间,宿舍文化质量决定了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首先要确定的是宿舍为学生服务的这一性质。作为学生宿舍的管理者,其要认识到这一属性,围绕这一属性做工作,主动发现学生在宿舍中的实际需要,体验学生的住宿感觉,站在学生立场思考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宿舍环境,平日将工作做到细处,不能等到问题出现了再被动应对。如果提前做出宿舍完善改进方案,将学生个体化感受放在第一位,就不会出现宿舍恶性事件,偶尔发生的小事也会得到积极解决,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感受到宿舍的温暖,自然就会规范与完善自己的行为。

2.建立宿舍网络服务系统。互联网领域的先进性常常在教育教学中使用,实际上,宿舍作为学生个人生活的空间,其利用率与心理归属感远远超过课堂,因此应该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宿舍管理系统中,在完善宿舍功能、提高宿舍服务水平等方面有效使用。如学生进出宿舍的门禁系统可以增强宿舍管理的安全性,局域网的建立、APP的开发等可以帮助学生在第一时间和管理员取得联系,处理好宿舍的突发性事件。另外,利用互联网进行管理,可以大大减少中间环节对时间的浪费,减轻辅导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宿舍管理与服务效率与质量。

3.挖掘文化内涵,拓宽传播途径。宿舍要想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化,应该适当举办一些活动,这些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所以要做到保质保量,重点打造主体活动。如组织学生宿舍装饰大赛,将学生的创意发挥到生活空间中,打造属于自己学校的校园风景,当宿舍装饰大赛成熟后,还可以将这项活动引申到宿舍楼层装饰大赛、宿舍楼体装饰大赛中。这样一来,就能促进学生宿舍楼层、楼栋甚至公寓内全体同学的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审美情操。通过美化宿舍“小家”,热爱学校“大家”,升华个人情感。另外,还可以举办宿舍创意摄影大赛,将学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捕捉下来,做成摄影联展,进行宿舍文化的二次传播,有利于文化创造与升值。与之配套的是,文化建设必须有相应的宣传,加大宣传力度,传递校园文化的正面形象,可以利用校园微博、校园微信、校园广播站进行校内校外宣传,有助于及时了解师生动态,建立社会公众形象,让师生参与其中,增强主人翁意识。

作者:李发江 单位:贵阳护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军.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09.

[2]崔大勇.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李向东.大学生寝室文化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

[4]黄丽瑾,王美玲.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新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04).

[5]张柏龄.大学生宿舍文化寻踪与探微[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01).

第三篇: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与莆仙文化传承

摘要:

简述借鉴并吸收、传承莆仙文化,对于莆田地方高校建好大学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主要运用文化符号学理论,归纳、总结莆仙文化符号体系核心内涵,探究莆田地方高校与莆仙文化符号之间的沟通机制、对其选择的文化取向以及传承的归属认同路径。认为莆田地方高校应充分借鉴、吸收莆仙文化精神内涵,并融入到办学理念设计、校园景观建设、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使之在传承与创新两方面实现对莆仙文化的归属认同。

关键词:

莆仙文化;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是师生员工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总和,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也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对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大学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区域文化影响,反过来大学文化又可以引领、带动区域文化发展。打造特色大学文化,既有利于提高地方高校办学综合实力,也有利于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现两者共赢。当前,国内对地方高校大学文化的研究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单纯研究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主要是从理论方面探讨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原则、措施及特色大学文化建设途径等。二是研究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关系,主要立足于地方高校角度,探讨地方高校在区域文化建设发展中的作用、互动发展机制等;个别论文直接以莆田学院为例,分别从大学精神、通识教育入手,研究莆田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路径,但目前暂未发现立足莆仙文化研究莆田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及其互利发展的系统性科研成果。本文将运用文化符号学相关理论,概括莆仙文化精髓,建构莆仙文化符号系统,阐释莆仙文化符号传播的沟通机制,探寻莆田地方高校大学文化与莆仙文化传播符号沟通的文化认同路径。

一、莆仙文化符号的建构及其与地方高校文化建设沟通机制

文化符号是指具有特定内涵或特定意义的指示,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某种意义而言,文化符号是一个国家、区域特定文化现象的抽象表达,具有丰富的内涵,也是其文化的重要载体形式。

1.莆仙文化符号的建构

莆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域化的表现,其结构主体中有古闽文化之遗存,也有汉唐以后中原文化的因素,具体表现为独特的方言、民间信仰、风俗习惯与民间艺术等。莆仙文化符号体系的核心,来源于莆仙地方精神文化的深层理念、价值观念,是对莆仙地方历史精神的高度概括,反映了莆仙地区人们的精神追求与共同理想。以简单凝练、内涵丰富的语言符号概括,便是“求真、向善、重教、崇德”[1]。一是求真。莆仙人有诸多文章著述留存于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一定地位。莆仙地区自唐代中叶之后,历代都不乏著书立说者。清代《四库全书》中收录91位莆仙籍作家,著作109部,总卷数2246卷[2]。陈长城《历代莆田人著述及板本存佚》(《莆田县志》稿)统计莆田一县著述就有作者:唐16人、宋251人、元27人、明465人、清270人;著述数量及尚存者:唐25部,存12部;宋2632部,存61部;元60部,存6部;明代944部,存125部;清470部,存132部。清《四库全书总目》收录莆仙人著作117部,1865卷[3]。整体上看,莆仙地区的著述自梁、陈之时郑露之后,晚唐五代逐渐兴起,宋代达到鼎盛,虽元代曾一度锐减,但明代之时又出现了复兴与重振。莆仙人著述范围包括历史学、理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学等领域,不少著述有着独到深入的见解。以郑樵为例,其治学注重实地考察,不受书本间接经验局限,追求真实。历代莆仙人在面对现实问题时,都有一种“求真”意识。二是向善。以莆仙地区形成的妈祖信仰和三一教为例。莆仙自宋代于民间形成了妈祖信仰传统。妈祖信仰具有和谐包容的大善精神,妈祖传说中“化草救商”“焚屋引航”“挂席泛槎”等故事大都充满了仁爱元素,体现了大爱大善精神,可以说大爱大善精神已成为妈祖信仰的核心特征。“三一教”的创教宗旨亦具有大善大爱精神。根据相关历史记载,“三一教”创始人林兆恩曾多次参与抗击倭寇、赈灾救民。嘉靖四十年(1561)至嘉靖四十三年(1564),倭寇侵扰频繁,瘟疫盛行,莆仙地区百姓死者相枕籍,林兆恩以及其弟子多次埋尸,清扫街道,有效控制了瘟疫蔓延。对此,谢肇?《五杂俎》曰:“倭奴莆后,骸骨如麻,兆恩捐千金,葬无主尸以万计。”[4]可见,妈祖信仰与“三一教”两种民俗文化表现形式虽有不同,但核心理念都是“向善”。三是重教。莆仙文化特征还表现在文教兴盛,人才辈出。莆仙人之兴学风气,早在南朝已经形成。梁、陈之时的郑露,对莆仙人儒业教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入唐以来,莆仙人形成了若干个以家庭、乡族为核心的文化教育中心,形成“比屋业儒”“十室九书堂”的读书习尚。在这种习气的熏陶下,莆仙地区逐渐成为进士之乡。科举是中国古代文官考试制度,科举及第的数量往往成为一个地区文化教育水平高低的客观指标。莆仙地区有唐代进士11人;宋代进士1025人,诸科63人,特奏名587人;明代进士人数在福建省位列第三(明代福建进士数量在全国排名第四,进士数量占全国进士总数的9.2%),还出现了“一科五魁”“一邑半榜”“一科两解元”等佳话。莆仙人“重教”之风由此可见。黄仲昭《兴化府志》载曰:“今士大夫不废读书,譬如农之于稼穑,工之于艺忝,贾之于商贩,以为故业云。”[5]读书与应举是莆仙士大夫们最大的事业。四是崇德。莆仙文化的“崇德”主要表现在士大夫文人的刚正不阿、宁死不屈的道德风范。历史上,有诸多莆仙士人能够质行谨严,恪守中国古代正统的儒家道德标准,做到与封建政治伦理相一致。如,唐诗人徐寅“宁无官,赋不可改”;北宋元符年间的林冲之年七十二,秉持忠义,不肯仕于金朝;南宋陈文龙坚持抗元,并写下了“未闻烈士树降旗”诗句;明朝莆仙士人以名节相矜持的还有彭韶、林俊、方良杰、郑岳、马思聪等人。对此,《兴化府志》载曰:“至论忠孝大节,则前辈风概有足摩激千古者。”[5]这些崇尚道德,以身殉之而不屈服的典范,对莆仙地区的文化习尚产生了深远影响。

2.莆仙文化符号与地方高校文化建设的沟通机制

格尔兹曾言:“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6]要建构某种文化传播符号体系,就要先提炼出该文化对象的能指形式与所指内涵,明确该文化的内涵、价值与品格特质。据上所述,莆仙文化的内涵是“求真、向善、重教、崇德”。“求真、向善、重教、崇德”记录了莆仙地方的历史痕迹,透露了莆仙地方的行为规范与价值取向,传递了莆仙人的生存经验与生存理想,也是莆田地方高校建设大学文化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和最重要的营养养分。莆田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传承莆仙文化的关键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大学文化传播与建设者如何对莆仙文化符号进行编码;二是大学文化受众的师生群体如何对莆仙文化符号进行成功解码。在编码与解码过程中,符号是莆仙文化传播的沟通中介,同时符号本身也属于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沟通替代形式。莆仙文化符号是由莆仙文化精神信息组成的某种能够用于沟通替代的形式,是莆田地方高校大学文化传播者与接收者两者之间的交流载体,无论是实体物质,还是抽象的意识观念,均可成为莆仙文化符号的信息储备。运用莆仙文化符号,借助其直观、形象、简洁等特点,有利于推动莆仙文化在地方高校的迅捷传播,从而有效打造特色大学文化。

二、地方高校对莆仙文化符号选择的文化取向

莆仙文化是莆仙人民群众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审美追求、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历史积累。在社会历史变迁过程中,莆仙文化发展相对缓慢,很多传统习俗、审美追求、价值观念的继承性影响往往通过潜移默化方式进行。莆田地方高校师生群体通常在无意识中接受了莆仙文化的熏陶,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现实需要也促使莆田地方高校必须思考自身的价值观选择与大学文化归宿。莆田地方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莆仙文化符号。

1.办学理念上渗透莆仙文化精髓

办学理念是一所高校的灵魂,具体包括高校办学宗旨、目标及其策略,体现在高校校训、校歌、育人目标、精神标杆、学风建设等方面[7]。如前所述,“求真、向善、重教、崇德”是莆仙人为了实现深层次的精神需求与自我实现的需求而创造的,反映了莆仙人民生活习惯中的思想情感、精神理念与文化价值,为莆田地方高校办学提供诸多精神基础和营养土壤,也为莆田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提供了极为宽广的空间。莆田地方高校应自觉把莆仙文化精神贯穿于办学理念中,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其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结合起来,服务莆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在将莆仙文化精髓引入到莆田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应注意结合高校师生群体的生活实际特点与时展特色,努力找到大学文化精神与莆仙文化精神的契合点,以简短凝练、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以便于扩大影响效应。以校训、校歌为例,校训、校歌是体现高校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所学校对其特有文化内涵的简要表达。莆田地方高校可以将莆仙文化符号与高校校训、校歌相结合,把“向学仕进”“求真”“向善”“崇德”等莆仙文化精髓融入其中,突出个性,体现莆仙特色。

2.校园建筑景观设计上体现莆仙文化特色

从某种意义言,建筑是符号的结构体,建筑具有的“能指”意义即是建筑的语言。建筑的语言受到既有地方社会文化、地理环境与社会体制的影响,在诸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能够被感知与理解的建筑文化。可以说,建筑文化包含设计者自己的情感表达,也包含特定社会历史文化的记忆与情感。故而,通过建筑可以表达与传播地方文化精神。由于校园建筑某种程度反映了高校的精神特质与文化内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作用,加上高校师生群体的思想与感情会因为某些暗示与相互传染而产生趋同,指向某个共同的方向,将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自身行动。因此,高校教室、雕塑以及景观设置等设计建设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将对大学文化建设及熏陶效果产生影响。莆田传统民居以色彩鲜亮的“红色”为基调,屋顶以双坡面悬山顶为主,采用燕尾脊。这种建筑造型将坡面的曲线与屋脊的翘面形成和谐的整体,具有洒脱而不失韵律的特征,充分体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传统。莆田地方高校在规划校园建设时,应当适当统一建筑风格、格调,融入莆仙文化元素,色彩上采用暖色调,与莆仙区域传统红砖文化相一致。在设计校园建筑外观之时,将屋脊设计成燕尾脊,在建筑细部装饰中选用木雕等传统工艺,以便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莆仙建筑特色,让师生能够更加直观、全面的了解莆仙文化的命脉与灵魂,既丰富大学文化,又彰显区域文化特色。

3.在制度文化建设中彰显莆仙文化特色

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其中隐含着的显性行为规范和隐形价值取向,会对师生道德品质和行为养成造成巨大影响。莆田地方高校应将“求真、向善、重教、崇德”精神融入到有关制度中去,使其在沿袭和弘扬莆仙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既通过各类管理办法、章程、条例等明确的规范体系体现出来,又通过校园文化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以及理想价值取向等约定俗成的形式表现出来,引导师生养成科学稳定的价值观念、心理思维和行为习惯,形成求真务实的学术气氛、开拓进取的文化氛围、友善互助的文明风尚、和谐民主的人文环境等。特别是,可以在科研、教学等方面,制定专门制度和政策,有针对性地在课程设置、产学研合作、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特色班级设立等方面整合资源,引导师生积极主动服务莆田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产业发展。

4.在行为文化建设中彰显莆仙文化特色

高校行为文化主要通过校园课外活动来展现,主要体现在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学习、实践等活动中。地方高校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师生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态度和行为规范,最终作用到学校整体办学行为和办学效果。莆田地方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努力将莆仙文化传承与学校师生员工的行为文化建设相结合,鼓励教职员工积极开展莆仙文化项目研究,不断挖掘莆仙优秀社会文化,形成莆仙文化研究的系列成果,使莆仙文化得以发扬与创新,并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也可以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参观莆仙文化古迹,参与带有莆仙文化元素的具体活动,让师生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莆仙地域文化熏陶,助推其行为习惯养成。

三、地方高校对莆仙文化符号沟通的归属认同

高校师生群体比较容易受到特定大学文化渲染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与符合个人文化认同语境的暗示。可以说,若师生群体接受了所在高校大学文化语境所暗示的特定文化模式,那就意味着他们在获取、解读、吸收相关信息的同时,对该特定大学文化语境里所包含、承载的价值观、审美意识以及习俗规范等予以某种程度上的认同。莆田地方高校传承莆仙文化主要依托于潜藏在莆仙文化符号背后带来的意义阐释和对师生的持续性影响效应,其对莆仙文化的归属认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传承认同

莆田地方高校师生群体对莆仙文化传统产生归属认同感的基础是对莆仙文化的传承。只有地方高校很好地继承莆仙文化传统,才能达到归属认同目标。莆仙文化的传承认同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知识传承。莆田地方高校应当利用新媒体技术,将莆仙文献材料进行数字化转换,为师生员工学习莆仙文化相关知识提供数字平台;可以将莆仙文化相关音频、视频资料保存起来,同时利用虚拟技术,设计建设莆仙文化古迹3D虚拟空间,让师生真实体验立体化的莆仙文化古迹。其次是仪式传承。一些特定的仪式表演与祭祀活动为人们提供了文化交流空间。无形中,群体的文化认同感得到传递。某种意义而言,仪式是人们在表演中完成“人与人”或者“人与神”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特定文化传统规定的行为方式。以妈祖祭奠活动为例,在妈祖祭奠活动中,用来祭祀的物品、物品材料与数量、物品制作工序以及摆放顺序,还有参加仪式人员的服饰、动作等均有固定要求。祭奠表演首先由专门人员出任仪式通赞,诵读祝文。接着是伴随鸣响钟鼓、礼炮与长号之声,仪仗、仪卫队鱼贯而入,歌生、乐生与舞生随之出场。之后是迎神、上香、吉香、奠帛、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以及共三次的三跪九叩首礼等仪式,最后恭送妈祖回銮。整个祭祀大典均以传统的妈祖民俗文化生活为基础,每个祭祀活动程序都具有特定的符号意义,各个符号组合起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莆田地方高校应当鼓励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妈祖的大型祭奠表演活动。经过祭奠活动,妈祖文化中蕴含的道德信条、行为规范以及群体理想得到强化,高校师生员工对妈祖文化的认同意识得到加强。

2.创新认同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莆仙文化认同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大众传媒时代,莆仙文化整合了官方与民间的话语方式,以独特的形式建构了莆仙文化的当代记忆模式。在当今复杂媒介环境下,莆田地方高校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在更广阔的世界中建构莆仙文化的“想象共同体”,使得高校师生群体在这个“想象共同体”中找到文化认同感,并获得身心愉悦。一方面,要顺应当代创新发展潮流,积极鼓励高校师生参与莆仙文化相关活动。可以成立“十音八乐”协会、莆仙戏协会等组织,结合现代音乐、舞蹈、表演因素予以创新;也可以借助现代传媒载体、各类新兴表现手法和元素等,通过举办莆仙话剧活动、相关莆仙风格艺术设计、特定形象设计等活动,把创新元素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结合起来,既丰富师生校园生活,又迅速营造打造莆田特色大学文化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莆仙文化传播过程中媒介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技术的虚拟性、互动性以及超文本连接功能。可以开设莆仙文化专题网站,设置相关专栏,并通过设立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让师生广泛参与莆仙文化相关活动,推动师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并使他们在网络“虚拟社区”中产生一种虚拟在场感,不断增强对莆仙文化知晓与认同,在莆仙文化群体记忆巩固、文化归属认同方面达到预期效果。莆田地方高校大学文化有效传承莆仙文化的关键是莆仙文化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关系,这种关系只有借助莆仙文化符号的编码与解码方可实现。显而易见,莆仙文化传播受众只有对其所接受的符号能够准确解读,莆仙文化在地方高校大学文化的建设过程才算完备。莆田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应结合高校实际,按照莆仙文化内涵及其独特的审美规律进行编排,以便增加莆仙文化符号对高校师生群体的吸引力,从而提高地方高校师生群体对莆仙文化的归属认同感。深入探讨地方高校对莆仙文化符号传播符号的文化认同,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莆仙文化传播符号的编码与解码规律,也有利于深入挖掘莆仙文化内涵,提升其在与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融合程度,从而为提高地方高校大学文化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黄俊? 单位:莆田学院校办公室

参考文献:

[1]蔡庆发.试论莆仙地域的人文特征[J].莆田学院学报,2002,9(4):79-87.

[2]陈元煦.从《四库全书闽人著作提要》看莆仙的璀璨文化[C]//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莆仙文化研究.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

[3]刘福铸.莆田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58.

[4]谢肇?.五杂俎(《续修四库全书》第1130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06.

[5]周瑛,黄仲昭.重刊兴化府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436-437.

[6]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郭于华,李彬,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89.

[7]何海翔.地方高校应主动融入区域文化传承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5(6):56-58.

第四篇:自媒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摘要:

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强力介入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一些信息平台和自媒体工具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须。自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环境和良好机遇,也给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带来一定冲击,深刻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众所周知,自媒体以其强大的开放性、交互性、时效性和便捷性而深得人们喜爱,并对高校学生在生活、学习、思想和人际交往方式产生深远影响,也对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机遇和挑战。在自媒体时代,只有依托校园的文化,重新融合新旧媒体,才能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

自媒体;大学;校园文化;新路径

新媒体主要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的媒体形态,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传播媒体,是人们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媒介。新媒体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日益多样,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我们现如今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交流平台纷纷兴起,如QQ、微博、微信等,这些自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校园逐渐的发展为自媒体用户的核心圈。而我国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长期以来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建设水平严重落后于教育的实际需要。因此,如何在自媒体时代巧用自媒体工具,构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学生内在发展需求、具备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点课题。

一、分析自媒时代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

加强自媒体时代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是高校思想文化、立德树人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推进文化强国战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一)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文化、立德树人教育的要求

众所周知,高校肩负着培育人才的重任,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身的心健康发展。但在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文化建设现状不容乐观,校园文化建设满足不了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利用自媒体传播的覆盖面积广、渗透力强等特点,加强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的宣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在自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运用好自媒体潜在的教育功能,增强其高校思想政治舆论导向作用,从而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二)推进文化强国战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文化强国战略思想的提出,为当前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和理论支持。另外,教育部、共青团中央颁布的《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也指明了自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需要全面的利用先进的自媒体技术,积极的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活动,旨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和渠道,在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能力下,构建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体系。”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要把文化建设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从而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增加新动力。除此之外,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将自媒体的优势与传统校园文化建设有机整合,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文化强国”发展战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富强、民主、文明;法治:自由、平等、公正;爱国主义:敬业、诚信、友善”的提出,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价值观指导,有利于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据调查,大学生利用自媒体进行信息收集、归纳等所花费的时间远远超出浏览本校校园网的时间,而且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上良莠不齐的信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长期下来,学生会形成不良的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起到的价值观引导作用,并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同时又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二、自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自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很大,不仅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够促进思想文化的交流与创新。依托自媒体网络平台,在传播主题、传播渠道以及受众反馈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积极的探讨自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优势,将优势发挥到最大,全面的提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一)自媒体承载的内容更多,能够满足校园文化建设量的需求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报纸、学生刊物、宣传栏等)相比,信息储量更大,而且可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对自媒体信息进行实时的更新与传播。众所周知,传输快捷、交互性强、信息量大是自媒体主要优势。因此,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自媒体的运用,能够增强校园文化的传播力。互联网、网络通讯传播方式灵活,传播的内容丰富,视频、动画、音效等传播形式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这有助于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力,有助于激发广大师生对校园文化的兴趣,进而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环境,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二)自媒体具有强大的潜在教育功能,教育辐射范围更广

传统媒体下的校园文化往往比较单调,难以发挥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功能。而自媒体时代,可以实现校园文化的交互传播,传播效果具有颠覆性。高校各部门、各级组织团体均可以搭建自媒体平台,实现各种资源的共享,从而有效的拓展校园文化宣传的覆盖面,推动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另外,利用自媒体,能够激活开放的校园文化活力,而且自媒体可以及时进行更新与升级,及时的纠正校园文化的错误,随时随地的共享校园文化建设成果。通过微信、微博等的互相转发,扩大校园文化的传播范围,从而提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三)自媒体的运用有助于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

自媒体能够起到联结受众、信息传播者的作用,具有强大的交互性,不再局限于教师或者领导,学生也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均可以自由地、自主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话筒”。自媒体操作简单,无需经过多种复杂的程序,有利于构建完善地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播平台,利于全面的提升校园文化建设质量。

三、发挥自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注意事项

(一)坚持正确的舆论指导

自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指导,通过构建个人———学院———学校自媒体平台,将学校官微、各个学院以及学生自发组织的自媒体连接起来,形成强大的自媒体网络体系。然后主动进行话题、议程的设置,并且营造积极、活跃的舆论氛围,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

(二)更新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自媒体时代,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已经难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这就要求树立新的教育观,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与学生展开良性互动,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之间的优势互补与互动,从而有效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三)构建合理的校园文化建设制度

自媒体传播行为比较自由、自主,需要依靠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制度体系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优良的校园文化渗透,加强学生对自媒体的科学认知,从源头上控制不良信息传播行为,尽可能地净化媒体环境,形成强大的四级联动(学校-学院-班级-宿舍)的监督体系,及时地纠正不良信息,避免不良信息对学生造成身心损害。坚决制止严厉打击网络不良行为,为校园文化建设保驾护航。

(四)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和谐的人文环境对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在自媒体时代,一方面要加强相关技术、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还要注重人文环境的构建,以符合广大师生的心理需求为着眼点,推动各个自媒体的整合,将自媒体潜在的教育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打造最优秀的校园文化。自媒时代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结合学校自身特色,立足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以及身心发展需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构建合理的校园文化建设制度,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充分的发挥自媒体优势,全面的提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作者:池芳 单位:武夷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25-130.

〔2〕施小娟,王亚彤,等.自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02):291-291.

〔3〕黄坚平.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

〔4〕任晓菲.大众传媒视阈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

〔7〕王文杰,侯学然.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3,(28):150-151.

〔8〕姜琪.新媒体助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1):108-110.

〔9〕崔越.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5):80-81.

第五篇: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

摘要:

新世纪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带来了巨大冲击,图书馆要建设发展不能盲目求大、求全,过分注重外在,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首先要从自身内部做起,进行文化建设。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问题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新时代下图书馆读者也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建设产生了巨大冲击,图书馆的深化改革势在必行。高校是尖端人才的聚集地,是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图书馆作为文化交流中心,她不仅仅是图书收集、整理的场所,各个图书馆更要拥有自身的文化传统。面对新时代将给图书馆带来的巨大变革,外显文化的建设可以迅速提高图书馆的形象档次,但只有内部文化才能凝聚人心,不管时代怎么变迁,文化可以代代相传,这才是一个图书馆的真正核心竞争力。

1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是适应人类共同生活的需要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图书馆是其代表性的场所,在一个文化集中的地方,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就像守着宝山仍一贫如洗的穷人。国家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企业也力求树立自己的企业文化,因为文化建设在各个层面都有其现实意义。第一,图书馆是一个机构,图书馆内所有成员是一个群体,每个成员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来工作,文化是大家沟通的中介,如果所有成员共享同一个文化,文化就可以协调所有成员的行动,消除隔阂,促进合作。第二,文化可以为我们指明行动方向和行动方式,通过共享文化,每个个体都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种行为被群体认可的,可以选择有效的行动方式。第三,文化是一个群体共同生活工作经验的积累,是通过比较和选择形成的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一种文化建立代表一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被认可,也代表一种潜在的秩序形成,只要这种文化在起作用,由它确立的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第四,文化可以传承,每一个新成员加入群体,会自然的被这个群体的文化感染,只要他们接受认可这种文化,文化就将一代代传承下去。

2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物质基础更是极大丰富,然而精神文化建设在各个领域却远远跟不上物质环境的建设。国家富强后,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文化建设,各个高校经费充足,校园建设紧锣密鼓的展开,其中图书馆是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几乎所有高校的图书馆都是该校所有建筑中最有特色,耗资最大的一处“门面”,而大多数高中生也会将高校图书馆的高档与否作为自己选择大学的一个参展条件。然而进入大学后,无论图书馆馆藏多丰富,环境多优雅,她的主要功能不是借阅图书、信息交流,而是成为一个设施豪华的超大“自习室”。21世纪,信息传递方式花样繁多,各种媒体形式层出不穷,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有了极大的自主权。尤其数字化阅读的普及,使读者读书的方式发生颠覆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信息资源更丰富,获取更方便的数字化阅读方式。而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上却裹足不前,为满足高校的科研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高校图书馆一般都会购买各类前沿科研期刊和数据库,却很少涉及文化生活领域,使得电子图书馆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变得越来越低。

3高校图书馆如何进行文化建设

3.1找准定位,提升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老师和学生提供信息服务的场所,不是图书收藏与保存的仓库,因此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点是面向读者而不是照顾图书,失去读者,图书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网络时代里,海量的网络数据库,其信息存储量是任何图书馆无法比拟的,一个图书馆馆藏图书再多也无法与网络资源相比,高校图书馆经费有限更不应该盲目扩充藏书量。高校图书馆相较于社会图书馆读者群体单一且稳定,不同高校又有各自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文化特色,高校图书馆应着眼于此,重点构建有自己特色的图书资源,争取在某些领域做大做全,而不是单纯追求覆盖范围。一方面要调整资源的结构和比例,另外还要增加网络、手持阅读器终端格式支持的电子文献量。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也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数字化阅读虽然创造了新的阅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但大多数读者仍然认为纸质书所承载的文化重量远非电子书可比,数字化阅读改变的只是阅读方式,而不是观念。电子书适合读者“浅阅读”,即快速获取信息,不需要深入思考。而高校里师生在科学研究、文化学习中更需要的是“深阅读”,在安静的文化氛围里,进行思考和学习。高校图书馆的外部环境已经足够豪华,无论从规模、空间设计还是设施设备都足以满足读者的要求,这就更要求图书馆员在服务质量上有所提升。例如,提供快捷的书籍借还服务;利用互联网和电子设备快速查询馆藏书和书籍预约服务;设置意见箱听取读者的意见并积极实施;罗列购书清单供读者投票或请读者申请购入哪种类型的书籍,根据投票多少进行采购等等。

3.2注重人才培养,健全规章制度。当今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这在各个领域都是真理。在信息业、出版业高度发达的21世纪,图书不会出现孤本、珍本,人才是图书馆真正的财富。高校图书馆文化发展传承,必须加大人力资源投入,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素质与技能,尤其高校图书馆面对的读者都是更领域的尖端人才,更要求图书馆人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图书馆才能得以长期健康发展。建立规章制度来维护稳定,加强纪律,“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群体要形成良好的环境,必须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来保障。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和形势可以增加、替换和修改,制度的制定必须公开、公正、公平。制度的关键是执行,制度一旦制定就要大家共同遵守,有人遵守有人不遵守,说明这个组织涣散,长久下去,制度也将形同虚设,图书馆内也将一片混乱,文化建设更无从谈起。文化建设是图书馆建设的核心,一个良好的文化形象和文化传承,能形成一种向心力将整个图书馆人凝聚在一起,不仅使每个图书馆人都热爱这个大家庭,更能提高图书馆在读者心中的形象,使高校图书馆在新世纪健康有序的发展。

作者:张行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吴瑾.我国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崔霞.论图书馆文化建设[J].聊城大学学报,2003(3):31-33.

[3]方方.试论图书馆文化的要素构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1):10-12.

[4]刘澜.试论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传播[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0):26-28.

第六篇: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

[摘要]

高校学生公寓在学生的成长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不仅是学生生活的场所,也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为高校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必要条件和有利环境。毋庸置疑,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建设文明和谐的公寓文化,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优秀的大学生。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步伐的加快,学生公寓成为学校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根据推算,大学生在校期间大概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公寓中度过的,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公寓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学生公寓文化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营造文明和谐的学生公寓文化,对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优秀的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根据多年经验浅谈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重要性及实施途径。

一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内涵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是指以学生公寓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内容,伴随大学生思想、认知、性格、追求的不断碰撞、磨合直至相互融合,最终形成极富凝聚力的文化氛围。积极向上的公寓文化氛围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目前,高校大学生的主流文化状态是积极正向的,但是由于网络的发达、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导致部分学生中出现了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团队合作观念弱化等问题,所以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的作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寓文化在育人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根据统计大学生在校期间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公寓中度过的,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利于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的形成。开展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并不仅仅是组织几项与学生公寓相关的课外活动,而是包含了学生公寓内的学生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公寓卫生状况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要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这四个方面开展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

二开展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意义

1开展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学生课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公寓中度过的。在公寓里面,学生的喜怒哀乐等都会自然地流露出来,可以说学生公寓是大学生展现自己个性的最真实的场所。在公寓里,学生之间会进行广泛的交流,各种信息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播,但是学生之间交流和传播的信息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既有积极正向的内容,也有消极悲观的内容。不管是积极的内容还是消极的内容,它们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与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道理相比,要传播得更快,影响更加深远。所以,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在公寓中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班主任、辅导员应该把公寓当作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开展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有利于促成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公寓中的宿舍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私人空间,大学生真实的想法往往会在宿舍里展露出来。在宿舍生活的时间里,大学生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受到公寓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所以,高校应该营造健康向上的公寓文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整洁有序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品行。所以高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高度重视学生公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在公寓的作息制度、卫生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3开展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前,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在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等方面都需要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公寓作为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要充分发挥其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高校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公寓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开展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途径

自建校以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就高度重视公寓文化建设,希望通过公寓这一重要的阵地,发挥学生公寓在制度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的功效。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公寓文化内涵,学院拓宽思路,多途径多渠道地进行公寓文化建设。在探索与研究近几年来我院公寓文化建设成果的同时,我们进行了细致的总结和分析,希望能得出一些有益的实践经验。

1规范公寓管理制度,对公寓文化进行系统性和长期性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开展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规范有序的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公寓管理制度,使得高校在日常的宿舍管理中有章可依,也使得学生明确了自己在公寓中的权利和义务。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和集体观念,也有利于营造文明和谐的公寓环境。为此,我院制定了《学生住宿管理规定》《学生公寓用电管理规定》和《文明宿舍公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在新生入学教育的时候就明确的告知学生,同时利用主题班会等形式再次明确学生住宿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在公寓的日常管理中,在坚持做好管理的同时,也做好服务工作,充分体现“学生为本”的服务思想,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寓管理制度,使得广大学生能够自觉地维护和遵守各项公寓规章制度。

2加强认识,重视公寓文化的积淀和传承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用在公寓文化建设上也非常合适。对于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来说,学生的流动性很强,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在风土人情、饮食习惯等诸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各个二级学院又都有各自的特点,这就导致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缺少一定的传承性和共性,缺少时间的积淀、经验的积累。针对这一情况,学院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公寓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比如建立宿舍党员风采展展板、星级宿舍评比等方式多途径地进行公寓文化的传承和积淀。

3开辟新途径,使公寓文化载体更为多元化

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整个楼宇、一层楼,到每个宿舍都是公寓文化建设涉及的内容。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在公寓文化建设中,有不少可挖掘的新兴文化载体,比如QQ群、微信、学生社团等。据统计,我院在校学生中约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参加了各类社团,所以进行生公寓文化的建设应该主动与社团联手,推出一批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推广公寓文化的活动,比如我院举办的每年一届的宿舍楼道歌手大赛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利用QQ群、微信、宿舍主题网站等载体,加强老师和同学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规范上网,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4与时俱进,加快公寓文化品牌建设

开展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就应该与时俱进建设公寓文化活动品牌。通过进行公寓文化品牌建设让学生感受到公寓文化的号召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在进行公寓文化品牌建设的时候应该明确,每一项建设工作都应该具有鲜明的主题,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该与时俱进。比如,我院在每幢宿舍楼内都设了学生党员活动室,学生党员定期在活动室开展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还有我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进公寓等活动也获得了比较好的反响。在进行公寓文化品牌建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活动内容、活动载体等方面下功夫,坚持注重质量、创出特色和遴选精品,发掘公寓文化品牌建设的内涵,扩展公寓文化品牌建设的深度。

总之,高校学生公寓不仅是大学生学习、休息、娱乐、交往的场所,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行为培养的主要阵地。因此,我们应该发挥学校各级组织的作用,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开展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创新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方法,丰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内容,发挥公寓文化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高校公寓文化建设应该为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者:费晓丹 单位: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

参考文献

[1]黄丹,张学军,陈国华.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探索与研究———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0(5).

[2]平沪生,王玉宝.公寓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3]王焕伟.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背景下的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研究———以大理学院为例[D].大理:大理学院,2010.

[4]薛腾.论新时期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5]黄宁.关于高校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2013(4).

[6]于曦.与时俱进加强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和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8).

[7]高飞.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探析[J].民营科技,2013(8).

第七篇:高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了解当前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分析相关研究的主要特征。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三个城市的24所学校和18个社区就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情况并对殷行街道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研究认为:学校体育分管领导、教师和学生以及社区管理人员和居民对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都持肯定与支持的态度,学校利用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都积极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区居民开放,学校体育教师、学生及其他人员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体育文化活动、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健身指导、参与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管理、帮助社区进行体质监测、到社区宣传体育文化健康知识等。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一方面有利于弥补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人力物力资源的不足、促进全民健身,另一方面学校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社区共享同时也丰富了学校课程资源、提高师生员工素质,为学校自身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对推动和促进学校体育事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学校;社区;体育;文化;资源

中国城市社区发展总体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刚刚兴起的过程,是在中国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一体化格局中生长出来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城市基层社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多的社会服务职能由工作单位分离到社区,加强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已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社区文化蓬勃兴起,社区文化作为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灵魂所在、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和现代化文明城市的基本条件、是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的根本途径。不仅如此,社区文化建设还能为社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的精神向导,推动社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城市社区文化对社区建设的重要作用,进而有效地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社区及社区体育文化的界定

1.1关于社区的分类与界定。关于社区的分类,有很多种标准。同时按照经济结构、人口密度、规模大小、组织特征、文化模式等综合标准对社区进行分类,可以将社区划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两大类型,本文主要论及的是城市社区(也称都市社区)。关于社区,学术界已经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关于社区的概念却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汝信(1988)认为,“社区是一种功能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群体。他们在某一特定时期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区,处于相同的社会结构中,具有在本质上一致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共同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一定自治性的社会实体。”何肇发(1991)认为,“社区就是区域性的社会,换言之,社区就是人们凭感官能感觉到的具体化了的社会。构成社区的有地域、人口、区位、结构和社会心理这样五个基本的要素”;肖叔伦(1994)认为,“(社区)是包括家庭、集体等在内的多种群体综合发展的各个部门之间具有稳定的相互关系的区位体系。也是在一定地域内共同的人群组合,或称生活共同体。”在诸多的定义之中,笔者比较为赞同郑杭生先生的。他认为,“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这个社区定义兼顾到了人群、地域空间、社区制度社区社是和建立在一定文化心理基础上的社区互动等社区的基本要素。

1.2关于体育文化的界定。关于体育文化的概念有很多种,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观点。从身体锻炼的角度出发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尼克•阿莱克塞,他认为体育文化是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领域),它是各种利用身体练习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的总和。卢元镇(2001)从文化层次的角度,认为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易剑东(2006)认为体育文化与语言和符号、规则和制度、知识和技术、行为和价值等许多文化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一种利用身体活动以改善人类身体素质、追求精神自由的实践活动。周丽君,于可红(2005)从文化本质的角度,认为体育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中和体育活动中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以及体育活动的方式和设施等。它主要满足人自身的身心需要,是改造白身的文化类型。综合上述观点,体育文化是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1.3关于社区体育文化的界定。文化体现了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国对于社区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区服务的兴起,民政部门为了满足社区居民多方面的生活需求而拟定了十大服务网络系列,其中有“社区文化”的提法。社区体育文化是社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组成部分,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已经成为西方学者的专业研究领域,我国学者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田彤(2006)认为,“社区体育文化,是指一定区域内各体育文化现象的总和。是社区居民在本地域内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富有个性特色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丁世勇等(2005)认为,“社区体育文化是指社会共同体所反映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和社会心理习惯,隶属社会文化范畴,是共同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们的物质文化载体、精神文化表现(体育活动、文化活动、爱国精神等),以及意识形态组织机构、制度的总和。”根据构成社区的有地域、人口、区位、结构和社会心理这样五个基本的要素,综合上述学者对社区体育文化的界定,笔者认为:社区体育文化是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长期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群体育运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2.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论文研究的需要,通过检索和查阅齐齐哈尔市图书馆、齐齐哈尔大学图书馆有关体育社会学和学校体育学的书籍共16本、中国体育咨询网关于群众体育的相关资料文章22篇、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里关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文献132篇、硕士及博士论文和其它文献12篇,经过系统收集与整理,获得对本文的撰写有帮助的资料和信息。2)问卷调查法。a.问卷的设计: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本论文共设计5种问卷对选定试点学校和社区进行调查。问卷1为学校领导问卷,问卷2为教师问卷,问卷3为学生问卷,问卷4为社区管理人员问卷,问卷5为社区居民问卷。5种问卷以封闭式问题为主,辅以开放式问题,从态度、现状、问题措施三个维度展开调查。b.问卷的抽样:对学校的抽样是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三个城市选择大学(包含1所体育院校)、高中、初中、小学各两所共24所学校,对社区的抽样是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三个城市各选6个共18个与所选择的学校邻近的社区,对所选定的学校和社区进行调查。c.问卷的效度检验:采用专家评判法,正式发放问卷前,请8位专家对5种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并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问卷进行了修订和完善,8位专家均认为5种问卷的内容与结构合理有效。d.问卷的信度检验:考虑到用重测的方法检验问卷的信度难度较大,本文采用同质问题检验的方法,即每种问卷都设计了一些性质相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式分别在不同的位置提问,以此来检验被调查人群对相同问题态度的一致性。同时,问卷发放采取行政手段,在相关省、市体育局和教育部门帮助下,由笔者亲自发放,保证了问卷发放与回收的可靠性。3)个案分析法。笔者对黑龙江省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典型进行个案分析,了解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为其它地区的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和改进措施。

3研究结果与讨论

3.1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1)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社区、社会和谐发展。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社区文化的主旨在干沟通社区成员思想感情,协调社区人际关系,在社区内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观,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将社区塑造成互帮互助、温暖和谐的精神家园。而学校可以通过合理发挥自身的智力资源、人力资源、物质和教育资源优势,可以在创建学习型社区、完善社区终身大教育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整合学校内部教育资源和社区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学校与社会资源共享,在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的基础上,促使教育内部资源向社区开放以及促使学校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过程,这些对于建设学习型社区、营造社区终身教育环境及和谐社区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2)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可以弥补社区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学校具有专业体育人力资源、丰富的体育场地器材、先进的体育科研等特殊优势,可以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工作的前提下为社区教育如假日学校、社区文化体育活动提供教学和活动场所,对社区文化建设做出相应的贡献。学校有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场地器材优势。“据国家体育总局1995年的统计,我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61.57万个,面积约为7.8亿m2,人均占有仅0.65m2,与发达国家有巨大差距,如美国人均为10m2。目前,我国体育场地相对数量很少,且结构非常不合理,特别是社区体育设施严重不足,除了为竞技比赛修建的大型场馆外,就是非常简陋的篮球、门球等场地,甚至连健身空地都很少,群众日常健身场地只占全部场地8%,有70.6%城乡居民,还只能在自家庭院、公路街道边或住宅地等非正规体育场所进行身体锻炼。针对目前社区体育文化资源的开放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建新的体育文化设施,二是使现有的体育文化设施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1994,国家文化部领导指出:“要建设社区文化,就要走共识、共建、共办、共荣、共享之路,共识是前提,共建是重点,共办是合力,共荣是目标,共享是目的。”学校的场地、设备,在星期假日、晚间、清晨或寒暑假,大多停用休息,如能提供给社区开展文化教育、健康娱乐等活动使用,亦可物尽其用,既能减少社区发展的经费开支,也能发挥学校作为社区文化中心的作用。从1995年开始,哈尔滨市政府发出“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号召,希望学校能把体育场地和设施在空闲时间向社会开放。1995年9月,哈尔滨师范大学率先将校内的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无偿向周边居民开放。学校工作日每天早晨5:00~7:30,周末早晨5:00~中午12:00,将操场无偿提供给居民作锻炼之用,几年来已接待居民锻炼十几万人次。现在,社区资源共享单位已经发展到39个,使社区文化资源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利用,缓解了文体场地紧张的矛盾。资源共享大大弥补了社区公共文化场地的不足,对社区文化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社区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人、财、物三种资源,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学校有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人力资源优势,应在三个层次上挖掘人力资源:体育专家和专业人员、体育骨干、文化志愿者。教师不仅是学校中直接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也是社区重要的人力资源,是社区教育及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以在课余时间承担起社区教育的任务,发挥学校智力资源优势,为建设学习型社区服务。3)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有利于丰富社区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学校在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从内容上丰富了社区居民锻炼的活动项目,从手段上增加了居民锻炼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以学校各类人员为传播者、各种体育活动为传播形式、相互参与活动为传播途径的校园文化融入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可以说,校园文化是所有文化形态中最活跃、最有创造性的形态之一,学校具有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校园文化优势。校园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圣殿,这里有丰厚的文化积存,有最新的文化信息,有博学的文化大师,有活跃向上的青年学生,学校的育人功能又客观地要求一种更加净化、更符合社会理想的文化氛围。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学校体育先天拥有了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气氛,再通过源源不断地向社区培养和输送体育人才,“学校可以有效地促进社区文化认同性整合”、树立社区思想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培养社区公众归属感、增强社区人群亲和力,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家庭和社区形成相互辐射的有机整体,从而推动和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3.2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1)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活动形式。调查结果来看,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既有学校物力资源的参与,也有人力资源的参与。其中,体育老师指导居民健身一项排在首位,占55.2%、依次是学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占51.5%、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占45.6%、体育教师参与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占45.1%、体育专家参与社区健身咨询、体质监测,占42.2%、学生参加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占37.9%、其它人员参与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占26.6%。由此可见,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形式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物力资源的参与,目前主要是指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区开放;第二类是人力资源的参与,主要指学校教师、学生、体育专家、科研人员或学校其它人员参与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的管理、指导或服务;第三类是学校与社区互相邀请对方参加学校或社区举办的体育文化活动以及学校与社区共同举办体育文化活动。2)学校利用物力资源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目前,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严重缺乏,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健身需求,而学校则可以利用物力资源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在现实情况中则表现为学校的体育场馆向社区居民开放。对学校领导关于学校是否向社区居民开放体育场地设施的调查统计表。数据显示,学校体育场馆向社区居民开放的比例为83.3%,没有开放的学校比例为16.7%。对应于学校,是对社区的调查,从对社区居民的调查结果来看,校体育场馆向社区开放的比例为67.2%,没有开放的比例为32.8%,两方调查结果都显示,学校体育场馆已普遍向社区居民开放。学校主动参与社区体育文化所采取的措施是:提高领导认识、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加强组织管理,制定安全预案;增加资金投入,争取社会支持;主动联系社区,积极开展活动。社区采取的措施是:主动与学校协商体育场馆向社区居民开放;请学校协助社区举办体育文化活动;邀请学校各类人员参加社区的体育文化活动;配合学校在社区做关于体育健身及健康知识的宣传及体质监测等服务;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与学校共同组织体育文化活动。

作者:宋子祥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唐炎,宋会君,刘昕,等.对我国学校体育功能研究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1102-1104.

[2]汪凌,于可红.社区体育文化概念初探[J].浙江体育科学,2004(5):5-8.

第八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文化的核心,而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成为了重点的热门话题和研究课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大学生人才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大学生武装自己的重要工具。本文分析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引领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后,就引起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兴趣,直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三个倡导”,颁布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让高校教育工作者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全引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使得高校积极有效的培养人才。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和统计,总结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较好成效。

(一)校园物质文化层面。根据调查统计,校园物质文化层面占比最高。在环境方面,许多高校都因地制宜,建立人工湖、人工花园等,校园内随处可见的青草地还有茂盛的大树,使学生每每看到都会心情愉悦,感受到生态文化。在建筑方面,高校根据布局情况,摆放雕像,或名言警句,或历史诗词等,像图书馆、主教学楼等都带有浓浓的历史厚重感,洋溢着文化的气息。

(二)校园精神文化层面。精神文化是高校必不可缺的东西,应对于大学生的所作所为有着很深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被各大高校所重视。良好的学风建设也是必不可少,教师兢兢业业从事学术研究,认真教导学生;学生认真学习诚心受教,使得学校呈现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三)校园制度文化层面。高校的管理离不开制度,制度越完善,校园的管理以及建设就越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就是要融入制度规范和治理之中,而高校的制度文化体现在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入校大学生必是人手一本,并在开学初进行此类的大会和学习。用制度去约束人的行为举止,以此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使之正确的行为得到鼓励,一直错误的行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减少。

(四)校园行为文化层面。在师生之间,能够彼此友好交流,教师认真传授知识,学生尊重老师教学劳动,并且彼此尊重。在专业技能上,有各种课设和实习,技能的训练保证动手能力的增强。在活动上,有各种社团活动、文化艺术表演、学术类讲座等,使校园的生活丰富多彩。但在调查中占比最少,说明高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到位。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西方思潮的影响。这是调查中同学提到最多的一点。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文化相互碰撞交融,西方的带有资本主义的文化慢慢渗透到中国,影响到了一些同学的思想。尤其是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带有目的性的宣传和宣扬,去欺骗和诱导大学生,使其改变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导致思想和行为方式的转变。而大学生是刚刚接触社会的新生集体,吸纳着社会中一切知识,很容易就被西方资本主义所改变,盲目追随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路。所以西方思潮的影响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二)网络文化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我们逐渐进入了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互联网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东西。高校大学生通过手机去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闻,但是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上面的信息有好有坏,而且其具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虚拟性”,虚拟性可以让大学生放纵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沉迷于网络不可自拔,使一些大学生出现暴力倾向或者思想扭曲,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很难渗透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去。而且在第一点中说到的资本主义恶意的渗透,主要途径就是利用网络,和社会主义打着没有硝烟的战争,资本主义思想很容易改变沉迷网络的大学生,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很难推进,而且影响其思想性和创新性。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信仰的缺失,马克思主义思想弱化。根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信仰马克思主义,更有一大部分学生是没有任何信仰的。这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高校教育建设更偏重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教育走向边缘化。二是教师的不重视,很多教师虽然是政治教育者,但是他们有些人自己的信仰也不坚定,教授课程的时候草草了事。三是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不得当,应试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端,尤其是在同学本就没有太多兴趣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课上,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二)社会思潮风气涌入校园造成消极影响。“四风”中的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侵入校园文化中,功利主义横行,使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偏向利己主义,出现功利化趋势,让他们变得无道德标准、无行为准则、无英雄崇拜,可能导致他们变得自私、冷漠、道德缺失,比如很多社团部门名存实亡,只是做表面文章,无法对人才培养起到作用。

(三)校园文化活动仅限于学生活动方面,缺少思想性和创新性。校园文化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创造的,而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只有同学的身影,但并没有教师的参与,教师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无法在文化建设上起到作用。其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很多同学都是“跟风”,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是盲目随着大流走,在各个社团部门忙碌奔波,不去思考去做的意义和其活动本质、还有从中得到的经验。校园文化大多是同学撑起,少了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熏陶和底蕴,并且脱离高校课堂教育,使之缺少深度和思想性。而且校园文化缺乏创新,每一年的活动都是延续和模仿上一年,没有新的活动想法,这样的校园活动抑制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度不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并不是太高,而且利益居上,比较自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众的愿望,并不代表所有人的愿望,总会与一些人的利益冲突。所以很多同学都会忽视甚至忽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且学校教育者虽然重视引进社会主义核心机值体系进入校园,但是认识有限,忽视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的问题,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助力。

作者:马众 金婉婷 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吴彬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01).

[2]山述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