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文化产业拐点和走势

互联网+文化产业拐点和走势

我国文化产业现在进入了一个历史性拐点,这个拐点主要表现在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发展方式和管理模式上。在此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未来将呈现出新走势。

一、我国文化产业受到的最大挑战是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是当下一个最热门的词汇,全球都在瞄准创新,现在著名的大学几乎都成立了文化创新、技术创新等研究机构。创新正在成为我国“十三五”发展的核心词汇,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个灵魂。当下,我国文化产业受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创新能力不足。去年到上海视察时,提出要把上海建成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为此上海市人民政府把它当作一号调研课题进行广泛调研。在一次调研会上,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上海虽然是一个商业贸易城市,却缺少创新文化。我当时提出,上海要想成为科创中心,要考虑如何让上海成为“冒险家的乐园”。创新和文化产业有着天然的共同基因,其对文化产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20过后,宁波许多民营企业开始实施“追赶策略”,但是“追赶策略”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如何酿造宁波浓郁的创新文化。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在谈到企业家精神的时候曾说,企业家是培养不出来的,只能用一个浓郁的氛围影响企业家。影响企业家的有三个要素,而且次序都不能颠倒:第一个冒险精神;第二个抓住机会;第三个经营管理。但是,我们却往往把经营管理放在第一位。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异想天开、无中生有,要化腐朽为神奇,而这些的背后都与创新有着天然的渊源。两年前,我曾到美国访问,参观了MIT(麻省理工学院)的玩具实验室。我当时认为,这个实验室就是为了开发玩具让孩子玩得开心。然而并不是这样,它在研究一个问题,研究为什么我们的创新能力远不如儿童。马克思曾说过:“古希腊的艺术是人类永远不复返的童年,它具有永久的魅力。”这个实验室就是在研究,为什么到今天人们的创造力退化了。这对我很有启发。所以,宁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借助甬港联动,考虑如何更好地营造文化产业的创新氛围。

二、文化产业发展方式面临着重大转变,管理模式正寻求大的变革

目前,我们的文化产业主要靠投资推动,而非消费型拉动,一些关键的文化领域主要靠财政资金的引导而不是活跃的民间投资。透过这些问题,可以窥探到,文化产业发展方式面临着重大问题。面对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不足,最重要的还是应该注重供给侧的改革,文化产业的发展非常符合供给侧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世界的”,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更好地“创造”消费者,而不是一味地去迎合?文化产业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业,所谓的高附加值产业就是前所未有地注入了大量文化的行业。因此,“创造”消费者的一些新型理念,对文化产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文化产业正在极大的背景下进行前所未有的融合,原有的单一的管理模式要创新。不同产业的融合,加速了我们对融合创新管理模式的需求。宁波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信息、制造、设计等产业的深入融合,全力构建“233”文化产业体系,这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重要的文本。宁波发展高端文化产业,不但要对创新提出新的要求,还要对人才和管理提出前所未有的新指标。在普林斯顿大学,有一位伟大的天才,就是提交《博弈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约翰大师。他初到教室的时候,把教室的粉笔墙写满了公式,然后拂袖而去。像这样的人才,如果按照传统的管理方式根本行不通。因此,要发展文化产业,就要考虑如何对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三、文化产业将重新部署,呈现出从“互联网+”到“文化+”的全新态势”

未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将出现新的走势,而这首先表现在:我国的文化产业将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背景下进行重新部署。研究中国要看到最新的发展动向,比如“中国正在从最大的吸收外资国一跃成为一个输出投资国”,“一带一路”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实施的。所以,我们要看到,一个开发国际文化资源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国家的文化资源开发远远不够,就像总书记所说的,这和我们一个文明大国的身份不相符。但是也要看到,中国已经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宁波自古以来就享受着其他地区享受不到的文化洗礼。但是在今天,宁波怎么才能在蓝色文化的背景下再次扬帆远航,去享受更多的国际文化资源,这点值得思考。“互联网+”“文化+”,这些词似乎已经被嚼烂,但却没有被嚼透。以“创新”为例,总书记在“十三五”规划的说明报告中97次提到“创新”,大大超过了“改革开放”这个词汇。即便这样,“创新”依然没被嚼透。“互联网+”只是互联网构筑发展平台的一个基础,而它的后缀“文化+”却给我们注入了无限的生机。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思维,是基于互联网带来的文化思维,它可以融进各个商品、产业、行业,甚至是一座城市。所以,在今天,如何把“文化+”全面地向各个领域挺进和渗透,这是我们必须洞悉的一个问题。

四、跨领域的新兴文化产业将成为必然,“双创”将激活发展主体热情

创新往往是在“不伦不类”当中诞生的,这个“不伦不类”在今天很大程度上先是在跨界的融合发展当中形成的。以我们在大学里的研究为例,以前讲单学科,要多学科融合,但是只融合就变成了“拼盘”,后来提出跨学科。但跨学科还觉得远远不够,于是提出超学科。所谓的超学科就是不同的学科在这里汇融、激荡,实现一种临界突破。这种突破,就是在“不伦不类”当中诞生的。所以,我们从单一的角度看待文化产业,往往会变成拾人牙慧。比如,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旅游业已从吃、住、行三要素发展到了旅游购物,那么怎么才能和休闲、医疗、养生养心结合起来?再比如旅游业当中禅修的进入,这恰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范畴。随着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兴起,文化产业发展主体的热情也将大大被激活。“双创”是一个社会拓展的思维,对于文化产业来说,它符合文化产业的发展格局。无论是在一个地区,还是一个城市,文化产业极其符合中小企业,它合理的经济生产结构与中小企业发展的很多特点相吻合。这会激起很多文化产业发展主体的创业创新激情。

五、文化产业的营销传播能力有待提高,产业价值补缺值得注意

文化产业从西方的意义来说,是属于“新福特主义”(美英两国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实践的概括)范畴的一种产业生产方式。发展文化产业,不能“玩”文化,要树立正确的营销学。文化产业的营销和传播一定要注意其有效性,要注意有效传播,因为一旦文化产业向高端的文化产业发展,它的文化含量、艺术特质将会更好地发展出来。当我们注入它文化含量意识和时尚感觉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它对消费者、对受传者、对科学的教传。我们要考虑,怎么提高产业的营销传播能力,才能让消费者从最初的感知实现最终的买单。除此之外,文化产业价值的补缺问题也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所有文化产业的最终趋向是文化含量的增加,越是文化含量大大增加的产品,它的附加值、审美度就越高;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现在的文化产业因为过多地注重面,注重当下的市场,没有去注重“创造”更多的消费者,所以产品往往是低俗的、庸俗的、媚俗的。这虽然看起来暂时有很大的市场,但是以长远目光来看,此举却是在丢掉市场。

作者:孟建 单位:复旦大学

作者为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全文根据孟建先生在“2016甬港文化产业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有删节。该论坛由宁波市政府主办,宁波保税区管委会和香港宁兴公司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