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新模式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新模式

媒体融合的概念,源自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2006年之后,我国的相关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并具有一定的研究广度与深度。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衰落已成不争的事实。为了摆脱困境,传统媒体业终于放下了权威的架子,开始探索转型的路子。然而,假转型、乱转型的现象随处可见,有的传统媒体即使真转型,也常常以失败告终。互联网不相信眼泪,传统媒体如果不弄明白要朝哪个方向转型,很难实现自我救赎和后续发力。长此以往,即使是金字招牌也只能成为墓志铭。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业界因此将这一年称为中国的媒体融合元年。媒体融合为传统学术期刊插上了一双“隐形的翅膀”:可以提高学术期刊信息传播的速度,增加学术期刊信息的渠道,扩大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增加学术研究成果的获取途径,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面对一条新的起跑线,传统学术期刊抓住媒体融合的窗口期,通过加强跨媒体融合,探索纸媒与互联网、纸媒与手机终端、纸媒与微媒体等多种媒体融合方式,加快了转型发展的步伐,趟出了不同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一些新的模式。

1.刊网融合模式

刊网融合是近年来学术期刊界研究与实践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学术期刊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目前形成了三种刊网融合的模式。第一,合作模式。学术期刊与中国知网、万方等大型期刊数据库合作,利用这些数据库的技术优势、资源聚合功能和市场占有率,间接实现刊物的数字化。这种模式只需与数据库平台签订相关协议,即可实现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与网络传播。这就回避了传统学术期刊缺乏网络技术人才的劣势,极大地降低了网络运营和管理的成本,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第二,自建网站模式。学术期刊主动创建和运营网站,自己管理,自行,努力实现一体化的资源整合和转型发展。社科学术期刊独立建网站的有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学者在线”、浙江大学学报网站、新华文摘网、上海大学期刊社网站、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期刊网等。科技类期刊自建网站的较多,这些网站主要的技术支持方为西安三才科技、北京勤云软件、北京玛格泰克、中国知网等。第三,联盟模式。联盟模式是由业内公认的品牌期刊牵头,创建同行专业学术期刊数据库。比如《中国激光》牵头创建的中国光学期刊网,2004年正式上线,“它集中了国内光学期刊论文最为全面的数据,发表速度快于任何一个平台,检索功能、二次挖掘功能都实现了人性化设计,并初步实现了文献数据一次制作、多次的预期。不仅能在电脑上使用,同时也能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使用。这个平台的平均排名约为全球网站前6万位,进入全球网站排名的前1%,是全球文献浏览和下载量最大的光学专业网站。”[1]此外,还有中国地学期刊网,其汇集了235种科技期刊,涉及40余家主管单位、110家主办单位,是以专业平台带动期刊汇聚的典范。 

2.开放存取模式

开放存取(OpenAccess,简称OA),原指图书馆领域的“开架借阅”,后被赋予新的内涵,即在互联网环境中以自由、开放、共享和免费方式获取并利用学术信息的一种出版、交流模式。国内OA期刊的发展速度比较快,特别是自科类期刊的发展速度令人刮目相看。早在2010年,1868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就有461种在自建网站上实现了OA出版,可让用户免费浏览期刊全文,加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首席医学网、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平台实现OA出版的期刊,据保守统计,中国OA期刊的总数接近1000种,约占中国期刊总数的10%[2]。有学者将实现OA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归纳为三大类11种具体模型。第一类为传统印刷期刊+后印本存档模式,具体包括个人主页开放存取、个人博客开放存取、网络集成开放存取和电子印本开放存取仓储4种模型。第二类为混合型OA期刊模式,包括双重模式开放存取、延迟开放存取、部分开放存取、开放存取索引4种模型。第三类为创建型OA期刊模式,包括基于作者付费的开放存取、受资助的开放存取和多元融资模式的开放存取期刊3种模型[3]。中国社科类期刊的OA出版远逊色于自科类,但仍呈现增长趋势。有学者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2—2013)535种来源期刊做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8月,其中73种期刊实现了OA出版,占总数的13.6%[4]。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4—2015)533种来源期刊,有120种期刊实现了OA出版,占总数的22.5%。尽管社科类OA期刊还存在地区和学科分布不均、上网时滞严重、全文回溯时间有限等不足之处,但开放存取已经成为获得学术信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3.微信公众号出版模式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款智能手机应用软件。2012年8月23日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开启了个人、企业或组织通过公众平台面向特定群体发送文字、语音、图片、视频和图文消息的模式,实现了个人、企业或组织与目标用户全方位沟通互动的变革。根据腾讯的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截至2017年9月30日,微信用户达到9.8亿,日发送的消息数约为380亿条,月活跃公众号为350万个,月活跃公众号关注用户数为7.97亿。“微信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推送平台,更是一种新的创作模式和数字出版模式”[5]。随着微信的风靡,专家和学者对其有过很多阐述,比如微信内容传播就有十大特征:第一,内容自由度高;第二,受众黏度强;第三,多媒体传播;第四,系统开放免费;第五,传播互动及时;第六,阅读可选择性强;第七,受众可辨认度高;第八,碎片化内容过多;第九,垃圾信息泛滥;第十,安全性脆弱[6]。目前,微信公众号在学术期刊领域已经得到普及应用,许多期刊开始与腾讯合作,开通微信公众号,通过信息揭橥、内容、优先出版、稿件查询、在线投稿、审稿、编辑加工、读者关系维护等方式来扩大手机读者群,拓展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截至2015年5月30日,1200种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ScienceCitationDatabase,简称CSCD)期刊,共有283种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占全部期刊的23.6%,且比例在不断递增。”[7]在学术期刊与微信的媒体融合过程中,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结构相对完善,服务比较有序。《中国激光》《中华医学杂志》等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更是凭借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得到专家点赞。2014年11月,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依托人大书报资料中心148种学术刊群,推出“壹学者”微信学术平台,提供“壹阅读”“壹科研”“壹社交”“壹传播”的一站式服务,可谓独树一帜。“壹学者”微信学术平台有几个主要功能,一是实时推送学科资讯,二是建立学者交互空间,三是提供各类科研服务,四是扩大科研传播渠道,比如可以查看周边会议、沙龙信息,快速结识参会学者。“‘壹学者’坚持用户价值导向,着力于满足用户社交与传播需求,打造‘内容’+‘工具’+‘社交’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架构,并开展了丰富的用户运营探索,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学术生态系统”[8]。

4.域出版模式

2011年3月,《复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等17家“名刊工程”学报联合发起“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简称网刊),创办了《马克思主义学报》《历史学学报》《哲学学报》等10个一级学科的专业刊,在中国知网以开放获取方式正式上线。网刊创办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收录文章的下载量、引用率和影响力,而且得到了管理部门的充分认可与支持。然而由于体制的掣肘和思维惯性,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局限。“在实践上,比如合作仅限于最终产品的重组,而没能推进到出版全流程;网刊的发起者既不是社会团体也不是企业,而是分散的学术期刊,这些期刊编辑部几乎没有独立的法人身份,这导致了网刊主体身份的暧昧,也限制了外部资源的投入;由于缺少现实利益的支撑,提供技术平台的合作者投入动力不足,使得网刊缺少进一步发展的支撑。在理念上,网刊创办针对的是纸本期刊的现实焦虑问题,尽管运用了互联网技术,但在观念上还没有转变为互联网思维。”[9]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以互联网思维思考构建学术传播新秩序的问题时,“期”和“刊”这两个最具纸本时代特征的要素恰恰成了首先要突破的框框。2015年3月,《南京大学学报》主编朱剑在清华大学筹办的首届学术期刊文学编辑论坛上,明确提出“专栏是在线数字传播的最佳单元”。2015年4月北京超星公司副总经理汪新红在澳门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上,公开使用“域出版”来指称超星公司正在开辟的期刊业务。此后,经过多次接触、沟通、协商、谈判,超星公司完全认同并接受了高校期刊界提出的“以专栏为中心的期刊数字出版理念”,并将其定名为“域出版”。2016年9月,高校学报界在吉林大学召开“‘域出版’暨学术期刊联盟建设研讨会”,2016年10月,北京超星公司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大厦举行了“期刊智能出版传播平台暨‘域出版’会”,这标志着“域出版”这个名称已经正式被学术期刊界接受。“域出版”是高校学术期刊界与北京超星公司双向互动、合作创新的产物,也是思想与技术、专域与渠道、内容与平台融合的新尝试。正如朱剑所说:“‘域出版’理念的要义是将‘域’的概念引入互联网出版领域,在信息聚合型编辑、出版、传播平台上,实现以‘专域’为基本单元的多元、有序、高效的出版和传播。在这里,‘专域’将取代传统秩序中的基本单元——书、报、刊,成为新的传播基本单元和构建新秩序的基础,而域出版平台将为‘专域’的编辑、制作和传播提供强大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支撑,以实现内容、形式、渠道的统一。”[10]对于学术期刊来说,只有与新媒体融合,才能实现真正的数字化、专业化和集约化转型。《清华大学学报》主编仲伟民认为“域出版”是学术期刊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学术期刊走媒体融合之路的桥梁,理由有六:第一,域出版有利于新旧学术期刊体制的融合;第二,域出版有利于作者、读者与编者的深度融合;第三,域出版是公私融合共赢的典范;第四,域出版是上层决策与民间智慧融合的典范;第五,域出版有望使综合性期刊和专业性期刊走向融合之路;第六,域出版有望实现专家与技术的深度融合[11]。

5.集群化发展模式

随着媒体融合步伐的加快,期刊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我国学术期刊在集群化建设过程中,探索多种实现路径,取得可喜成果。第一,改造式路径。“改造式路径的核心在于从刊群整体定位布局和发展战略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刊群中已有子刊或作为潜在刊群成员的期刊进行改造。改造的内容包括单刊的品牌定位、服务定位、栏目设置以及后台的采编管理工作等,使其适应刊群的整体发展定位和发展布局。”[12]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一方面深耕农业机械领域的期刊,另一方面又改造拓展《汽车与驾驶维修》原有的某些栏目,相继推出《商用汽车》《车主之友》等新刊,形成《农业机械》《数码摄影》《机电商报》《卓众汽车网》等17刊1报3网组成的刊群。通过构建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多层次、多平台的数字期刊产品,卓众出版初步形成了立体化的媒介传播形式。第二,加盟式路径。在数字出版时代,网络聚合刊群已经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来自不同主管单位、主办单位、不同地域的学术期刊,完全可以聚集在一个网络平台下抱团取暖、借力而行。典型的案例有中华医学会刊群、材料期刊网、中国光学期刊网等。《中国激光》杂志牵头成立的中国光学期刊网,囊括了国内51家期刊,以“共享资源,共享经验,抱团取暖,做大做强”为宗旨,致力于推动光学期刊的发展和光学知识的传播,如今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第三,孵化式路径。孵化式路径指同一主办单位将分散在各编辑部的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和运作,通过资源共享、打造名刊、孵化新刊、共同发展的方式,形成差异化定位、优势互补的期刊群。比如上海大学期刊社率先实施社科类期刊与科技类期刊,综合性期刊与专业性期刊,中文期刊与英文期刊集约化管理运营模式,并创办《先进制造进展》等英文刊,形成目前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学术期刊集群。

6.跨界融合模式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无论是报纸、期刊还是电视都已意识到自身传播力量的薄弱,于是纷纷谋求向综合传媒集团转型。传统媒体跨界融合一般有三种模式,一是不同媒体之间通过收购、合并等手段,进行产权、营运、产品的整合,形成规模庞大的多媒体集团,开展具有规模效益的多种业务;二是同一媒体集团内部的不同媒体发挥协同效应,使信息资源的用途多样化;三是国内互联网媒体凭借其庞大的用户群、先进的技术和巨大的资金实力,反过来融合(即“倒整合”)传统媒体。以下将以具体案例,分析传统媒体的三种跨界融合模式。第一,《中国国家地理》的跨界融合。《中国国家地理》依托内容优势,纵深挖掘,出版青春版《博物》、电子杂志《行天下》,收购《中华遗产》,创建中国国家地理网,成立国家地理影视公司,推出手机报和“掌途”客户端,通过在网站、电子杂志、手机报、户外媒体多介质渠道的全媒体化运营,不仅打造了中国专业地理多元化经营体系,而且为长远的媒介融合发展做好了布局。第二,浙大社科学报的跨媒体融合。浙大社科学报的数字化建设起步较早,多年来曾做过多方面的尝试和实践。(1)在全国社科期刊中率先建立线上内容永久数字标识系统——DOI(DigitalObjectIdentifier),以确保数据的权威性。(2)实行开放获取,提供免费下载服务。(3)尝试在线提前出版,这种模式是“整期印刷本期刊的提前本”。(4)在全国中文期刊中率先推出“在线优先出版”,这种模式是“以单篇论文为发表模式的中文在线优先出版论文”。(5)建立网络投稿与审稿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6)尝试新媒体,开通手机版,首推学术期刊移动阅读与印刷本同步出版的全新传播模式。(7)在全国高校综合性期刊中首开微博,以“微编辑”创新平台、整合期刊内容,借“碎片化”“浅阅读”开拓数字传播新渠道。(8)试水平板电脑,提供全新阅读体验[13]。浙大社科学报的探索表明,传统学术期刊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及读者需求量身打造属于自己的媒体融合之路。第三,阿里巴巴“倒整合”传统媒体。在互联网公司“倒整合”传统媒体的浪潮中,阿里巴巴频频出手,取得了不俗的战绩:2013年3月投资5.86亿美元,收购新浪微博18%的股权;2013年4月战略投资号称中国管理第一刊的《商业评论》(中国社科院主办),加入推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变革的行列之中;2014年3月斥资62.44亿港元,收购文化中国传播(影视、游戏、广告、报刊)60%的股权;2015年投资12亿元,入股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周刊》);此外,还有投资无界新闻、《北京青年报社区报》、封面传媒,收购香港《南华早报》等。“阿里巴巴通过在传媒业的一系列并购,已经成功在视频、社交媒体、传统媒体、电影业、新闻客户端等传媒业领域布局,传媒帝国已然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