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民族文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民族文化发展

摘要:

文化认同和文化趋同是一对矛盾,它存在于文化发展过程始终,推动着文化历史前进。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多元化是主要现状并将长期存在,但文化全球化已现端倪并呈发展增强趋势。现阶段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民族文化认同是主要的,但民族文化趋同的因素在不断增长。人类文化发展总趋势是由文化认同为主过渡到文化趋同为主。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文化认同;文化趋同;民族文化

“文化认同和文化趋同是一对矛盾,它存在于文化发展过程始终,推动着文化历史前进。”[1]现实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多元化是主要的并将长期存在,但文化全球化已现端倪并呈发展增强趋势,认真研究并科学地处理好文化认同和文化趋同的矛盾,对于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一、关于文化认同与文化趋同

(一)文化认同。“认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多在认可、赞同、接受等意义上使用,指某一个体或群体对另一个体或群体的观点、主张、行为方式的认可、赞同和接纳。在具体科学理论体系中的“认同”,往往不同于日常生活意义上的“认同”。哲学上所讲的“认同”,指主体在对自身本质认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自我核心情感与独特象征。主体在与自然万物、社会及他人交往的复杂关系中,一方面“确定自身”,解决“我是什么”、“我的意义何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区别他人他物”,解决“我不是什么”、“我与他人他物的意义有何不同”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的协调统一所形成的在自我规定、自我肯定、自我保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基础上凝结而成的自我情感、自我形象,就叫“认同”。文化认同,分为广义的文化认同和狭义的文化认同。广义的文化认同,包括物质文化认同、政治(或制度)文化认同、精神文化认同;狭义的文化认同,仅指精神文化认同。本文所论的“文化认同”主要指广义的文化认同,包括物质文化认同、政治文化认同、精神文化认同,同时包括文化上的个体认同、群体认同、人类认同,以及文化上的传统认同、现实认同、未来认同等。哲学上讲的“文化认同问题”,指主体对母文化特质的肯定、信仰发生了怀疑、动摇,从而导致对自我核心情感的淡薄、对自我形象的失尊、对自我价值的自卑自贱。简言之,就是文化自信与否的问题。

(二)文化趋同。所谓“趋同”,即主体在对自身与客体共同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认可接受,进而把客体的存在方式、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转化为自己的存在方式、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2]。趋同是主客体间的相互对象化、同质化,进而达到同一化。文化趋同,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趋同,包括物质文化趋同、政治(制度)文化趋同、精神文化趋同;狭义的文化趋同,仅指精神文化趋同。本文所说“文化趋同”主要指广义的文化趋同,包括物质文化趋同、政治文化趋同、精神文化趋同,同时包括文化上的个体间趋同、群体间趋同、整个类趋同,以及文化上的历史趋同、现实趋同、未来趋同等。

二、民族文化在认同与趋同互动中的历史演进

纵观人类文化史,就是一部文化认同和文化趋同互动互促、互换递进的历史。罗素在《中西文明比较》中说:“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3]。中华文化是不同民族、不同区域在文化认同与趋同的互动中交融演进的产物。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共同文明的结晶和精神支柱,它不是某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是“中华民族群”的文化体系、文化圈,是由多个氏族、部族、民族长期融合的产物。中华民族形成之后又不断地有外部民族或某些外部民族成分以不同方式融合进来,处于动态发展之中。炎黄两大部落文明的交融;尧舜禹禅让文明的传承;夏商周三统转换;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秦王朝“大一统”,规范文字、统一度量衡,废分封制、全国实行郡县制,在物质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上实行了统一,初具汉文化的雏形;西汉初,虽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旗帜,实质上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和正统,吸纳百家;南北朝时期、唐末到宋初的过渡时期、元朝和清朝时期都是中华民族大动荡大融合的重要时期,也是在各民族文化间既认同又趋同的重要时期。中华文化的演化发展过程中还经历了和外国文化的认同与趋同的互动。如西汉末期,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依附于当时中国本土文化“方术”,随后又依附于魏晋玄学,再以后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冲突中与“儒”“道”“释”结合而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早在唐朝就有西方宗教“景宗”传入中国,到元朝有“也里可温教”传入中国,自明末之后西方基督教开始大量传入中国,并且往往依附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到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文化(包括宗教和科技)随西方列强的入侵如潮水般地涌入中国[4],一方面造成了中国民族文化的认同问题,另一方面也客观上引发了中国民族文化对西方先进文化的趋同,开始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历史。在文化认同与趋同的互动中,某些弱势的民族文化或地区文化,因种种原因被强势文化所吞噬而消亡。从中国国内文化演变看,秦一统之后,原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不同文化与文字消亡了,现在只能在“地方文化”中看到一些它们的遗迹。历史上某些曾经存在的少数民族国家,拥有过自己的文化和文字,随着该民族国家的消灭,其文化、文字也湮灭了;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化但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这种完全靠代际口语传承的民族文化或地区文化,有些已经失传、消亡,有些正在失传、消亡之中。在世界文化演变历史上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形,一些曾经在历史上繁荣辉煌过的民族文化或地区文化,先后以不同方式消失了,现在仍有些弱势的民族文化或地区文化正处于消亡的危机之中。从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认同和文化趋同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对矛盾:一方面,文化认同强化着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的个性,维持着文化多元化;另一方面,文化趋同削弱着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推动着文化的融合。正是这种矛盾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在人们活动范围狭小、相互交往较少的人类社会早期或民族、区域间矛盾不是很突出的时期,文化认同和文化趋同的矛盾表现得比较和缓,在人们活动范围广泛或民族、区域间矛盾突出的时期,文化认同和文化趋同的矛盾表现得比较显著。就一个民族或国家而言,在其兴盛强大时,民族文化认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民族文化认同问题”较少,其他民族趋同于本民族文化(文化输出)是主要方面,本民族趋同于其他民族文化(文化输入)是次要方面;在民族或国家落后衰弱时,“民族文化认同问题”普遍而且突出,本民族趋同于其他文化成为主要方面;在社会繁荣稳定的时期,文化认同或文化趋同都表现得比较平和有序;在社会危机或新旧过渡、激荡转型的时期,文化认同和文化趋同都表现得迅猛、多样、无序,这种“文化大乱”或“百家争鸣”,其实是走向新的“大治”,即走向一种新的文化认同体系的文化趋同过程。文化由一种形态走向另一种新的形态、由较低阶段走向较高阶段。这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也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发展路向

“人类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所有与文化相关的问题“都是在一定的时空系统中人们历史活动的过程和产物”[5]。作为人类活动结果与标志的文化,其发展除遵循自身的特殊规律外,还要受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制约。根据文化发展的规律,结合对文化矛盾运动历史演进的考察,我们可以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现状和走向作出如下的判断。

(一)民族文化认同是当前的现实和主流,但民族文化趋同的因素在不断增长。从文化受制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尤其是社会生产力状况决定的,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那部分文化的发展又受特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由于经济全球化成分和性质的多元性、复杂性,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和各国政治制度多样性的存在具有了现实的经济根基。文化作为对经济、政治的反映因此具有多元性。“在当前全球化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当中,民族国家仍然重要,它不是正在消亡,而是正在被重新想象、重新设计、重新调整以回应挑战。”[6]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国家仍然是民族利益的集中代表,在经济全球一体化、政治全球一体化完全实现之前,以民族国家为主体所构成多元经济成分、多极政治和多种政治制度的存在,决定了多元文化(各民族文化)认同的始终存在。从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来看,民族文化除受经济基础的根本决定作用、政治因素的直接影响外,还受到民族传统、习惯、风俗、地域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任何文化都是历史的、具体的。由于地域、民族、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文化的多样性记录着各民族历史发展的轨迹和特殊性”[7],不同民族、区域的传统、习俗、环境、历史是千差万别、多姿多彩的,所以,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的个性始终存在,这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客观根基。当今世界,除大量的各种小文化系统外,主要的“大文化系统有中华(东亚)文化、印度(南亚)文化、西方文化、阿拉伯文化、拉丁美洲文化、俄罗斯文化、非洲文化等”[8],这些大大小小的文化系统共存共荣、相互辉映就是民族文化认同的例证。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中共同因素共同活动等共性的增长,文化趋同的趋势会日益增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经济活动、经济活动方式及其观念的共同性愈来愈多,与这种情况相适应,在政治活动、政治活动方式及其观念上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共同性,这些决定了全球文化、文化全球化的存在和增长的必然性,从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间趋同的必然性和趋势增强的必然性。

(二)民族文化趋同是未来的方向和趋势,但民族文化认同将长期存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蓬勃发展,要求各国各地区各经济实体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全球性经济体制、经济法规、经济运行机制及观念,因而就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国家的某些政治运行模式与内容,也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家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因此,经济全球化催生了一定形式一定程度的经济全球一体化因素、政治全球化因素、文化全球化因素。事实上,当今世界已经出现了诸多文化全球化的端倪。例如,“体育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企业文化”等相当部分的物质文化、经济文化,已跨越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超越了意识形态区别而成为人类文化、全球文化;“生态文化”“基因理论”等科学文化,直面人类共同的问题而成为全球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管人们承认与否,文化全球化是相伴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历史发展趋势。但是,我们应强调,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这种文化趋同应是文化遵循自身规律和社会规律自然发展的结果,而不应是外部力量强加的结果。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题,众多国家都认可,包括实际上奉行霸权主义的资本主义强国都不得不在名义上承认,国无论大小强弱都一律平等,那么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就应该是多元文化平等共存。文化趋同,应是人们自觉自愿地趋同适合自己参与全球共同活动并且对自己有利的其他文化或全球文化,而不应是受某种强制而无可奈何地屈从于宗主国文化或强势文化;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趋同先进的科学的文化,从而使真正先进科学的文化在全球普及应用,而不应是盲目地追求某种流行时髦而实质有害的强势文化;是人们在认同自己文化的基础上趋同其他文化或全球文化,而不是以牺牲自己文化为前提和代价。从文化自身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来看,民族文化受历史、传统、习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固然,文化传统、民族风俗、地区或地域习惯等也是可变的,并且其中有些也是可以趋同的;但是就人类而言,文化是不可能完全趋同的,也就是说,不同民族(种族)文化传统、不同地区风俗习惯、不同人群文化特性是永恒存在的,即使原有的传统、风俗、习惯、特性改变了或消失了,新的风俗、习惯、特性、传统又产生了。此外,民族文化内部各种形式(物质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如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科学、宗教、哲学等)又有各自产生发展的具体特点和特殊规律,发展完全趋于一致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同的民族或种族、地区、人群乃至不同个体之间在文化上的差异性始终是存在的。

四、结语

在对文化发展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走向的梳理中,我们看到,文化发展过程始终都存在着认同和趋同的矛盾:在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较低阶段,文化认同是主要的,在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较高阶段,文化趋同是主要的。就民族文化而言,文化认同和趋同的矛盾推动着民族文化的发展,由文化认同为主到文化趋同为主的转化,标志着民族文化由单一民族文化到多民族文化融合、“大一统”民族文化或“民族文化圈”的形成。就人类文化或世界文化而言,文化认同和文化趋同的矛盾推动着文化全球化或全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由文化认同为主到文化趋同为主的转化,标志着全球文化或文化全球化的形成。无论是民族文化或全球文化,文化认同为主的时期,不等于没有文化趋同,此时要特别预防和克服文化封闭主义;文化趋同为主的时期,不等于没有文化认同,此时要特别预防和克服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此外,文化沙文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在任何时候都有泛滥的借口和条件,故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认识和警惕。“人类历史”“世界历史”可以说才刚刚开始,现阶段及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文化认同,主要任务是弘扬并大力发展本民族文化,但也必须认真面对文化趋同、认真面对文化的全球化,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全球化是不可否认、不可抗拒的必然趋势。认真研究并科学地处理好文化认同和文化趋同的矛盾,是现代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一项基本任务。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实力的象征和表现,一个民族国家的国际地位与作用,固然主要取决于其经济实力,但相当程度上也取决于其文化的影响力。当前,中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与日俱增,孔子学院在全球落地生根,“汉语热”方兴未艾,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运用文化认同与趋同矛盾运动的规律,实现中华文化新的发展与传播。对外,我们要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灵活的方式开展文化交流,推介、传播中华文化;对内,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发展熔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于一炉的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行文化创新,从而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潘树国 单位:扬州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2]孔令来.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路向[J].学海,2002,(3):199-202.

[3][4]黄见德.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导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5.

[5]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6-113.

[6]鲍勃•杰索普.重构国家、重新引导国家权力[J].求是学刊,2007,(4):28-32

[7][8]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09;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