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

初中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当代语文教师就要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工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从自身教学经验入手,及时向学生传递传统文化,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增强教育的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途径分析;方法研究

前言:

我国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因此,在教育中就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但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的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教师就要做好教育改革工作,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中去,以此来实现教育的发展目标。

一、从教材的角度上出发,找出传统文化中的内涵

就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材来说,其中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且这文化内涵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但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度关注教育的工具性,并没有从人文性的角度上出发,这样也就使得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如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诗文上的讲述,却并没有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传承进行教育。因此,在教育中教师就要主动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挖掘,找出重点的教育素材,保证教育的针对性。

(一)树立起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可以说我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可以传承与发展,正是受到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影响。且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儒家与道家思想中也得到了全面的展现,尤其是对于儒家思想来说,对我国的历史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从其发展历史上来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上可以看出,儒家对神学方面并没有过多的评价。所以从儒家的思想上来说,就要做好人格修养上的培养工作。初中语文教材中也可以看出在相关文章中也充分展现出了儒家的思想,对人生态度有着较多的关注。且在古代文人大多展现出了儒家的思想与风范。从道家的思想上来说,也十分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强调天人合一等,以此来表达出对自然的崇尚。如在《塞翁失马》中就是从儒家的辩证思想上来提出的,通过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阅读,也可以实现教育引导的目标。可是在我国古代有着较多的文人,其在面对困境时常常借助道家的思想来进行自我安抚。如在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就明确展示出了道家对自然的崇尚思想。

(二)做好礼仪教育工作

通过对初中语文教材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其中存在着较多蕴藏了爱国主义思想的诗文,且在这些文章中也充分展现出了古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可以说传统文化是十分丰富的宝藏,且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内容也是难以运用语言来阐述的。因此,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就要做好初中语文教材的挖掘工作,以此来提高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二、从课堂教学上入手,做好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工作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生普遍认为古文是最难学的,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对古文有着惧怕的心理。因此针对这一现象,也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好教材的特点,借助独特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工作,同时还要综合好这一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此来提高古文教学的效果。只有将古文转变成为学生所喜欢的方式,才能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的效果。如在教学前五分钟,教师就可以借助课前活动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籍,或是鼓励学生向其他同学推荐自己认为好的书籍等。同时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中国古典名著来引导学生学习。或是可以给学生讲解其中的片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保证自身语言上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进行阅读。

(二)进行品读与鉴赏

从传统文化上来说,古诗有着极为重要的传承作用,且古诗文中也包含了对古人思想精华上的传承。因此,在教育中教师就要从提升学生审美的角度上出发,做好优化与完善工作,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审美,这样才能从古诗词中获取传统文化。如学生在学习《使至塞上》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经典的诗句上入手,引导学生对当时的场景进行联想,从而感受到诗句中的意境。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这一内容进行改写,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感受到诗句的妙处。

(三)培养好学生的解读能力

就我国古代文学来说,人物的形象存在着多面性的特点。因此,在对古代任务进行解读时,就要从不同角度上进行分析。如学生在学习《花木兰》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身份上出发,做好分点阅读工作,虽然木兰有着英雄的一面,但是同时也是一名女子。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也可以提升教学的对比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形象。

(四)借助比较阅读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借助比较教学法,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好文章的实质。因此,在开展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就要从不同表现方法与字音等方面出发,提高对比性。如学生在学习《小石潭记》的过程中,为了展现出作者被贬谪后的感受,教师就可以引入《岳阳楼记》来进行对比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情感。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借助比较教学法,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

三、从课外活动入手,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

(一)开展国学启蒙班

通过开展国学启蒙班,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实现启蒙教育。现阶段中央电视台开办了相关的栏目,在节日中开展诗文朗诵会等,通过央视的不断努力,诗文朗诵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开展学校教育中就要积极与文化潮流结合在一起,提高国学启蒙班的教育质量。在一些学校中已经开展了这种活动,且在实践的证明下,也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化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好学生的赏析能力,实现教育的目标。

(二)及时更新教育观点

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中就要主动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与研究,但是也可以看出由于受到篇幅等因素的限制,教师难以借助教材来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教育。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及时更新教育的观念,主动对课堂进行拓展,以此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论语》等,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视频来引导学生进行观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

(三)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在教育中就要求教师要从教材上出发,组织开展综合性的活动,或是开展语文兴趣活动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如开展书法班或是国画班等,以此来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到课外中去,并采取学生喜欢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保证传统文化渗透的效果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识到教材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主动传承传统文化,教师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在课堂中掌握好这一知识。不论是从哪一类型的教学形式上来说,都需要课堂教学来完善与补充,但是也应当要注意的是,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等因素的限制,使得教师并不能够将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要安排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所以在选择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做好分析研究工作,找出其中的重点知识,坚持相应的原则,这样才能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保障学生的知识面可以得到拓展与延伸。如在向学生讲述四大名著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选择其中的经典片段来进行教学,同时还要从文章生词与生字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好这一知识。但是由于需要讲解的知识点较多,使得教师难以将其他知识放在课堂中,所以也就可以从故事讲述上入手,以此来帮助学生对这一内容产生出一定的认识。在完成教学后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自行查阅资料等方式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点,从而进一步理解好文章中的内容。在这种教学方法下,不仅可以延伸学生的知识层次,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好重点知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有着极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承担起传承与发扬的重任,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内涵,从而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提升自身的道德与修养。

参考文献:

[1]陈雨晗,林莹莹.浅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03):68-68.

[2]卢贵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8):76-78.

[3]袁记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教育:文摘版:2014,(07):228-228.

[4]王雪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分析[J].教育:文摘版:2015,(02):233-233.

[5]杨叶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09):23-24.

[6]樊云霞.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分析[J].教育,2016,(03):26-26.

作者:周浩 单位:鲁东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