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统文化研究(4篇)

高校传统文化研究(4篇)

第一篇: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研究

摘要:

依据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的教育思想,在深入分析工匠精神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化,突破工匠精神培育瓶颈的实践对策。即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科学运用,增强当代工匠精神的逻辑感染力,实现教育过程向多样性、生命性、和谐性的回归,打造融实践性、职业性及创造性于一体的精彩课堂。

关键词:

工匠精神;高校;传统文化;价值观教育

为学生提供精神支撑,助力大国工匠的养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命题。在2016年7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一、依托传统文化涵养工匠精神的学理探究

(一)工匠精神的当代解读

《考工记》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作也。”自古以来中国的能工巧匠们对手工业产品孜孜不倦地精心雕琢、悉心改良,本质上体现的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新精神,不拘传统打破常规的创新思维。这是中国工匠的作风,也是优秀的思想文化资源。2016年3月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又将当代“工匠精神”引入了大众视线。广义上的工匠精神意指凝结在从业者身上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与价值观密切相关,可归属到职业精神范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能够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当代工匠,需要对产品求精、对职业敬畏的态度,更需要勤于更新知识、乐于开拓思维、善于更新技术的创新品质。

(二)涵养工匠精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为探讨教育活动的文化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虽然目前没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直接论述文化相关概念的文献记录,但他们对文化的思考广泛地渗透于唯物辩证法原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社会历史理论中。文化具有客观实在性,“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1]物质生产是文化活动的现实依据。同时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性,“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无论是文化的生成还是能动性的发挥,都统一于社会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3]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为我们从现实活动、社会、实践维度,建构了文化与人的关系。的教育思想为探讨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工匠精神提供了理论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3]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结,当代工匠所需的精神内核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工匠精神一脉相承,在培育以敬业、求精、创新为核心的当代工匠精神时,更应善于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动性,增强教育内容的逻辑感召力,引导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情感流动,催化教育模式实践特色的彰显。对于高校来说,虽然工匠精神的培育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但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是教育活动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工匠精神的培育,蕴含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其实质是优秀文化精神的传递。教育者将敬业价值观与勇于创新的品质等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从业者的要求内化为高校学生自觉的精神追求,传输的是文化的内容,体现的是“以文化人”的过程,与文化具有同质性。揭示工匠精神培育的文化属性,其深刻意义还在于这既是敬业观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培育的创新途径,也是新时期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

二、工匠精神培育现状分析

(一)高校职业精神培育的成效

职业教育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雇主的反馈与学生的就业是考量高校职业精神教育的重要指标。分析2010—2015年“麦可思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研究”中高校毕业生培养质量中期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在校生跟踪评价、专业诊断等数据,得出了以下结论。行业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度逐年提升。近5年企业较注重的职业精神包括:职业道德、职业适应性、职业投入度,雇主对2014届高校毕业生的满意度为91.12%;半年后毕业生就业率为93.7%;半年后平均月收入3312元,较2011届增长21.41%。民企和中小企业为吸纳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体。2013届—2015届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分别为71%、67%、75%)和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分别为60%、57%、60%)就业的比例均最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显著提高。2010—2013年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呈增长态势,2013年开始稳定在91%左右。2010—2015年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增长趋势明显,2015年比2010年月收入提高59.1%。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相关度与满意度也是逐年稳中有升。从数据分析中可见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社会认可度逐年提升,这与院校加大职业精神培育密切相关;同时高职学生日益成为民企和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将肩负起推动这一类型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的职责。

(二)高校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江苏省内4所高校作为样本院校进行研究。这4所院校在性质上涉及了国家示范性高职、国家骨干高职、江苏省重点高职、普通高职,在地域上涵盖了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调查中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7份。通过对有效问卷的整理分析可见,自十八大后,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大力推进,高校更加重视以敬业观为中心的职业道德教育。但在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教育内容时空逻辑断裂

对于工匠精神的教育内容,47%的学生感觉“理论性太强”,34%的学生认为“工业时代不需要工匠精神”,23%的学生认为“空洞乏味”,39%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不实用”。可见教育内容的设置,在时间上没有讲清工匠精神传承的历史逻辑,将手工业时代的职业道德直接搬移到工业4.0时代,生硬的嫁接无法使学生信服,理论认知被动、流于表面。在空间上存在理想与现实的脱节,相对于社会责任,高职学生更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现行的工匠精神教育对理论知识的解读多围绕知识点展开,忽略学生的现实诉求,以至于学生认为培育工匠精神对自身没有现实价值。

2.教育过程主客体互动割裂

对于工匠精神的教育过程,51%的学生认为“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30%的学生认为“课堂上让学生参与不够”;学生“与教师课下交流”程度“每周至少一次”的占21%,“每月至少一次”的占24%,“每学期至少一次”的占29%,“没有交流”的占26%。在“工匠精神认知渠道”的调查设计上,问卷提供了9种渠道且为多选,选择1种渠道的占39%,选择2种渠道的占27%。可见课堂教学过程在知识流通向度上单一,停留在“我讲你听”的单行线维度,较少对话与交流,无法激发个性突出的95后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在情感传递向度上生硬。较少具象的体验式教学,使得高职学生在感性认识上脱节,情感认同偏低,且极少主动建立关于工匠精神的多元认知途径。

3.教育模式职业特色模糊

对于工匠精神的教育模式,“学校用什么模式进行工匠精神教育”一题,31%的学生选择“板书授课”,45%的学生选择“多媒体授课”,17%的学生选择“通过社会实践授课”,7%的学生选择慕课。55%的学生认为“体验和实践环节不够”。认为“开拓创新素养”有所提高的仅占36%。在涉及工匠精神“对目前的实习实训有正向影响吗?”与“是否是应对未来职业挑战的重要支撑”时,选择“意义不大”及“说不清”的均为50%以上。教育模式是教育理论实践化和教育实践理论化的中介,尤其对倾向“做中学”“学中做”的高职学生来说,实践尤其重要;同时工匠精神虽然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但与普通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有其特殊性,即与职业实践的相关度更高。但由调查分析可见,现行的直线式或静态的教育模式,不易使工匠精神的教育效果在学生的实习、实训及就职后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三、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工匠精神的教育实践设计

注重培育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是制造业转型升级与人才市场发展变化的新要求与新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针对当前教育短板,直面问题成因,积极调整教育思路,探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工匠精神落地生根的实践路径。

(一)依托传统文化弥补逻辑裂痕

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也把目光投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化上,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工匠精神教育创新与突破的价值,首先在于增强其逻辑感染力,实现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面对高职学生,教育者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有意识地应用能够讲透工匠精神内在历史逻辑的优秀资源。“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4]中国工匠文化悠久而深厚,“夏鳍作城”“虞驹作舟”“奚仲造车”,工匠们的创造革新使当时的百姓生活更加方便舒适。“寸锦寸金”的云锦、辉煌璀璨的唐三彩、明丽堂皇的漆器,工匠们的精益求精不仅推动国内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青花瓷甚至影响过欧洲人的生活和审美,形成了中欧巨大的贸易逆差。这些都是工匠精神合理性的历史明证。同时,要着重通过传统文化彰显工匠精神现实的价值理性。在我们努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今天,学生也许不知道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之国。但产品与技艺都不是匠人们的终极追求,《庄子•养生主》描述了庖丁解牛的精彩案例,“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能工巧匠的价值观念与终极关怀是人生意义的超越,可见古代工匠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古代中国经济文明的登峰造极并不冲突。传统工匠文化的视域中,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发展的推进是相辅相成的,高尚的职业精神与理想的人生状态通过“道技合一”得以实现。这样的价值引导内容对于关注自我成长的90后学生而言,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与说服力,体现了传统文化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是工匠精神合理性的现实基础。

(二)依托传统文化营造学习共同体

通过前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现行的教育过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单一性、外在性、灌输性,使得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缺乏理性认知的主动性与情感认同的积极性。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发挥的作用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利用自身优势参与教学思路的设计,实现教育过程向多样性、生命性、和谐性的回归。教育过程中存在主客体关系的可以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定位,学界有“单主体论”“双主体论”“主体间性论”等各种理论观点,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师生互动的教学期许,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此类“二分法”也有可能导致课堂生态的机械化。在工匠精神的课堂生态中除了老师、学生,还有实践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载体,而“互联网+”时代下,形形色色的信息、甚至整个生活世界都会成为课堂要素。屏蔽或回避都不明智,而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的整体观、和谐观、顺应观,正是我们设计开放的教学过程,营造学习共同体的依托。在这样的多元而非二元的学习共同体中,理论、情感、实践等要素都可以在主体间和谐的流动,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均得以激发,实现共同成长。同时,一旦教学过程变得开放,它将不仅欢迎现实世界的融入,本身也会走入现实世界,扎根社会土壤,实现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工匠精神教育的对接,更好的回应学生的现实诉求,服务区域内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教育过程中存在主客体关系的也可以是受教育者与实习或实践过程中的实践对象。西方哲学中,物质世界作为我们改造的对象,是没有生命的,但中华传统文化讲究人、物同源,即存在主客体关系的自然界万物实质上都是我的同伴,这对工匠精神的教育意义尤为重要。孔孟学说中的“仁民而爱物”“万物皆备于我”,张载在《西铭》中提出的“民胞物与”“推己及物”,这些传统文化中“尽心”“至诚”等基本的体验方式,都可以帮助我们将教学思路调整到对生命的唤醒上。使学生体验到与自己的作品、产品也是一个独特的共同体,催生出情绪的流动,生成丰沛的感性经验,甚至在感情上赋予产品生命的属性,心底自然会生成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渴望,实现了工匠精神教育的有效性,也是实现了工具人向充满生命力的自然人的回归。

(三)依托传统文化凸显实践理性

工匠精神体现的是对产品与职业的忠诚,工匠精神的教育成效要体现在知行统一上,与实践密切相关;同时,高职学生更偏重于手脑并用习得知识的特点,这些都要求我们的教学模式要与实践接轨。根据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现在的教育模式比较单一,或者说现有的实践课时不足以使学生将理性认知固化为行为模式,走上岗位后会存在职业精神的“空窗期”,与制造业转型期高标准的人才需求相脱节,也使学生自身发展缺乏后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相对固定的前提下,较难增加实践学时,但可以借鉴传统教育资源中饱含实践理性的方法论调整教学模式,将工匠精神教育的理论课打造为融实践性、职业性及创造性于一体的精彩课堂。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不同的教育观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优秀传统教育资源的现代性转化,很大程度上是抽丝剥茧分析出适应时展的方法论,用以指导实践。从《尚书》中的“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对“知”“行”命题的思考贯穿了中国哲学史,催生出了“道德践履”“体知躬行”“百姓日用即是道”等注重实践,且注重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方法论。在此方法论指导下: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指向培养工匠精神与提高职业技能的高度融合,努力培养能够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学活动要善于营造体验式的情境,设置基于企业真实需求,真实生产、装备或服务流程等的典型实践情境,在这一情境中体验作为职业人和社会人的体悟和综合感受,通过反复的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深化理性认知、升华情感认同,这样的工匠精神磨砺是深刻而持久的,为实践中的自律转化以致践行固化夯实了深厚的基础。“中国制造2025”,要求我们的教育能够“把现实学业与未来就业、甚至创业有机地联系起来,让每一个高职学生都能顺应改革带来的职场变革,树立学业为就业之本、就业为学业之根的专业意识。”[5]高校培养的未来工匠,不仅要爱岗敬业、追求完美,还要有较强的学习与创新能力。中华文明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文化有自我更新的特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创新是中华文明的本质要求,通过对一代又一代文化的创造性传承,使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血脉不仅未曾中断,还得以在变革与发展中融会贯通。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打造课堂教学不仅提高了工匠精神教育的实效性,传统文化也通过这一途径实现了现代性转化,其蕴含的精神资源通过价值观与方法论的传递源源不断地流入学生心田。传统文化善于包容、同化、更新的特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转变思维与开阔视野。秉持世界性的眼光,积极吸取、学习世界各国的技术、工艺;内化吸收、为我所用,提升职业所需的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创新国内生产技术、制造工艺,成为助力国家中小微企业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中流砥柱。

作者:郝琦 房磊 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5-5.

[4][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何锡章,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周军,吴学峰.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探析[J].职教论坛,2016,(29):21-26.

第二篇:高校旅游管理传统文化教育思考

摘要:

文章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的重新理解、其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三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理解的回归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以至于任何对其内涵和特征的概括似乎都只能是以偏概全、以点带面,但出于本文论证的需要,这里仍然有必要对其进行界定。“文化”是一个与“物化”相对的概念,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指人类自出现以来所创造的一切东西,具体来说,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在有的研究中,中国传统文化被界定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中国华夏民族的这片土地上以各个民族为主体创造的,中国人世代传承的,至今仍有影响的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形态且不断发展延续的文化;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体现在广大人民的言语、行动、思维中的文化。”在中国漫长的教育发展历史中,传统文化曾经作为至关重要甚至唯一的教学内容。发端于隋唐而终结于清朝的封建科举教育制度更是把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的唯一标准。但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国家内外发展条件的变化,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逐步弱化。“”后,我们又引入了现代意义上的“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这对传统文化既是解构,又是补充。特别是建国后,由于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长时期“左倾”主义错误,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被当作“封建糟粕”,一度被完全排斥和摒弃,中断了数十年。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对此做出了许多的改变和调整,但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仍然还没得到充分的认知并尊重,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依然是非常薄弱的,更不用说最近这些年才快速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教育了。回顾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存在两个“传统”,一个是“旧传统”,一个是“五四”后的“新传统”。这两个传统,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不可偏废。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等的深广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崛起,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时代需要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高素质人才是指那些既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技能,又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与道德情操;既有现代意识,又有传统情怀;既有开放包容的对外心态,又有自信守持的自我原则;既能参与社会竞争,又能参与团队协作;既有全球视野,又有民族情感;身上兼具“老传统”与“新传统”等的人才。新时代人才所应具有的这种多维特质,归结到一点,其实是一个文化问题。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完善,社会化意味着任何形式的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的个体接受某个社会群体的“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使自己成为其中一员;个性化则意味着个体在融入其所处的社会群体的过程中,将习得之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保留着自己的独特性,在这两个方面的完善过程中,文化都是核心,合乎中国古代“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对文化的解释。我们曾经对“传统”实行过最彻底的决裂,其负面效应现在仍在显现。当下的很多社会危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文化危机。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忽视,使得我们的学生对过去感到空洞虚无,对现在纷乱的生活感到无所适从,对未来的未知世界感到焦虑、茫然,我们正在一步步失去千百年来形成并赖以生存的根基。但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却非常注重对国民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国民受益匪浅,如韩国、日本、新加坡等。所以,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积极反思。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挖掘其深刻内涵的教育价值,强化传统文化教育。

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是最近十几年才在我国获得快速发展的教育类型,这种教育的特点突出表现在“高等”和“职业”两重规定上。旅游管理专业在很多高校中也都属于新兴专业,因而在专业建设的很多方面仍然缺少非常成熟的经验模式可以借鉴。概括起来说,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在各类旅游企业中从事一线的服务或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应用型人才。这个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作出了方向上和程度上的规定。为了实现这个人才培养的目标,除了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之外,中国传统文化对高职旅管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至关重要。

(一)有助于学生建构正确的价值观,端正人生态度

衡量人才的“冰山理论”认为,过去的教育我们特别在意对学生一些外显的、具体的知识或者能力获得的培养,而忽略了另外一些深层次的、潜在的但对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些素质的培养,如价值观、人生态度等,而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个方面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一些西方的价值观念逐渐渗入,互联网上的各种“碎片化”信息也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置身于这样的信息环境,一些学生表现出物质欲望与享乐主义至上,人格障碍,人情观念淡漠,极端自私自利,个人主义等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受到不良影响的言行。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稳定体系,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建筑、民间文学这些世代相传沉积下来的民族的思想精髓、文化理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对学生正确“三观”的培养和实现至关重要。传统文化还能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拥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拥有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价值认同和文化体系。同时能增强学生们的文化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将国家、民族、社会、家庭和自我等主体连接起来,并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精、气、神为条件来做对社会、对他们有益的事情,从而保证自己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平衡机制,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平稳运行提供基本秩序和保证。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

有调查表明,高校的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对不高,特别有些高校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缺少文科专业,则其学生的人文素质将更加令人担忧。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旅游文化学院所有专业的一年级新生入校后参加导游基础知识竞赛,其结果反映出学生对文化常识掌握的欠缺;有学生到外省参加专业技能大赛,文化知识问答环节是表现相对较差的;学院图书馆人文社科类的图书资料借阅率不高;学校也很少举办高水平的文化论坛与讲座;学生毕业后,写作能力、文艺才能等也不算很好。人文素质偏低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而综合素质不高又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强。有鉴于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学习,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并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有助于学生改良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旅游相关工作都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讲究礼仪是个人修养的重要体现。很多社交礼仪都是长期文化发展演化的结果,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在知识层面,可以了解社交礼仪的有关知识;在意识层面,可以使学生更具有礼仪意识;在行为层面,使学生能够采取适切方式来展示自己得体的着衣打扮、良好的精神面貌、优雅的内涵气质等,从而真正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

(四)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服务工作技能

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式微,旅游发展更加追求旅游活动的体验性、参与性与文化性,这对旅游行业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导游工作为例,如果想要做好导游讲解工作,其首先必须要具备充分良好的旅游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不很深,但一定要足够宽广,天文、地理、文化、历史、宗教、民族、政治、经济、哲学等几乎无所不包,所以,学习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对导游、领队甚至计调的实际业务能力提高都有助益。基层管理工作中,可能碰到很多难以处理的问题,仅以青年学生自身的阅历和经验,并不足以支持解决这些问题,此时如果能从博大的传统文化中寻求启发与智慧,相信必将使学生们思路开阔,成熟稳重,妥善地处理这些问题。

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浓郁的校园教育环境

环境对人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正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所说的一样。高校要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首要的事做是营造一个传统文化氛围浓郁的校园环境,将其作为建构和谐校园、提升学生素质的外在条件,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三个方面。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包括对校园里的一些学生日常活动空间单元(教学楼、教室、宿舍、食堂、广场、图书馆、过道等)进行具有传统文化风格的改造与装饰,可将一些经典的诗词、格言、警句、楹联、书法作品等制作成可展示的物件置放于合适位置,可组织班级按“中国风”对教室做装饰。在有条件的院校,甚至可以按照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修建某些院校建筑。学校内的某些地名,也都可以考虑主动贴近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美感。这种校园视觉环境的改变,使学生无时无刻不直接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制度环境方面,主要包括按照合乎传统文化内涵的要求确定一些校园规范及行为准则,比如要求学生在校内公共场所注意维护良好秩序、上下楼梯相互礼让、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等等;在精神文化环境方面,主要是在校园里弘扬传统文化,如成立相关学生社团,如汉服社、旗袍社、茶艺社、唐诗社、汉字书法协会等,并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如汉服选秀、书法比赛等,这样就能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产生文化自豪感,发自内心地热爱并参与传统文化活动。

(二)课程体系建设中适当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要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是中心问题,课堂是主要场所,教师是主体,教材是载体,借助相关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最重要途径。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相对薄弱,而且课时量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巩固类似于《导游基础知识》一类的包含丰富传统文化内容的课程之外,还要结合学院的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些能够凸显传统文化特色的一些课程,主要是选修课,如《唐诗赏析》、《中国建筑发展史》、《佛教揭秘》、《孔子与儒学》、《道德经的当代解读》等。根据之前尝试的经验,开设理实一体的汉字书法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而且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传承的主要方式,这种课程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元,可拓展的知识空间很大,教学效果良好。如果具备师资条件,可以开发一门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课程,把学生需要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取舍、整合进来,集中地开展传统文化教学。

(三)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开展

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其它层次职业教育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其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能够体现其“高等”属性的就是高校在结构—功能和教学管理上与普通高校相类似。大学生的课外活动是“高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具有明确目标和计划的,有组织的各类学生活动”。大学生课外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首先,引导学生成立相应社团,积极开展与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各种社团活动;其次,可以广泛开展一些参与度高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如“唐诗宋词朗诵”、“我们来写古体诗征文活动”、“猜灯谜,对对联活动”等;最后,还可以开展一些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校外的一些社会组织,如演讲协会、书法协会等并参与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文化博物馆、研究所等文化机构,观看一些传统曲艺或地方戏演出,拜访一些传统文化名人,并利用专业实习的时机到一些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和学习等。

总之,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注重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但使得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同时通过营造环境、开发课程与开展活动等主要途径,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参与传统文化的活动,既有知识,又有文化,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并最终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可靠的基础。

作者:盛之纯 单位: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志国.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J].世纪桥,2013,(08):75-76.

[2]王尧.将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J].文学与文化,2016,(03):20-23.

[3]刘智运,胡德海.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04):102-107.

[4]宋向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创新人才的育人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

[5]石建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路径分析——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107-110.

第三篇:高校外语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研究

摘要:

随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越来越快,大学外语教师中国传统文化匮乏与中国文化走出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本文从历史、主观和客观三个方面探讨大学外语教师中国传统文化匮乏的原因,可以通过强化个人意识、养成终身学习中国文化的好习惯、推进以提升中国文化素养为核心的继续教育和倡导教育部门为外语教师提供学习资源的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

大学外语教师;中国传统文化;匮乏

大学外语教师自身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偏低已经成为困扰外语教育界中国文化教学的根本因素。对于高校外语教师文化素养不高的情况,很多学者在自己的研究中有所提及。我国外语教育存在专业教育过窄,文化熏陶过若,功力导向过重的问题[1]。很多学者在相关研究中目前国内对外语文化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跨文化交际和中国文化“失语”问题上,鲜有学者对外语教师自身中国传统文化匮乏现象进行专门研究。

一大学外语教师中国文化知识匮乏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追根溯源,大学外语教师中国传统文化匮乏是应试教育和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对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不足的结果。一方面,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外语学习者自开始学习外语以来,就是重基本语言知识,轻文化知识,重考试结果,轻学习过程。长期以来,外语应试教育过分强调词汇、短语、语法、阅读、写作等基本语言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对文化知识,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这从根本上限制了外语学习者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对中国文化重视不够,主要体现在中国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只重视目的语文化的输入,轻视汉语文化的教授也是导致大学外语教师中国文化知识匮乏的历史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外语文化教学片面强调目的语文化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母语及母语文化的重要作用。

(二)主观原因

大学外语教师中国文化知识匮乏的主观原因在于外语教师自身学习和教授中国文化的意识淡薄。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外语教学工作者将“跨文化交际简单地等同于目的语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意识等同于目的语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同于目的语移情能力”[2]。这种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曲解让外语教学工作者以为目的语文化学好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提高了。这种观念夸大了目的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久而久之,外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渗入中国文化的意识会越来越淡薄。另一方面,长期以来,高校外语教师以提高学生的专四和专八成绩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这种思想根深蒂固,老师的课堂教学基本是围绕这两方面展开的,很少涉及中国文化知识。

(三)客观原因

近代中国备受西方国家的压迫,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西方文化始终处于强势地位,中国文化工作者盲目地照搬照抄西方文化,中国文化的话语权被严重削弱。受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国内高校在文化教学上片面强调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和目的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对中国传统文化视而不见。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中国外语教育工作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扭转大局。

二提高大学外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迫在眉睫

(一)世界格局变化和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

世界格局变化和中国文化发展需要广大外语教师提高自身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文化之间的交流、影响和渗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推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影响力、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和提高国际话语权,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国文化要想走向世界,离不开广大优秀的外语工作者。

(二)培养优质外语人才的需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世界文化多元化趋势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急需大量优质外语人才。目前,国内培养外语人才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高等院校的外语学院,而外语教师是培养外语人才的直接参与者。作为外语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决策者和管理者,外语教学工作者自身的观念和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外语人才培养的质量。优秀的外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拥有坚实的双语基础,还要肩挑中西文化。外语教育工作者具备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是培养高质量外语人才的先决条件。

(三)传承、传授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需要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依然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传统文化不仅需要政府明确表态,更需要中国普通民众的共同努力。作为既懂外语又懂汉语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外语教师是传承、教授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人士,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责任重大。通过课堂授课、讲座、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将自身掌握的传统文化教授给学生。合格的外语教师应该熟练掌握两种语言和文化,外语教育工作者可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翻译中国传统经典,将其传播到海外。

三提升大学外语教师中国文化素养的途径

(一)强化个人意识

个人意识是支配个人行动的内在观念和思想。个人意识强,行动力坚决。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大学外语教师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必须强化其中国文化意识。浓厚的中国文化意识能督促大学外语教师自觉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本民族文化,并通过各种途径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海外。在教学过程中,大学外语教师要摆正母语文化的地位,有意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实现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平等对话。

(二)养成终身学习中国文化的好习惯

终身学习是每个社会成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学习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或“学无止境”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道理。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过五千年的沉淀和发展而成。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它经历的时间跨度之久,包含的内容之广阔,是世界上任何一种其他文化都无法比拟的。对于这样一种动态的、代代传承的文化,只有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住其精髓,也才能有资历将其传承下来。外语教育工作者只有养成终身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好习惯,才能领悟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才能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三)推进以提升中国文化素养为核心的继续教育

积极推进以提升中国文化素养为核心的继续教育是全面提升高校教师文化素养的重要方式。针对目前高校外语教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继续教育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快地帮助他们改善现状。学校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讲授中国文化课程为主的继续教育形式,如开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培训班、进修班。学校也可以邀请校外专家进校开展学术讲座或举办相关的学术会议。高校外语教师也可以选择利用寒假和暑假报名参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种课程。在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高校外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自己充电。例如,中国精品课程网上就有很多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利用网络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见,参加各种以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的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可以帮助高校教师在短时间内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四)教育部门为外语教师提供学习资源

提升高校外语教师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有赖于丰富的学习资源。教育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英文教材,或者利用慕课等现代教育手段为迫切需要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高校教师提供学习的资源和平台。令人欣慰的是,2016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率先出版了由束定芳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化英语教程》,教程涵盖了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十六个主题。可以说,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可以让读者全方位地大致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需要熟练掌握中西语言和中西文化的优质外语人才,而优质外语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外语教育工作者。全面提升外语教育工作者的中国文化素养是一项紧迫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时代的需要。只有不断强化教师的自身意识、持续推动以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的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同时教育部门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与平台,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中国高校外语教师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底的情况。

作者:李小霞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群星.外语教学领域对跨文化交际的曲解—“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原因之一[J].学理论,2009(19):247-249.

[2]潘一和.文化与国际关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46.

第四篇:高校传统文化创新人才培养

摘要:

创新型人才是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道”“术”学说的研究,结合我国目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倡导高校教研管理人员重视人才培养的“道术并重”,以期促进我国当代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道术并重;创新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思想教育研究”(2013SJDFDY051)、2015年度江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平台的开发及教学应用”(JG2015075)的研究成果。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道”与“术”的关系

“道”与“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范畴,人们常常把起源于道家、同为儒家所用的“道”与“术”这对范畴作为表达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和认知模式,不断更新其意义和内涵。老子的《道德经》认为“道”是自然运行的基本规律,对人来说则是修身养性之本,也是人的修养的境界。而“术”则是人遵行自然规律的方式方法,或者说是智力与技巧。[1]“道”与“术”的关系在于“以道御术”,意为以道义来承载智术,也是人的驾驭之道、进取之道、防御之道。“道”追求的是一种整体化的和谐,而“术”讲求的是一种纷争态势里的输赢。在庄子那里,“道术”最初都是指道路:“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宋朝的孙奕在《履斋示儿编•正误•道术》中对其解释为:“途之大者谓之道,小者谓之术,庄周以江湖对道术而言,则直指道路无疑矣。”后来,道术又被引申为学问或者学术的意思,“道”是“术”的宏观和整体,“道”是本,“术”是末。“道”的概念就其本质而言即为“无所不包、无所遗漏”,它要求个体在思考问题时要考虑事物宏观的、根本的规律,是一种最基本的价值观体系。而“术”主要指某种限定的狭小范围内的物理规律,通常是说我们所在的这个空间范围的物理规律。严格地说,“术”也是“道”在这种具体范围内的具体体现,抑或是“道”的一部分,但是通常它体现在物质细节上,基本表现为物理和化学规律。在创新人才的培育当中,“道”即指导人才培养的核心的价值观,是发现问题的关键;而“术”则是具体的方法论,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中国古代教育中一直存在着“重道轻术”的现象,而转至近代,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兴起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人才观念、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从“重道轻术”转向了另外一个极端“重术轻道”,传统思想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分离、对立与矛盾,或者说道术关系有向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的趋势。[2]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竞争力最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创新型人才是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一直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和造就大批高层次人才必须对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日益凸显的“道”与“术”失衡问题充分重视。

二、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术”轻“道”问题探析

首先,很多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较为局限。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特殊性,但很多学校未将其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别开来。虽然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建立了“创业学院”等专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机构,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回答“到底培养怎样的创新型人才”这个问题。[3]由于目前社会对创业的鼓励,高校大多将扶持学生的创业等同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往往导致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很多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上,过分强调结果导向,并在培养政策上重实践形式而轻理论研讨,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素质和精神发展的教育与培养。其次,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轻理论构建的问题,同时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技能培训而轻综合素质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尤其是伴随市场经济的不利影响而出现的实用主义培养模式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人才的全面发展。有调查发现,目前的大学生几乎都存在专业偏向,很少有“多面手”,不少人专业技能较高,但在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心理素质和理论修养较差。这里的理论修养不是指书本理论,而是指处理事情的指导思想。[4]部分大学生道德和责任感缺失,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缺乏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内心信念匮乏,缺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对名利的看重多过对学术精神的秉持。学生自身对于提高创新意识和塑造创新人格的认识不足,只注重专业技能提升和知识学习,对文化素质课程和思想教育的学习态度不积极,导致一些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职业技能,但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运用上比较薄弱。[5]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首先是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还缺乏统一的认识。目前,社会各界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仍然是以结果为导向,导致了部分高校难以摆脱重专业、轻素质、轻人文的观念,偏重对专业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的创新理念教育。其次是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近年来社会对技能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大增,造成市场对纯粹理论型人才的冷漠。国内的理论型人才往往得不到重视,没有数据支撑的研究往往被认为是“空谈”“漫谈”“不切实际”或不具有“实用性”的研究。理论创新较之实践创新的激励力度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差距。再者就是多元文化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规则和价值取向产生着影响,很多学生学习功利性较重,过分注重技能学习,忽视对自身素质的培养。这对开展创新人才教育带来了不利影响。[6]

三、道术并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1.道术兼学,德才并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首先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大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高校应通过改革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内容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开设的研究性实验等鼓励学生参与研究创新。科研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训练学生的探究方式和工作态度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技能的训练,更应该使他们在科研训练的过程中养成主动探究、勇于实践的习惯。其次,高校应设置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素质的相应课程,并将其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中,教师在传授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创新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心态和价值观取向。

2.鼓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有研究指出,“所谓的学生教育,就是要使他们知道如何应用基本的科学方法来问问题,生成理论和假设,收集数据,并且分析数据的结果”[7]。高校学生的主动学习程度往往取决于他们在多大程度上直接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研究参与存在明显的优势。实践表明,合作研究可以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辅助和指导关系,还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并认识到团队合作和团队精神、纪律和严谨、倾听和协作的重要性,并且帮助学生熟悉开展科研创新的节奏和方法。学生还可以从中获得关于他们所学专业的实质性知识。此外,参与教师的专业学科研究,可以增强学生研究和超越书本知识的欲望,这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3.建设大学创新文化氛围。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高校的文化建设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高校培养的是大学人,也是社会人。大学文化中蕴含的创新培养理念、倡导崇尚创新的价值观,可以给大学生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高校需要在“道”这一层面上,高屋建瓴地构建强大的创新文化体系,从宏观上帮助大学生形成创新学习价值取向。一是树立开放性理念。创新文化是开放的文化,高校应帮助大学生在广泛交流和思想碰撞中汲取一切能够促进创新的积极因素,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精神的合理成分。二是树立多样化理念。多样性使文化生态充满生机活力,没有不同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和群体风气的冲击与碰撞,就难以形成创新文化生长的土壤和氛围。三是树立平等理念。要平等对待不同文化,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学习、借鉴和融合,做到和而不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四是树立包容性理念。高校要包容学生的不足,包容他们前进中的失误,包容他们的个性,形成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五是树立主导性理念。要明确创新文化对社会整体文化具有引领、导向作用,应成为社会文化中的主流文化。

作者:窦新华 于海云 王宏姣 单位:江南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华阳.中国教育的“道术观”略论[J].高教探索,2010,(3).

[2]黄日强,王省民.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3]张永谦,李虹.关于创新意识的几个问题[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1).

[4]霍正刚,吕燕.论高等工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J].大家,2011,(24).

[5]傅晓林,傅鸿颖.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新探[J].航海教育研究,2006,(2).

[6]雷鹏.提升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探索[J].青年科学,2014,(3).

[7]周懿.美国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