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摘要: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二者之间内在统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角度创新信仰教育途径,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系;路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开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举措。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宣传,有利于形成全民思想共识,共建和谐中国。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国家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宗教、政治、文学、医学等各个层面,是在中国五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在中华民族领域范围内产生的各类正面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的总和,它历史悠久、兼收并蓄,是中国人民世代传袭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成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即在整个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科学的、稳定的价值观,是与历史进步方向一致,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政治伦理道德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完美契合的产物。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就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价值目标层面,从和谐发展的社会层面,从公民道德规范的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是民族意志的内核和灵魂。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达到知行合一,增强民族凝聚力。1.从国家建设的目标层面来看。“富强”不仅是当代各个国家普遍的价值追求,还有深厚的历史积淀。《管子•治国》:“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中国古代社会也不断寻求家国富强之路,农业发展,国富兵强,扩展疆土,从而稳固统治。“民主”是一种社会状态,中国古代有很多民本思想和民本文化。《左传》从国家兴亡的高度阐述了“民”的重要性,其中曰:“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统治者遵循民本思想是欲通过整合“民意”,维护统治。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更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文明”即是古代的“明学”。《素书》谈明道,从而“理身、理家、理国”;《大学》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修齐治平;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才能为民族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谐”一直是中国的哲学智慧的典型。《论语•子路》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对人宽厚以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反对凡事诉诸武力,体现了国家的和谐。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宣扬的处世之道。[1]2.从社会发展层面来看。“自由”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原强》说:“夫所谓富强云者,质而言之,不外利民云尔。然政欲利民,必自民各得自利始。民各能自利,又必得皆得自由始。”自由乃天赋人权,但自由是相对的概念,能自律者恒得自由。中国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人民反对独裁和专制,争取自由的革命史。“平等”的观念古已有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人格的平等;康有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人与人应该彼此尊重,享有同样的政治与社会权利。“公正”属于伦理学范畴,与私相对,即不偏不倚。理明即公正。《道德经》:“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说明个人的身家性命乃至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有赖于中道,有赖于公道,有赖于正道。“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淮南子•氾论训》:“知法治所由生,则应时而变;不知法治之源,虽循古终乱。”法治是治国的方略,社会调控方式,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2]3.从个人行为层面来看。“爱国”是公民必有的道德情操,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汉•荀悦《汉纪•惠帝纪》:“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晋书•刘聪传》:“臣闻古之圣王爱国如家,故皇天亦佑之如子。”爱国反映了个人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敬业”属于道德的范畴,严谨的职业操守。《论语》:“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安其居,乐其业。”敬业的意义在于利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激励和规范从业者的工作态度,促进社会的发展。“诚信”是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礼记•祭统》: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即诚实诚恳,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与“信”结合就形成了中华民族长期固有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友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和睦。汉代韩婴《韩诗外传》中说:“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中国人民追求友好和善的传统美德,闪耀着超越时空的思想光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超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无论哪个民族和时代的文化,都是对其传统文化的继承,绝不可能摒弃传统重新开始。但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理论来源。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汲取了人类一切的精神文明成果,并被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价值取向。它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也汲取了整个世界现代文明的成果,是利用世界文化的思想资源对中国时代问题的价值阐释。另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和升华。传统文化是封建时代思想意识的产物,具有局限性、片面性和封建性。如中国传统的爱国思想必定打上了“忠君”的封建烙印;“均贫富、等贵贱”、“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等关于公平的思想也渗透着浓烈的平均主义色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精华、去糟粕,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注入新的时代内涵,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着手,加强引导、注重实践、建立制度保障,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1.积极宣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当前我国正处于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阶段,主流价值观受到较大的冲击。因此,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首先,深入广泛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宣传,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如广泛开展“国学”教育和研究,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仁爱、民本、利义、诚信、和合、勤俭等思想观念,引导个体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文化自信,进而达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契合。[4]其次,利用“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政治性节日,历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举办群众性纪念活动,激发大家的爱国、奉献、敬业的精神,还可以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教化功能,如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都蕴含着和睦、爱国、尊老等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和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2.积极发挥社会制度的保障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应该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社会政治氛围,创造共同发展、繁荣,发展成果民众共享的经济氛围。以此来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政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动力和物质保障。其次,完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社会转型导致利益关系的深刻变革,传统道德观受到挑战。所以要发挥个体的文化自觉,还必须发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强制约束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建立和维护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弃恶扬善,捍卫公平正义,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制度支撑。3.充分发挥实践的教育功能。实践是个人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应该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评优评先,表彰模范,形成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运用各种媒体形式如公共场所的公益广告、广播电台的黄金时段、报刊杂志的重要版面,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掘红色资源,组织开展红色旅游,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五、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世纪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它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通过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发掘各种教育途径,发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度保障功能,可以更有效地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郑师渠.中国传统文化漫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宋振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传播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3]孙显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4]罗豪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

[5]冯留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作者:杨萍 单位: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