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论文范例

传统文化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范文1

1、中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传统文化的缺少会使学生学习功利化,阅读片面化,民族精神淡化,分辨能力差,社会责任感不强,传统文化中的百折不挠、勇于担当的精神没有很好的被学生学习和领悟,很多同学在面对生活、学习和情感上的一些困难和挫折时心理脆弱,不能很好的调节和面对,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的困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看,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较高,但是社会适应能力不够,合作精神不强,人文素质不高。长此以往不仅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下降,也会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断丧失,最终失去了自己和民族的个性。

2、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德育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中华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来的,是中国各种文化的总称。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同时还包括佛教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哲学、艺术、文化等多种表现形式,这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灵魂。以崇尚道德为基本特征的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成。因此,传统文化对于国人的影响也更多体现在道德领域。应该在道德教育领域向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汲取有益的营养,因为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它提倡积极入世的精神,它把人格修养看作是经世治国的精神基础和先决条件,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这些观点对生活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人而言,对于如何防止人性的异化、扭曲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中国当代的中职院校学生,应该在了解人类人文精神共性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去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自身的民族归属感,体现本民族的人文精神。对于中职院校学生来讲,只有深刻地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够获得心灵的归属,找到“心灵的家园”。

3、中职院校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3.1重视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

学校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课程的安排,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中,并且在课程设置的课时安排和时间安排上给予高度重视,在中职课堂教学中,除了安排中文专业的必修课以外,要大力开设各种传统文化选修课,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进来,加强传统文化的教学。在教学中,学校不能把学习传统文化当做娱乐消遣,而应该切实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每周多加上一节传统文化课的学习,选派最优秀的教师,选择多样的传统文化教材,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把握。

3.2课内外的文化学习相结合。

在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因为课堂上教师会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让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掌握成为一个体系,并让学生从中找到一些登堂入室的门径,进而通过教师幽默风趣的讲解,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求知的欲望;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就会自觉地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化知识,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有选择地阅读优秀的中国文化精神的文史哲典籍作品。这样一来,通过不断地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学生自觉不自觉就会被中国传统文化所感染,进而提高中职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

3.3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适应时代需要。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五千年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是伴随着中国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们不可能要求古人有我们今天的思维方式,所以在很多方面上,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不合时宜或者是迂腐落后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加以整理和优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文化传统理念,利用古典传统文化为我们的现代化生活服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教育观的流行、传统文化的缺失是中职教育的悲哀,从长远来看更无益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因此,更全面地看待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积极主动地去摸索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做出职教人应有的努力。

作者;柴立山 单位:辽北技师学院

第二篇:室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

1、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室内设计教育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也日益成熟与完善,但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习惯于照抄和模仿西方设计。无论是确立的教学体系,还是选用的设计案例,都具有浓厚的西式风格,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与应用,也忽略了其在室内设计中的空间作用。这样一来,虽然学生们的设计风格显得十分前卫和时尚,但设计出来的作品不符合我们民族的审美标准,缺少民族文化底蕴,难以获得人们的认可,也偏离了室内设计的教学目标。因此,要提高室内设计教育质量,推动室内设计教育的发展,就必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努力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市场需要的新型室内设计人才。

2、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2.1中国古典文学的应用。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有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章流传于世,其中与室内设计相关的不在少数,在一定程度上给室内设计教学带来了启发。比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以及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作品对于室内设计构思和室内空间设计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室内设计的空间来源。有很多格调清丽、充满诗情画意的古典文学作品描绘了众多的空间画面,这些都可以作为室内设计的创作素材;另外,通过学习古典文学还可以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以往在室内设计构思中,学生们仅仅是将文字转化为图像和画面,这种构思难以脱离文字的桎梏,也不能体现出文字的独特韵味,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就缺乏生命力和想象力。教师在室内设计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古典文学艺术的地位和作用,积极转变“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素养”的教学观念,适当改革课程设置,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同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报告、演讲、讨论等多种形式去感受古典文化,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古典文学艺术的熏陶。鼓励学生在探讨古典文学艺术的过程中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培养其创造才能。

2.2民族文化内涵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室内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活动,它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在设计中体现文化内涵。在教学中要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明白室内空间设计的要点,认识到室内设计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出中国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创作之间的契合点,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室内设计教学的促进作用。以我国传统的剪纸为例,剪纸是一种很有趣味性的活动,剪纸文化也源远流长,是最为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可通过设计民间剪纸展示厅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剪纸文化,可选取几种典型的剪纸形象让学生去体会民间美术和空间造型的特点,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设计灵感。一般来说,能体现出文化内涵的室内设计往往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韵味,也充分融合了我国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特点,这样的设计才能真正打动人心,也更具生命力。

2.3传统空间设计的理念对于现代室内设计教学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室内设计讲究不同空间的“渗透”和室内外空间的通达,对于室内空间的多元化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在室内设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认识空间分隔的界面,鼓励学生去思考,创造出灵活的空间界面。此外,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通过空间扩展来实现空间与大自然的交流。从现代设计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很明显的“借景”空间设计。在现代室内设计教学中可以作为借鉴,使学生具备积极的民族文化心态,转变学生的设计思维方式,培养其审美情趣。

3、总结

综上所述,室内设计离不开传统文化,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思维活动,还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理念。因此,应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室内设计教育工作者应以培养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室内设计师为己任,积极寻找室内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在教学中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将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教学之中,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努力提高我国室内设计教育的质量,培养出真正适应时代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级室内设计人才。

作者:黎璐 单位:株洲职工大学工业学校

第三篇:传统文化与游戏的结合

一、传统文学渗透在游戏活动中

(1)传统文学体现在智力游戏中

在创设智力游戏时注重幼儿的操作性、趣味性和教育性。设置的内容要适合幼儿的能力范围,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不仅得到了乐趣还在已有的知识上有所加强。在语言游戏中,开展姓氏文化教育时,通过玩“送字宝宝回家”的游戏,使幼儿认识单姓、复姓,学会按单姓与复姓的区别将姓氏汉字进行分类。我们在语言区域里创设“中国经典故事”这一板块,让幼儿在倾听、阅读和讲述中,使孩子在思想上形成根深蒂固的传统道德、礼仪观念,发扬我国爱国、奋进、尊老敬贤、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在操作游戏中创设了一些成语接龙、看图找成语等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不仅理解传统文学内容,还增加了传统文学的底蕴。

(2)传统文学体现在娱乐游戏中

我们利用闲暇的时间创设一些互动强、趣味性的娱乐游戏,例如,击鼓传花说古诗,开展一系列情景表演古诗文吟诵活动,组织古诗吟诵比赛。教师根据幼儿的能力特点使每位幼儿都获得奖励,在学习背诵经典文章的同时,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受到良好的熏陶,并让孩子找到成功的自信。

二、传统节日与游戏有机结合

中国有着多种多样的传统节日,因中国传统佳节是传统文化的驿站,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他具有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价值。所以,我们组织了关于中国传统佳节方面的主题活动,从不同节日习俗入手,以幼儿的特点与眼光展现各活动的意蕴。“中秋佳节”的寓意是团圆,可以组织幼儿的亲子游戏,共同制作月饼拼盘等活动,从中感受节日的快乐。

三、传统游戏在幼儿活动中创新运用

1.传统游戏渗透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内容十分丰富,如能合理利用还能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使户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更具特色。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进行各种有效的身体练习,并直接接受阳光和新鲜空气等自然因素的刺激,这对幼儿骨骼的发展,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健康,体质的增强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传统游戏渗透在室内游戏活动中

我们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开设了室内儿童游戏区,选用了吹蚕豆、挑棒棒等一些适合在室内开展的民间游戏,使得幼儿各得其所,愉快地游戏,并以此相互交流和影响,为幼儿提供社会交往的场所和机会,并培养他们合作游戏的习惯。

四、传统艺术与游戏有机结合

1.传统艺术渗透在区域游戏中

幼儿十分喜爱自主性游戏,他们能无拘无束地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内容和合作伙伴。刺绣、做灯笼、剪纸、泥塑、编中国结、写毛笔字等是一系列的传统艺术活动。幼儿虽然喜欢,但是有的传统艺术对幼儿来说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我们经过尝试,改变了一些材料,简化了一些制作过程,开设了深受幼儿喜爱的民族自主性区域活动。在与幼儿共同准备这些游戏材料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考虑幼儿的能力范围,同时又要便于幼儿使用和反复使用。因此,需要对一些材料进行改变、调整。这为幼儿的成功提供了保障,是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2.传统艺术渗透表演游戏中

在幼儿园中开展传统艺术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初步的能力和情趣。艺术教育还有助于开启右脑,有助于培养儿童把握全局的能力。大部分幼儿喜欢表演,家长们也愿意对给予孩子表演的平台,表演可以不仅培养孩子的胆量,还可以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我们可以为幼儿创设表演传统艺术的机会,幼儿学习的京剧、民族乐器、简单的茶文化、传统的服饰等传统艺术以表演游戏的形式展示出来,把传统文化带入到幼儿中间,使幼儿初步萌发审美情趣,促进美育情感,为培养健康人格做学前准备、提高幼儿人文艺术修养。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艺术,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美。

五、把传统礼仪教育融入到幼儿游戏中

在游戏活动中,不仅需要克服困难,还需要与他人合作共享成功的乐趣,这时向幼儿进行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将会获得最佳效果。例如,我们设计了室内音乐游戏《我来帮帮你》,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你争我赶的尽情的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深化了幼儿对同伴的情感,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尊重别人的情感。让礼仪之花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悄悄美丽地绽放了。开展传统文学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对幼儿人格塑造、传统美德的形成、情操的陶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培养孩子今后做人、做胸怀壮志的现代中国人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游戏中我们必须要注重引导幼儿体验传统文化为重要理念,让幼儿在快乐游戏中学习,不以会背诵多少诗歌,会说多少成语作为衡量幼儿的唯一标准,而是关注其纵向的成长,这应成为教师的基本理念。我将努力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用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对幼儿进行美的教育、使幼儿的心灵受到精神文明的滋养和净化,培养幼儿成为爱祖国、爱民族、崇尚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一代新人。

作者:刘建颖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古城幼儿园

第四篇:传统文化教学思路

一、在教学中提倡“以人为本”的和谐师生观

21世纪的中国正处在知识、科技空前发展的新时期,为进一步培养高校的各类人才,教师要制定适应教育发展的新举措。首先,提倡孔子“有教无类”的教学观念。教育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助推器,只有全民族整体素质提高,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更多的人才。要打破有限的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狭隘眼光,把教育的未来扩展到生命的始终,让学生不仅在大学受教育,毕业走向社会也能接受各种学习与培训。提倡终生教育,扩大受教育的权利范围,使中国受教育的权利均等,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其次,注重教学理论的提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考与探究能力的发展,利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创造性、灵活性地解决问题。教师要注重教学理论的循环性、递进性等特点,启发、引导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热情地探索未知的领域,避免盲目、片面地接受知识。经过具体事件、观察分析、反复概括、情感升华四个阶段,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重要性,促使教学有循环上升的过程。同时,要注重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不断总结经验,建立师生融洽的合作氛围,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在教学中提倡理论实践与创造思维相结合的创新观

1.注重知识研究,在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孔子说过学习知识要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只有牢固、熟练地掌握基础专业知识,才能具有鉴别能力、学会“扬弃”并理解其中的合理内核。只有掌握牢固的知识基础体系,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充分发挥其才能,培养各类人才,真正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要求。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实践与创造思维相结合的主渠道。教学活动应立足于传授知识和开发学生创新思维两个方面。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大学生的思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能力和抽象能力,而人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从“解惑”的角度出发,善于提出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身为解惑答疑的引路者,也是与学生共同探索未知世界的引领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使他们遇到问题时能够从多角度、不同方位去研究探索,使他们认识到知识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另外,要用专题性思路的方法来引导学生。首先,培养学生具有广泛阅读经典的知识能力,教师选取名篇佳作让学生阅读,提高学生对生活哲理的感悟、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其次,采取以学生写读书报告和专题论文的形式。教师指定固定的有关传统文化的题目,促使学生在阅读原著中发现问题,从而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绘画制成的课件来宣传讲解,还可以组织演讲赛、辩论赛等,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启发学生在观看后,提出自己的感受及想法以及怎样完善自己、未来怎样打算。只有不断学习,反复实践,才能完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提高知识能力,达到创新的目的。

2.从“灌输式教育”向“研讨式教育”的转变。“灌输式教育”是重点全盘地向学生讲授知识,学生们被动接受,是单方面流动的方式。灌输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是企图控制思考和行动,让人们去适应世界,并抑制他们的创造性。“研讨式教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双方讨论,将知识理解—消化—升华。国外高等院校经过实践找到了这种模式,认为这种模式适于培养发明创造型人才。由于我国长期注重“灌输式教育”方法,忽视了大学生的生命本能、智力开发、道德情操的陶冶活动等方面。所以,我国高校课程的设置要从鼓励大学生课程回归到以研讨式为主。从学习方法的改变和策略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不断提高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我国的教学理论才能实现理论到实践的创新。

3.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多种知识纵横交错的探索。目前,个别高校在对待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问题上,仍缺乏深刻的认识,对于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强调更多地停留在口头和片面的理论上。例如,理工农医类专业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课时量少,究其原因是高等教育重科学轻人文的结果。我们反对大学教育中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的倾向。为改变目前的现状,各高校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知识体系是有机相连的,知识是多种知识互相联系的整体。只有学生深入钻研,反复实践,才能达到对各门知识的融会贯通。只有学生掌握知识,才能活学活用;只有知识广博,才能开辟就业的市场。现在的用人单位不再迷信高学历。《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必须实现从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战略转变,全面实施能力发展战略,包括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职业不同于学业,工作不同于学习。工作不仅要求有学习的能力,不仅考查智商,更考查实践能力与情商;目前有的高校已将情商纳入考试中,目的是我国需要全面型的人才。因此,加强学生多门学科交叉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能力,能够提高他们的知识含量底蕴,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体系等,而传统文化教育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在教学中要注重把握整体性思维方式,把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相结合。思维方式的培养是从理论和道理层面讲的。但明白了道理,并不一定在行为上做得到。要让学生了解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学会全面看问题,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把这种整体性思维建立起来,大学生在毕业后才能适应国家权力、市场、院校自治三种力量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分散与整合,才能在不同的质量保证模式下,面对多元化、变化的社会,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去面对各种挫折和艰难。

三、传统文化精髓体系与时代历史继承相统一的发展观

1.从大学的教育理论出发,寻求从“学术前沿”走向“发展空间”的途径。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其中优秀的精华部分会随着历史的进步不断得到巩固、加强和更新。例如,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义”“礼”部分,各有不同的含义。“仁”的含义有两层: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相亲、和谐、友好;二是对待他人要怀有仁慈之心,二者同样适用于现实社会,只是形式相同,内容不同,对于人与人之间处理好这种关系我们大力提倡,如尊老爱幼、人与人之间相互融洽等。但对于“不仁”的人所犯的错误,要以法律为准绳,对其进行教育,给予改正的机会。古代的“义”指君臣关系,做君主的要求在德行方面具有君主的品质,做臣子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才华,不得无故冒犯君主。今天,我们把这种关系引申为上下级关系,对上级有礼貌,持尊敬态度,对下级态度和蔼可亲。这样,大家一起工作才能顺利。“礼”是古代规定的君主与臣子之间的礼节和规范。在现代生活中,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与限制。我们办事时,要处处讲究礼节,注重自己的言行规范。它不仅约束着我们的行为规范,也制约着人们的道德规范。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是用礼来维护的,现实社会则是以“法律”和“行为准则”来贯彻的。

2.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外来文化要区别对待。外来文化是有其民族特色的,有着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包括一定的意识文化。它是有其国情基础背景的,不能不加以鉴别地用“好“”坏”两个字来全部概括。外来文化是适应外国发展需要的,也是为其本民族服务的。相反,我国传统文化也有其深厚的根基与沉淀,要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吸收外国文化中适应我们的、积极的、肯定的部分为我所用,还要有鉴别地去吸收,并对之理解、消化,最后完全吸收转化为我们的需要,以此来适应我国传统文化,丰富传统文化内容。我们要进步,就不能闭关自守、封闭自我,传统文化有精华与不足,外来文化同样也存在精华与糟粕。我们要运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外国文化,要正确对待外国文化,既不能全盘西化,也不能盲目排外,而是要吸纳一切有用的外来文化来丰富我国的传统文化,利用鉴别的眼光去吸收、利用,化为对我们有益的养分,从而升华我们特色的传统文化。用发展、战略的眼光去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推动和丰富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高等教育改革。传统文化注重实践、崇尚创新,它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随着社会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传统文化不断受到挑战,因为没有挑战就没有断裂、愈合,更谈不上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现代化高科技时代,要探索传统文化教育新思路:首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的需要,以传统文化推动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抛弃与时代格格不入的观念,提倡诚信、精诚合作,反对唯利是图、坑人利己的行为。祖先留下的宝贵传统经验,我们要继承,进一步发扬光大。其次要善于总结,挖掘出传统文化中具有广泛价值的新概念、新经验,与时代特色相结合,发扬创新精神,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大学传统文化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理论升华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发展完善、不断探索。

作者:孙丽华 单位:白城师范学院历史学院

第五篇:传统文化教育

一、诵读中华经典,夯实人文根基

诵读经典,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同时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也可以为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增添激情、注入活力、丰富内涵,从而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

(一)编写晨读教材

依托强大的教研能力和治学水平,我校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共读美好时光》,这部教材精选古今中外精品文章100余篇,尤其是选择了中国传统《经》、《史》、《子》、《集》的部分精选章节,作为校本课程,纲入教学及考核的范畴。每天的晨读是精神的体操。我们依托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学科教材及《共读美好时光》读本,每天早晨由课代表在黑板上书写晨读内容,学生到校后入室即读。我们倡导大声读书,读出精神,读出气势。在读的基础上,我们要求老师要与学生共同探讨经典内涵,要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中华经典的核心内化到学生的思想中去,落实学生的行为上来。

(二)举行经典诵读比赛

学校每学期都设有读书教育月。在活动中积极开展“经典诵读”大型诗文朗诵比赛。在班级选拔的基础上,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报送节目,或独诵,或集体朗诵,或分角色朗诵,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经典,诵读经典,对经典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着再创造。

(三)成效喜人

学校每年组织师生参加语委主办的“中华颂”诵读比赛。在涿州市级比赛中,每年都有我校的师生获得佳绩。在2014年度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保定市选拔赛中,我校组成的代表队获得保定市决赛第二名。在诵读经典的基础上,我校师生还尝试开展创作。李宏伟老师参加“中国好歌曲”的选拔活动,获得保定市第七名;代立然老师创作的《团圆中国》参加“中华颂”征文活动,入围全国比赛,并入选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天人家国》一书。

二、办好文学社团,丰富办学特色

扬帆文学社成立于2007年,目前已出刊20期,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关仁山先生为社刊《青春风铃》题写刊名。2010年,刊物被评为“全国优秀社团刊物”。同年,文学社被评为“全国百佳文学社团”。

(一)扎实培训

文学社特别重视对社员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了大量的关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如信海林老师连续十期主讲《论语》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周蕊利老师主讲“青春作伴好读书”等。文学社利用中华传统节日开展“新年新诗会”、“端阳诗会”“、中秋诵团圆”等原创诗文朗诵活动。

(二)定期采风

“走出去”也是社员培训的重要内容。去年我们组织文学社的小社员到中国现代文学馆参观学习。今年我们又组织学生到中国木偶剧院观看大型史诗话剧《少年孔子》。通过外出学习既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更加系统深入地感受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荣誉感。

(三)打造精品刊物

出刊工作是文学社的重要工作内容。社刊《青春风铃》已连续出刊20期,每期刊物大约都在10万字左右,刊载了大量的师生优秀作品。宣传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涿州历史文化是《青春风铃》刊物的重要内容。以上是我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一些点滴做法和粗浅思考。我们会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传统文化教学的实施途径,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带着信念去耕耘,带着希望去播种,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温暖去光大人性的美好,让我们的校园成为师生享受教育幸福的乐土。

作者:王国辉 单位:河北省涿州市实验中学校长

第六篇: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观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两种间的关系并不仅仅是体系与源泉的关系,同时在深层次中是互相交融的有机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的思想内容有:社会主义荣辱观、民族精神及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等四方面,这四方面内容都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社会主义荣辱观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主要是意识形态基础,在传统文化中也有较为重要的体现,传统思想“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仁则荣,不仁则辱”等都反映了荣辱观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利国家,死生以之”等反映了民族精神及时代精神的传统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则是中国传统的海纳百川、批判继承的最好诠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从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都是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2、依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吸取精华,坚持继承,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前进。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积淀、孕育而来的,是中国民族的思想、文化的优秀特性,在发展新体系时,要不断的综合及创新,通过与传统文化的全面比较、分析及传承,延续优秀思想、文化的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最新形势及社会状况,进行创新,从而建立崭新文化及思想。

2.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建立需要认清中国传统文化,鉴别其中的精华与糟粕,才能把传统文化中优秀、精华部分继续传承。对于一些糟粕观念需要谨慎应用及吸收,例如,“三纲五常”、“官本位”以及封建等级观念等传统不良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不良思想对社会的发展也有消极的意义。对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借鉴、吸收,例如,豁达大度、诚信笃敬、敬业乐群等优良思想。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社会进步、人员素质提高及国家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因此,要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及核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作用,不断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应用不能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思想也不能形式的简单结合,要延续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和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效的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

作者:孙贵平 单位: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第七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传统文化

一、借助信息技术,结合实际,让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前,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的热点之一。网络这一“百科全书”使我们在网络上感受并学习成为可能。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和学校学生实际,利用“校园网”和“电子图书馆”,让学生们学习过程中不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在第一章第二节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时(本文涉及的教材是《信息技术基础》,广东教育出版社,下同),信息技术的第三次变革——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我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我国印刷术的相关信息。“我国隋唐时期,就已掌握雕版印刷术。唐代留下的《金刚经》是目前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868年印)。11世纪中期的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印刷术得到普遍推广。1450年前后,德国人受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影响,创制了欧洲拼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比毕升晚了400年。印刷术传到欧洲后,改变了原来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接受较高教育的状况,为欧洲的科学从中世纪漫长黑夜之后突飞猛进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这些信息,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字,还有提供的数据和图片资料,强化了同学们的知识贮存,感受了我们祖先的优秀技术和文化,提高学生们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结合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方法特点,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思想教育

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方式方法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我们经常采用的“任务驱动法”、“分组学习法”在具体运用时候最适宜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应该说,将传统文化作为信息技术的“任务”尤其合适。教材选材上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比如,在多媒体信息的加工和表达一节(教材第三章第三节),制作任务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在一边学习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过程感受多媒体信息的强大感染力的同时,一边教育学生认识伟大的革命者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一代伟人,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激励后人,值得怀念等,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再者,分组教学的方式方法尤其有利于学生们互相比较、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带动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更加重要的团体协作精神。这些实际上学生的“一举二得”,不仅学习了信息技术,又能学习到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还能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和计算机的兴趣。并不是“牛不喝水强按头”,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就我们学校实际情况来说,我在学生机器上安装“满意办公”中的唐诗宋词精品、字典等有益的软件,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我们必须明白:无论后人在经济上取得如何重大的成绩,如果文化底蕴上严重缺失,那绝对是一种充满忧患的遗憾,因为这种“欠缺”的延续和递增,将使华夏五千年文化最终难觅踪影,留给子孙的是一场文化危机。教育工作者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传播优秀文化的责任,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作者:张海艳 陈士诚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五中学安徽省阜阳市红旗中学

第八篇:广告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应用

1、剪纸

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代表和财富,以其极富民族魅力的艺术内涵和简单朴素的艺术表现力而广受人们的推崇,而且剪纸极富创造力,很适合现代广告设计的需要。从现代广告设计的角度看,如果一个广告作品没有特色,那就无法引起观众的注意,无法达到宣传的效果,更不能起到广而告知的作用。因此,在民间剪纸艺术应用到广告设计的过程中,也是增加广告设计时代感的重要手段,这样既可以让广告设计更加有特色,同时也能够将日趋边缘的兼职艺术重新进行传承和发扬。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主要是运用红色,来体现生命最初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色彩冲击力,能够非常准确的对我国民族文化的本质进行体现,非常醒目。此外,剪纸艺术不只是从视觉上传递美感,也是我国哲学理念的一种体现,主要代表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和未来的期待。

2、书法

在现代广告设计的构成元素中,色彩、图案、文字是最常使用。但是需要看到的是,现代广告设计中,对于书法的创新很有限,当前在广告市场上,大多数广告仍然更多的关注美术字体的变幻,对于书法理念的研究却非常少。应该来讲,尽管美术字非常规范严谨,但是在组合的过程中能够具有千变万化的形象。因此,具有很多设计方面的优势,但是目前很多的广告都太规整,缺乏人情味,无法实现更好的表达效果。从我国书法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书法竞相发展,多样化一直是书法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这种艺术上的多样化更是为我国的书法设计元素增加了利用价值,这让很多的设计者都得到了非常有价值的创作素材和灵感。因此,在广告设计中要充分发挥我国传统书法艺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书法多样性和艺术表现力强的特点,将书法艺术与商品的本质属性较好的结合在一起,使广告达到一种艺术上的震撼力和吸引力。比如在珠宝商品和艺术商品的广告设计中,可以大胆地运用书法元素,让商品具有一种古色古香的复古感,增强商品的价值和宣传效果。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通过对于不同书法作品的巧妙运用,能够让广告带给人们美的感受,给商品增添一份艺术美感,给观众带来很强的感染力。

3、国画

国画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与书法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和艺术表现力。通时,在不用流派和风格的国画中,也包含着古代中国人对于世界和外部社会的认识,形成了一定的哲学体系和思想内涵。因此,在广告作品中,有选择行地使用国画元素,能够凸显商品的内在情趣和审美价值,让广告设计给人们带来更深层次的体验。比如在制作家具产品的广告时,恰当的选择一定风格的国画图案,可以使家居产品增添艺术的美感,使商品突破了使用价值的局限,转而产生重要的审美价值,为家居产品平添了很多附加值,也就是商品的自身价值得到了最大化的宣传。

4、传统纹饰

所谓传统纹饰是指出现在我国古代器皿和建筑上的纹饰图案,这种纹饰图案显示了我国古代人们对于审美的取舍和认识,包含着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看法和观点。这些纹饰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饕餮纹。饕餮纹是我国古代主要运用在古代的青铜器皿上,造型独特,具有很强的神秘感,庄重威严,很大程度上提现了我们的民族性格。在现代广告设计中对饕餮纹的使用,可以将其作为符号也可以作为装饰,通过有选择的取舍和扬弃,可以充分表达饕餮纹元素带给人们的肃穆和威严感。此外,将饕餮纹用于公益性广告的设计中也是非常合适的,通过饕餮纹来展现社会道德体系中的某些价值取向就非常适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饕餮纹能够迅速吸引人们的关注,引发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同时强烈的民族气息也提升了广告在融合道德、民族、公益的作用,进一步激发广告的艺术属性,使广告效果的不断提高。

作者:胡晓敏 单位:邢台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第九篇:传统文化对广告设计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1.传统文化是现代广告设计无法割舍的情怀。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潜藏在中国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意识之中,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民的血脉里,是一种文化基因的遗传。她表现在人们的思维观念、价值观念以及审美观念等方面。现代广告设计也时时闪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也正是中国广告设计的独特性和魅力所在。可以说,传统文化是现代广告设计无法割舍的情怀。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传统文化也正在蓬勃发展,而在现代广告设计方面,传统文化元素也展现了她那卓越的影响力,得到现代社会的肯定和认可。可以说它在消费市场、现代生活与精神思想上铺设了一条道路,通过其内在的艺术魅力,传递出美好的时代信息。就传统文化中的书法、剪纸、篆刻、水墨这几种元素来说,它们不仅仅是一个外在图形,而且蕴含着一种鲜明的中华民族特征。这些图形元素看起来简单,实则包含着一种强烈的东方民族情调,能够展现出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思想观、审美观。也可以说,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图形元素是一种民俗文化的外在展现,因此说,它通过一个简单的图形就可以给人一种强烈的印象,让人只看一眼就可以铭记心中,永不忘怀。这对现代广告设计来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设计元素。现代广告设计通过汲取传统文化元素,必然会释放出鲜明、醒目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特征,这一特征正是现代广告设计所苦苦寻求的。在现代广告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正在被更多地发现和利用,也积累了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

2.中国书法艺术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书法艺术是我们国家的一种传统艺术,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从古至今包括了篆体、宋体、隶书、楷书、草书等等,其各种字体都散发着独特的东方意韵和艺术魅力。可以说,仅仅书法艺术这一项,就在中华民族艺术园地中绽放出绚烂多姿的风采,它所散发出的形体之美和意境之美,一直被广大设计者所关注和采用,书法艺术赋予了现代广告设计特有的中国风格和民族特色。现代广告设计需要有精湛的艺术构思,书法艺术在广告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能使人过目难忘,令人回味无穷。现代广告设计可以说离不开书法艺术,书法艺术在广告设计中的使用率最高,因为,有广告就基本上有汉字,有汉字就必然讲求书法艺术。只要我们注意一下,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发现书法艺术在广告中的应用。例如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恩济堂秋梨膏、果冻布丁喜之郎等。

3.中国水墨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水墨画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绘画艺术,包括写实水墨和写意水墨,其绘画形象简洁而不简单,寓意丰富,意境深远。水墨艺术在近代经历过一段低潮时期,即清末民初时期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中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失去信心,认为西方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中国的传统是封建落后的。然而时至今日,中国的水墨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又呈现出新的生机,很多艺术家在传承和改进这种艺术形式,不断探索水墨艺术今后的新的发展方向。例如中央电视台运用电视画面语言结合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形式,将中国发展的进程浓缩在一幅幅画卷之中,其制作手法将水墨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人感觉自然、亲切、舒畅、和谐而美好,体现出中国社会的一种独特文化情怀,而人们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人精诚谦和、刚柔并济的精神。其淡墨与浓墨有机组合,画面纯粹、简洁、流畅而又丰富,展现出一种磅礴大气而又飘逸非凡的悠远意境,既有现代感,又有一种民族古韵。它的泼墨或浓或淡、层次丰富、脱俗灵动,将中国的水墨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可以说,这个电视广告在宣传中国的同时,也向广大观众传达了蕴含在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让人体会到广告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4.中国传统美德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观念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诚实守信、尊老爱幼、温馨和谐”等等观念都可以通过人情味来表现。如果能在广告设计中恰如其分地加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元素,就可以在商业宣传中融入浓浓的人情味,让人倍感亲切,从而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例如银鹭桂圆莲子八宝粥——爱的味道、孝敬爸妈——脑白金等。还有很多广告以带着礼物回家过年为题材,在进行产品宣传的同时,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家人的亲切关怀。这些广告以“爱”、“家庭”、“孝顺父母”等为题材,在宣传商品时更容易让人接受。另一个体现传统美德的广告是娃哈哈营养快线的慈善营销宣传,在广告创意策略上,生产厂家承诺,每销售一瓶营养快线,就捐出一分钱作为慈善资金用出,这种广告策略传达出能让每一个人都认同的爱心与美德。娃哈哈的这一广告创意用慈善的口号来号召大家购买产品,将商业目的和慈善活动有机结合,让消费者在购买了饮料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爱心。

二、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来不断地积淀和发展过程中,早已深入人心,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将传统文化与广告设计融合在一起,是广告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这样才更符合中国的国情,使商品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容易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从而达到既销售了产品,又展示了企业形象、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了社会正能量的多赢效果。

作者:胡晓敏 单位:邢台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第十篇:中职语文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1、对中职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对中职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其社会竞争力。中职毕业生往往有着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也比较吃苦耐劳,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但是,如今的企业非常重视自身文化建设,而企业文化建设往往取决于员工素质。因此,员工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在中职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升其综合素质,让他们更具竞争力。对中职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职教育要以育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毫无疑问,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职生的文化素质得以提高,人文修养得到加强,学校的管理工作自然也能够更好地开展。同时,借助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中职生的道德品质,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公民和劳动者,对于维护社会和谐安定也十分有益。

2、中职语文教学要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语文是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其丰富的传统文化积淀,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但长期以来教学中普遍存在“重专业技能、轻人文教育”的现象,以语文为代表的没有直接实用价值的学科往往处于被忽略的境地。对此,教育主管部门也有着清醒的认识。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从新大纲的要求中不难看出语文在中职教育中所承担的重要使命。基于这一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发挥相应的作用,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做出应有的贡献。

3、中职语文的教学策略

3.1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依托的是我国丰富灿烂的文学资源,而中国文学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其所表达的感情总是依托于具体的情境。传统文学作品中有各式各样的情感表达,有斜阳晚树也有小桥流水,有抚今追昔也有壮志未酬,有人生苦短也有悲欢离合,有忧国忧民也有对酒当歌。然而,这些情感和情境与今天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距离,对于文学基础相对较差的中职生而言,理解难度更是不言而喻。所以,语文教师如果想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就必须还原和设置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接受,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来说,本首诗只有4句,其表面意思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对其背后隐藏的内涵和意义,却需要通过还原当时的情境才能让学生理解。教师在讲解之前,可以先介绍作者李白和诗的主角孟浩然的情况,让学生知道:古代交通不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了,于是,写诗送别成了一种习俗。然而,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别。从《李太白集》里可以看出,李白最崇拜和喜欢的诗人就是孟浩然———李白在《赠孟浩然》中曾经写过“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诗句。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小12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两人的友谊,他们诗才出众、互相仰慕、相见恨晚。在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李白与孟浩然经历了一场长时间的同游,把孟浩然既当作老师又当作朋友,感情甚笃,所以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因此,诗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充满了与偶像依依惜别的味道,显得颇为伤感。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则别有深意,因为扬州在当时是京杭大运河上最重要的城市,也是当时中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对于扬州的繁华,李白一直非常向往,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前去,所以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依依惜别之外又多了一分羡慕和无奈。继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位于山顶的黄鹤楼是当时最高的楼之一,登高远眺整个长江漫漫无际,接地连天,十分壮阔。李白站在黄鹤楼上,眼看着帆船一点点消失在远方,可想而知他注视的时间有多长。让学生用感情去诵读,引导学生想象、领会诗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怀,体验古人深情厚谊带来的感动和温暖。从审美角度来看,后两句诗又充满了一种无法言说的空阔感,用唐诗研究专家康震的话来说就是,读这样的诗歌,能让你感到整个人生的境界都是开阔的。

3.2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在目前的语境下,多元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对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多元文化所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强势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入侵,使得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降低。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文化,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那么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价值,并对其产生认同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指出外来文化和流行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例如目前十分流行的日韩剧所依托的日韩文化,其根源则是中国的儒家文化。如果我们由此入手,就不难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其次,引用实例说明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例如在世界各地普遍兴起的孔子学院和汉语热;法国总理希拉克十分热爱中国历史,对于青铜文化的研究近乎专家水平;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能说十分流利的中文,这都体现出各国政要对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重视。中国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智慧是一种生存智慧,在1988年的一次集会上,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其共同发表的宣言中表示,如果人类要避免世界性混乱,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当学生了解到这些之后,定然能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3联系古今,拉近距离

中国传统文化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延绵传承,从未断绝,许多文化现象在今天仍有遗存。所以,语文教师要结合现实,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例如今天所说的“名字”在古代其实包含名和字两个概念,名与字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著名诗人李白,字太白,这里的太白实际上指的是太白星,而李白名中的“白”字就是太白的简称。再如苏轼,字子瞻,名中的“轼”字是乘马车时的扶手,用以眺望,所以用“瞻”作字。除此之外,在古代称字表示对他人的尊重,例如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当时的许攸,原来称曹操为孟德兄,后来对曹操有意见了干脆称他为曹阿瞒,由此引来杀身之祸;又如当年三十多岁的康有为见到二十多岁的梁启超时称其为“卓如兄”而不是“启超”,就是为表示对梁启超的尊重。在这里“,兄”并不一定表示年龄的差异,而是对于对方地位的认可及人格的尊重,所以在古代年逾古稀的老人称呼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为兄的事情并不少见,由此也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谦和温润是十分值得现代人学习的。

3.4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交流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一门课程若想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依赖师生的良好配合,语文也不例外。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而不能由教师一味灌输。那么,教师应该如何与学生进行互动呢?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认真备课、联系现实,充分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张驰有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古代场景和古代人文气氛。例如在讲解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这句诗时,先让学生理解诗意,然后重点解释“折柳”。“柳”谐音“留”,古人送别亲友时常常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之意。折柳既是当时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是盼客旅他乡的亲人早早归来的意思。学生从对古代风俗的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另一方面,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反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及时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此外,学生也要事先了解课程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自然就很容易理解文学作品,在轻松愉快的诗情画意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不经意的诵读中接受了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对文学的了解。例如在讲解抒情性作品时放应景的音乐辅助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赏析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病起》这首诗时,可以配乐朗诵,把诗人“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悲壮沉郁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在欣赏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走进当时的情境,感受作者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感。此外,在讲解描写性作品时可以展示相应的图片,讲解故事性作品时可以播放相应的影视或戏剧片段。总而言之,就是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促进学生理解和学习。

4、结语

传统文化论文范文2

中专语文的教学,在学生这个时期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这个时期,学生的智力、性格、意识形态和身心正在不断的发育和成长,所以在这个时期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培养自身的文化素养与知识内涵,那么中专的语文教学就要抓住这个时机,以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人文教育资源来指导和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掌握,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的人格和高尚品质的形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学校要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着力提高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育是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对学生的意识和态度的培养和形成,有助于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社会环境。把人文资源引入到语文传统教学中,可以促进中专语文课程的改革,改进老师和学生教学和学习的方式方法,并且有利于开阔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视野,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中专学校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方式,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以平常的课程为主要载体,将人文教学资源合理利用,把中国传统文化植入学生的身心,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强化民族意识,发扬民族精神,提高本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中专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技能的坚硬后台,利用人文教育资源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对于中专语文教学起到了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中专语文传统文化人文教学资源的拓展实践

从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中选取古典名著、历史贤儒、人文名胜以及文化遗产,让学生在这之间品评与思考,这便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自己的人格魅力,从而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一)从古典名著中获得实践

我国的古典名著可谓不胜枚举,里面刻画的性格特点以及人文品格生动形象,我们可以从中拓展,使学生对于其中的东西进行评价与鉴赏,培养学生对这方面浓厚的兴趣爱好,从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文化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去研读古典名著,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得以丰富,对于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意义匪浅。

(二)从历史名儒中获得知识

学校以及教育工作者将我国从古至今的历史名儒的经历、地位、人物性格等进行一个系统的编排与整合,并开展选修课,让学生能够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人,研究他们的作品和品格,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良好的模范与激励的作用,这样会使学生充满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三)从人文名胜中得以拓展

让学生通过对一些富有历史与文化内涵的名胜古迹进行拜访与游览,可以让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使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更加强大。这会使学生对于中国不朽的文化充满崇高的敬仰与热爱,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增强。

(四)从文化遗产中获得认知

拿一些非物质文化让学生进行感受与学习,对于这些东西做一个细致的了解,从而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与传播者,增强学生的品评能力。社会是一个非常大的课堂,所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就要好好利用社会这个大的人文教学资源,所以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人文教育资源,如此可以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促进学生新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传统文化论文范文3

常言道“: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完成社会主义宏大梦想的中流砥柱。小学教育是培养青少年优秀品德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初步形成对道德问题的基本认识和判断,但仍需引导的阶段。因此,做好青少年的教育要从孩童时期抓起。一方面,青少年道德意识的好坏决定其自身以后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意识也决定整个中华民族未来的走向,所以必须受到重视。因此,抓紧小学德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实践措施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有关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中提出: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续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可见,将中国传统纳入小学德育教学是时代赋予的要求,更是小学德育培养有素质人才的社会价值。因此,教育界要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发展学生德育这一载体的作用。

1.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让传统文化渗透于各科教学中

教师在进行课堂内容的教学备案时,要分配好课本内容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比例,将传统文化的知识点自然地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如,学习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时,老师除了指导学生理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意思外,也要向学生讲解清明节的来历,甚至可以延伸至课外,让家长带领学生去了解中国几大传统节日的由来。这样一来,不仅学生一个人学到了,家长也巩固了这些知识,难得的是,你的一道家庭作业,无意间也指导了某些不懂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长们,学会了一种教育方式,真可谓一举三得。另外,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需要孩子主动学习,才能更广泛地、更深入地学习课程之外的知识,这就要求老师正确地指导,不断增强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激情,以达到培养爱国意识的目的。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传统文化在活动中开花

由于传统文化极具时代特色,在现代环境的背景下容易引起学生的迷惑心理,因此学习传统的历史文化要放在一定的环境渲染下进行,教师要不断变化教学方式,适应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例如,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文化遗址以及探访革命前辈活动的场所,让学生亲身体会历史的变迁。学校专门组织了一支古筝队,使学生能在学习古典器乐中了解一些古代乐器知识;还常常组织绘画、歌唱、书法等比赛等活动,使学生一方面可以培养自己的特长才艺,一方面能增加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深入了解。除此之外,学校每周有一个师生共同期待的时刻,那就是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除了常规庄严的升旗仪式外,学校专门设立了一个“悦读越美”的班级展示环节,其内容都是学生美言美行优良习惯的传播和中华诗词歌赋的展演,每周一个班,每班一个主题。长此以往,学生的个性特长有了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班级的特色在这儿也得到大家的关注,每到这时候,连周围楼上的居民也在高高的露台上遥遥相望,侧耳倾听,那真是一幅美丽的景致。通过些活动,学生了解了传统节假日的来源和传统习俗以及相关活动的信息;学会了更多传统文化知识,学生的爱国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得以提升。

三、结语

传统文化论文范文4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传承方式多种多样,最为常见的主要有以下三种传承方式:第一种是家族传承,它是在家庭、家族、亲友或邻里等日常生活私人交际圈中进行传播和继承的方式;②第二种是师徒传承,它是一种有主动意识的传承方式,与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关;第三种是仪式传承,它是通过某种仪式或者活动,将本民族的文化传承给下一代。但是,以上三种传承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三种方式传承的范围比较小,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只能在同一地域进行传承,受众比较单一,周期较长,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家族传承随着家族人丁的延续会有逐渐衰退的风险。如果家族里的人员较少,甚至绝代,那么这种传承也将随之消滞。同时因为人的记忆能力和喜好不同,在传承的内容上也会有所侧重,这就使得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甚至出现无人传承的境况。

二、纪录片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

媒体借助自身的传播优势,打破时空的限制,在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范围、延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时间和丰富内涵方面,具有其他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而电视纪录片大多运用纪实手法,将原汁原味的生活如实地记录下来,客观再现事件的具体过程和动作的具体细节,因此它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

1.唤起受众对故乡的眷恋与儿时的回忆。

文化的记忆理论是德国学者阿斯曼提出的,通过文化传承方式来解释文明发展的规律。他指出以文字和意识为主要媒体的文化记忆,对民族主体性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③从19世纪的照相术,到20世纪的影像媒体,再到今天的数字化新媒体,大众媒体俨然成为传承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通过电视的影像,人们或多或少都能回忆起属于自己时代的记忆,这就有可能将单一的个体连接成统一的“民族大家庭”,构成影像的共同体,延续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记忆。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中,编导就运用到了这一点。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介绍到广西的美食酸笋以及柳州的螺丝粉,让当地的受众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元素,这些元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议论和交流的焦点,并引起为生活而远离故乡的人对童年的回忆。《舌尖上的中国》这一部纪录片以美食为主线,反映出乡愁与亲情、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观,以及城市化进程给农村带来的影响等。④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曾经属于我们的饮食文化渐渐被遗忘,而《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电视屏幕重新唤起了人们对这种文化的集体记忆,唤起了人们对故乡热土的眷恋。

2.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的直观教育。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长久的文化积淀当中,形成尊老爱幼、尊重师长、爱国敬业、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传统美德和文化观念。目前,这些传统美德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的课堂教育或者青少年自行阅读相关书籍进行,但是这样的教育缺乏具体形象,往往难以引起青少年的共鸣。而纪录片凭借其真实的画面展示、语言描述、音乐渲染,传递的信息比课堂和书籍要直观、生动得多,而且电视纪录片感染力强,更容易激发青少年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受到教育和启发。电视纪录片的教育功能体现在大众科普教育和人类学、传统文化教育两个方面。通过影像的方式,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呈现在青少年观众面前,能够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好的纪录片,往往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激起青少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就拿爱国主义教育来说,大型纪录片《屈原》系统地介绍了屈原的生平,歌颂屈原的优良品质,以及屈原忠君爱国的精神。青少年在观看纪录片的时候,往往会被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品质所吸引,从而激发起模仿和学习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和优良品质的热情。

3.挖掘正在消失的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变迁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很多传统文化面临着无人可传的危险境地。如何让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引起广泛关注?纪录片在这方面具有其自身优势。纪录片凭借其影响力,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并展现给受众,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关注,对优良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播。比如《莫默织锦声》这一部纪录片,它挖掘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手工艺品壮锦的发展历程及其制作过程。由于壮锦制作方式和传承延续大都靠口传身授,并且其制作工艺相对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因此当今学习壮锦制作工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项工艺已然面临着无人可传的境地。而《莫默织锦声》将这一严峻的问题揭示出来,让更多人关注民族文化。又如在《舌尖上的中国》当中,有一段拍摄广西东兴京族踩高跷捕鱼的画面。虽然仅仅是几分钟的画面,但是它让广大受众了解到在广西东兴还有这么一种传统的捕鱼方式。又比如南宁电视台《故事》这一栏目,在2013年元旦拍摄当地宾阳县炮龙节纪录片《蛇年》。这一部纪录片将宾阳的炮龙节这一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渐渐地,宾阳炮龙节成为周边城市过节旅游的一个好项目。纪录片能够挖掘中国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并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从而促使人们去保护这些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

4.纪录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趋势之下,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要得以传承,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纪录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再现与还原的功能。纪录片以其真实性、纪实性的特性,在记录保存非物质文化的时候更形象、更真实、更直接。电视纪录片《中国大运河》就全面介绍了京杭大运河的悠久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把在京杭大运河两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详细地记录了下来。对于一些即将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仅仅依靠现有的技术条件难以进行很好的保护,而记录保存这些传统文化的最好的方式之一是运用纪录片将其保存下来。纪录片通过真实的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播覆盖力和渗透力是别的保存方式无法比拟的。例如纪录片《话说运河之孔孟之乡》,记录了中国大思想家孔子的家乡,把涉及孔子的一系列文化遗产记录了下来,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这一地域的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第一手研究资料。

5.吸引受众,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

传统文化论文范文5

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是构建秘书群体文化心理的基石

几千年来,“仁”的标准就成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道德标准,对“仁”的追求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执着追求。不仅如此,孔子还把这种“爱人”的思想扩展到治国理政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孟子更将其阐发为“仁政”学说,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结构方方面面论证了“仁政”的方法,要求统治者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仁政学说对作为为统治者服务的秘书来说,提供了一个高于服务对象本身的道德标准。统治者的言行不符合“仁”的标准,就会换来秘书们的犯颜直谏,甚至死谏。例如,唐朝的魏征,每进切谏,虽几次极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动摇,使太宗也为之折服。明代的海瑞,为人正直刚毅,一生忠心耿耿,直言敢谏,曾经买好棺材,告别妻子,冒死上疏。一生清贫,抑制豪强,安抚穷困百姓,打击奸臣污吏,深得民众爱戴。其次,“义”是由“仁”申发出来的秘书职业道德,主要表现为君臣关系中对君主的忠诚,以及秘书职业活动中的实事求是的职业道德。“义者,宜也。”(《礼记•中庸》)什么是“宜”?就是合适,也即符合周礼。“义者,所以等贵贱,明尊卑。”(《大戴礼记•盛德》)“礼义立,则贵贱等矣。”(《礼记•乐记》)孔子也说:“名出以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成公二年》)可见尊卑有礼,各得其义,就是“义”。因此,“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行义以达其道”。(《论语•季氏》)作为直接为君主服务的秘书,恪守臣子本分,谦卑有礼,忠诚不贰是其职业操守的第一要义。这种德能兼备的人臣历来是受到统治者赏识的,《旧唐书》就是这样评价唐太宗的能臣魏征的:“其实根于道义,发于度,身正而心劲,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幸,中不移亲族,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我国古代的秘书往往还兼有史官的职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秉笔直书”、“君举必书”、不虚美、不掩恶的职业道德,这些也是“义”中应有之意。文天祥《正气歌》中的“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就是这样的典范。第三,礼是仁的具体体现。在秘书活动中,“礼”表现为外在的伦理规范和制度规范。所谓“圣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礼记•中庸》)说明谦逊、礼让、宽容是符合“礼”的要求的,而“礼”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关系,使人际关系协调和睦的手段。封建君臣关系又是等级分明、君尊臣卑的上下级关系,这就要求作为臣子的秘书不仅要谦逊、礼让,更要对君始终怀有敬畏之心,恪守君臣之道,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像杨修、祢衡就是因恃才傲物、言行无状,冒犯了君主,实际是违背了“礼”的要求而丢了性命的。第四,“智”是明辨是非的能力,是思考问题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智慧。对于秘书来说,“智”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在解决问题的智慧上。辨是非靠的是“仁”、“义”,完成的是对事、对人的评价,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切入点是方法论问题,显现的是个性特点。而在君尊臣卑的等级关系中,秘书工作要收到实效,需要的就是解决问题的智慧了。中国古代秘书往往还兼有史官、谏官的角色,直言犯上,固然能青史留名,但因此而丢了性命的也不在少数。毕竟,昏君、庸君是多数。象冯谖那样深谋远虑,象司马迁那样忍辱负重,象魏征那样迂回婉转……只有洞悉君主心理,通达人性世故,讲智慧,讲方法,才能最终达成目标。第五,“信”是儒家所倡导的人的基本道德。对秘书而言,谨守“信”的道德规范,就要做到,在心性的层面,把“正心诚意”作为“修身”的前提;在言语行为层面,努力做到敬事而信、言而有信、诚实笃信。即“言忠信,行笃敬”。作为秘书,从古至今,只有当你被证明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时,你所辅佐和服务的人才会把大事托付给你。唐代魏征之所以敢于犯颜直谏,不仅在于他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更因为他对太宗“忠”,对国事“敬”。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陈谏200多次,劝戒唐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仁义”行事,无一不受到采纳,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重要影响。“侧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也。”(《孟子•诰子上》)“仁、义、礼、智、信”从道德原则、情感旨趣、行为规范等方面架构起了秘书群体文化心理的基本框架。历代统治者在选拔秘书时,也是把德性品行放在首位。例如汉武帝时期选拔秘书的标准是:“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复问,文中御史……”《元典章吏部》记录选拔秘书官吏的标准是:“首论行止,次取吏能,又计月日多少为优。”“仁、义、礼、智、信”作为儒家文化伦理,在几千年的文化演进中,形成了秘书群体文化心理的基石,对新时代的秘书工作依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需要在继承中创新,把它与以人为本、大局观念、现代礼仪、商业信用等现代观念结合起来,转变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伦理思想与职业修养,塑造现代秘书职业精神和职业人格。

二、内圣外王的终极追求是秘书群体实现生命价值的内在动力

中国古代的秘书群体同其他士人一样,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群体。儒学不仅是社会哲学,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包括内在精神的追求和外在躯体的实践两个方面。在道家那里是通过逍遥无为来实现的,而儒家则提倡内圣外王。儒家把“内圣”作为完善人格的内在规定。“‘内圣’首先表现为善的德性,而善又以广义的仁道精神为其内容。”具体来说,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个基本的道德体系是人超越于自然人之上而成为君子、贤人,乃至圣人的前提。儒家的理想人格还表现为一种道德理想的实践人格,即将“真实的关切系于国事民瘼,以匡正社会人生为目的,”在外王事功中实现理想人格。内圣外王的另一种表述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的就是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经世济民的事业相统一。夫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宪问》)这是将君子的社会活动赋予了天命、天道的理论支撑,而孟子更将这种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到“舍我其谁”的高度。如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个体生命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时候,他的内心就获得了源源不绝的动力。纵观古今,中国传统秘书文化的主流昭示的依然是秘书群体和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历朝历代的那些冒死直谏、视死如归者彰显的就是这种追求对家国负责的高尚的价值旨归。阿谀奉承、一心为己者毕竟是少数。支撑古代秘书群体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正是内圣外王的精神动力。其实,即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精神动力机制依然是秘书成长的动力所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定社会中的人。个人价值只有与社会价值相联系、相统一才会最大限度得到实现。秘书从业者,在发展个性的同时,要把握社会大势,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自身发展与奉献社会的共赢。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范式是秘书群体消极心理的根源

分析秘书群体的文化心理,除了上述积极的层面,还存在这一些消极的心理因素,比如唯上思想、法制意识淡薄、缺乏独立人格等。究其根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型范式有关。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血缘情感、宗法制度之上的文化体系。“以血缘为基础的人伦关系延伸为以阶级为基础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各种等级关系。”父子关系延伸为君臣关系,家庭中的孝悌延伸为朝堂上的忠君爱臣,加之宗法制度的渗透,于是形成森严的等级关系,君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掌握着生杀予夺的权利,为人臣者,只能“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在这样的体制下,形成了唯上唯大、唯命是从的心理态势。历史上当然不乏敢于犯颜直谏的士人,但也有大量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泯灭了独立人格的碌碌之辈。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体上表现出重伦理、轻法制,以理代法,道德规范高于法律原则的倾向。长期以来,以儒家的“礼”代替了事实上的“法”,以感性情感统领了严谨的逻辑思维,有“治人”而无“治法”。这样的文化传统再与森严的等级观念和愚忠思想结合起来,把“犯上”和“作乱”相提并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位高就意味着权重,权力大于法律,那么,历史上有那么多阿谀奉承、一心唯上、瞒上欺下的文臣,也就不足为怪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上述伦理范式,对今天的秘书的消极影响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有的领导者把秘书视为自己的家奴、仆人、保姆,必须言听计从;有的秘书对领导察言观色、投其所好、唯命是从,甚至溜须拍马,扭曲了领导和秘书的关系,也助长了一些领导者目无法纪、武断专制的作风,有的甚至由此坠入腐败的深渊。有鉴于此,现代秘书,一方面要注意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伦理范式的合理因素,建立互相尊重的、和谐的领导与秘书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按照现代法治精神的要求,根据现代管理的需要,摒弃其中的糟粕,主动给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在尊重领导的同时,要敢于、善于“直言进谏”,体现现代秘书对事业负责、对法律敬畏、对领导尊重而不盲从的职业品格。

四、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造成秘书群体智能结构的偏向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道德伦理泛化至一切领域,就连自然现象都常被用来论证说明道德规范、政治主张。在治学传统上,也是以经学、史学为主线而展开。人才选拔、教育思想无不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比如学术传统,在先秦,是诸子百家之学;在两汉,是经学;而后又有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自汉代以后,一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两千多年的学术发展,都是以经学为主流。又如教育和人才选拔,注重的也是人伦道德标准。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唐太宗品评大臣“一曰德性,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词藻,五曰书翰”。中国文化的这一传统产生的影响一方面使儒家文化得以不断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把科学排斥在外,抑制了科学的独立。这种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反映在秘书群体的文化心理结构中,表现为智能结构的偏向。在知识背景上,是人文知识优于自然科学知识;在思维方式上,是重感性、轻理性,重整体感知、轻逻辑分析。在古代社会,大多是文人为臣(秘书),事农事工者难以入朝。虽然与整个文化传统有关,但这也是我国封建社会重治人、轻治事的原因吧。现代秘书,则应该从这种学术偏向中走出来。在当今时代,科学与人文并重,学科交叉融合,各种知识相互渗透,领导与管理要求科学化和综合。单一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秘书工作的需要。现代秘书要跟上时代要求,既要成为秘书职业的行家里手,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秘书技能;又要成为知识全面的“杂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外交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古今中外的文化常识都应该有所涉猎,用丰富的知识结构支撑立体的多维的思维方式,培养全面的理性的判断能力,成为工作上的多面手。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履行好秘书职能。

五、官、私两条途径形成了秘书群体一雅一俗、一显一隐两种文化心理

中国古代的秘书职业从周代始就一直存在着官、私两种形式。所谓“官”,是指食朝廷俸禄,有官职,直接为统治阶层服务的朝臣,即所谓“公臣”。另一种形式是存在于官僚体制之外的“私臣”,又称为幕友、幕宾、师爷。这种形式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养士之风。著名的四公子就是其中的代表,再如名士吕不韦,相传其门下食客三千。主人自己出资食养门客,奠定了二者之间的主宾关系。到秦汉时期,除了官方选拔秘书(僚属)的“辟属制度”,在官僚体制之外,则形成了幕友制,即幕主出资聘用幕宾,幕宾为幕主出谋划策,草拟文书,经办具体事务,实际就是充任幕主的私人秘书之职。以后历代,这种体制外的幕友、师爷一直与体制内的官僚秘书同时并存,相辅相成,弥补了官僚体制内秘书人才的不足。直至清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其时俗称师爷,而又以绍兴师爷最为有名。秘书职业的这一“官”一“私”两种形式形成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两种文化。官僚秘书大多为中国古代士人中的精英,深受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如前所述,他们把内修圣贤品德,外致帝王之业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从人格主体上来说,他们追求的是“超我”的实现。而体制外的幕友、师爷们,大多是下层文人,官僚体制的大门毕竟很窄,要挤进去不容易,于是厕身有名望、有权势的官僚,不失为一条安身立命的生存之道。幕主与幕友之间的雇佣关系,使幕友对幕主有较强的人身依附色彩,加之幕友之间的竞争又十分激烈,多重因素作用下,儒家那种殿堂文化逐渐退居其次,市民文化、俗文化因其较强的实用性而逐渐成为主流。例如清代专门培养师爷的“幕馆”,除了传授处理文书文案和官衙日常事务的技能,最主要的就是教士人如何揣摩社会风气,揣度幕主心理,谙熟官场应酬规矩。幕友、师爷“在辛亥革命后,作为一个群体虽已解体,但其影响却继续存在,与当今千千万万从事辅助领导工作的秘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当代秘书与‘师爷’有承继关系。”幕友文化、师爷文化中俗文化的成分也沉积在秘书文化心理结构中,作为“隐”的部分和主流文化一起共同作用于秘书群体。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秘书,分布范围已十分广泛,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外资和私人企业都有秘书岗位的存在。无论是哪一个领域的秘书,本质都不同于古代的公臣和私臣,其表现是承担的社会责任与所处的法律道德环境的一致性。作为现代秘书,要按照这种一致性的要求,自觉剔除上述两种文化心理的不良积淀,无论是在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无论是在任何一种性质的单位,都要把服务领导、服务单位的职责延伸到社会,与社会责任联系起来,不能孤立,更不能对立。否则,秘书就会沦为私人工具而丧失自己的独立人格与操守。

六、结语

秘书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职业,几千年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秘书群体的情感意志、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无不深深地镌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国传统文化对秘书群体心理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构筑了“仁义礼智信”的基本道德规范,形成了“内圣外王”的精神追求,由此而形成了“秉笔直书”、“忠君爱国”、廉洁自律等等秘书职业道德。当然也不能否认,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因素也对秘书群体心理形成了消极影响,诸如唯上是从、缺乏个性、庸俗圆滑等等,均可从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觅得踪迹。因此,作为现代秘书从业者,必须厘清传统文化对秘书传统心理结构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才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成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秘书人才。

作者:杨晓雁 李荣兴 莫晓萍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二)

一、 面料的发展状况

服装面料的再创造有很多方法,设计师必须全面掌握和探索面料的性能,才能更好地将面料再造融入自己的服装设计当中。这对设计师来说是一项艰难的考验。1)面料形态的加法设计:运用同种或多种的材料在现有面料上进行叠加、堆积、组合等手段,让面料达到立体的、有层次和节奏感的设计效果。这种设计很有触感,通过触摸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一般多用于创意服装的设计当中。2)面料形态的减法设计:通过镂空、烂花、抽丝、剪切等技法破坏现有材料的表面,使其具有不完整,无规律且亦实亦虚的创意设计。3)面料形态的综合设计:不是单一的采用加法或减法处理,而是采用多种加工手段,将加减法同时运用到面料的再造中,这样可以丰富服装的结构和层次感,增强视觉感触。面料在综合设计的过程中更加赋予它一种表现感。面料是服装的载体,服装经过不同材料的装饰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独特的面料是塑造个性化服装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服装产品附加值的一个重要手段。许多国内外服装设计大师意识到这一点,并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逐步创造出独特的服装面料。

二、 雕刻技法在面料创新中的应用

实验过程:

1)选取几种不同花色、不同质感的面料,如蕾丝面料、牛仔面料、涤纶面料、亚麻面料、绣花网纱面料等等。选取其中同一种或两种可搭配在一起的面料,进行立体组合设计。

2)选取LV经典的黑白棋格涤纶面料,在面料上裁取四块边长为十公分的正方形小样和一块边长为三十公分的大正方形底布,分别贴衬。

3)沿小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在中间剪开六公分的剪口,在剪口两端各留0.5公分,选择剪口的一边向外各压烫一公分的距离,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凸起向上的立体空间,再在剪口的另一边向内各压烫一公分的距离。

4)将四块小样的凸起部分相对,拼在中间,形成一个“十”字,用缝纫机将四块小样搭缝在一起,缝头为一公分,形成一个大的正方形。

5)把拼好的大正方形放在作为底布的正方形上,将大正方形的四个角折进0.5公分的缝头与底部缝制在一起,形成最终立体效果。

三、 结语

面料是服装的载体,面料设计与服装设计的融合必然是服装界的一种发展趋势,从高级时装到实用成衣,无不体现着面料再造的重要性。在国际舞台的影响下,我国的设计师已逐渐向面料再造的道路靠拢,若他们能更好地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面料的再次创造中,这不仅在服装界是一次更大的质的飞跃,同时也发扬和传承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两全其美。

作者:温丹阳 沈奕君 蒋天怡单位: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汉族服饰文化与数字创新实验室

(三)

一、深厚而强劲的文化正能量

中华文化洋溢着“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阳刚色彩和奋进精神,坚信“万物皆备于我”,人是天地万物主宰,人有改造世界的能力,“人能弘道”,人在改变世界的实践中,定会赢得自己的命运和未来。这种乐观和进取精神,成为我们民族勇往直前的内在动力。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就典型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中华文化饱含创新求变的诉求。日新月异,万物不居,被视为宇宙的根本法则;与时俱进,不断革新,被奉为天下达道;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则成为我们民族的坚定信念和执著追求。它辉耀出一种向上、向前的蓬勃活力,一种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进取和超越的激情。在这种日新精神推动下,中华民族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并始终保持好学开放的姿态。胡服骑射、佛学西来等等,就显示了中华民族超越自我,包容并蓄,面向未来的求新、求变的青春品格。中华文化内蕴深沉的忧患意识:为政夙兴夜寐,心系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处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内蕴着一种主体性的高度紧张,一种前瞻致远的理性精神。它所寄意的是对民族命运与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注,即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它所激起的是闻鸡起舞、为国分忧的热忱;它所鼓舞的是为民请命的浩然正气和昂扬斗志。中华文化充满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情怀。其间最为突出的是责任意识,即由入世而济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国家和人民抱有神圣的使命感和忠贞的奉献意识,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呼吁将“小我”融入“大我”,在为国家、为民族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倡导为国分忧、为国奉献是仁人志士的神圣职责,风雨如晦之际,正是烈士慷慨之时;主张“位卑未敢忘忧国”,人人都有义务为民族和国家奉献忠诚和力量。中华文化这种自强、忧患、担当的禀赋,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优秀儿女,推动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而前赴后继,奋斗不息。这是我们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伟大推动力,是一种强劲而深厚的正能量。

二、浩然正气的人格感召力量

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所谓“中国的脊梁”,正是中华文化中浩然正气的人格结晶。这种人格有着神圣而至纯的追求,“朝闻道,夕死可矣。”他们不计功名利害,先义后利,不以个人得失为计,而以追求真理、探索新知为圭臬;这种人格有着坚忍不拔的意志,经得起其体肤之饥、筋骨之苦的考验,承受得起失败和磨难的打击,不向艰难困苦低头,永不放弃自己的责任与追求。正如司马迁那样,虽遭宫刑大辱,依然隐忍挺立,写成《史记》名著。这种人格有崇高的使命意识和远大的道义诉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有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超越“小我”,关注未来和民族的命运,顾炎武说得好:“天生豪杰,必有所任……今日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这种人格有着坚贞、凛然的品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物欲和享乐引诱不了,权势和暴政也征服不了,他们是天地的正气,是良知和良心的化身。历史上的忠臣名相,如包拯、海瑞等,就是其间的典型。千百年来,这种浩然正气,使我们的民族闪耀出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激励、感召了无数仁人志士,激浊扬清,扬善贬恶,扶助社会正气。东汉末陈蕃、杜密、魏朗等名士,不惧个人安危,抨击苛政,史称他们“生以理全,死与义合。”明东林党人,以“冷风热血,洗涤乾坤”,奋起与以魏忠贤为代表的宦官恶势力作殊死的斗争,伸张了社会公理与正义。南宋文天祥,更是正气浩然,咏《正气歌》而誓死报国,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中华文化中的浩然之气,赋予我们民族以正气和豪情,也哺育了无数仁人志人。他们的正气,有着巨大的感染力,想到他们的英雄事迹,会令人激动与向往,鼓舞我们堂堂做人,使我们永远“不缺钙”,并充满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

三、自豪的文化记忆

所谓自豪的文化记忆,借用宋代著名哲学家邵雍一句诗来表达就是:“一乐生中国”。生在中国,所以有快乐和荣耀,因为这是一个文明之都,礼仪之邦。历史上,中国往往就是文化的象征,是诗书礼乐的化身,华夏与四夷的区别,正在有无“诗书礼乐法度”。这种辨别和记忆,使古代先哲,严辨夷、夏界线,欢迎夷入夏,但坚决反对夏沦为夷。这里不是种姓之偏见,实是维护文明的关切,其本质是出于“文化中国”的自豪感。历经岁月的沉浸和磨历,这种文化记忆日益深刻,其吸引力也更强,使人萦怀难释。汉代苏武匈奴绝域多年牧羊,但始终心怀故国;新中国建立之初,许多优秀知识分子,抛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故国文化的吸引和感召,也是其间的一个重要原因。乐生中国,还体现在古代中国是一个人类文明发源和成长的重要摇篮。雅斯贝尔斯先生在其所创立的人类文明“轴心说”理论中称,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为此轴心时代的一个重要文化代表,这一时代所创立的思想和文化,成为后世文明之源,后人要不断回望,以从中寻找新问题的求解线索和答案。确实,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文明昌盛,百家纷涌,诸子争鸣,形成了一个伟大的学术繁荣时代。先圣的思想和理论,开启了后人的思绪,也奠定了中国文化的走向。当然,“中国的轴心时代”令人骄傲,而秦汉以降的“后轴心时代”的文明成就,同样令人陶醉和自豪。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灿若群星,让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而古代先哲在天人关系、在仁爱哲学、在和谐理论等等领域上的无数独创性的思考,不仅是华夏子孙的宝贵思想资源,也成为当今西方圣贤竞相致意的文化宝库。

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指出,全世界都应向中国学习,“不但向现代的中国学习,也要向历史上的中国学习。因为从中国人的智慧和经验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医治现代病症的良药,以及推进今后人类哲学发展的不可少的要素。”由此可见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远古的哲人、思想和唐诗宋词,已然成为我们的文化符号,它们不仅赋予我们骄傲的文化记忆,也给予我们“丰厚的滋养”,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中华文化是我们各得其所的精神家园,是我们生息和成长的“文化沃土”,也是我们永不迷失、永不失据的“文化之根”。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它的生生不息,一脉相承,环顾全球,罕有其匹。这是沐浴这一文化的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光荣,也是一种独有的、充满文明成就感的骄傲文化记忆。这一记忆不仅说明我们是华夏子孙,共享一种文化身份符号,更是一种伟大文明的领受者和传承者,“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骄傲的文化记忆,既使我们热爱这一文化,“一乐生中国”;又将激励华夏儿女不断创造更加辉煌的中华文明。在这个纷繁复杂、变化莫测的世界上,我们的文化给我们以信心,给我们以信念,给我们以“精气神”。最近,在山东曲阜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我们应大力培育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软实力,为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这种“支撑”和“条件”;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胡发贵 单位:省社科院哲学所所长

(四)

图像符号,通过模仿再现所指代的事物,属于一种初始的表达方法,如出图的一些陶器瓷器上的图腾符号,就是源于生活的抽象提炼后而形成的符号,在我国马家窑出图的彩陶器上的鱼纹和蛙纹就是反映生活的符号。图形符号在现代设计上的应用最为常见,中国联通被大家所熟知,它的标志老少皆知,它就是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符号的现代演绎。还有凤凰卫视,它运用了中国古代的凤凰鸟的符号,还采用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用两只盘旋的凤凰形象代表不同文化的互补和交融,体现了融汇东西、荟萃南北的文化观念,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的烙印。指示符号,指代物和物之间的某种联系,表达连接关系,指示箭头,引导标都是指示符号。象征符号,指符号本身和代表的事物不具有逻辑关系,他们代表的意义依赖受众对他们的指代意义的掌握,如荷花代表廉洁,松柏代表坚强。色彩,色彩来源于大自然,生活中处处有色彩,色彩让世界变得缤纷绚丽,它还可以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感觉。很多心理学家认为,认知的第一感觉是视觉,而对视觉的影响最大的就是色彩,这点和设计师的认知是一样的。人们的行为有时会不自觉的受到色彩的影响,而色彩之所以能影响人的情绪,是因为色彩来源于自然,如蓝天,白云,草地还有红日…当人们见到这些‘自然色’的时候,自然会联想到自然物,对于色彩的感觉即使是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性格的人对相同色彩也会有所共鸣。比如,红色通常表达热情和积极。绿色通常表达生命、年轻、新鲜、和平的含义,蓝色常常飞人宁静、轻松、干净的感觉。中国传统色彩是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财富。在中国,色彩的应用最早能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彩陶器。在古代中国,有五种色彩象征宇宙的五种基本元素:黄色象征土、白色象征金、蓝色象征木、红色象征火、黑色象征水,我们的传统色彩被归纳为,中国红,琉璃黄,国槐绿,青花蓝,富贵紫,烟煤色,玉脂白,长城灰,黄金贵还有雪花银。中国的传统色彩理念融和了自然、宇宙、伦理、哲学等观念,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色彩文化。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往往是多元并存的。用一个最形象、最直观的例子分析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上的运用,就是08年的北京奥运会会标:北京奥运会的会标“舞动的北京”借用中国书法风格的一个‘京’字演化成一个舞动的人,又演化成文化的‘文’字,不仅仅传达了举办城市的概念,又体现了北京人文奥运的精神。这个字它是一种形象,展现着中华汉字所呈现出的东方思想和民族气韵;它还是一种表情,传递着华夏文明所独具的人文素养。充分的体现了中国字博大精深的内涵。北京奥运会的会标的主体形象是一枚印章,中国印早在四、五千年前出现,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广泛的被使用在郑重的场合;奥运会会标从北京的‘京’字演化成舞动的人,当中的舞动的人也有很大的深意,它来源于中国古代图腾彩陶舞蹈纹盆上的舞蹈人。舞蹈人文化符号的应用给予人们生气勃勃的活力和热情。

奥运会的会标颜色选用的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红色,在会标中,红色被演绎的格外鲜艳奔放。中国红早以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甚至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精神皈依,红色代表着喜庆吉祥,美好欢快,代表着生命和新的开始,它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的美好祝愿和盛情。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无论是会标、火炬、奖牌、吉祥物还是服饰等各个方面,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展示,是传统文化和设计的结合。多元互补的设计不仅增强了文化的厚重感,而且还有助设计理念的延伸和视觉感染力的增强,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有的人说“这就是中国风格,表达出久远历史传统所沉淀的现代美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上的应用,它也不单单体现在平面设计上面,传统文化在室内和服装上的应用,更多的体现在风格上的延续。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的设计思想,在现代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者:曹业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五)

一、老子对创新思维的开展作了精彩的论述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学,对创新思维也作了深刻详尽的论述。这主要表现在《老子》(《道德经》)有关悟道的章节中。下面试作分析。《老子》指出“古之善为土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认识把握道(规律)的过程又可称为“悟道”过程,与儒学讲的“格物致知(研究事物达到认知),意思相近。就是说,领悟与探求客观事物内在规律,是优秀的士者、道者(学者)的本能,其难度是很大的,处境是玄妙的,成果是深奥的。因而需要艰苦的思考,高级的思维。《老子》还进一步论述了为什么会这样的。老子认为,道(规律)有“夷”(看不见)、“希”(听不到)、“微”(摸不着)三者合一的特点,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惚恍”的模糊状态。因此,要认识它就要“执古之有,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运用已有知识,信息去把握当前的现实,要能从历史上,因果关系上去思考,才能认识客观规律)。(《老子》第十四章),这与儒学的“温故知新”意思是一致的。正如当代学者王蒙说的,要悟道,就必须“细心体察、深入感悟,活跃你的想象力,思辩力、感受能力,调动精神的敏锐……”这实质指出了,悟道、格物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老子》描述了创新思维的心理素质要求。指出“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第十三章)。就是说,人要悟道,展开创新思维,要有豫(从容)、犹(斟酌)、俨(庄重)、涣(舒展)、敦(朴实)、旷(开朗)、混(兼容)这七种心理气质。《老子》还运用充满想象力的形象思维,对这些心理要求作出描述:“像冬天跋涉江川”,“像对四邻的尊重”,“像接待贵客”,“像冰雪消融势态”,“像原木那样朴厚”,“像谷地那样低而开阔”,“像江河那样清浊兼容”(如楚辞的“水清可濯缨,水浊可濯足”)。从而把创新思维的心理素质、精神状态讲得更形象更深入,更能让人触类旁通。使人明确了,在这样条件下去开展思维,才能做到实事求是,才能有创新成果。《老子》接着提出“静之徐清”,“动之徐生”,“夫惟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有版本为“蔽不新成”,任继愈先生认为,古代篆文“不”与“而”字形很相近,故可能弄错)(第十三章),这是对创新思维过程的一种描述。“静之徐清”,思考时要有耐性,切勿急躁,促使潜思维发挥,求灵感涌现;“动之徐生”和风细雨地反复思考,焕发生机,进入佳境。由于不求满盈(夫惟不盈),所以有无限的思维空间,从而在困惑中徐徐产生新的认知(蔽而新成)。

二、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在《周易》中已有体现

《周易》被誉为传统经典之首,国外学者荣格称之为“智慧宝典”,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它是二进制数学之始。当代学人鲁洪生(首都师大教授)是研究《周易》的专家,他认为,“类比联想思维与整体思维的互补,建构了《周易》的思维框架”而这正与创新思维有着内在的联系。《周易》的类比联想思维,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推天道明人事”,即以天事喻人事的思维特点。类比思维虽然逻辑性较弱,但思维空间广阔,给思维飞翔以无限性,这正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条件。举例来说,以“松树”为思维认识对象,植物学家以严谨的逻辑思维去认知,会得出,“是一种常绿乔木、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的认知。而我国传统以天喻人的类比思想,则能看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以从松树中感悟到伟人的品格。类比联想思维具有模糊性(朦胧)、灵活性、开放性等特点,这正是创新思维所需要的。模糊性给想象力以广大的回旋余地;灵活性让思维的变通度大大增强;开放性突破禁锢与束缚,使思维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与诠释。这些传统类比思维的优点,也是开展创新思维的基本要求。从《周易》的整体思维特点去看,就是从整体出发,最后回归整体上来的思维方式。鲁洪生教授分析《周易》的整体性思维时,叙说了其时空的整体性,包括整体历时性与整体共时性,这都与创新思维相一致的。比如,整体历时性,可举出在《周易》卦辞中以“龙”为喻体的,有“潜龙”(静待时机)、“见龙”(开始活动)、“龙飞跃在渊”(活动增强)、“飞龙在天”(辉煌时期)、“亢龙”(飞得太高,过了头)、“群龙无首”(多元相对均衡时期)。这些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就有相应情景可能性和吉凶。而整体共时性,是指同一时间同一时段,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各种力量在同一时间形成合力。历时与共时的分析,把时间与空间关系辩证地结合与表达出来。《周易》的这种思维方式,鲁洪生教授认为是“生生同日新,与时变通的时中精神,是最高的生存智慧”(《周易的智慧》第12页)。就是一种“创新变通,时中智慧”。这亦是与创新思维的要求相一致的。对传统文化,一是要取其精去其糟;二是研究它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现代与未来,这些已是共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术)对世界的影响,印证了创新思维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那种把传统文化整体地误认为保守的,认为是妨碍人们创新思维的,笔者不敢苟同。

作者:郑孟煊 单位:广东省清远市委党校教授

(六)

一、在文化教育的熏陶中实行语文教学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部文学作品可以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精神财富。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文学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在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在这方面更是有取之不尽的经验和传统。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等,他们将自己的脉搏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其诗文都闪耀着爱国忧民、捍卫真理的光芒。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由此,读书最终目的并不仅是获取知识,而是熏陶思想,升华人格,点亮人生。这些主要是在阅读经典名著及语文教育中完成。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幼年时,一篇《卖火柴的小女孩》使我懂得了人要有同情心;儿童时,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使我知道了人应该做一辈子的好人;青年时,一本《老人与海》让我知道,只要信念不灭,意志不倒,就一定能胜利。”时下,很多人都围绕高考指挥棒转,为分数、为考上好大学、为谋生而战却忽略了学生道德的培养。当代语文教育呼吁中华民族千年优良传统的回归,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文学教育的功能。如果我们的语文教育能高度关注文学的教育熏陶作用,那么明天从学校走出的一定是一个有文化涵养的人,有诗文激情的人,其气质、志趣、修养都会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其言谈举止、立身处世、思维方式都会打上我们民族的文化烙印。

二、语文教学应实践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应贯穿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种事件活动中,磨炼学生的意志,陶冶他们的情操。

1.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让经典名著进入学生的视野,加强“文化自尊”。即通过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独特性,使学生感受到异域文化的不同风采,了解区域文化的多样性,学会尊重其他文化。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即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如我们可以组织“书香校园,文化育人”的活动。读书月活动中,语文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经典名著朗诵比赛、名作赏析指导、“读书伴我成长”演讲,“读书•明理•成才”征文比赛等。

3.少讲多练,不断改革语文教学方法,构建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教师要少讲多练,力求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练”,即练“读、写、演讲、表演”等。

4.积极开发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中华民族有灿烂的历史文化,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学习历史文化,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结语

总之,我们应用传统文化点亮学生心灵,用经典名著熏陶学生情操,让传统文化的花朵盛开在语文教学的园地中。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改革和完善语文教学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必定会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作者:解少洁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二高级中学

(七)

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文化自觉之间的关系

(一)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又会产生不同的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中华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的传承性,以儒家思想为主脉的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与传承,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血脉,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存哲学和人生观。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中华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形成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情感纽带。正因为传统文化蕴涵着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所以它成为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能量源泉,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旦失去精神支柱,在精神上无所依托,陷入荒芜,这个民族必然会走向衰亡。因此,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文化问题,更是关系中华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要实现民族复兴,必然要涉及文化的复兴,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显然不能成为发展中的短腿。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来说,传承传统文化、凝练民族精神正是“文化自觉”的一种体现。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在是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入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

(二)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是树立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最直接动力

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专业业务能力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与锻炼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然而,社会对于大学应届毕业生在企业中的认可率却普遍不高。其中主要反映在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感评价过低。形成的总体评价是:专业素质不低、文化素质不高。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忱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具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儒家思想,尤其关注个体的修养,强调健全人格的培养对于当代大学生极具现实意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推己及人,强调相互理解与沟通的思想对于指导当代大学生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有价值;“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顺之以天理,应之以自然”则阐述了儒家思想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这对于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的关系提供了哲学依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为大学生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阐述了儒家思想的价值观,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抵制社会上一些人鼓吹的拜金主义。充分认识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资源和人文智慧,帮助大学生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才能摆脱大而空的口号式说教,促成大学生认识的内因转化,实现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提升。没有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停留于表面的理论灌输和道德训化是不可能实现大学生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

(三)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伴随着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提升,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也会随之提高,从而进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存在偏重政治斗争、强调经济发展,轻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建设的问题。“”十年浩劫,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造成了巨大的打击,直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巨大断裂。“”过后,随着改革开放,国门打开,伴随着西方经济大潮涌入的西方文化思潮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使得如今的年轻一代,本身就生活在一个缺乏民族精神的文化氛围里。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却未必说得出中国的八大菜系;他们知道去“星巴克”喝咖啡却未必分得铁观音和普洱茶;他们知道什么时候是“万圣节”什么时候是“圣诞节”却不能清楚地说出当年的中秋节和端午节是哪天。大学校园里的“洋节”越过越多,西方的流行音乐,好莱坞动作大片,韩国的连续剧充斥着大学的业余时间。潜移默化中,外来文化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一些大学生“无意识”地认同和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反而怀疑甚至开始否定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文化自觉的提升能够使当代的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自发地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产生主动传承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感。随着文化自觉的提升,学文科的学生能够主动地选择如训诂学、音韵学一类较为冷僻的传统文化专业,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学理工科的学生能够在专业领域内自发地产生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如:在城市的建设中,实现保护历史建筑与改善道路状况之间的平衡,在环境规划中,实现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建筑功能的结合等。大学生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中坚力量,只有在他们的身上实现文化自觉的觉醒,才能够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真正形成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进而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

二、高校推进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文化自觉不足正是由于传统文化教育跟不上造成的,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改变这一局面,应从教育模式内部着手,探索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调整课程结构,强化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学习最为重要的场所,也是大学生获得知识最直接的途径。因此,要强调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就要从课堂教学着手,改革现有的课程结构,适当加大传统文化课的比例。我国现阶段高校普遍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途径。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相结合,实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如在讲解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时候就可以介绍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在说到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时,首先应该介绍它的出处来自于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民本”思想,其次应说明这一思想虽然体现了统治阶级对底层百姓的一定程度的“关爱”,但这不是本质,就其根本其实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统治而采取的一种统治手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正是采取扬弃的态度,对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在思想品德课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如在说到步入社会,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就可以说说儒家所主张的“仁、义、礼、智、信”。将传统经典作品纳入公共必修课,在传统的蒙学教材、儒学的“四书”、“五经”以及先秦诸子的文本中选取出经典篇章,纳入教材,将对经典作品的学习放到与《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同等重要的位置。传统的经典文学作品是传统文化中宝贵的财富,它们体裁各异内容丰富,其中既有诗词歌赋又有小说散文。通过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研讨,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历史,对于提升文学鉴赏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网络时代的大学生越来越习惯于不规范、符号化的表达方式,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非常注重“炼”字,用语简洁优美、意味深长。这对于规范当代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都极有帮助。除此之外,合理安排公共选修课的课程,形成科学的传统文化授课体系。传统文化课程的授课内容应涵盖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宗教、民俗以及所具备的现实意义等。每学期保证在公共选修课的备选课程中滚动开设2到3门传统文化课程,并按照年级的递进将传统文化课程形成一个系列,供不同年级的学生选择。同时,在专业课的课程教学中要科学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任何学科都不是一个孤立系统,而是人类文化成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专业课与传统文化必然存在着结合点。如: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博士生导师隋允康教授就坚持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工科课堂中,数年不辍。他带领博士生和硕士生们学习了《弟子规》、《中庸》、《大学》。

(二)立足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自古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环境在个人的发展中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涂又光先生将环境比作泡菜坛子,认为一个人在不同的“泡菜坛子”里泡过后就会有不同的“味道”和“品格”,会形成不同的价位观和精神追求。对于生活在校园里的大学生来说,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经过长期的积累而形成的一种人文环境,就是“泡菜坛子”,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它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也有着直接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大规模的高校合并,许多大学都面临用地紧张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主要采取了三种方式:整体搬迁、新建分区、原址扩建。整体搬迁、新建分区都意味着要大规模的新建校区,然而新校区的建设大都受西方高校模式的影响,现代化有余而人文气息不足。原址扩建则存在更大的问题,或是为了满足现代化教学和生活的需求,肆意拆毁古老建筑,或是出现校园建筑商业化倾向。如:2011年北京大学出现的“真维斯楼”。在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上,我们应秉持着和谐发展的理念,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取得平衡。同样以北京大学为例,赫赫有名的博雅塔,其实是20世纪20年代北大为了解决供水问题所建造的一座水塔,当时为了使之与未名湖畔的风景相协调,校方向当时的社会名流征求意见,参照了通州的燃灯塔,建立这座塔式水楼。博雅塔与未名湖交相辉映,成为百年北大的象征。在新校区的建设和老校区的改建上,应效仿此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寻找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点,在满足高校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同时,不忘营造高校内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国传统书院很重视园林景观的营造和影响,讲求“近山林”、“择胜地”,设于“文物荟萃之区”,高校可以以此为借鉴,在适时之处建立一些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古代名人雕塑,从局部着手,建设出学校的传统文化氛围,在图书馆、宣传栏、教室宿舍的楼廊墙壁布置一些中国传统格言警句或是书法、国画作品,将校园内的建筑物、道路等命以文化韵味浓厚的名字等。使学生于抬头低头之间都可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硬件环境建设之外,校园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更多还要仰仗于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近年来,相对于西方外来节日的强势来袭,传统民族节日则处于前所未有的失意状态。因此,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现实价值,实现传统节日文化历史与现实的文脉相接就显得很有价值。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特有的文化符号,延伸到社会。高职生社会主义义利观教学的开展还必须借助相关知识平台的建立,如通过开辟网络阵地,以QQ群、博客、飞信等形式作为与“90后”交流和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四)优化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是教育环境的重要一环,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要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加强校园形象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日常管理。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努力建设既富历史底蕴又具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义利观的重要阵地。高职生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协作性工作。高职生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环境要求各种教育力量有机整合、共同作用才能对高职生义利观产生持续有效的影响。教育力量的整合包括学校不同专业系室力量的整合,还包括学校专业教学人员、教学行政管理人员、教学行政服务人员之间力量的整合。同时,社会和家庭也是高职生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的重要力量。高职生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要利用社会与家庭的积极因素创造性地对高职生进行义利观教育,及时化解由于社会和家庭原因对高职生义利观产生的不良影响,让高职生的义利观在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正确影响下始终保持科学的方向。

作者:王寒娜 单位: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

(八)

一、关于现代建筑设计文化气息内涵及其传统设计文化的分析

1、建筑设计模块的开展,必然是要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其是人民大众所要关注的分析,实现我国特色建筑文化的突出,这需要相关开发商们进行共同的努力及其合作。这就需要进行新型的建筑创造力的实践。古代宗法制度下,封建礼教伦理的教化功能实质上超过了建筑的实用价值,传统庭院式住宅严格的格局布置实为社会礼仪、等级秩序等礼制文化的深刻体现。

2、在我国的民族建筑文化应用过程中,天人合一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协调。比如传统村落的三面环山,这就是我国传统的朱雀、青龙等的布局,这些传统的布局设计理念未必起到真正的实际作用,确是某些特殊精神的象征。藏风聚气则是天地保佑的象征,同时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建筑学意义就在于建筑物要适应当地的地理气候特点,顺应自然规律,从而实现“回归自然、回归环境、回归人性”的建筑设计思想。通过对我国传统伦理文化及其美学思想的结合,能够更好的进行建筑气韵的突出,保证各种艺术作品的追求,这就需要进行我国传统建筑艺术构思的优化,进行建筑客观功能及其人审美观念的优化,进行建筑形式的表达。她的魅力,既表现在个体外部形象的构造形式,也表现在变幻万千的整体组合气势,以及生动绚丽的色彩、装饰和细部构件的巧妙精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韵味的美学风格。

二、当前住宅设计中的传承模块及其创新模块的协调

1、为了满足当代住宅设计的需要,进行优秀传统建设文化的传承是必要的。这就需要进行现代住宅建设理论与传统建筑文化的结合,进行传统民宅伦理功能的应用,进行创作实践模块的有效开展,进行有价值的建筑文化的应用,保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人居环境的景观层次和生存品质,在今天,这仍然是都市人的理想王国。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一观念已逐步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并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当代住宅设计模块中,进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突出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可持续传承文化主题的应用,进行绿色建筑、绿色文化的突出,保证新型的建筑研究课题的应用,保证人类文化建筑主题的突出,保证现代科技的积极突出,保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优化,从而符合当代住宅建设的需要,进行传统建筑文化局限性的突破。通过对上述模块的分析,可以得知,古代民居建筑布局就是在这种条件下逐渐发展的,其传统意义上的礼仪,顺应了当时时代的发展需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行不合理家族伦理观念的剔除,可以更好的进行人性化的建筑,进行以人为本的,合理住宅建筑格局的应用,更好的进行建筑功能区的划分。在当下住宅设计模块中,可以得知住宅是人们安身的一个重要场所,其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非常需要进行人性化及其亲和力的布置,这就需要进行建筑空间尺寸的控制。控制住尺寸的大小程度。如果尺寸过大,就可能造成空间的过大,这就导致开支的加大,从而不利于个人及其社会经济资源的节约,不利于经济成本等的控制。这也需要进行空间采光率及其相关情况的控制。通过对结构的控制,可以更好的进行保温隔热的控制。这需要进行室内空间的划分,进行室内功能空间的良好布置,从而满足建筑结构性的需要,实现各个方面内部面积的合理分配均衡性。这样可以更好的进行使用面积的控制,实现房间内部长宽程度的控制,保证当下功能区的工作需要,满足当代建筑设计的工作需要,提升其建筑物的功能效益。在当下住宅设计模块中,进行不同功能区的划分是必要的,要保证其分区得当,位置明确,避免其受到不必要的视线干扰,避免受到噪音干扰、气味干扰,要保证良好的采光性及其痛风性,保证住宅的卫生质量的提升。比如,随着家庭办公的出现,要求住宅中增加相应的工作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专用的家务室已成必须;随着社会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家庭中设置阳光室供老年人休闲已成时尚,等等。

2、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传承了几千年,其中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建筑文化,这就需要进行优秀的文化经验的继承,这些都是宝贵的建筑设计遗产经验。这就需要进行建筑材料及其当代建筑工艺的应用,符合当代人们群众的生活方式,进行先进的建筑风格的应用。在建筑结构上的跃层、错层、共享空间的采用,在空间划分上的生活阳台、化妆区、清洗区等专用空间的设置,在建筑构造上的凸窗、外飘窗、落地窗、透天窗、转角窗等多变化的作法也将被大量采用并创新,从而使本土住宅更具个性化。

三、结束语

在当下民宅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传统建筑特色的把握,也要进行新型的建设文化的汲取,保证传统伦理文化的更新,进行民宅建设过程中的天人合一观念的应用,要针对当下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展开分析,保证民宅设计模块的有效开展,满足人们群众的客观需要。民宅作为传统建筑的重要形式,凝聚着厚重的传统伦理文化。文章通过分析传统民宅建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等伦理思想,结合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传统建筑文化缺失的问题,提出如何在现代住宅空间设计中传承传统伦理文化,进而体现传统建筑的现代价值。

作者:史立志 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九)

一、 学生学习传统绘画艺术的意义

1、 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学习意义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是一种空间形态和心灵的呈现,绘画的成功是一种大智慧的体现,从理论意义上讲它是特定文化系统中的思想意识的反映,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同时也是对绘画技艺的深层解读。国内学术界涉及传统绘画对学生艺术素养方面的论著如刘曦林的《中国画与现代中国》,靳尚谊的《中国画教学的关键是加强传统文化的研究》、刘大力的《高等艺术教育教学研究》,姜澄清的《哲学与画学》等等大量论著。这些著述分别从艺术的角度阐明了对于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已有论著从艺术理论为切入点分别将传统艺术中的哲学思维放在现当代艺术环境下阐述其发展态势,从绘画主张中探究其艺术教育的诸多现实问题。美国学者高居翰的《山外山》,书中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阐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境界。这些研究侧重学生从艺术中吸收并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借此提升自身的艺术素质,或进一步将思想纳入艺术表现中;或在艺术形式上提出吸纳传统文化。另外,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此作专门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和空间。

2、 对体会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

传统绘画形式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对传统绘画的影响及所涉及的中国文化的精髓引入课堂,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真正提升艺术课堂及学科的特色,使实践技能教学具有高效性和实用性。学生学习传统绘画艺术有利于提高艺术的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充分将历代文人绘画理论及相关国学精神渗透到绘画中,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化水平,增强学生学习传统绘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表现如下:第一,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深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解读和认识。第二,较为完备地分析学生在学习传统绘画艺术的基础上所达到的思想意识的升华,从而激发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解读。第三,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付诸于绘画实践,从而更好地指导其艺术行为。第四,更好地辨别和看待当下现代后现代艺术风格的流变,端正艺术学习的态度。第五,有助于国学的发扬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从而更好地提高高校艺术生的综合素质。中国传统绘画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了诸多艺术层面的阐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传统的绘画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既不是封闭的,也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壮大自己,延续自己的,同时中国绘画又有自己一贯的连续性和规律性,如何解读传统绘画的精神实质,理解个中的深层命题。怎样品评可以感观、可以心观、可以画观的传统艺术,以及如何跳开传统绘画的皮毛之争,鞭辟入里,发现新见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21世纪有非常大的潜力,但现在的在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相对匮乏,而且缺少兴趣,所以教师教学面临一定的难度,老师既要把正确的观念灌输给他们,又要保持教学的稳定性和把握一定的依据性,让学生学有所长和学有所依,从而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怎么看待传统,也是艺术教学中要明确的问题。中国的传统艺术是通过长期的传承,发展中又不断淘汰掉糟粕,增加进精华,经过长期的论证才得以传承的,而艺术发展是一个继往开来的过程,艺术的发展只有根植在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才能得到创新和发展,所以传统并不会束缚学生的创造,反而会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这样才能让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二、 如何通过学习传统绘画艺术去体会传统文化

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对绘画理论的学习现状,以老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作为传统绘画艺术的指导思想,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教育建构观对艺术教学内容进行梳理,使高等艺术教育真正体现其在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判别能力、创作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面对现当代文化思潮多元发展下的传统文化弘扬发展问题,高校艺术生对于自身艺术素养的培养的重要性和发扬传统文化艺术的特殊使命已提上日程,为此,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应该结合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发生发展过程分阶段分类别进行全方位探讨。从传统文化各个观点的宏观视野和与传统绘画艺术相关联的角度,注重动态静态的结合,揭示传统绘画艺术思想所包含的哲学、伦理、宗教、教育、文学、史学以及美学等各种情状,同时必须在进行艺术学习的同时更要懂得绘画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内涵,以自身的学习现状出发,结合在学习中接受不同知识的心理特点,归纳演绎、综合分析其内在的联系。

三、结语

总之,学生的艺术学习最主要的还是要解决认识上的问题,并且要善于总结和论证传统绘画形式在艺术作品中的渗透,要全方位的、立体的认识和思考,从中提炼出绘画艺术语言的文化思维模式,以及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田爱华 杨艾云 单位:吉首大学美术学院

(十)

一、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珠宝设计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早在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利用贝壳、兽牙以及石珠等材料制作成了串饰,在串饰的基础上又利用石英、玛瑙等有色彩的材料,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饰品,到商周时期,其种类就已经很多,有梳、环等头饰,项链为主的颈饰。因此,从珠宝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珠宝的发展与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就中国传统文化在珠宝设计过程中的运用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纹样纹饰图案的运用

就纹样纹饰图案来说,通常是在某种特殊历史时期条件下产生的。它不仅是对当时历史文化时期的形象反映,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我国传统文化中现存的纹样纹饰图案来看,它们不仅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内容丰富多彩,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瑰丽多彩的一面。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纹饰,都是对本民族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表现,所有的纹饰图案都蕴藏着一定的精神文化;而从另一方面来讲,精神文化又是推动纹饰图案发展的重要因素。就纹饰图案在珠宝设计过程中具体运用来看,最具代表性的同时又是最具有民族气息与魅力的纹饰纹样应该就是龙凤的纹样图案了。不管是本土的设计还是国外的设计,一提到东方文明,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必然就是龙凤纹饰。除了龙凤纹饰之外,还有万字、如意、水波纹等,也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以及民族魅力的设计元素。

2、 图腾以及吉祥寓意的图案在珠宝设计中的运用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纹样以及纹饰的运用之外,珠宝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运用还表现在对图腾以及一些具有吉祥寓意图案的运用,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图腾以及画像砖等工艺品为中华民族的子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艺术遗产。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来看,在不断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许多瑞兽图案被赋予了吉祥的美好寓意,在装修装饰领域,这些图案不断地得到有效的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较为多见的运用于珠宝的设计中。就图腾以及吉祥寓意的图案来看,它们在纹饰以及造型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设计美感,如果将这一元素有效地运用于珠宝设计中,设计师再进行色彩等方面的处理,定会收获到不同的效果。在香港第六届珠宝大赛中入围的多件作品中,不乏对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因素进行运用的作品,如作品《东方之珠》以及《大红灯笼》等。

3、花丝工艺以及漆工艺的应用———传统工艺的再创新

就花丝工艺来说,是我国传统工艺的典型代表,其设计的要点就是将金、银等进行加工,最后制成细丝,然后以堆垒编制等工艺,用金丝或者银丝制成精美的图案,再将珠宝或者玉石嵌在上面。在近现代珠宝的设计中,通常会利用花丝工艺进行加工。这一工艺应用开始的时间也比较早,人们在心理层面上已经普遍接受了花丝工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轻微的审美疲劳,综合这一现状,新花丝工艺应运而生,其主要特点就是在沿袭花丝工艺的基础上,避繁就简,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尤其是以粗线条花丝工艺,更是深受广大青年的追捧。翻阅我国的历史朝代,似乎都可以看到漆工艺的影子,从某种程度来说,漆工艺实际上就是我国历史发展的艺术线索。回望历史,漆工艺应用的方面主要是在器皿以及家具等方面的应用,发展到近现代时,漆工艺已经普遍应用于珠宝设计中,通过有效的处理手法使得珠宝变得极具层次感,从这个方面来说,漆工艺与其他传统文化元素在珠宝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不同。

二、 总结

传统文化论文范文6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中原创力薄弱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底蕴深厚,但在现代化大潮的涤荡中中国传统文化亟需创新性特别是原创性,这是传统优秀文化免受外来文化威胁最重要、最安全的途径。中国能否成为文化强国依赖于中国在多大程度拥有多大的文化原创能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原创能力的强弱程度将最终决定中国文化安全的程度。在这样的意义上,文化原创能力薄弱是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一个核心要素。也正是因为此,“成为‘文化帝国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实施文化‘入侵’和‘文化殖民化’的一个重要而且是危险的接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能够称得上创新并受到世界关注的理论成果和艺术作品确实不多。在当今世界,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是:站在世界学术理论前沿的多数是西方学术话语。最鲜明的表现就是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变化显著,但是中国思想理论界对此没有与中国这样的大国相对应的反映,然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却影响深远。中国思想界一直以来还是停留在大量引进西方学术的层面,制约了中国思想文化原创能力的勃发。“言必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界的一种新的思想僵化和文化僵化,正是这种新的思想僵化和文化僵化造成了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原创能力的深层弱化,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失去了文化原创的应有动力。”于是中国文化发展和学术研究缺失中国问题、中国眼光、中国角度、中国话语。西方的话语成为中国的话语,西方的视角成为中国的视角,使中国文化创新变成对西方价值观和话语体系的移植和传播。“自80年代以来的文艺思潮,被称为创新的部分,几乎全是对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种种形势、手法的袭用,从意识流、朦胧诗到泛性论表现,叙述主体的介入,无不如此。文艺批评的话题,从存在主义、接受美学、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一直到这里所说的全球化,全是西方话语,在这方面,中国最好的批评家也只是复述西方的话语而也。”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理论研究和文化成果创新需要有本土的眼光和思考、本土的叙事方式、本土的话语体系。过度模仿和依赖西方话语和理论成果是中国文化原创能力缺损的典型特征,既不能满足中国文化发展需求和中国人的文化需求,也已经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构成严重威胁,这是最严重的文化危机。导致中国文化原创能力薄弱的原因有四个:“一是有利于文化原创的政策环境尚未充分形成,不稳定的文化制度环境不利于文化原创动力的激发;二是全社会对文化原创的投入总量不足和持续性投入不足,短期行为和眼前利益无法催生原创作品所需要的较长时期的原始积累;三是文化原创的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尚未形成创新能力一流而且稳定的创作队伍;四是对充实文化原创研究的科研人员的支持和激励力度不够,急于求成已经成为我国文化成果整体水平达到国际一流的一大障碍。”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引领先进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原创能力提高的障碍所在。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可以及时、足量、持续、稳定地获取所需文化资源的状态和能力,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的维护和文化安全。传统文化资源安全问题与国家文化创新能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密切相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但是面临严重危机:

1.当代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对国家历史、传统经典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所谓的“现代阐释”其实正在消解经典和传统文化资源。

比如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新版西游记》对经典片段“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设置为“白骨精三戏唐三藏”,周星驰版《大话西游》等等,表现出“对于经典的后现代式的嬉戏态度、盲目叛逆和反抗权威对正统道德观念构成挑衅”。它们挑战着经典标准,淡化了意识形态。解构经典与维系经典其实涉及话语权和文化领导权由谁执掌的问题。传承优秀文化是靠经典和文化偶像来维系。如果一个民族的经典和偶像不断被颠覆,社会的道德底线和核心价值观也会随之荡然无存。普通民族珍视文化传统资源的意识和观念淡薄,文艺创作人员能力缺乏,这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更需要执政党的一些基层领导和决策人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当做中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最坚实的基础。在当代中国肯定个体选择的多样性和物质追求的合理性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可放弃社会公众共同遵守的法则和社会共同追求和理想。正好相反,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发展的首要课题是:在现代社会理性的基础上,建构和完善以富强、民主、和谐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被掠夺性开采和利用。

在现代社会,以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属于人类共同文化财富,应该资源共享,任何个人、国家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开采、挖掘和利用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也不例外。但是西方国家在共享世界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往往衍生出文化霸权主义。他们往往是在占有和剥夺他国的文化资源的解释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的《世界文化发展报告》已经指出:“由于后发国家缺乏对本国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依赖于国际资本实现其文化遗产数字化,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格局中再一次成为文化资源的廉价出口国和文化产品的高价进口国,那么,他们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对自己文化的解释权,而是整个文化遗产的基本含义发生的变异,从而使一个民族迷失最基本的文化认同感,在文化的根部彻底动摇它存在的依据。这就构成文化资源安全问题。”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世界共享”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世界共享”,但是问题不在于资源共享,而在于对资源内容的解释是否被人为地曲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被其它国家“共享”时误读、误用、滥用甚至歪曲,这是当今世界普遍而又不争的事实。美国拍摄《花木兰》、《功夫熊猫》,日本竟然把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注册为游戏商标、韩国申请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等等,这是发达国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一种典型“掠夺性开采”。这是西方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普遍采用的一种文化发展战略,借此吸收和利用世界性的文化资源,激发本国的文化创新能力,实现文化强国战略。但是这却带来中国文化资源危机。美国版的《花木兰》为了让西方观众欣然接受,同时也为了创造票房收入,对中国故事《花木兰》进行重新艺术包装和现代思想挖掘,在中国历史元素中植入了西方个人主义精神传统和现代女权主义主张,和中国的《花木兰》故事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人更注重家庭生活、孝敬父母、精忠报国。“如果我们对‘《花木兰》’现象不能引起足够的警惕和高度关注,那么,我们的后代子孙在将来看到的对中国文化资源的读本,也许就都是‘美国版’的。”美国对《花木兰》重新阐释仅是一个“典型案例”。将来,我们也许会看到美国版的《西游记》、《水浒传》等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藉以存在、区别身份的标志,是中华民族存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不能动摇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价值取向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既要合理保护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提高创新能力;又要具备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被“掠夺性开采”的能力,牢牢把握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和意义的阐释权。这是中国共产党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防御能力的底线。

二、提高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防御能力

(一)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防御

“文化之盛衰,民族之兴亡系之。”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的维系下,在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支配性下,国家的统一性也才得以实现和延续。所以,文化安全是深层次的国家和民族安全,文化安全的丧失,国家的根基就会丧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防御,是指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免于外部威胁、侵害与内部的混乱、失序,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生存和发展,在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中保持强大的民族精神动力”。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和“文化特性”,使之不会因为全球化的浸淫而退化甚至丧失。在全球化进程中,维护文化安全,弘扬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增强民族传统文化自豪感,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共识。因此,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要提高中国共产党优秀传统文化安全的防御能力。

(二)提高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文化安全的防御能力

1.培养中国文化主体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的主体意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情感,塑造了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规范,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决定着中国人的民族认同和价值认同的一致性。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所以,一是在主张建设文化强国的今天,中国共产党要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特别是具有的活跃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普遍的指向的先秦原生性文化。二是克服功利化的文化思维模式,确认纯文化的文化思维,不要把文化看做是外在于人的手段。人不能成为可以外在于文化、可以凌驾于文化之上的‘主体’,因为这样的主体不过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意志的代名词。这种对待文化的工具理性态度会助长文化的政治工具化、物役化,会导致主体意识的沦落,独立人格的丧失,就意味着主体创造过程的切断,也就意味着文化重构的僵滞。三是不要简单粗暴对待文化变革,不要任意撕裂与扭曲文化传统。传统文化当然不是想穿就穿、想扔就扔的衣服,任何人为的否定、决裂都会让它发生畸变,文化教育也要挣脱急功近利、流于表面的泥潭。唯有如此,才能重建文化主体意识,重构中国当代先进文化才具备了必要的可能性。

2.培育中国人的民族精神

面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存在、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国共产党必须把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和党的思想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和任务,积极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动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这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国际竞争力和战斗力,有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3.重视培育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感

传统文化是身份的象征,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证。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既从该民族的语言、习俗、历史经验、宗教信仰等传统文化中吸取资源,又体现民族的共同的“集体记忆”,体现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反映了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其特性一旦形成,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比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更不容易改变。正因如此,身份认同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和文化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种高度一致和强烈的身份认同,不仅为我们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为维护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提供了切实的价值基础和“支援意识”,也使我们在危难之时积聚了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巨大力量,从而看到了民族的前途和希望。这也是近代中国屡遭侵略而未亡、历经磨难而不死的根本原因。

4.重视文化生态的保护

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维护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生态的和谐方面具有其他文化形态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功能。如同自然生态可能会遭到破坏一样,文化生态也会招致破坏而失衡。文化多样性的丧失是文化生态失衡的主要表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种类越少,其再造和繁衍的生命力就越弱,维护文化安全和抵御文化侵略的能力就越差,不仅仅会导致文化危机,更重要的是会导致丧失文化主权乃至国家主权。在全球化浪潮中,特别是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许多极有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根基,失去了原有的创造力,有的甚至悄悄地远离我们并永久地消失了。这意味着文化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正是文化霸权的威胁,导致了文化发展的极不均衡,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安全和未来发展趋势构成严重威胁。英国学者汤林森指出:“当人们发现他们的生活和生计越来越不受母国的机构制度的影响时,未来使他们得到安全和稳定的文化归属感也进一步被吞噬。”从这个意义上讲,抵御文化霸权,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维护良好的文化生态,既是维护文化安全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发展权的需要。

三、结语

传统文化论文范文7

中国人民历来崇尚气节,注重情操。两千多年前,孔子就经常以“文,行,忠,信”教育学生。在《左传》中有“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临患不忘国,忠也”的句子。就是这个“忠”字情结,使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其中时间最早、影响最深远的当属战国时代的屈原。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他忧国忧民、矢志献身祖国。他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地探索前进。陆游68岁在家乡躺着的时候,还在想着为国家保卫边疆。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近代虎门销烟、严惩列强的林则徐,勇歼敌舰、为国捐躯的邓世昌,呼唤着“少年强则国强”的梁启超,发出“振兴中华”第一声呐喊的孙中山。当代“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这些英雄志士无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后人,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后人,我们有着五千多年的光辉历史,我们是一个强大的令人骄傲的民族,在任何困难险阻前,我们绝不低头,我们也会用自己的行动捍卫它的尊严。同学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了解了许许多多革命烈士为了保卫家园而献身,他们深深感动了,在我播放视频,讲述一个个动人故事的时候,很多同学们都潸然泪下,他们在心底播下了爱国的种子。可见,把传统文化渗透到职校的德育工作中去,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何其重要。

二、从学习传统文化中提升学生的行为素养。

早在两千多年前,曾子就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古人一直崇尚“修”、“仁爱”、“礼仪”、“信”、“义”、“廉耻”、“自省”、“慎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内容,如果老师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让同学们了解其中的含义和内核,他们就自然而然地有了自己的基本生活准则,也能对他们遵守学校的日常规定和社会规范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可谓事倍功半。经过一段时间的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学习,我发现我班有很多同学都能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反思,提高了自己的行为素养。大部分学生都能文明用语,相互谦让,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尊敬师长,主动问好,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

三、从传统中学习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孝”是中国社会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孝经》中,子曰:“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慈,则忠”。古人所讲的“百善孝为先”、“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对于尊敬师长,“曾子避席”、“程门立雪”是一些非常著名的故事。如果学生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和教育自己的师长都不尊敬,又怎么能爱他人、爱社会、爱人民、爱祖国呢?因此,我们必须以此来教育学生,在家庭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尊重每一位教师;在社会,要敬老爱幼,助人为乐。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我要求他们凡事和父母商量,多理解他们,多听取他们的意见。生活节俭,珍惜父母所给予的,在家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四、讲一些古人们刻苦学习的事例,来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成为“书圣”的故事,还有“凿壁借光”的匡衡、“负薪挂角”的朱买臣和李密、“悬梁刺股”的孙敬、“卧薪尝胆”的勾践、“闻鸡起舞”的祖逖、“程门立雪”的杨时等故事,表现了古人有一股为实现理想而甘愿吃苦的决心和恒心,这无疑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华。通过这些传统文化中一个个鲜活的成才的小故事讲解,让同学们明白了成功是要付出努力和艰辛的。在古时候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古人们都能克服一个个生活的困难最后取得成功,对于现在衣食无忧的同学们,寄予着父母们的期望,在老师们的关心下成长,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点困难有什么理由退缩呢?我所执教的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很多同学都认为努力学习和他们没有多大关系。于是我经常在德育课上通过讲传统让他们明白,学习优秀并且技能领先是职业学校学生的责任,只有这样,同学们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虽然同学们现在选择了职业学校,但是要知道无论将来在哪个岗位上,成功永远属于努力拼搏、永不言弃的人。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同学们的学习态度逐渐端正,有些同学还被评为校园之星,成为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

五、结语

传统文化论文范文8

这里说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的是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以及佛学。传统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古人所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从某种程度上看,都可以说是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当前我们所创造出来的文化结晶,对于我们的后人来讲。也属于传统文化范畴中。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如今,信息化给人们的思想也带来了巨大冲击,中国的广告设计要想另辟蹊径,就要在原有基础之上,走上一条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设计之路。

二、我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广告中的相关运用

设计是一门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能够将我国的文化沉淀与民族心理共性进行全面反映,在不同的国家中,设计也展现出了独特的风格,可以这样说,设计是对每个国家文化的一种真实反映,在当前,虽说我国的广告设计还没有形成一种特有的风格,但中华文化对于设计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利用何种有效方式,将现代广告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并进行深入性探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清朝末年开始,我国的艺术家就开始了现代艺术设计的道路,这种深入性研究,有着极强的中华民族特色,我国文化特点是吸收,融合。中国香港的靳埭强,他的设计作品就是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我们从他的作品中能够强烈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气息,这同样是艺术设计的成功所在,如果说他的成功,有什么快捷之路的话,那就是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当前情况中去,令作品更加具有文化韵味,利用这种方式来加强民族感染力度。在现如今的广告艺术设计上,要想突破原有领域,就要将设计理念立足于传统文化基础上来进行,但值得说明的是,传统并不代表着死板,经过上千年的岁月洗礼,留给我们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宝库,但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传统文化,或者过度的崇洋媚外,都是不可行的。在我们当前的广告设计中,一直奉行着“拿来主义”来进行相关工作,这样必然会令我国传统艺术的发展陷入到尴尬的局面。对广告设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创造是设计的灵魂,如果缺少了创造,那么艺术设计也被剥夺了生命。创造需要不断的学习,而不是不断的抄袭。艺术的积累是任何一个广告设计师所不断追求的结果。与之相同的,韩美林的成功也在根本上证明了这一点,从他的艺术作品上来看,不但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也糅合了一些西方元素,将夸张、抽象、写实等进行有机结合,令作品达到了高层次境界,比如说,他在为中国国航设计标志的时候,仅仅用简单的四笔就勾勒出了一只美丽的凤凰在天空中翱翔的图腾,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充满自信,令其在艺术创作上迈向了成功的道路。他设计的申奥标志,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设计完美结合的典型作品。韩美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作品的设计都要本着简洁明快的原则来进行。还要具有非常深刻的内涵,这是当前摆在设计师面前的重大难题。不仅仅是他们,中国还有很多视金钱如粪土的艺术家,在全球美国化的现如今,这些艺术家们也在以自身使命和责任感,在中国当代艺术设计上不断探索,虽说过程十分艰苦,但却为我国的广告设计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设计所产生的相关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的现代广告设计相关发展影响意义深远,且有极强的绝对优势。我国的广告设计师应该将传统的文化价值进行充分的利用,现如今,全球经济正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现代化与信息化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中去,这对于我国的广告设计工作来讲,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冲击,设计源于创新,但创新并不是要将传统抛弃,中国历史悠久,我们生活在文化底蕴如此深厚的大地上,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艺术非常了解,依照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出来的相关作品,也更加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当前广告的设计发展工作并不仅仅是广告设计师的问题,同样与公众配合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将相同的切入点加以寻找,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放在当代广告设计中,有着极为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样能够在根本上令当代广告设计和我国传统文化实现有机结合。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