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分析(9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分析(9篇)

第一篇:高中信息技术主题式教学分析

摘要:

计算机的使用能力逐渐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已经逐渐被广泛使用,并得到了认可,因此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高中发展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学生所具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能仅限于基础培训上,更多的应该是综合能力的培养。故此设定适当的主题,应用主题式教学模式,并围绕着主题对学生的影响,将信息技术语言设定到主题中去学习,以此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以主题式教学模式为出发点,分析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主题式教学模式;高中教育;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主题式教学是指以内容为载体实施的一种语言教学活动,在课堂中通过设定主题,以此开展教学。主题式教学法是当前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结合任务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可以主动的投身于实践学习之中,更好的落实教师的相关指导。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主题式教学方式,一方面符合信息时展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现代教育发展的诉求。

一、主题式教学模式概述

主题式教学让学生以良好的动机,围绕着一定的主题开展教学,以主题方式开展教学可给予学生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学习,并始终掌握本次学习的主题,明确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在高度动机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知识之间的窜接,以此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让学生在不同学科教育学习之间,找到相互关联的连接点,以此增加对知识的理解[1]。主题式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课堂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主题式教学可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将知识回归于生活,并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互关联,将生活与知识相互结合,以防止“死学习”现象的出现;其次,主题式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主题的设定,以此进行小组间交流,学生是主题式教学的参与者,更是教学氛围的营造者;第三,主题式教学有利于师生之间相互沟通,在沟通中可增加师生的和睦关系,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增加学习兴趣。

二、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作为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学科,当前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在高中时期为学生信息技术打好基础,不仅有利于学生大学时期的良好应用,更有助于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而主题式教学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其引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必可大大提升教育教学效率。

1.明确教学目标

在设定主题教学前,教师应首先明确学生学习特点,并将学生个性与主题设置相继连接,以此为出发点,清晰的设定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细化,以充分的进行教学目标探究,分析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2]。主题式教学应用前提为学生明确、了解以及接受主题,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对于主题的理解程度,从而主动的进行主题式探索。例如在高一信息技术课程第二章《信息获取》一课时,要让学生掌握信息获取的过程,就应将信息获取与生活相互联系,如了解天气的基本情况,天气情况信息可以从电视,报纸,电话,网络等多种媒介获取,而这一过程则是首先进行信息定位需求,而后选择信息来源,确定信息来源后获取信息,并针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评价,若信息不当,可进行调整,重新选择信息。

2.充分布置任务

任务学习方式也是主题式教学中的一种实现方式,利用任务学习的特征,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在任务设置中,教师可以灵活的运用课堂,以此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确定学习任务,并将整体任务划分成众多的小任务,将这些任务进行分配,以此在教师正确引导下,逐渐完成小任务,最终实现大任务的完成。例如在《网络数据库信息检索》一课学习中,可以首先询问学生什么是数据库,并将本课程学习分成数据库信息检索过程、对于当前学生学习具有积极作用的数据库有哪些,以及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教育数据进行学习,并为了拓展学生知识,教师还可向学生讲解在线图书馆是如何运行的等等知识。将大的任务划分成若干个小的任务,以此逐个攻破,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

主题式教学属于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其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仍然处于试验阶段,因此应针对主题式教学应用进行效果评估。在进行评估中教师可结合不同方向对主题进行探索,以此促使主题式教学应用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对于课堂气氛的调节作用[3]。此外除了需对主题式教学效果评价外,教师还可结合对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如在班级中展示学生信息化作品,以此不断激励学生,共同向该同学学习,完善自身不足之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综上所述,主题式教学模式是新课改教学理念实施下的一种新的探索,将其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之中,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此外,主题式教学还可帮助学生清晰的掌握本次课程学习的主题,并在教师布置的任务中快速的对知识进行获取,可大大提升高中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教师可积极利用主题式教学模式,但在教育教学中应准确的进行教学目标定位,探究教学任务,并结合多元评价体系,以此充分的发挥主题式教学作用,推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的良好发展。

作者:许华 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

参考文献:

[1]张艳,徐友波,刘莹.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4:45-46

[2]杨宝花.思维导图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2:98

[3]陈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用主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4:163-164

第二篇:高中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

摘要:

个性化教学可以让课堂教学具有独特性,进而吸引学生关注课堂教学。文章从引导学生使用搜索引擎、教学中使用游戏、利用幽默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给学生时间和空间等几个方面阐述自己的一些个性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中信息;个性化;措施;效率

个性化教学,为有效课堂增值。怎样才能做到个性化教学,做到独特的方式思考、独特的方式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真正服务于课堂,服务于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高中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的几个可行的途径和可操作策略,以期共享。

一、引导学生使用搜索引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们习惯于“你问我答”的教学态势。与其学生问,教师立即回答,不如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搜索引擎,将搜索引擎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过程和主要手段。如对于《窗口的操作》的教学,教师提出问题:桌面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根据阅读教材,可以捕捉到答案:桌面图标、开始菜单、任务栏。对于桌面的图标,有的很少接触电脑的同学会问:桌面图标可以换用另一种方式排列吗?对于这个问题,教师们会“大显身手”地给以回答。这样做,远远不如教师引导学生打开搜索引擎,如百度,在百度里输入要提的问题,那么,再点击搜索,在下拉菜单中找到要找的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不仅找到问题的答案,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方法和技能。以后,在学习中,再次遇到难题时,就会自觉地使用搜索引擎,并能和教师进行课堂交流和探讨,逐渐克服依赖心理,使用搜索引擎、使用网络资源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

二、教学中使用游戏,让游戏激活课堂氛围

“玩是人的天性”,不仅孩童喜欢玩,高中生、甚至成人也喜欢玩,因此,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营建轻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一次信息技术课堂上,课堂伊始,同学们个个兴趣不太浓,好像还沉浸在上节课的数学题海中,有的还将数学没演算完的题目,写在纸上,带进了微机室,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样让他们放下手中的作业,投入到课堂中来呢,于是,心生一计:同学们,你们喜欢不喜欢打游戏呀,比如益智类游戏、单击游戏、还有网络游戏等。你们要想玩的话,只要动一动手指,就可以找到我提前给你们下载好的游戏了。先找到,先玩!听说让玩游戏,于是,都来了精神,全神贯注于找游戏、玩游戏中,为乐学做了铺垫,也构建了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

三、利用幽默教学,构建信息技术愉悦课堂

幽默教学是个性化的艺术方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以幽默的语言组织教学,或者以幽默的教学风格营建课堂气氛,可以为学生创设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如教学《图像处理》的“图像的加工”时,笔者先将自己的照片和自己喜欢的台湾电影明星“小美”、歌手刘德华等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合成一张合影。在课堂之初,教师把这个艺术品展示给学生,学生们大吃一惊:啊!老师什么时候和刘德华、贺军翔合影的呀,老师够厉害的,莫非老师还是电影演员?和贺军翔同拍过电影、电视剧?和刘德华同时登台演出过?种种猜测,此时,教师故弄玄虚说:这是用Photoshop的图形处理功能而合成的,既不需要同台演出,也不是同时合拍电视剧,从没有合作过,学习了Photoshop软件,你也可以合成类似的照片。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涨起来,提高课堂效率。

四、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在信息课堂上动起来

信息技术知识抽象、复杂,如果教师用灌输、讲解等方式,学生昏昏欲睡在所难免,一是对信息学科的不重视,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落后和死板,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欲望。而如果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任务,就把任务抛给了学生。如学习Excel时,教师说:期中考试过去了,请同学们把数学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查找出最高分、最低分,算出平均分。学生们做了5分钟还没有平均分的情况下,教师让学生们停一下,告诉他们一种简洁、快捷的方法,利用Excel,不用一分钟就可以搞定,并且准确无误。于是,学生们快速转移到对Excel的奥秘的急不可待的探究中。教师再给以简单的点拨:Excel可以快速地处理数据,进行排名、筛选出最高分、最低分、一键求出“平均值”,那么,现在请你亲自试一试吧,以小组为单位先看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再亲自试试,看看哪个小组的学生先完成。在学生完成后再让学生交流、汇报,比较哪一个小组的数据最正确。这样的教学,学生们都参与,并且学会了数据的计算与排序,并触类旁通地完成简单的函数计算。

五、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

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六大解放”。作为信息教师,更不能强行剥夺学生的探讨知识、探索学习的机会和权利,应该给学生想象的时间和思维的空间。因此,教师应给学生留点时间,让他们把探究作为乐趣。如教学《信息与信息特征》时,教师首先介绍主要信息:今天,我们社会处在信息社会,人们可以提高各种各样的方法,而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那么,什么是信息?对人类的活动有什么意义和影响等问题后,教师慢一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或自主学习、或讨论探究,让他们通过查阅资料等而获悉信鸽传书、结绳记事、烽火告急等古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对于信息的基本特征,让学生结合课本和课后问题,分别分析现代信息所反映的特点。个性化教学旨在突出“学生为本”、“发展为本”,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不断创新、不断探讨出更加与众不同、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学措施,把学生培养成信息意识较强的人,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作者:陈奖涛 单位:邳州市铁富高级中学

第三篇:高中数学课堂信息技术创建

摘要:

信息技术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帮助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也应该辩证地看待信息技术在多媒体中的应用.在热情接受的同时,也应该抱以冷静审视的态度对如何将信息技术巧妙的运用到课堂进行思考.探索出怎样巧用信息技术来创建高效高中数学课堂.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数学课堂

目前,多媒体技术进课堂的现象已经很普遍,当然,高中数学的教学也不例外.数学主要是研究数量关系、数量变化,空间结构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它学习起来比较抽象,却在生活广泛运用.在开展数学教学时,一些老师确实为如何画出立体的空间图形和动态的图画费尽了心思.然而,学生们依然对单调乏味的数学提不起兴趣.确实,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们极强的求知欲了.就在这时,信息技术应运而生并及时地出现在了教学之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为高中的数学课堂增加了新的活力,也能及时地改变数学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创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一、信息技术概述

1.信息技术的定义

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可以被叫做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也具体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来实现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及处理等相关技术.现代教育学中提到,教学过程的三要素是:教师、学生、教材、在这里老师是信息的传授者,学生则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教材就充当信息传播的媒介,这其实和信息技术中信息的传播、存储是同样的道理.

2.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数学中的各种空间和数量关系使数学学习起来很抽象,而信息技术的使用恰恰能将这些抽象的关系声、文、图并茂的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去接受知识,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巧用信息技术,创建高效高中数学课堂

1.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一旦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主动地去思考、去学习、去不断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心理学上认为,人主要是通过各种器官来接受外来信息和知识的,所以人在认识事物时是先有感觉,而后形成认知.因此,老师在教学时给予学生直接的感官上的刺激,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数学时可以给同学播放一段事先录好的教学视频:视频中是一个同学的自我介绍“我就读于第四中学;我的爱好是画画、打篮球;我现在的班级是高一(1)班,全班共40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17人.”并让同学按这种要求介绍自己原来就读的学校,他的兴趣、爱好以及现在班级的情况,让同学们找一找有没有和自己毕业于相同学校,或有共同爱好的人.这就起到了集合这一章的学习导入的作用.让学生对集合这个概念有一些基本的认识,为即将学习的“集合就是讲某些指定的对象集中在一起”这一知识点打下基础.用同学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利用计算机原本的功能,完成对数据的存储、运算和自动运行的功能,还可以将声音、图象、文字甚至是视频图象等各种多媒体信息集为一体,把学生要学习的知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时手、脑、眼、耳并用.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同时调动多种感官来获取信息.科学研究已经证明:视觉和听觉的结合是获取信息最佳的方法.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学生在学习立体几何图和空间几何体时都可以将各种几何体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能够清楚的看到几何体的具体形状,加深印象,并帮助学习.

3.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传统的备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制作幻灯片或多媒体课件,在制作幻灯片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以补充教学内容.老师制作好的课件也可以通过网络传送到学生的手中,学生可以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自选学习途径,遇到不懂得知识可以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来进行学习的完善,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帮助老师减少工作量

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在各本书上查阅相关的资料,遇到不熟悉的书籍,翻阅起来更困难,这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得到的信息也有限.但是,互联网却能为老师提供大量的数学教学资源,这就为老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一条捷径.在查阅资料时,只要在浏览器中输入关键字进行检索,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相关内容,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这就节省了教师的备课时间.此外,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可以将上课时的资料和练习题保存到个人电脑上,下次需要时,复制,粘贴就可以用了,这就大大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总而言之,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的使用,也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从繁琐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并形成主动探索,交流合作的学习氛围.信息技术的使用,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创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作者:楚先雷 单位:江苏省郑集中学城区校区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技术[M].教育信技杂志社,2004(5)

[2]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陈致立.抓住机会,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J].中国教育报,2000

第四篇:高中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实践

摘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手段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信息技术恰当融入教学,创设新颖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极大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操作现代技术工具、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进一步实现,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创造无限”的教育教学目标.

关键词:

激发;突出;改变;提高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信息技术恰当融入教学,创设新颖的教学情景,诱导学生动脑思考、动手进行自主探究,积极进行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让“课堂成为数学知识的实验场”,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活动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兴趣.例如:在《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学中,底数a对图象有怎样的影响?我巧妙地借助《几何画板》,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改变底数a的大小,发现图象形状与底数a的大小关系?图象变化时,图象过怎样的定点?平滑的曲线给人以流畅的感觉,学生在动手探究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享受数学发现的快乐.

二、借助信息技术的直观性、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方面,由于知识的抽象性高、容量大、独立性强,所以,我们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方面,即使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还是不易接受.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演示、人机互动,抽象转化为具体,同时,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通过网络平台这个工具,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在北师大版数学必修4《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中,对于函数y=Asin(ωx+φ)中,各参数对图象的影响怎样?借助几何画板,引导学生在电脑上亲自动手操作:(1)改变A的大小,分析图象的上下变化范围;(2)改变φ的大小,分析图象的左右变化情况;(3)改变ω的大小,分析图象又有怎样的变化情况?学生带着问题,分步骤进行探究,他们亲自感受参数的变化是如何引起图象的变化的,学生理解大大提高.

三、借助信息技术的互动性、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1.教学方式的变革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借助网络平台,我们可以为学生设计自主学习活动内容,帮助学生准备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通过制作的网络课件、微课或问题串,为学生开辟有明确学习目标的界面或窗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质疑、调查、探究,在教师指导下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结合,实现教学教学内容在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例如,在函数y=Asin(ωx+φ)图象和性质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观看沙摆的振动图象、电磁震荡电路中电场能和磁场能的相互转化,感受学科知识间的联系.这种教学方式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操作现代技术工具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了.

2.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平台这个工具,通过主动参与并实现人机对话,学习任务的完成,必需亲手操作才能获取信息,通过用心观察才能获得有用信息,只有独立思考才能得出结论,通过主动交流才能扩大视野,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例如:《椭圆及其性质》的教学中,研究离心率e对椭圆形状的影响怎样?我们指导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来操作这一实验:(1)保持椭圆的长轴不变,在焦距逐渐缩小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立刻能感知离心率e对椭圆形状的影响;(2)保持椭圆的焦距不变,逐渐缩小长轴的过程中,离心率e对椭圆形状的影响又怎样?这样的操作和探究,胜过老师的直接讲授和课件演示.

四、借助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网络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大的信息资源.在网络教学中,我们一改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的“导师”,我们通过设计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惑.课堂活动中,我们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论是知识展示、学习素材、学习资源、以及网上交流等多个任务,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借助信息技术获得多种信息,他们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及时开展有效的网上交流.很多数学生认为,网络对他们的学习方法有了改变,知识都由学生通过网络自主获得,不同水平、不同阶段的学生各有所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总之,在当今信息和网络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我们不仅要关注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如何掌握知识.在“互联网+”时代里,这种“互联互通”的教与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得更好,探究的时间更加充分,交流的空间更加广泛,合作方式更加多元化,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创造无限”的教育教学目标.

作者:彭波 单位: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

第五篇: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有效性探讨

摘要:

国际互联网凝聚了全世界人类的智慧和力量,其内容丰富程度和搜索的便捷程度是以前人们难以想象的.信息时代呼唤课程整合,本文就高中物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性进行了理论思考,并深入研究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新课程整合的意义、方法、原则和问题.

关键词:

高中物理新课程;信息技术;整合;实践

一、高中物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教育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着: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整合.因此,高中物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旨在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弘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实现物理教学向现代化发展.

二、高中物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基础

1.物理教师要具备相应的整合技术

要实现高中物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教师需要具备信息技术的同时,还需要熟练掌握课程的资源整合流程.教师首先需要建立自身完备的个人教学素材库,其次是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加工物理知识让学生知识重构,最后则是将自身整合的信息资源与课程资源供学生分析、讨论甚至于创造.

2.积极探索与高中物理新课程相匹配的信息技术

教师将信息技术、电脑多媒体技术融合进课堂教学,更改了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方式,实现了教育方式的改变.这一改变,不仅让学生收获了知识,而且发掘了学生对物理知识重构与创造的潜在能力.

3.培养学生将高中物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学习的能力

新型的教学方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更改变了学者的学习方式.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培养学生将高中物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学习的能力,使其学会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勇于思考,大胆创新.

三、高中物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途径与方法

1.充分利用网络,有效整合物理课程

对于抽象的物理教学,网络资源的价值不仅仅是其丰富的内容,还在于网络作为一种沟通平台,使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更加便利,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一些教师和学生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学习群,集中分享物理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2.以信息技术为辅,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整合物理课程,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的整合教学,利用常用工具如PowerPiont———幻灯片演示,Authorware课件模块,几何画板等基础工具也可以用来模拟实验.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特殊的教学载体与工具,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提出问题、互相讨论.多媒体教学培养了学生与教师的终身学习观,促成了教师、学生、媒体、教材见得良性互动,更加快了教育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3.强化教师教学方式改变的意识,促进教学观念的良性转变

“高中物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从当前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实际出发,提出的现代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敢于思考、敢问、敢质疑的新型物理思维模式.

4.充分发挥仿真实验整合物理课程的优势作用

物理是以实验为依托的学科,研究的是物质的最普遍、最基本、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整合,正是为物理教学注入的一股清泉,使教学模式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仿真实验是使用计算机软件虚拟模拟物理实验的过程,跟普通的教学课件不一样.仿真实验可以做到真实实验室没法进行的实验,同时也能够更形象,更逼真,更具体的展示出虚拟的、微观的甚至于危险性较高的物理实验,对物理教学提供更高的价值与意义.

四、高中物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具体原则

总结教学课程不难发现优秀课件制作步骤如下:选择课题→具体分析→系统设计教学→编写素材→制作影像→评价修整.虽然多媒体课件种类繁多,但目标一致,即服务教学,因此整合教学时要依从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制约性原则、简单性原则、教学性原则、学科性原则.

五、高中物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存在的问题与具体的反思

高中物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如下:

1.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方式可以千变万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却是一成不变的,学生永远是知识的参与者.所以,课堂设计中一定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一分寸,合理设计整合教学内容.

2.容易使信息技术喧宾夺主

高中物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之间,永远是以前者为主体,后者为铺助媒介作为整合宗旨的.前者是后者的有力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必要保障.

3.防止有网络信息过载或炫技之嫌的整合模式

不正确的使用网络资源,不仅会使学者信息过载,而且会使教学效果降低.这时就需要教师对网络信息资源提前做好分类、筛选,而非越多越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不迷茫的同时又能有效的利用信息资源整合自身学习.与此同时,有些教师采用高级技术软件,努力发掘所谓的“精品课程”,落入了盲目注重技术的瓶颈.据以上问题对高中物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反思如下:(1)应充分认可信息技术的重要性;(2)正确运用信息技术;(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实时发挥学生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高中物理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创新性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等提供参考,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陈雄英 单位:广西省河池市宜州市一中

参考文献

[1]张海黎.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D].2015.

[2]高军英.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b版.2013.

[3]陈子荻.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新课程有效性的理论研究[D].东方教育.2015.

第六篇:高中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摘要:

根据目前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需要对高中数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观念普及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作用,把多媒体教学音像、视频等功能利用到实处,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搭建的平台,跟学生建立起沟通顺畅及时的桥梁,同时加强信息技术的硬件设施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真正做到应用信息技术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把把高中知识融合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教学;应用

1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是“师本教育”,教师按照大纲教材,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很少有沟通,学生变成了学习的机器,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佳,而高中数学又跟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有所不同,知识点多,而且相互之间又联系不多,高中学生课堂授课内容又多,导致学生极少有时间在课下消化吸收,只能在课堂上完成大部分的学习任务,但是,课堂效果的低下,导致学生仅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很难让学生对高中数学形成直观深刻的认识,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具体来说,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信息技术将高中数学内容具体化,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情景,引起学生参与进课堂教学的兴趣。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师通常采用死板单一的授课方式进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只能获得片面抽象的数学印象,这又增加了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的难度,而信息技术可以把图片、视频等融为一体,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刺激和熏陶,把学生的感官全部调动起来,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讲圆心率时,可以用多媒体进行演示长轴不变,逐渐将焦距缩小,让学生看到离心率小则椭圆扁,离心率大则椭圆圆,把抽象复杂的知识具体化了,又增强了趣味性,有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其次,信息技术有利于丰富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搭建起师生沟通的路径,为学生答疑解惑。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站自己搜索相关学习资料,有助于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地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也有利于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信息技术可以搭建起师生有效沟通的平台,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学生第一时间把学习中遇到的疑难反馈给教师,教师提出解决办法,第一时间回复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巨大,但是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根据调查研究,目前,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调查,高中数学教师在观念上对于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普遍持认可态度的,大部分的高中数学教师都认为信息技术在教学学改革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而且能够接受多媒体辅助高中数学的教学,但是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目前还不被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所接受,原因主要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网络技术的话,方式主要是个别学习,教师不容易进行课堂管理和指导,一人一机的授课方式让师生的课堂交流变得不再容易,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一人一机上网,容易接触到一些不良的和课堂无关的信息,甚至会在课堂上偷偷网聊或者打游戏,不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另外有不少教师认为高中数学的学习量很大,课业很繁重,直接跟学生们面对面授课更有效率,再弄个一人一机,是纯属浪费时间。其次,信息技术的硬件设施建设不均衡,有的地区建设速度快,但是应用不充分,存在有浪费资源现象,有的贫穷地区信息技术的硬件设施根本就跟不上,教师和学生们根本无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可用。在利用多媒体辅助高中数学教学方面,差距比较大,有超过一半的高中数学教师承认,他们只在上公开课时才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的应用流于形式,成了表演的工具,大多数高中教师认为在教学中使用计算器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所以,他们根本不在课堂上使用计算器。在网络技术应用方面,据调查显示,即使是网络技术建设健全的学校,大多数的高中教师也认为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在课堂上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时候很少,甚至是根本就不需要,所以,很多高中教师只在备课的时候才用到网络资源。最后,目前高中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及多媒体的应用能力不均衡,导致应用效果不佳,急需提高。根据调查,大部分高中教师上课时经常使用的软件是Powerpoint,还有约1/3的教师经常上课的时候用几何画板,还有极少数的高中数学教师是使用数学实验室,由此可见,目前大多数的高中数学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只是停留在电子化的层面,调查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备课浪费时间,对于电脑的操作也不够熟练,还有就是自制课件有困难等等,有超过一半的高中教师认为目前急需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培训,还有现代教学理论等。

3小结

根据目前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需要对高中数学教师要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观念普及培训,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于教学是一个不可扭转的大趋势,不仅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作用,把多媒体教学音像、视频等功能利用到实处,而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流于形式,同时,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也不能单纯只是在备课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搭建的平台,跟学生建立起沟通顺畅及时的桥梁,摒弃网络技术的弊端,发挥其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检索搜集有效学习资料的能力,同时及时和学生沟通学生的学习现况,为学生及时答疑解惑,让学生的疑难问题不过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还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硬件设施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各个高校都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从上到下齐抓共管,一手抓硬件设施建设,一手抓高中数学教师的培训,让每位教师都对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应用得得心应手,能够充分挖掘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真正做到应用信息技术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高中数学,把学习内化为学生们内在的自我提高的动力,真正地把高中知识融合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黄琳 单位:鞍山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宋成生.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初探[J].试题与研究,2013,(31):35.

[2]金灿峰.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J].数理化学习,2011,(09).

第七篇: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应用

摘要: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用翻转课堂,可以实现测验、讨论、反馈等多种教学互动。基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模块化特点,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优势。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就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翻转课堂;应用;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中学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理念的需求。翻转课堂是将知识传授和知识的内化过程进行了必要的调整,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为学生加强自我学习提供了便利的途径,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上积极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顺序会发生改变,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会发生互换,从而改善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被引进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1]。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需要教师课前录制好相应的教学视频并投放在网上,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能上网、有电脑设备,就能通过视频实现自主学习。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主要基于事先录制好的视频开展就学,并实现师生面对面互动交流,从而高效地完成相应作业。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课下完成知识的内化;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过程转移到课前进行,而将知识内化的过程转移到课堂上。随着教学形式发生变化,整个教学活动的内容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应用翻转课堂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真正将课堂变成了学生接收知识和理解知识的重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在课堂上能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从而达到熟练应用知识的目的,提高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利用翻转课堂开展自主学习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正式开始前,学生利用该门课程的网络客户端自主进行相关课程的预习、复习等环节[2]。而要想保证学生达成自主学习的目标,教师需要利用相应的平台明确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通过录制小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和材料,从而保证学生更好地了解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全面了解课程内容,并利用相关设备和软件进行相应的操作训练,最终掌握本节课的基本内容。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主要解决学生的疑难点,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节省教学时间,同时提高教学质量[3]。

(二)利用翻转课堂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锻炼学生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的重要措施。合作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所学知识进行的一种交流[4]。具体做法是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再次观看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对细节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整理,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操作,并针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疑难点,以及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看法进行全面讨论,通过相互沟通的方式解决小组成员之间的疑惑。利用翻转课堂开展合作学习,可以保证学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更好地吸收其他小组成员的不同看法和独到的见解,这对于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范围有很大的帮助。

(三)利用翻转课堂开展延伸拓展学习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高中阶段的其他文化课程最大的区别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动手操作性。信息技术课程中教授的知识直接指向信息技术的应用活动,因此,当学生学好理论知识并完成相应的基本操作训练之后,就需要教师针对实际问题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教师应保证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实实在在地应用到实践过程中,用具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翻转课堂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5]。

三、结语

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积极应用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程度开展自主学习,并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环境中解决自己的疑问,从而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万兴忠 单位:石嘴山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翟爱章.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6(2):68-69.

[2]王华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5(12):16.

[3]夏吉洁,朱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5(26):125-126.

[4]王克胜.课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农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尝试[J].中小学电教,2015(6):38-40.

[5]毕慧敏.活用微视频成就高效课堂:对高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4(9):50-51

第八篇:高中信息技术网络协作学习应用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渐趋成熟,网络协作学习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已成为必然之势。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网络协作学习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并对网络协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网络协作学习;信息技术;应用

当前,互联网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网络协作学习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性,同时也有助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网络协作学习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产物。生活中,网络已无处不在。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为了使其能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应当将网络协作学习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一部分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将网络协作学习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会对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其中的弊端太大[1]。也就是说,将网络协作学习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但其中较多的人认为将网络协作学习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社会能力、社交能力的养成,能对毕业后学生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将网络协作学习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是当前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网络协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实践证明,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协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下面就对网络协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一)高中信息技术网络协作学习平台的建设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按照章节顺序进行设置,将其中各章节的知识点以超链接的形式组合在一起,建设成为网络协作学习平台,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具有促进作用。网络协作学习平台主要包含以下内容[2]。第一,网络协作学习平台应当以文字的形式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整体的了解,让学生意识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第二,该网络协作学习平台具有丰富的高中信息技术知识,并且按照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将知识要点进行归类。为方便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能更容易理解,可以在平台中增加相关的教学视频、图片等。教师和学生都有权利在该平台上下载和上传学习资料,实现平台资源的共享。第三,该平台中有着专门的交流工具,学生能在平台上通过交流工具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甚至可以建立专门的交流讨论小组,针对某个问题,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3]。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讨论情况的管理,在学生遇到不能解答的问题时,教师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作答。第四,协作学习平台上有专门的练习题、考试题,学生学习之余,可以在平台上下载这些试题,并自主完成习题,巩固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第五,学生能够通过此平台上传自己完成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看到作品后,能对作品进行评价,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当前所处的水平,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二)学生应用网络协作学习平台上的学习方法

首先,为提高学生应用网络协作学习平台进行学习的效率,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并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展开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其次,学生可以按照学习任务,在协作学习平台上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开始自主完成自己的任务[4]。在此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十分困难的问题,可以通过协作学习平台的交流软件,与小组内的成员展开讨论。如果仍旧不能解决,可以向全班同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班级成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再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平台能够自行记录和保存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知识。最后,当学生完成自己的任务时,可以通过点击上传作品,将作品公布在公共区域内,教师和全班学生对此做出评价,方便学生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去学习和完善。

三、结语

实践证明,网络协作学习的确能够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供帮助。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也应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从而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网络协作学习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作用。

作者:李得洁 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祝荣.基于协作的研究性学习策略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应用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2]金振威,赵蔚.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课堂协作学习研究:以高中信息技术课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104-108.

[3]陈瑾.问题讨论式协作学习模式的研究:以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2):122-124.

[4]刘肖红.网络协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思路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2014(4):33.

第九篇:高中信息技术课差异教学模式

摘要: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因材施教”成为相关人士所奉行的主流教育模式,那么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这门特殊的课程来说,“差异教学模式”则更能满足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需求。差异教学模式指的是针对学生的基础,兴趣,接受能力,为每位学生制定最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案,促进学生在其自身基础上得到最大化发展。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课;差异教学模式

差异教学虽然是由因材施教的理念发展而来,但其在教学目标上与因材施教完全不同,因材施教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约束,是从“教师如何能教好”这一目标出发的,而差异教学却并不是如此,差异教学倡导的是如何能让学生真正的学到东西,这一点是从学生的教导来考虑的,所以,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要想实现差异教学,教师需要考虑更多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课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通过研究和调查可以发现,在国内传统的教育形式中,高中信息技术课并没有完全实现差异式教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信息技术课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在分层教学的模式下变得十分易懂,上机实践也变得更为容易,但关于差异教学的相关论述却只停留在理论方面,有非常多的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刊物,所分析的问题也十分的全面,但实践经验的缺失使得这些理论知识缺少用武之地;其次,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程设立目的,作用认识不清,没有理解这门课程设立的真正的用途,在课堂上自然不能给学生一正确的知识走向;

二、实现差异教学的方法

要想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实现差异教学模式,首先我们要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学科特点,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性,层次性,开放性等是其主要特点,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门课程的这些主要特点来实现差异教学模式。

1、利用其综合性设计阶梯式任务

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来说理论和实践都是学生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而这门课程的难点就在于信息技术所有的知识点虽然在宏观上看分成了几大部分,但在细节上却是环环相扣,具有很强的贯通性,因此这门课程具有综合性也不足为奇,那么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便可以利用这种综合性来实现差异教学,例如在学习“搜索引擎的使用”这堂课中,教师完全可以将学生分成以小组为单位,因为搜索引擎的使用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一般学生来说还存在问题,教师便可以利用这种差异性,给一个小组内能力不同的同学分配任务,为每个小组都设定一个搜索主体,比如:我的家乡;家乡的历史;家乡的建筑等等,让每个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能获得不同难度等级的任务,对搜索引擎熟悉的同学可以要求他们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查阅资料,并总结其差异和优缺点,熟练度一般的同学则要求他们将自己要查阅的任务完成好即可,这些任务完全可以留给同学在课下进行,在课上学生将进行展示,教师便可以针对学生在展示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利用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很轻松的实现差异教学,即可以让知识基础优秀的同学学到更多的知识,又可以使基础薄弱的同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巩固,每位同学在这一过程中都有了不同的收获,这才是差异教学模式最终的目的。

2、利用实践性强化差异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即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上机操作,那么教师便可以利用上机操作这一实践平台设计差异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文字信息加工处理”这节课时,教师在讲解完基础的文字加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后,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实践机会仍然将学生分成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份电子报纸,内容不限,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但要求学生必须分工明确,即学生根据自己的自身知识掌握程度承担电子报纸设计的一部分工作,例如有的学生擅长打字,那他便可以负责报纸的文字部分,擅长美术的同学则负责插图部分,每组成员分工明确学生们便可以将自己的特长都发挥出来,但是教师要注意的是,必须要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电子报纸的整体设计中来,不能形成“会打字的同学只会打字”,“会画画的同学只会画画”这一现象,要让每个人参与到报纸的排版,整体规划的设计中去,教师可以要求同学在进行展示汇报时随机抽取小组内的同学进行演示和讲解,必须要保证每位同学在差异化的教学模式中都有所提升,而不仅仅是只重复和复习学生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

3、利用开放性引导学生走进差异化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最大的优点就是开放性强,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各种各样的展示,而利用差异教学模式则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方式既针对全体,又考虑个体差异,真正的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教师讲授“图形与图像设计用法”时,一定会涉及到基础办公软件中PPT的设计方法,在教师的全面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其中的工具,插件等相关知识全部介绍一遍,对于某些学生来说这部分知识并不陌生他们可能经常使用,但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就比较晦涩,那么教师可以在课下将PPT的制作练习作为课后作业,学生完全可以自由发挥,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有限的知识制作自己的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自然会互相交流,学生可以很容易的获得自己想要的部分;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学生讲解自己作品中最出色的地方,在这一过程中一定会有学生用到教师在课上没有讲授过的知识,那么教师便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对其进行补充,也可以从学生的讲解中很容易的发现学生学习的短板,并能及时的进行补偿。总而言之,利用信息技术课程开放性这一特点来进行差异教学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短板,按照其个人的速度进步发展,教师也可以在这种模式下很轻易的发现学生学习上的漏洞并能及时的进行补充。

三、总结

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变革,普通的“因材施教”已经不能能满足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需求,相关教育人士需要积极的寻求方式方法,令差异教学模式走上教师的讲台,只有这个教学模式才能真正的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学生在不同速度下的共同进步。完成“有针对性教育”这一目标,让学生真正积极高效的学习知识。

作者:马晓燕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刘锦.高中信息技术课差异教学模式的研究[J].高考,2015,(2):40-40.

[2]韩丽娜.高中信息技术课差异教学模式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5):455-455.

[3]宋继京.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差异性教学[J].中文信息,2014,(1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