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简析(5篇)

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简析(5篇)

第一篇: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

摘要:伴随着国内社会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科技上的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且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具备能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践当中的特点,故而电子信息工程若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将得到更好的创新改革,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方便。本文就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致力于扩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领域,推动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探究

电子信息工程的出现具备社会科技发展的必然性,如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已经与电子信息工程密切相关。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使得电子信息工程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革创新,致使社会各界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都十分关注,人们对此也产生了一个观念,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能有效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1电子信息工程的初步介绍

1.1基本内涵

电子信息工程在概念上来说即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系统性工程,其建立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处理信息,借助于信息的电子化来完成信息的获取、处理以及储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工程被广泛应用到了多种领域,在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同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目前人们所熟悉的电子信息工程主要可分为互联网有线电话和无线通讯设备等。

1.2主要特点

(1)利用电子信息工程处理信息十分方便,故而其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当需处理所获取到的多种信息数据时,电子信息工程可以通过硬件设备进入到系统内进行指导,完成大数据信息的处理,同时可以快速实现多种电子信息的同步处理。与人脑处理信息的方法相对比可以看出,电子信息工程最突出的特征在于能批量处理信息,且所需时间较短,质量有所保障,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由于科技的发展,硬件设备得到进一步完善,增强了其处理信息的能力,便捷性也更为显著。(2)利用电子信息工程处理信息十分准确,在处理信息上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电子信息在对信息进行处理之前会事先设置一些特殊指令,便于检测处理结果是否准确,对处理信息的过程及结果进行时时监控,保障信息处理的准确率。而在利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监控时很容易发生各种错误,且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解决,造成处理信息所得结果不具有说服性,影响信息的使用。由此看来,电子信息工程在处理信息上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有效避免人工上的不足。(3)利用电子信息工程处理涉猎十分广泛,因而具有广泛性。作为电子信息工程最显著的优点,同时受到自身作用的影响。当今社会正朝着信息化时展,各行业生产都依赖于信息处理这一功能应用,这使得电子信息工程的影响力更为深远。与此同时,由于社会上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信息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故而,只有完全利用好电子信息工程的作用,才能为信息处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初步认知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联系是计算机网络产生的根本原因。在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时需要明白并遵守网络上的相关协议和规定,结合分散的以及独立的计算机个体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在信息传播的实际过程当中,需要依靠许多的网络介质,现有光纤、微波、电缆等供其使用。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含有具备共享特性且功能强大的软硬件,在信息传播时,利用该项技术可以与数据建立相应的联系,确保了文字、语音等在交流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准确率。伴随着国内科技力量的不断壮大,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对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生产产生重大影响。

2.1资讯传播

信息化的社会,资讯泛滥。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信息传递。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网络信息传播,能够保障其安全性。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都在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对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具有很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2.2隐私保护

网络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一次电子信息工程的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网络安全问题是信息技术的BUG,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加强技术研究水平,掌握更加高端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防微杜渐,将那些危害安全的隐患因素隔离在过程体系之外。比如通过建立防火墙形成保护屏,通过专网形成屏障,保证计算机技术得以更加高效的利用。综上所述,在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给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阅读本文,需要对电子信息工程在运用过程的弊端加以规避,对其优势有效发挥,使她更加科学和高效地发展。虽然计算机技术在传播中会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这些安全隐患完全可以通过高端技术加以规避,通过更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信息工程技术得以更加健康的发展。

作者:陈柏宇 陈洪涛 单位:三峡高中

第二篇: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学思考

摘要: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目标,并以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学生培养的目标,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思路,以期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沟通交流、获取资讯、生活消费、学习娱乐等活动的重要手段,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为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成为大中专院校的一项重要课程。以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为例,目前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学习该专业课程的学生人数高达19个班1000多人。因此,为顺利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结合受众和专业课的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计算机知识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目标

1.1明确教学目标,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级蓝领)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市场经济的香饽饽。这部分人才的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性好,能够较好地满足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需要,正在逐渐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不同于本科及以上科研院所,高职教育正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只有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必须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变单纯的传授知识理论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实现由“喂学生吃鱼”到教学生“捕渔”的转变。

1.2强化素质教育,变“知识就是力量”为“能力才是力量”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在教学方式上大多数仍然采取单一的书本教学法,重理论学习而轻实践锻炼,没有凸显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背离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高职院校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融“教、学、做”于一体,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尊重职业教育自身规律的前提下,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强调实践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上手快、适应性强”的高级技术人才。

1.3坚持学用结合,变“两条腿走路”为“一体化教学”

传统的高职专业课教学多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即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开上,这一教学方式容易导致理论和实践成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存在。这种不合理的教学设计造成学生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动手能力较差。高职教育必须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改变理论与实践相独立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在熟练地动手和操作的同时,懂得“为什么”,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真正让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学现状及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其它后续课程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长期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一直给学生和授课教师带来许多的困惑。具体原因:1)学生来源较为复杂[2]。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第一类是通过普通高招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该类学生计算机网络基础较差,初期学习入门较慢,一旦在开始阶段跟不上,对后面的学习便失去兴趣;第二类是自中专学校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也就是对口生,该类学生经过中专阶段学习,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初期学习入门较快。2)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对于三年制大专学生来说,课堂学习时间主要集中在第一、第二学年,学习时间较为紧张,专业课与基础课难以科学设置,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第一学年同时开设C语言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这种课程设置没有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时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导致学习效果不甚理想。3)授课过程针对性不强,由于学生对课程的接受能力相差较大,教师在授课时很难兼顾,多采用以我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没有真正完成培养学生的目标。

2.2《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验实训课(实践教学)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学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目前实验实训课部分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的理论课与实训课脱节[3],目前,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一周四节课,两节理论课两节实训课,而且在课程安排上无法做到每个班级都是四节课连续上,导致教学过程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影响学生学习效果。2)学院没有配套的硬件实验室,只有简单的实训电脑机房,且数量不足、配置较低,导致实训课只能以模拟软件为主。3)教学软件功能单一,实践项目和内容缺乏新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想法

1)合理分配教学时间[4],兼顾学生多元诉求。针对高职院校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素质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尽可能考虑学生专业基础参差不齐这一实际情况,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让学生在起点不同、对知识接受和理解能力不同的情况下,做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而不能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搞简单的一刀切。《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本身具备可操作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其可操作性强的原则,设计开放性的教学任务,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不同的学习内容,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整体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

2)科学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作为一门基础专业课,许多学生由于起点较低,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往往会产生入门难、学不会的畏惧心理,久而久之甚至会失去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兴趣[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明白《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之于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又要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之克服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进行学习。

3)倡导任务教学法[6],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准确定位教师和学生在专业教学中的位置,确立学生在教与学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倡导任务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主动思考的行为习惯。适当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实践任务,让学生主动利用所学知识去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加强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知识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通过任务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自主操作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操作水平密不可分,因此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当充分考虑《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进一步提高软硬件条件,甚至可以把理论课堂搬到实操室,将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进行实际验证,在实践验证的过程中吃透理论知识,从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邓奎伟.高职专业课的教学创新刍议[J].职教通讯,2011(4):33-34.

[2]罗登红.加强教改实践,实现高职教学创新[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4):38-40.

[3]王一军.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创新与改革[J].科技视界,2015,(5):35-36.

[4]吴洪泉.浅谈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的意义和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5,(13):43-44.

[5]高芳.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8(20):30-31.

[6]赵立霞.浅谈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学周刊c版,2013(5):200-201.

作者:康利娟 王晓衬 单位: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第三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与网络防御策略

摘要:一般来讲,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会产生难以预防的风险,并且计算机网络安全会对不同的用户造成不同的影响,然而,从根本上来看还会损害用户的权益。因此,要想确保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安全,就一定要构建出完善的网络防御措施。基于此,文中重点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并提出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御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网络防御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分析

不同的用户在应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会对其安全性造成不同的影响,绝大部分原因是由计算机的应用特点和自身价值而导致的,比方说,个人在应用计算机时,往往只观看娱乐节目或者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以及构建文档等。因此,要想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窃取,就应该防止病毒与非法网站篡改信息。然而,站在网络供应商的角度来看,对系统加以应用的过程中凸显出来的安全性更加复杂,不仅包括个人对其进行应用时需要关注的所有事项,而且还应该对由于自然灾害与军事破坏等原因造成的安全问题进行及时解决,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连接好信号,从而使计算机的网络防御能力得到提高[1]。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风险因素

2.1计算机的开放使用性。计算机系统就是利用网络技术来整合社会当中的各种资源,并且按照个人的搜索指令为其提供相应的信息,实际上就是资源共享的一种体现形式,科技同学科知识间的融合推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然而,在实施开放性使用时,部分计算机黑客一味追求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经常会采取非法手段来篡改个人信息,进而导致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2.2计算机操作系统存在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操作系统也正在逐渐完善,由于电子科技的特点是创新性与革命性,因此,在开发和使用技术的过程中并不受到限制,能够在技术不断获得提高的同时进行改进并加以应用,基于此,在一段时间内,操作系统必然会存在漏洞。为了防止出现漏洞,应该不断提高补丁技术。此外,防火墙对其进行拦截时,计算机系统不会阻隔,从而威胁到了网络的安全。

2.3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缺陷。计算机网络系统不仅要为人们提供方便,而且还应该具有较高的安全稳定性。然而,设计上缺乏合理性常常会威胁到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比方说,BUG或者是安全工具出现了漏洞。BUG属于一种常用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黑客通过对其进行应用来侵袭计算机系统。

三、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御措施

3.1TCP/UDP的端口扫描。TCP/UCP主要指用户通过主机端口将TCP/UDP的连接请求发送出去,与此同时,还对主机运行的服务形式进行了探究。一旦此端口遭到了恶性袭击,首要工作就是对外部系统端口所发出的连接请求加以整合,只要存在不合理请求,遭到袭击的程序就会向防火墙发送阻隔信号,并且对攻击方的IP与MAC进行审查。

3.2防止TCPSYN的侵袭。通常情况下,计算机操作系统当中都包括防火墙,应该同电脑的80端口相连接。80端口属于同网络相连接的不可缺少的端口,一旦遭到黑客的侵袭,就会造成防御人员难以上网。TCPSYN遭到侵袭时,应该采取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约束系统的服务器设置时间,接收到SYN数据之后对此数据进行再次检测[2]。

3.3隐藏计算机的IP。黑客侵袭计算机操作系统或者是窃取网络信息时往往会利用电脑的IP地质来进行。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隐藏IP地址也能够防止黑客的侵袭,尤其是DOS的袭击。通过服务器将IP地址隐藏,即使黑客运用智能装置对服务器进行了探测,也无法对主机服务器进行检测。

3.4实施身份识别制度。身份识别是重点针对那些进行不法行为操作的计算机用户而实施的,比方说,用户要想登录到系统界面,就必须键入用户名与密码,系统只保存一个登录信息,也就是说,进入系统前必须进行身份识别。一般情况下,身份识别制度的实施能够选取多种认证方法来认证用户的真实身份,以此来达到控制非法访问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也集成了自动化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然而,应用计算机技术时,应该针对计算机操作系统采取有效的网络防御措施,防止病毒和黑客对其进行侵袭。一旦系统发生了瘫痪,不仅会对社会经济建设造成影响,而且也对个人与国家安全建设带来了威胁。

参考文献

[1]张伟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安全防御策略分析[J].河南科技,2014(21):4-4.

[2]黄哲,文晓浩.浅论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御措施[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3):83-84.

作者:单宇航 单位: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信息科

第四篇:图书管理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策略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全球化的广泛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几乎覆盖了所有的产业。就图书馆建设而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图书管理效率,而且解放了大量的人工,实现了图书管理网络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基于此,本文系统阐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重点研究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图书管理;应用策略

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范畴不断扩大,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图书管理工作当中。研究表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效率,有利于图书馆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研究认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是图书管理工作的主要创新之一,也是图书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趋势。

1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图书管理工作中,通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实现图书资源高度共享,大幅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效率,不仅能够为图书管理工作人员提供极大的便利,而且能够为读者节约大量的检索时间,有利于图书馆建设水平的提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对物质、精神方面的需求逐渐增多。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模式下,图书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纯手工进行图书的归集、分类和检索,当读者需要借阅图书时,图书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从海量的图书库中进行查找,这种传统的手工检索方式必然会造成图书管理效率低下,不利于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读者满意度的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极大便利了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图书检索,有利于图书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显著提高。

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2.1图书采编中的应用

通常而言,图书采编工作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图书信息录入、图书信息分类和图书信息调整。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图书采编工作全过程,为图书采编工作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首先,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信息录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图书类别、用途等进行合理分类,在图书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及时、准确录入图书借阅信息,确保图书条形码与系统条形码一一对应;其次,图书信息分类汇总,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所有图书资料进行门类的准确划分,将图书学科、种类、作者、出版时间等作为划分的主要依据,为每一本图书资料设置唯一的条形码,当读者前来借阅时,能够快速、准确找到对应的图书;最后,图书信息的修改和调整,对一些交叉学科的图书,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加以科学、准确调整,确保在交叉的学科中都能检索到该图书信息。

2.2图书目录编辑中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当图书馆采购到新的图书,就需要给图书进行编辑目录,这个时候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目录的编辑,可以提高目录编辑效率和准确度。图书目录编辑完成后,方可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与传统模式相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得目录编辑工作更简单、更高效。当然,要求图书目录编辑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能够较为熟练地进行图书目录编辑,从而让计算机网络技术来代替人工工作,极大提高了图书目录编辑效率。

2.3图书信息检索中的应用

信息检索是图书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被运用于图书的借阅、续借和归还过程当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图书借阅、续借和归还提供了智能化检索、管理功能,图书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做好借阅、续借、归还等登记工作,并在图书资料库中进行检索,确保图书资料存储信息完整,从而便于图书借阅、续借和归还。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通常将图书资源信息共享作为一项核心工作,而实现图书资源信息共享的载体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因此,计算机技术的科学、合理利用,将便于图书馆内外部信息的高度共享,便于图书信息的快速检索和及时获取。

2.4图书统计管理中的应用

图书管理工作过程中,为了面向读者和社会提供即时、全面的图书供求信息,需要管理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图书信息数据的统计。传统模式下,工作人员通过手工的方式进行统计,不仅会影响到统计效率,而且会造成统计数据不准确的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统计效率和统计精准度。利用图书资料唯一的条形码进行数据统计,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掌握库存、借阅、续借、归还情况,读者也可以通过图书信息管理系统,查阅图书库存信息,从而提高图书的借阅成功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信息统计中的应用要做到及时化、精确化,以此来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扩大图书资料信息存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及时被广泛应用到图书管理工作当中,实现了图书管理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和现代化,为图书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良好的借阅环境。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要充分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根本应用原理,从而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做到科学应用,为图书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的全面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马英.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发展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7(07).

[2]万庆花.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1).

[3]程平.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应用[J].科技展望,2016(23).

作者:王圣戎 单位: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建设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深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型人才,是职业院校的责任担当。笔者基于多年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从培养目标、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和实训室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提供参考,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关键词】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校企合作;企业认证;课程建设

一、研究背景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互联网发展令世界瞩目。但遗憾的是,计算机教育却没有能够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1]。可见,中国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而互联网的普及与网络技术人才密切相关,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显得相当迫切。相比其他专业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就业面相对宽松,无论是IT行业,还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一般的企业,都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一片大好。经调查,就广东省而言,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绝大部分都开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这些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2]。作为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准不准确,专业课程的开设合不合理,关系到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用人单位能否对口。那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到底应该怎样去确定呢?如何去培养以及挖掘人才?这正是我们需要研究讨论的问题。

二、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适应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率不高

目前,社会对网络技术人才需求量大,对其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如网页制作、网络编程、网络系统建立、网站建设与管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故障诊断能力等。但是,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长期脱离社会,对此理解不到位、不全面,以此制定的培养方案易脱离实际。

(二)课程内容安排远远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学生虽然学过相关技能知识,但却是过时的东西,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前几年流行的XP操作系统,如今已被Windows7、Windows8、Windows10所取代,前几年主流的WindowsServer2003系统、RHEL5系统,这几年已经被WindowsServer2008、WindowsServer2012、RHEL6、RHEL7等所取代,如果教师的授课内容不及时更新,会使学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三)授课方式等设置不合理,缺少必要的实践活动

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对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但不能忽略必要的实践活动。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清楚地了解网络技术发展的速度,以及其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内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目前,很多职业院校采用课程设计进行实践,但课程设计引导不够,强度不够。

三、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建设探索

(一)培养目标

首先,职业院校要弄清楚用人单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定义[3]。在网络高度发达的美国,他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有着很详细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被细分为:网络工程师、系统工程师、网络管理员、MIS工程师、技术支持、技术型销售等等,基本上对应企业的工作岗位。具体分工如下:网络工程师—对网络进行拓扑设计、综合布线设计、硬件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的安装设置等。系统工程师—对网络操作系统(如UNIX系统、Linux系统、Windows系统等)的安装、设置与维护。网络管理员—对现有网络进行日常的维护。MIS工程师—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技术支持—负责对客户售前、售后的技术咨询及进行解答。技术型销售—对客户进行设备介绍时,能够详细地介绍设备功能、指标参数等信息。而我国的职业院校往往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设计为“通才、全才”,把一切计算机问题都归结为网络问题,都要求网络工程师来解决,这样将导致学生一样都学不好,最后是什么都不会。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特别是参与企业实践与企业调查的经验认为,职业院校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细分为如下四类:第一类:网络运维工程师。主要职责是维护企业网络服务器,维护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Linux、Unix)等,部署企业开发环境,保护企业敏感数据等。第二类:网络设备工程师。比如就职于网络设备生产的下游企业,华为、思科、锐捷、神州数码、TP—LINK等网络服务公司,主要负责网络设备的优化与调试工作。第三类:网络产品销售工程师。即售前工程师,他们不要求亲自去部署网络相关产品,但要求对网络产品非常熟悉,能够达到部署产品的技术要求,他们提供产品的售前技术介绍,以及部署时的技术指导工作,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前景。第四类:项目主管(CIO),或者培训师。对于非IT行业来讲,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当然也可以自己创业。实际上网络这个行业本身是相通的,作为网络工程师,实际看公司的需求,公司有网络设备,又有服务器,就必须掌握相应的故障处理技术。作为网络工程师来讲,经验积累越多,发展前景就越广阔。因为系统集成类的工程也分项目,包括服务器、数据库的搭建等一些架构。

(二)授课内容

针对用人单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定位,对专业课程的开设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网络运维工程师需具备的知识: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Linux的系统原理,系统常见的服务配置,常见服务器部署知识,常用的网络协议,常用软件安装部署,数据库安装部署,网络操作系统安全,数据的加密以及系统的安全防护等知识。2.网络设备工程师需具备的知识:思科、华为、锐捷、神州数码等网络设备的基本原理、基本配置命令、调试与优化、高级网络应用、网络设备的功用与部署等知识。3.网络产品销售工程师需具备的知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演讲礼仪、网络设备功能参数,各个厂家的服务器功能参数等周边产品参数知识。4.项目主管需具备的知识:除了需要具备前面三个方面的知识之外,还须具备管理的技能、自我的意识、良好的世界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授课方式

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但动手能力普遍强于其他类型学生,所以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采取的授课方式一定要有针对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1.以动手实验为主的授课方式:笔者认为,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授课应采取以动手实验为主、理论刚好覆盖实验为辅,超出实验范围的理论能不讲则不讲,强化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安装配置网络相关设施设备,以达到实际工作环境所需要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工作工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针对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安排需安排4节连上,每次课程给学生模拟提出一个工作岗位中完整的工作项目,然后把项目拆分成任务,对于一个大的任务,再拆分成小的子任务。例如:家庭式拨号上网的网络建设与管理、小型企业网络建设与管理、中型企业网络建设与管理、园区型企业网络建设与管理,在这些项目中,进行项目拆分,把家庭网络建设与管理这个项目拆分成一个个任务,由授课教师提出各种任务需求并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3.校企合作的办学形式:在诸多的招聘网络工程师的信息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企业都有一条“有相关企业认证优先考虑”的条件要求,所以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还需与知名的企业合作,课程的讲授结合知名企业认证课程,在完成学校既定课程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考取知名企业认证。比如网络设备方面的思科认证:CCNA、CCNP、CCIE;华为设备方面的认证:HCNA、HCNP、HCIE等;系统方面的红帽企业认证:RHCAS、RHCE、RHCA等认证;微软等国际认证;数据库方面的OCA、OCP、OCM等认证。这些国际企业认证在企业行业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考取这些认证对学生将来找工作非常有利。

(四)实训室建设

基于前文对授课内容以及授课方式的探讨,职业院校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验实训环境要求较高,学生的大部分教学是在实训室中进行的。根据对授课方式的探讨,实训室应采取便于分组教学的方式部署。根据对授课内容的探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室应具备以下条件:网络设备与系统运维实训室应至少配置网络实训设备八组,每组设备中至少包含以下网络设备:路由器三台、核心交换机两台、二层交换机两台、无线控制器一台、无线AP一个以及各种线缆数条。如果条件允许,还应在每组中配置防火墙一台、入侵检测设备一台、语音模块等较高端设备一台。当然,除了这些网络设备以外,还需有适量的配置较高的电脑,电脑中除了安装必备的应用软件外还需先安装好各种虚拟机,如Linux、WindowsServer、Win7-8、RouterOS以及超级终端,供学生实验配置使用,以满足学生的系统运维实验实训。综合布线网络实训室应至少配置综合布线设备八组,每组配备综合布线工具若干,包括网线钳、剥线钳、测线仪、光纤焊接机、语音交换机、二层交换机等等。

四、结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千变万化,无论是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不断学习新技术,不断提升自己,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专业对口率,如何完善学校的课程建设等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努力解决。

作者:彭锦强 单位: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