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探究(7篇)

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探究(7篇)

第一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美术基础教学

摘要:

高职院校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社会实用性人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也应当强调以学生的就业为主要导向,从教育目标、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实施教学改革和创新,从而促使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文本主要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美术基础教学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美术基础

随着我国近年来在艺术设计应用人才上的大量缺失,我国近年来的高职艺术设计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当前阶段我国的高职院校在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学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基础能力难以提升。因此,当前阶段还应当加以重视,从教育的根本入手来提升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水平。下面将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美术基础教学进行详细分析。

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阶段对于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高,但高职院校在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仍然采取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体系,重视学生的绘画技巧提升,看重明暗关系对比。在现代高职院校教育中明显存在着教育上的不适应性,表现为学生的基础课程学习与设计专业未来发展之间不适应,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难以培养,这将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艺术设计专业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而不是技巧。当前高职院校美术基础教学中则主要以素描、速写和静物写生为主进行训练,所有的绘画模式都要按照教师事先预定好的方式来进行,导致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1]。同时,高职院校多为三年制教学,相对于普通本科要少一年的时间,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更加合理的安排时间。但当前高职院校在美术基础教学上普遍存在着课程安排不合理现象,影响着教学基础的提升,现有的课时更加无法满足学生提升的要求。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美术基础底子不够牢靠,那么在日后的其他学习方面也势必会受到影响,导致艺术设计教学的质量难以提升。

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学课程开展策略

1、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在高职院校的艺术专业课程开展中美术基础素描、色彩等是延续多年一直开展的课程,是教学体系当中重要的一环,当前阶段已经牢牢的渗入到了教学思维当中去。随着近年来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设计理念上也开始出现了一定的转变,要求美术基础课程也要适当的进行转变,以便于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应当坚持传统课程的实施,让学生认识到传统课程的重要性。没有好的美术功底是无法进一步进行艺术表现的。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能讲所有的基础课程全部砍掉,而是一个应当适当的调整课时和方法,从而促使学生的基础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应当进行适当的创新,让美术基础成为设计基础,将二者之间联系起来。设计本身是具有目标的造型活动,当中将涉及到大量的知识运用,美术基础则能促使最终的表现更加的具有精确性和理性。因此,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应当重视起当中的平面构成结合和综合表现能力培养。要让学生根据身边的事物来进行逐步的摸索,形成对于美的一种判断能力,然后结合美术基础进行进一步的思维拓展和想象力的爆发。此外,还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来进行不同的侧重教学[2]。例如在广告设计上,则应当更加看重学生对于产品的塑造能力,将造型教学放在首要位置上,在建筑专业上则应当看重学生的手绘能力等。真正的做到将传统内容与现代化教学内容之间结合,才能促使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提升美术基础教学针对性

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课程专业需要根据专业的实际需求之间进行调整,将专业基础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从而帮助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得到进一步的课程理解和基础能力提升。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往往都比较枯燥,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不能及时的转变教学思想,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来实施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当中去,那么学生的基础能力势必会受到影响。对此,还需要教师积极的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在课程教学中尽量的为学生提供更多二队艺术设计技能,从而保证学生的基础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3、合理安排教学课程

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当前必须进行及时的改革,要紧跟时代的发展需求,结合学生的未来发展等来合理的设计教学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尤其的注意增加实训内容,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习惯。对此,高职院校应当积极的结合自身的教育优势资源,建立起功能设计实验室,同时要促使实验室成为学生基础学习的一个重要场所,帮助学生得到根本实践提升。此外,教师还要合理的控制美术基础教学方法,顺应时展,及的将多媒体艺术和波普艺术等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美术领域上的拓展[3]。只有真正的实现了课程教学上的方向进一步拓展,才能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未来的艺术设计道路前行奠定基础。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是为未来社会输送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一环,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改革和创新,积极的完善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促使传统的教学与现代化教学之间能够充分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美术基础教学的效果得到提升,为培养现代化的艺术设计人才和高素质的设计师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作者:李文雯 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申元东.当代北方普通高校美术基础教学改革之探究[J].美与时代(中),2016,(08):55—59.

[2]吴忠正,祖秀霞.高职院校艺术类之美术基础教学[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4,(01):64—69.

[3]华杰.美术基础教学的现状与反思[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04):89—96.

[4]戴凌云.独立学院美术基础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研究——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学理论,2013,(11):142—145

第二篇:高职艺术设计体系实践教学

摘要: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具有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教学目标的特征。因此,在构建高职艺术设计类实践教学体系中,要强调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保障体系、管理体系间的协同性,注重课程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职业专项技能、职业综合技能、职业综合能力实训等环节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并从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拓展实践基地,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等方面,来真正保障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

高职;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必然需要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上来突出高职的职业性特色。从《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来看,突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强调高职教育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要真正实现‘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目标,必须要突出高职人才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超的动手实践能力”。可见,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核心,重在从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上来强调人才素能的培养。从这个视角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就是要联系行业、产业岗位需求,以培养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本质目标。艺术设计类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实践性、应用性。我们从艺术设计类课程组成来看,80%的课程与实践教学相关,即便是艺术设计史、艺术设计概论等课程,也需要从专业素养上体现动手实践。当然,高等职业教育在学科层级上,不仅要注重职业技能学习,还要突出岗位需求,尤其是面对当前的就业环境,要从打造学科专业创作能力上,不断拓宽和延伸学科结构,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认知视野。从这个意义来看,坚持对课程教学的重新组合,打破传统封闭的教学局面,必然需要从就业导向上,重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作为指导思想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1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的教学内涵

实践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迫切需要从课程内外、学校内外等融合上,来拓宽学生的实践渠道,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作为高职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其本身在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改革过程中,更要从教育教学教师主体上,积极转变观念,强化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特别是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上,更要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现有的学分制教学中,正确领会和丰富“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的精神内涵,做到“宽口径下淡方向,厚基础上强课程”。当然,对于原先的教学课程,并非完全置于课程表中,而是要从人才教育目标出发,将之作为核心来指导课程组织与教学,科学的统筹好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实训课程的关系。做到“宽口径”,不仅要拓宽教育教学课程结构范围,更要从教学课时上,细化专业内容,强化知识点学习,拓宽学生的艺术设计知识结构。比如在公共基础课程中,除了基础绘画、三大构成、艺术史论等知识之外,还可以增加摄影基础、公共艺术赏析等与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其他公共课程。通过拓宽专业知识结构口径,学生可以从多方面来了解与艺术设计相关的课程知识,增长艺术设计视野,并从自身知识、兴趣、爱好上来为后续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成长,以及拓宽创意思维、提升艺术修养等方面打下坚实基础。所谓“厚基础”,并非在课时上加强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还要从课程授课方式上进行统筹,强调各基础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比如在第一学年,可以采用“分班不分专业”的方式,对所有学生实施统一的基础课教育,旨在通过基础课程,来增进学生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解和认知,增强对学科专业及基础课程的掌握。同时,在人才培养计划上,要注重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与公共通用课程的协同,可以从多种专业基础课程的选修上,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和兴趣,增强对所需的职业基础能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真正打好基础,增强职业素能,为后期的专业课程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所谓“精专业”,是建立在“后基础”之上,从艺术设计专业方向上,树立职业准则和目标,引导学生从专业课程学习与专业实践中,强化理论知识与社会需求的联系,突出各专业课程自身的特色,让学生能够从中来真正学到知识,成就所需能力,并从易到难,逐渐形成自身专业课程体系。所谓“重实践”,就是要强调实践教学在整个人才教育教学中的地位,要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要打造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通过“宽口径”学习,学生才有良好的“职业基础”,再从“专业化”的精准学习,为后期的实践实训提供了指导。如采用集中式学习方式来参与实训教学,导入需求式学习来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另外,还可以导入各类专业技能竞赛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承担设计项目,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后续完成毕业设计、参与校企顶岗实习等工作创造条件。

2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路及方案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目标,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要明确思路,突出多层次实践,并全面整合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衔接与过渡,促进学生设计能力的养成。在思路明确上,围绕近年来高职艺术设计学科人才需求特点,从实践教学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突出不同的艺术设计方向,强调各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关联性。如在课时设置、学分设置上,要突出艺术设计的实践教学重点,以及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在构建教育教学层次性上,针对艺术设计学科技能要求,从学科知识、职业技能层级划分上,遵循由浅入深、由内到外、由简到繁的顺序,来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不同学龄时段的差异性,渗透与学生能力层级相适应的教学任务,逐步深入到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基础类学科实践,以及专业类综合实践项目中,真正让学生能够渐进的增长各方面的职业技能,能够从具体的项目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3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3.1综合职业能力实践体系目标及内容

结合上述所确立的构建思路,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分为目标内容、保障和管理体系三部分。对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来说,其主要内容分为基础课技能训练、专业课技能训练、专业核心课程及选修课程平台。如在基础课技能中,有思政理论课程、英语课程、计算机技能课程、体育课程等必修课,主要以培养人的品格、职业道德、操守,使其成为合格公民;对于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是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实践中,更加侧重于职业素能教育;在选修课程体系,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增强职业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3.2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强调对不同学生多层次的实践能力培养,就需要从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上,协同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职业素能之间的关系,要围绕不同学生专业层次,合理选择实践教学课程,突出艺术设计的职业性、特色性,体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性。本研究采用五个层级人才培养方案,对应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对于第一层级课程实践教学,主要从专业基础课程延伸实践教学内容,强调不同教学载体的独立性。如结合建筑装饰风格来认识不同的装饰材料,结合施工图来规划设计方案;同时,注重基础理论的应用,特别是与艺术设计行业规范、企业工程案例的贴近,要在理论联系实践基础上,侧重对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来开展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制图操作、软件使用、模型设计制作等。对于第二层级社会实践教学课程,主要强调实践教学的现实体验性,让学生从写生、考察、采风、参观学习中来了解行业发展现状,来关注行业前景,突出对学生职业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专业技能、提炼职业素养。如结合感悟式案例学习、体验式项目参与实践等方式,来增强职业意识,提升动手能力。对于第三层级职业专项技能实践教学,其核心是围绕实践项目,从专业核心能力学习上,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如利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从实际项目动手实践中,了解市场调查,学习分析市场,制作设计方案,完善设计作品,进行市场反馈并实施作品评估等。从这个过程中来增进对行业的认知、对市场的了解,突出团队合作能力。对于第四层级职业综合技能实践教学,重点放在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环节。如鼓励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结合具体项目、任务来展开实践教学。另外,加强校内外专业竞赛的导入,鼓励学生从实践竞赛中增强创新力,团队协作力,让学生从真实实践项目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对于第五层级职业综合能力实训即顶岗实习,重在拓宽校企合作,围绕校外实训基地来展开“企业准员工”实践教学,特别是结合地域内艺术设计企业一线岗位,让学生从具体岗位、具体任务的承担中,提升自主性、专业性,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培养吃苦精神、团队精神、敬业精神。

4实现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保障

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以后还需要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来保障其充分发挥功能。对于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需从教学团队、实践基地、实践教学资源三方面来进行。在师资团队建设上,坚持“三个适应”,突出“三个建设”,面向专业发展需求、强调专业技能型师资队伍的培养,特别是拉近产学研协同发展,从专业带头人、学科骨干、“双师型”师资的培养上,来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另外,拓宽校外师资的聘请与交流,弥补校内师资的不足。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上,突出工学结合,强调真实项目的实践,尤其是结合艺术设计工作室建设,深化校企合作,贴近行业、企业岗位人才需求。如构建校企实训工作室,以技术开发、服务为导向来实现实训任务与企业需求的接轨,真正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上,立足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多种实践课程,尤其是在项目教学上、任务驱动教学中,逐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确保实践实训教学科学、有序展开。

作者:杨育红 范明亮 徐彬 单位:四川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4]1号.

[2]陈巍.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及其体系的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5).

[3]刘丹.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09,(11).

第三篇: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发展

摘要

高职学校中的艺术生,靠艺术短期培训考上大学,艺术基本功不扎实是共性。另一普遍特性是学生不是真正喜欢艺术而报考,他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毫无兴趣甚至不了解,学生缺少学习兴趣给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大多数高职院校为了招生需要都设置了艺术设计类专业,在这种形势下,高职艺术专业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的难度都很大,处在这种状况下的专业发展是何现状,有何改进措施,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本文将通过社会对艺术类设计人才的需要,提出造成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现状的若干问题,探究原因试图提出改进方法。

【关键词】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发展

环顾国内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其前身绝大部分都是以工科为基础的,只有艺术专业的院校少之又少,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就是存在的其中一例,生存在工科专业怀抱中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所以要在“夹缝中求生存”。目前高职学校中的艺术类专业经过短暂几十年的分化,一些院校的高职艺术专业进一步完善成为有鲜明特色的国家示范性高职艺术专业,而一些院校的艺术类专业通过加强师资和各种教学改革的探索,会艰难生存下来,还有一些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则会因为种种困难惨遭社会淘汰,探讨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原因

1.1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双师型”教师不达标。高职院校中艺术设计专业一部分由中专工艺美术学校转变而来,由于中专学校的专业特点,这部分老师具备了基本教学经验,但是实践经验缺乏,他们传统的工艺美术观念和创造手段与现代设计还有一些距离。还有一部分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都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新设立,由于设置的时间较短、经费不足等条件的限制,师资主要是从学校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经验严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更少,达不到“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偶尔从企业引进的人才到课堂教学,也达不到教学与社会实践环节接轨的目的。而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双师型”教师的含义,不应片面“双证”教师或是与工艺美术师身份的简单叠加。“双师型”教师队伍应是善于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优化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能提高教学质量的那支队伍。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手段”正在起步,一些学校还处在摸索阶段,有丰富实践和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还没完全成型。

1.2缺少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技能型”教师配备以市场为导向,从实际出发确定培养目标,为了培养教育出适应社会的实战型高职毕业生,就需要丰富实践经验的“技能型”教师,他们必须了解设计发展趋势,熟悉市场对设计人才能力的需求,是具有丰富经验的设计从业者。目前高职院校艺术专业的师资囿于工科的怀抱,极少得到重视和关注,技能型教师得不到引进,或者由于学校提供不了足够的工作和交流平台,一些“技能型”人才不愿意到高校就职。“技能型”教师引进做的比较好的是南方广州、福建、厦门的一些高职院校,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由于早在八九十年代建立了专业,且处在经济发达地区,专业发展与市场联系紧密,“技能型”教师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教师通过长期的教学和设计实践的积累逐步成熟起来,培养的学生在实践设计能力上技高一筹,这些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国内国际大赛,成绩斐然,又有效地促进了招生和就业,形成一个良性的教学循环。

1.3实践环节缺乏“温床”,实习基地落户难以落实。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来说,动手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杀手锏,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是确保学生迅速掌握专业技能和知识的有效手段。现阶段,高职院校都意识到实训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潜入了大量的实训课程,虽然实训课程偏多,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实践之后缺乏实习的上手机会,使得实践和实习不能完全无缝衔接,实践课程的案例不接地气,无法在社会上得以实现,还有一些校外实习基地流于形式,只是担负起学生就业的一个捷径而已。其实,校内、校外实验室、实训室的建设优化了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对于提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改进措施

2.1实践类课程的设置要接近行业需要,接地气。行业的需要就是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目标要切合实际,力求做到“因人设计,因材施教”。教育部有明确规定:高职课程设置必须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的开设率要达到总课程的70%以上。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一定要贴近社会需求,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专业,办出特色。而现今高职中艺术类专业实践类课程缺乏务实观念,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地脱节,虽然比本科生动手能力稍强,但是还达不到企业的高要求,使得学生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校内实践类课程教学应与校外实习结合,由浅入深、点面结合、循序渐进的进行技能型设计人才的培养。同时,学校教师应多下企业参加实践,直接参加企业项目实战,才能学有所教,学教相长。

2.2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就业岗位实现零对接。96%的企业要求学生设计功底扎实,设计有创意,富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这就意味着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这些能力的培养,而最重要的就是动手的设计能力,目前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在校期间的实践课学习和毕业实习两方面获取。校企合作就是有效实现学生毕业实习的有效工作方式,现阶段的校企合作以推销学生就业为主,忽视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短期实习机会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与企业接触不多,感受不深,认识不到专业的社会价值,失去了专业兴趣培养的最佳时间。可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与企业互惠互利,展开合作,把企业人员走进课堂,把学生推向企业,实现动手能力的飞跃。毕业时,学生因为经常接触企业人员和项目,熟悉了企业运作规范、流程和人文环境,积累了经验和作品,能顺利适应角色,实现学生到设计从业者的转变,达到与就业岗位零对接的教学目标。

2.3多组织师生参加一些设计类比赛,增加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目前,高职艺术类专业在各种大赛中的获奖不多,知名度有限,做的比较好的是一些有着中专类工艺美术学校基础的高职院校,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等,获奖能力就是教学水平的有利证明,能提高专业知名度,形成自己的品牌专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2.4学生的“工作室”学习模式必须与市场挂钩,实现其经济价值。学生的学习研究必须能转化为社会经济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他们对于专业的重视程度和兴趣,才会喜欢艺术类设计专业。目前一些学校引进了“工作室”模式,但是成效不大,仅仅以业余时间的共同学习和参加一些比赛为主,工作室承接的课题设计更多的为了是完成教学的培养目标,而企业则直接跟经济利益挂钩,实现利益最大化,设计过程本身具有自己的运作规律和制作周期,具有时效性和偶然性,导致了研究成果不能转化为实物,不能取得经济价值。可以发挥“企业引进课堂,学生走进企业”的模式,使一些优秀学生能参与企业的工作,取得企业认同感和实战经验,而不仅仅局限于课题的研究。在组织形式上,各个高校的工作室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操作。可以跟企业合作,开办实习基地,积极培养与文化和市场相匹配的设计艺术应用性人才,做到教学、实践、市场环节之间优势互补。还可以把各具专业特色的工作室组成模拟公司,采用模拟企业实战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战训练等,这些形式都是值得借鉴的。另外,学校工作室还可以聘请知名企业的工作人员,为学生进行项目实战培训,指导学生的设计更好的与市场结合。

3高职艺术类设计专业的发展前景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放在首位,每一个人都希望有自己的个性化标签,所以设计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最大限度地了解每个人的个性需求,设计出符合他们个性特征的作品,这正是高职艺术类设计专业发展的契机。高等艺术类职业教育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发展成熟,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和特定市场,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目前正处在一个瓶颈阶段。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工作者,我们必须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必定也会有无限潜力的提升空间。

作者:王慧敏 单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廖志恒,钟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现代装饰,2013(10).

[2]李岩.高等院校艺术设计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科教文汇,2011(10).

[3]易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现状与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3).

[4]杜兆勇.探究当前广东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以及对策[J].美与时代,2015(10).

[5]盛俊丽,俞晓菁.艺术设计类艺术设计类高职专业设置现状与优化问题研究——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J].艺术教育,2015(05).

第四篇: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师队伍建设

【摘要】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从学校和专业教师两个方面了解了河北省高职院校创新创造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针对调查结果,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为建设创新创造型教师队伍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高职;创新创造;问卷调查

随着创意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对高职院校培养的设计人才要求逐步提升,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时代的强烈呼唤。师资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主体,是影响学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建设一支创新创造型师资队伍才能保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当前人才市场对“有创意”的设计人才的需求。文本对河北省20多所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110多名环境艺术专业教师,其中有80%多的问卷返回。本次的问卷调查工作基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及河北省高职院校的大力配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河北省高职院校在创建创新创造型师资队伍方面的情况,找到学校在师资队伍方面的差距,为探索建设创新创造型师资队伍提供了参考。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对河北省28所高职院校中113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进行了调研,历时5个月。共发放问卷113份,收回问卷97份,问卷回收率为85.8%。问卷内容由学校和教师两大模块组成,主要有学校为创建创新创造型教师采取的措施、开设的课程,教师自身的意愿、参加创新活动等。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本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整理汇总,并对样本进行了分析。

(一)调查学校样本情况分析

河北省高职院校还没有创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造型师资队伍,没有学校在创新创造方面做过很多培训,大部分学校的培训刚刚提上日程,只是偶尔有一些培训。

(二)调查教师样本情况分析

1.教师参加创新创造培训的意愿

超过70%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都愿意参加创新创造方面的培训,只有个别教师认为无所谓甚至不喜欢参加这方面的培训。

2.教师接受过学校组织最多的创新创造培训形式

河北省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参加的创新创造培训主要是听讲座和看视频两种形式,会议集中讨论和挂职锻炼很少。从学校方面来看,组织教师听讲座和看视频是目前最简单的方法。

3.专业教师拥有最多的创新创造经历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设计大赛和自己参加大赛较多,在科研和专利方面相对较少,这也与高职院校的学术氛围有关系。河北省内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愿意参加创新创造方面培训的占70.1%,但是目前没有学校在这方面做过很多培训。专业教师参加的培训以听讲座和看视频两种形式为主,他们拥有的创新创造方面经历主要是指导学生参加设计大赛和自己参加设计大赛。

三、问卷调查结论

由问卷调查来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创新创造能力提升方面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校培训形式单一、培训机会有限;二是教师想依靠学校培训提升自己创新创造能力,而主动提升自身能力的意识不强。建设创新创造型师资队伍在省内高职院校还有还长的一段路要走,各学校应该采取有力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创新创造能力。针对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在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创新创造能力上,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努力:

(一)组织多种培训,提升专业教师的创新创造能力;

(二)创建良好的学术环境,鼓励教师申请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面的科研项目;

(三)健全学术考核制度,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条件;

(四)搭建实践锻炼平台,丰富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

(五)鼓励青年教师主动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主动提升创新创造能力。

作者:亓辉 李玉静 单位: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卫华.高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2(4).

[2]欧阳景春.高校美术教师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探析[J].戏剧之家,2015(2).

[3]杨彩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河学刊,2012(9).

[4]王晓红.高职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28).

基金项目:

2016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创新创造能力提升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JRS-2016-3081

第五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工作室制探讨

【摘要】

就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来看,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更加重视对学生艺术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这也就导致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无法无社会的实际需求相适应,学生尽管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但却无法将其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的设计应用中。这也就要求我国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能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将于社会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中。

【关键词】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在教学中往往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更加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艺术设计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而艺术设计本身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因此,这种传统教学方式的应用往往无法切实有效的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培养与强化。对此,要切实有效的提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就要求教师能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以“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为导向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强调以实际的工作项目作为引导来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1“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概述

所谓“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将实际的工作项目融入到教学中,进而充分的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的一种方式,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运用指的就是,在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之后,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的实际需求为依据,让学生进入到与自身专业相符合的工作室中,进而对以往大班教学的方式进行转变,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细化以及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来强化其自身的工作能力。这也就要求各工作室的教师能科学的对教学的内容进行选择,并将实际的工作项目与案例融入到教学中,从而更加有效的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加以提升。

2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现状

2.1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合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强化学生今后在工作与社会中的适应性。然而,就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教育的现状来看,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在工作与社会中适应性的提升,这也就导致在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当今社会,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无法与社会市场的实际需求相适应。而就高职院校艺术专业所采用的教学内容来看,其往往也无法与社会市场的实际需求相适应,这也就导致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能力等无法与社会市场的实际需求相符合。

2.2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与实际的教学需求不相符合

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所采用的是一种从基础到专业递进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尽管从表面来看能有效对学生的艺术设计专业能力进行强化,并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但从现实的层面来看,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往往对知识点和技能多有涉及,导致学生的培养失去了其针对性。除此之外,这种教学模式的采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是艺术设计的知识点之间产生的分裂,这对学生协作能力及意识的培养也往往有着不良的影响,且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高的教学需求也不相符合。

3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实施的方式

3.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工作室的构建

工作室的构建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条件,以学生社会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的构建就应当根据学生的专业及社会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强化工作室教学模式实施的针对性。除此之外,“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落实也要求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能对教学的课程体系进行完善,以此来强化教学的有效性。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能对社会市场及各企业实际的需求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来对教学的课程体系进行完善。

3.2通过校企合作对教学师资进行完善

良好师资团队的构建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落实具有促进作用。针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强化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师资团队的构建也可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一方面,以学生的专业为导向通过专家的聘请来实现与学校教师教学的互补;另一方面,利用校企合作的关系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施引进企业的专业人才作为导师,让其能以实际的工作案例对学生进行培养,以此来提高教学的专业性与应用性,进而更加有效的对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进行强化。

3.3建立能力强化实训室

在工作室构建的基础上,高职院校的艺术专业也应针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强化建立与其专业相符的实训室。艺术设计专业所设计的范围相对较为广泛,但往往都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素养及艺术表现力等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实训室的建立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艺术素养及艺术表现力等进行培养,并让学生能及时的对其艺术创新的成果进行展现,因此,实训室的建立往往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也有着较大的帮助。

3.4以技术鉴定的方式来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强化

技术鉴定是一种能有效度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判定的有效方式,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施中,通过技术鉴定方式的融入能有效利用技术鉴定的权威性来对学生专业能力及自身实际应用能力的强化进行激励。在通常情况下,技术鉴定除了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应用进行评定之外,也往往强调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及实际操作中的应变能力进行评定,因此,通过这种技术鉴定方式的实施也往往能使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与社会实际之间相接轨,以切实有效的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强化。

3.5完善“工作室制”教学的制度建设

“工作室制”教学制度的建设完善是能有效保证这一教学模式能稳定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以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为目标的“工作室制”教学制度的建设完善,往往要求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各教育管理部门之间能进行充分的沟通协调,以“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目标及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合理的对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进而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学校的完善落实提供有力条件。

4结语

综上所述,“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艺术抓专业学生培养中的运用,对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就必须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以社会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工作室”的建立、教学制度的完善等来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培养,并对其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强化。

作者:张廉宗 单位: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蓝华坤.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装饰(理论),2013(02).

[2]吕晓南,胡旭红.地方院校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可行性研究———以丽水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J].丽水学院学报,2013(04).

第六篇: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教学资源库建设

摘要:

江苏省无锡市作为省内高职高专院校最多的地市之一,拥有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高职高专院校,而艺术设计类专业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学校的发展状况,也影响着学生的专业水平。建设专门的教学资源库、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便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一步。本文中,笔者以江苏省无锡市高职高专院校为例,介绍了建设艺术设计类教学资源库的目的和内涵,并重点分析了艺术设计类教学资源库的设计阶段和具体设计内容。

关键词:

艺术设计;教学资源库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逐年提升,现代化职业教育的推广也提上日程,而以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核心工作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也成为现代化职业教育的重要标志。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都设置了艺术设计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该专业不仅比较年轻,也处于相对前沿的领域,因此更需要专门的教学资源库作为基础和依托。建设艺术设计类教学资源库,既有助于开放教学环境,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1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类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内涵

所谓艺术设计类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就是指通过整理、归类和优化所有与实践教学相关的,并且比较零散的项目资源和信息资源,最终形成具备交互性质的动态项目和静态文本资源系统。这个教学资源库系统具备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教学资源库的结构设计具备较强的针对性,是以教学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来解决问题的,更加强调对教学的服务性和信息资源的多元化;二是具备动态实施的特点,也就是该系统必须保持与社会发展、行业企业需求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等各个方面相适应。

2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类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的

2.1进一步规范教学材料,共享优质资源

传统教学资源的主要内容是教材和教师的课件与个人教案,因为不同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材料和授课方式各不相同,所以就导致了实际教学中出现明显的差异性,教学效果也一分为二:有的教学资源符合教学所需,有的教学资源并不适应教学所需。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内容更为专业,结构更为科学,更新更为及时的艺术设计类教学资源库,才能真正促进教学材料的规范性和优质资源的共享化。

2.2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促进教师合作

艺术设计类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有助于实现校企之间形成多种合作形式,因为利用教学资源库进行授课,不仅会涉及企业项目案例的应用和引入等问题,还很有可能需要组织学生到企业学习或者考察。除此之外,还需要聘请企业的专职和兼职教师或者与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合作,这些也同样有助于教师队伍的整合与合作,进而提高整体师资水平。

2.3进一步拓宽教学形式,开放教学环境

教学资源库可以有效整合课内外资源,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就业与创业资源、社会竞赛项目与企业真实项目资源,以及课程评价资源等各种资源的创新和整合,进而实现教学信息和教学场所的多元配合。最终,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方式,形成学生、教师和企业融为一体的学习环境。这些都有助于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和教学环境的多维度。

2.4进一步推动教学和科研的共进

艺术设计类教学资源库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处于变化和更新的状态当中,一旦艺术设计类专业资源出现新的类型,或者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出现变化时,学校就必须及时更新和优化教学资源库。与此同时,如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或者现象,学校也需要将其作为创新点和切入点录入教学资源库。因此,建设教学资源库有助于推动教学和科研的共同进步。

3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类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方式

以江苏省无锡市高职高专院校为例,艺术设计类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第一,准备阶段。主要是对江苏省无锡市艺术设计类专业方面的教学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二,开发阶段。开发阶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组织并邀请无锡市艺术设计行业和企业相关人员召开资源库开发研讨会;二是组织资源类型和结构设计研讨会;三是进一步论证和完善艺术设计资源结构设计方案;四是组织采集和整理艺术设计资源;五是对艺术设计类教学资源的共享进行测试。第三,实施阶段。实施阶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应用,包括企业信息资源、课上资源、自学与研究资源、课后资源以及就业和创业资源等资源;二是组织教师、学生以及第三方评价机构对教学资源进行评估;三是进一步完善艺术设计类教学资源。第四,推广阶段。即针对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类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作出专门的研究报告,同时在无锡市,甚至江苏省进行推广和应用。

4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类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内容

4.1课内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

课内教学资源主要是指精确合理地分解艺术设计类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掌握和实施;而课外教学资源主要是对课内教学资源的进一步补充。一方面,科学合理地补充课外实践训练内容,来弥补课内教学课时的不足;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也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课堂技能和技术。

4.2自学资源和研究资源

自学资源和研究资源可以使学生群体合理补充在专业知识学习领域的不足。在艺术设计类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其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些资源也是艺术设计类教学资源库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4.3社会项目资源和企业项目资源

所谓社会项目资源,是指通过梳理和社会相关专业大赛和竞标信息,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形成竞争,从而促进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和把握社会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需求状况。而所谓企业项目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当中适当引入艺术设计类企业的真实项目和案例,让学生在企业专家和教师的共同引导之下,按照分组组合的方式形成项目团队,并对企业项目进行策略和创意设计以及执行的过程。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4.4创业案例资源和就业资源

创业案例资源和就业资源是动态跟踪资源的一种,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成功就业类信息资源,主要包括非专业对口就业、专业对口就业以及成功就业主要动因等各种信息资源;第二类是成功创业类,主要包括非专业对口创业、专业对口创业以及成功创业主要动因等各种信息资源。

5结语

近几年,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育也开始倡导工学结合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建设和应用教学资源库无疑是对其进行改革和管理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形成更有利于学生自由沟通和轻松学习的学习氛围以及构建更为严谨和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平台。这是新时代和新形势下最为实用的选择之一,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作者:张静 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芬.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践[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4):51-53.

[2]丁亮,刘苇.教学资源库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J].教育艺术,2012(12):57.

[3]杨燕.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网实一体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6(4):313

第七篇: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项目化教学

摘要:

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在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进行项目化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工作项目,有效的实训基础建设和项目化教学任务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该文通过分析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项目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实践进行有效研究,进而实现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教育目的。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项目化教学

在高职高专院校中,项目化教学形式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式。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并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开展互动式教学。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所以高职高专院校要有效利用项目化教学形式实施艺术设计教学,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高职高专教师缺少项目化教学的具体经验

在高职高专院校中,一些教师的教学能力比较有限,缺少项目化教学的具体经验,这导致艺术设计专业的项目化教学多以理论教学形式为主。部分教师虽然借鉴行业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但是很少对艺术设计行业进行分析、研究,所以无法全面掌握艺术设计行业的变化和具体发展趋势,这很容易导致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培养的学生的艺术设计专业技能无法满足社会或企业的相关要求,这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2.学生对项目化教学内容缺乏兴趣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是比较强的,有些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只注重教师讲授的内容,认为教师没有讲的部分就是没有用的,就不去了解和学习。还有一些学生欠缺一定的概括总结能力和动手能力,因为他们认为只要学好理论知识就可以了,实践能力到工作时再锻炼,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对学生未来发展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部分学生无法激发对艺术设计项目化教学的兴趣,很少与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根本不了解所学的艺术设计专业在社会中的职业定位和重要性。这不仅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消极影响,而且会对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项目化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高职高专艺术设计项目化教学具体实施方法研究

1.利用模拟项目实训模式,提升艺术设计教学效果

教师在进行项目化教学时,可以有效利用模拟项目实训的形式开展高职高专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活动,这样能够通过有效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软件,对现有的教学形式进行有效的补充与改进。在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运用固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而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却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够明显,甚至还会影响整体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在进行艺术设计项目化教学时,一定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创新,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学生艺术设计的整体水平。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项目化教学也要有效运用模拟项目开展培训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加深学生对学习知识的记忆,进而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学生进行艺术设计主要源于自身对美的感悟,这一点是与学生的思想和审美观念紧密相连的。开展模拟项目实训教学也正是从知识的实用性方面进行分析和考虑的,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突出学生对美的鉴赏与理解,而这对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并且能促进学生艺术设计水平的有效提升。教师在运用模拟项目实训形式进行教学时,必须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搜集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并让学生养成搜集优秀材料或作品的习惯,进而不断丰富学生的艺术素材储备,这也能够为学生未来进行艺术设计提供有效的帮助。

2.项目化教学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就业导向指导内容

在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项目化教学主要是从艺术设计基本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角度出发,有效促进学生在岗位实训过程中提高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在高职高专院校中,无论是开展岗位实训活动,还是开展职业资格培训活动,其主要的目标都是服务职业生涯教育,并且是以就业为重要指导的专业实训过程,它能积极促进高职高专项目化特色教学的有效开展。在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项目化教学实践中,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知识要与实践技能有效结合,在开展理论教学活动后,就要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也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和促进学生未来良好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3.建设完善的教学基地,有效提升项目化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运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实现真实的岗位实训的重要内容。从真实的企业管理环节入手,有效地将企业的办公流程或办公环境融入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岗位实训的重要性,对学生实践创新意识的发展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通过分析与研究区域市场情况可知,高职高专院校在制订实训教学方案时也要立足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本身,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进行结合,并根据企业要求对学生开展实训教学活动。在积极的项目化教学实践中,选择最佳的校企合作机制,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整体职业素质,进而促进学生未来能够顺利就业。在企业与学校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后,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也可以从企业的业务培训和岗位实训等角度实施,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熟悉所接触到的岗位工作内容,而这对提高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有效性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另外,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项目化实践教学中,还要积极聘请相关的专业人才,进而在培训时为学生开展必要的课程实习指导活动,引导和带领学生积极完成相应的课程教学实践任务,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中,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必须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定期开展一些教师培训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对他们的项目化教学形式进行积极的指导,促进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进而实现高职高专院校健康、稳定的发展。

结语

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艺术设计项目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其主要是针对市场需求,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必须积极创新艺术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并且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建立全面的教学指导方案,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艺术设计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为社会培养和提供更多优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作者:李璐 单位: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纪婷婷.浅析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青春岁月,2014(17).

[2]侯静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实践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4(6).

[3]刘娉.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实践探索.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明兰,廖建军.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