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改革研究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改革研究

摘要:

毕业设计是高校教学任务的最后一站,是设计类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笔者以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为例,根据当前毕业设计教学任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通过对毕业设计选题、指导、答辩、评价等环节的模式改革,实现高职院校社会人才输送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性人才的主要基地,教学模式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在注重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1],通过侧重学习实践知识与实用技能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室内设计专业作为培养室内空间设计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的课程体系,对相关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素养要求较高。毕业设计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训的最后一站,是教学计划中巩固与检验教学质量的有机组成部分[2]。然而由于室内设计专业特殊性与局限性,传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无法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科复杂性与特殊性,对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与创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教育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变革,在取得显著效果教学成果的同时也迎来了全新的挑战,特别是高职院校中的室内设计专业,面临着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的尴尬处境,导致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存在诸多不足。笔者通过调研多所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现状,总结出当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缺陷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院校更注重职业技能的训练,然而,受教学环境、师资结构等条件的影响,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仍无法摆脱传统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的影响,教学模式大多停留在教师传授理论知识的层面,学生作为单纯听课的受众,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境,导致知识结构仍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具备独立的室内空间设计能力。上述教学模式反馈到毕业设计教学中,最终就会导致大部分毕业生不具备社会需求的职业技能,从而丧失了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培养特色。

2.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偏低

室内设计作为设计行业的一部分,具备其独特的技能手段和行业特色。一方面,传统的毕业设计仍肤浅的停留在理念设计中,由于就业压力大、毕业课题缺乏明显主体性,大多高职毕业生只是为毕业而进行设计,从而缺乏针对性的研究与实际性考虑,使得毕业设计只是流于形式,不具备实际应用价值,无法充分了解社会需求,自身技能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进而无法顺利完成学校到社会的过渡[3]。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自身重视度不高或水平限制,毕业设计选题不具备良好的代表性和可行性,课题来源往往是历届学生做过的题目或较为陈旧的实际项目,学生通过参考以往方案或照搬设计思路即可顺利完成设计,使得设计脱离了实际生活,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并没有模拟实际设计过程,缺乏创新思维的锻炼和对设计作品的修改与磨合。

3.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美是因人而异的,设计评价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更多高职院校对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也不明确,一方面是大部分毕业设计课题无法变成实际空间场景,从而缺乏现实性;二是指导教师时间与水平有限,自身也缺乏实际设计能力,无法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设计作品进行指导与评价。毕业设计作为检验教学成果的试金石,广大高职院校理应加强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对于室内设计这种实践性更强的专业,更应重视对毕业生的设计考核,切实提升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从而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做好学子与社会连接的桥梁。

二、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提出的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针对性的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法,通过对毕业设计选题、指导、答辩、评价等环节的模式改革,努力培养具备一定设计能力的技术性人才,更好的与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和全民教育相互渗透[4]。

1.毕业课题的真实性

室内设计专业的社会性决定了它与市场之间的紧密关联性,将毕业设计课题来源选定为真实的社会项目,可以让学生将设计思想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将作品从图纸层面转化为实际场景。毕业设计与实际项目挂钩,既可以提高学生设计能力,也可以锻炼自身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增强毕业生的自信心与竞争力[5]。学校在将真实项目作为毕业课题的同时也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将毕业设计作为“竞赛项目”,企业相关人员参与评选并由企业提供奖学金,调动学生参与设计,深化设计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以赛促学、以赛精艺”的教学模式[6]。毕业课题的真实性与“以赛促学、以赛精艺”教学模式的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与专业能力,也可以让社会检阅学校与学生的成果,从而提升学校自身教学水平,培养出符合社会与行业需求的理论与实践兼备的设计人才[7]。

2.毕业指导的双导师制

教学模式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项目化”、“工作室”等方面展开了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8],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监督、指导、评价也可以引入相关企业专业人士,在毕业设计的师资配备上形成高校、企业并存的双导师制。毕业课题采取真实项目在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以赛促学,以赛精艺”教学模式的实施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对教师队伍从通用理论型教学向专业实践型教学转型的一种要求[9]。然而受客观条件的制约,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很难满足这种要求。因此,将传统毕业设计导师制从院校导师转变为院校与企业并存的双导师制,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现存的教师质量问题。

3.毕业设计的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从本质上看是学生从学习向工作转变的过渡阶段,因此,毕业设计的课程设置应当从构建学生职业素养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发。只有设立新的评价体系,同时将学校、行业、社会三方都纳入到这一考核评价体系,才符合所有人需求,真正落实高职院校的教育职能。以往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评价机制主要为主题表达、装饰风格、效果渲染等课堂理论的表现,然而当毕业设计变为真实项目,其考核形式也将变得更为复杂和多元化,因此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院教师、企业人员与项目实际甲方三方共同考核才能将毕业课题尽可能从行业、社会角度进行公正评价。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评的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更可以突出设计对细节的处理和对甲方特殊需求的满足,社会场景的模拟度更高。通过导师指导及毕业设计综合考评,可以让学生在学校的“最后一课”变得更生动与现实,最终培养出具备高实践能力与实际设计能力的人才,实现设计行业全面、科学的发展。

4.毕业设计展示的一体化机制

“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是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10],将毕业设计作为学生系统化教育培养过程就要把毕业课题的项目设计融入到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中,进而在毕业设计展示中将毕业设计展览、答辩、求职纳入一体化流程中,既方便毕业生求职,也利于企业人才招聘。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的一次弹性转变,将毕业设计同人才招聘之间渠道打通,可以让学生从心理重视毕业设计,从行动上积极实践,从而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将毕业设计做成自己最合格的一份“简历”。企业也可以通过毕业设计更加了解学生,从而找到更适合企业的员工,减少人力、财力的消耗。

三、结语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是行业进步的必然结果。针对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偏低、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现状,通过充实毕业课题来源、毕业指导双导师制、完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引进一体化毕业设计展示机制等改革措施,院校教师综合素质得到改善,学生毕业设计水平可以得到不断提升,学生综合应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得到相应锻炼,社会对高职院校认可度也会逐步提升,从而迈入院校、企业、人才共发展的良性循环中。

作者:宋国栋 单位:北海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室内陈设设计课程设计探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06.

[2]黄艳丽,戴向东,李节.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初探[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1(12).

[3]刘春侠.“呼叫服务工作坊”解决方案[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4]李顿.社会转型期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现状、问题与政策选择[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06.

[5]韩倩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国际经贸语言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5(09).

[6]姜亚娟,邓伊玲,阚淑敏,杜佳.中职护理技能教学构建“以赛带教、以赛促学、以赛精艺”模式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18).

[7]宋国栋,尹云霞,郭峰君.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多元化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索[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03).

[8]徐群英.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3:06.

[9]胡瑞年.大学成功素质教育及其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06.

[10]周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室内陈设设计课程设计探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