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生产性景观设计探究

渔业生产性景观设计探究

摘要:在当前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渔业资源日渐匮乏、传统渔村向多元化产业转型的背景下,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渔民文化正随着乡村建设城市化、生产技术现代化的推进而逐步被取代、遗忘甚至消失。通过对连云港地区传统渔村的实地考察研究,从景观设计的视角对渔村的生产性景观素材进行挖掘、提取和设计,使之成为渔村中最具特色和生命力的旅游景观。

关键词:渔村文化;生产性景观;提取;设计

渔业生产性景观是渔村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渔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创造出来的文化现象,包括渔船、渔具、晒场、码头等有形的物质文化景观和以渔业生产为载体的“动态”景观,即渔民在劳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种生产场景。本文以江苏省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渔村———高公岛渔村和西连岛渔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和设计研究,探讨渔业生产性景观的提取、利用和艺术化处理手法,为渔村在旅游开发建设和景观规划中如何保持渔业特色和传统文化提供思路。

一、渔村生产场景的分类

高公岛村和西连岛村是连云港市连云区下属的两个传统渔业村,分别位于海州湾中南部的两个海岛上,岛上居民均为渔民,主要从事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和水产品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经营和服务业。在20世纪30年代,这两个渔村与西墅、墟沟、海头湾三个村并称连云区五大渔村,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以及旅游开发、景区规划的需要,目前只有这两个渔村还基本维持着原有的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渔民的工作仍以渔业生产为主,且较好地保留着传统的生产技能、渔业习俗和生产场景。在对渔村生产性景观的设计中,首要任务是明确渔业生产性景观包含的具体内容,并从中选择有效的素材来进行设计。经过前期一系列的考察调研,笔者将两个村中共有的生产场景做如下罗列与分析。

(一)物质类生产场景

1渔船

渔船是渔民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停泊渔船的渔港、码头是渔村的一大景观。目前高公岛渔港常年停靠的渔船约两百多只,多为近海捕捞船,西连岛近四百只,其中部分为远洋捕捞船。渔船以木质机动船为主,船上大多挂有五星红旗和红色三角小旗,插“摇钱树”(毛竹),船头船尾及其他重要部位贴大红对联,这是海州湾地区渔船常见的装饰。

2渔具

按渔具的使用区域来分,远洋有流网、拖网,近海有定置网类,内河有簖、丝网,浅滩用扳罾、推网、抄网等。此外,滚钩、筐钩、手钩、杆钩等也是渔民在岸边捕捞鱼虾的常用工具。

3鱼货加工用具

针对不同鱼类,各有专门的加工制作工具,如笆箕、鱼筛子、海蜇刀、大乌刀、推板、鱼叉、木钊子、盐卤缸、鱼簪子以及煮虾皮的锅灶等。在西连岛渔村南岸,十多座带着烟囱的露天灶台密集分布在公共晒场上,造型粗犷简陋,生机勃勃,是西连岛渔村一处颇具特色的景观。

4生产类建筑

是指渔村中用于鱼货存放、渔具储藏、紫菜育苗、渔船制造和修理的厂房等。

(二)动态生产场景

动态生产场景是指人们在手工劳动过程与生产场所构成的景象。为方便后续的设计研究,根据渔民各类生产活动发生的地点,将生产场景分为渔村内部、港口码头、海岸滩涂、浅海和近海五类。

1渔村内部的生产场景

渔网和网帘的编织,加工、修补、晾晒;各种渔具的手工制作;煮虾皮、晒鱼干、做虾酱、晒鱼肥等海产品的加工,这类劳动一般是在渔民家门前、小院里和村里的公共空间中进行。

2港口码头的生产场景

渔船出海、鱼货交易以及渔船开光、新船下坞、换筋头、祭海、渔船入埠等与生产有关的渔业仪式。其中,祭海是我国沿海渔民最重视的仪式。

3海岸滩涂的生产场景

赶海曾经是沿海渔村中特有的场景,在春、夏、秋三季的落潮时分,渔村的妇女儿童就会拿着篮筐去海边滩涂上捡鱼虾、挖毛蚬和海蛏子、掏望蛸、敲牡蛎,场面非常壮观,不过现在渔民赶海的收获已经很小了,大规模赶海的场景在两个渔村已很难再见。

4浅海生产场景

渔业资源的匮乏使大批渔民从捕捞生产转向浅海水产养殖,高公岛和西连岛村目前有不少渔民转行养殖紫菜、海带、对虾,每到新一轮的养殖周期和收获季节,渔村一片繁忙景象。5近海生产场景这一场景体现了渔民出海、张网、收网、鱼货分捡的全过程。

二、渔业生产性景观要素的提取

随着现代化技术在渔业生产中的普及和现代材料的广泛使用,传统的棉麻纤维网具被尼龙网具代替,手划桨被电动马达取代,渔民的生产工具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捕捞能力越来越强。与之相反的是,渔业资源日渐枯竭,近海捕捞的成本和难度在增加,许多传统的捕捞技艺派不上用场,致使上述的部分生产场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因此,对现存的传统生产场景,应尽早进行保护,以动态景观的形式纳入渔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对已经不适用于当前渔业发展需要的或已经消失的生产场景,可以进行艺术化再现,用静态的艺术装置、雕塑、景观小品等形式来记录和展现这些古老的渔业生产场景。

(一)动态生产性景观要素

1日常性要素

包括渔网和渔具的制作、修补、晾晒;虾皮、虾酱、鱼干等海产品的加工;推虾皮、照蟹子、海钓等近海捕捞活动;渔船出海、渔船入埠、鱼货交易和海水养殖等。这类生产活动都需要在晒场、海滩、码头等开阔的公共空间中进行,场地、建筑、渔民、生产工具和生产作物是构成景观的主要元素。

2季节性要素

按照连云港地区的渔业习俗,每逢除夕、大年初一、正月十五、龙王生日(六月初三)、天后诞生日(三月二十三)、天后飞升日(九月初九)等节日,渔村里都会举行祭海、祭神、祭船等盛大祭祀活动;在三、六、九这些渔民认为有利于渔业生产的吉日里,会进行渔船开光、新船下坞、换筋头等极具渔业文化特色的仪式性生产活动;在每年的开渔节、正月初三渔船出海以及紫菜海带采摘季节,都能看到渔村最繁忙的生产劳作场景(见表1)。

(二)静态生产性景观要素

渔村中可提取为景观设计元素的代表性物件,首先是公共基础设施,如渔港大堤、码头、灯塔等。其次是生产性建筑。西连岛渔村的最西端是渔民进出港、交易鱼货的场所,码头边有一片整齐的平房,是渔民临时存放鱼货的库房。高公岛渔村的入口有一处面积较大的海产品交易市场,是村里的标志性建筑物。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渔村里用来储藏渔具的改装集装箱越来越多,特别是在高公岛村,已成为渔村一道新鲜的风景。第三是渔船渔具类,包括各式木质渔船、钢质渔船、渔民房前屋后在露天堆放的大型渔具、渔网等。此外还有一些渔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如海岸边供渔船卸货用的吊塔、码头上拴渔船的石桩等,这些渔村特色符号都值得收集利用(见表2)。

三、渔业生产性景观设计

通过渔村生产性景观的筛选和提取,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有效的设计元素。在渔村的景观规划中,本着保护渔村文化、突出渔村特色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地制宜,利用、组织、改造这些元素,让渔村的生产性景观得以艺术化再生。

(一)日常生产性景观设计

劳动生产活动带有较强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在景观营造中无需对景观主体作过多干预,在保持和维护渔民自然生产劳动状态的基础上,开发一些体验性的旅游项目,让游客参与其中,体会劳动的快乐。依照渔民约定俗成的对公共空间的使用惯例,划分出渔民作业区、成品存放区、生产工具堆放区、车辆停放区、游客参观区等,将各个区域的功能和边界范围规范化,合理安排渔民的生产动线和游客的参观动线,使游客与渔民能产生良好的互动,又不会干扰到渔民的正常劳作;对周围的民居和生产性建筑进行保护性改造,保留传统渔民民居的硬山坡屋顶、“石头到顶”或“干打垒”外墙、小红瓦等外观特点和座满朝空、朝向东南的建筑走向,将生产性建筑的外墙、屋顶在建筑材料和色彩方面与民居协调,为上述生产景观提供和谐统一的聚落背景形象。

(二)非日常生产性景观设计

渔船开光、新船下坞、换筋头、祭海、祭天后、祭龙王这类反映渔民信仰和渔业文化的仪式活动是渔民生产活动的高潮,也是渔村生产性景观的亮点。这类集体性的生产仪式多数是围绕渔船进行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渔村的码头、龙王庙等公共场地,景观规划初期可考虑设置渔民广场,并遵照传统仪式的礼仪规范设计一个专用的民俗活动区,活动区与船坞或码头相连,其位置可适当高于广场,以增加仪式感和庄严感,同时在活动区周边的广场上设置游客观看席。渔民广场将成为渔村的标志性景观,同时也是渔民的社交中心和精神中心,类似于欧洲小镇的教堂和我国西南地区侗族村寨的鼓楼,在聚落中起到召集、组织、引导、团结村民的作用。

(三)静态生产性景观设计

生产性景观散布在渔村的每个角落,按照“由面及点”的景观设计程序,可从景观带、景观节点和景观小品三个层级来设计,由渔村向海岸扩展,分别是渔村生产性景观带、海岸沿线生产性景观带和近海生产性景观带。渔村生产性景观带沿渔村交通主干道形成,由民居建筑、街道、绿化、房前屋后整齐堆放的渔具、窗口屋顶晾晒的鱼干虾皮和小院里外的劳动场景等构成;海岸沿线的生产性景观带由民居建筑、鱼货交易市场、码头、晒场、渔港、渔民广场、滨海道路、观海平台等构成,那些被现代技术所淘汰的传统手工渔具或渔船上的古老构件、即将消失或已经消失的渔业劳动片段、曾经流传过的民间传说等,可以通过景观小品或艺术装置的形式得以再现,作为重点景观穿插其中;近海生产性景观带由海面、滩涂、渔船、紫菜海带养殖场构成,游客可亲身参与渔民出海捕捞或紫菜海带采摘的劳作,在体验渔家生活、欣赏海景的同时,自己也成为渔村生产性景观的一部分。渔村文化不仅蕴藏在静态景观之间,还表现在渔民的生产生活过程里。本文以两个渔村为例,提出传统渔村旅游景观的开发应建立在对渔村文化的尊重、保护、突出和传承的基础之上,由此才可能找到合理的方式对渔村特色旅游景观进行规划设计,使珍贵的渔村文化遗产得以流传。

参考文献:

[1]王继澍.连云港市连云区志(1990—2005)[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3.

[2]张大强.海州湾渔民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

[3]李锋古,蔡骥鸣,王志坚.连云港海洋文化[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4]崔峰,李明,沈志忠.经济社会发展对海岛型农业聚落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以连云港西连岛村为例[J].中国农史,2014(1):123-131.

作者:吴静 单位:淮海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