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下滨水景观设计探讨

生态理念下滨水景观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滨水景观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因为受到全球气候变化、不合理排放水资源、过度开采水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水污染以及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在生态理念背景下,探析滨水景观设计能够使滨水景观设计向和谐共生、人文文化、自然生态等方面发展。本文对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探析滨水景观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运用,旨在促进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理念;滨水景观设计;问题;对策

滨水主要是指人居或者城市与湖、河、江、海等水域相邻的交界范围,其观赏性以及功能性较强,是人类居住环境中重要的生态廊道以及公共绿地[1]。近年来,我国居民环保意识逐渐提高,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工作备受关注,滨水景观设计主要是为了达到保护自然、美好环境的目的。由于我国滨水景观起步时间不长,容易出现问题。因此,重视对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全面应用生态理念,以期促进滨水景观攻能全面发挥。

1滨水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不合理地开发利用

滨水景观属于公共绿地系统,其还可以发挥人造景观、自然景观等作用。但是因为前期开发建设没有将生态保护以及环境治理等考虑在内,造成滨水景观水域出现过度开发的情况,治理固体污染以及污水污染等难度较大。加上因为流域天然植被以及水源林保护区受到破坏,从而减弱了森林植被涵养水分功能,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区内气候。目前,大部分滨水景观水域的环境容量、环境承受能力已经超过负荷,内水植物以及水生生物明显减少,造成动植物结构以脆弱化方式发展,但过度的人口用水以及人工利用会造成水域减少以及河道淤塞,导致滨水区生态结构不平衡。

1.2滨水景观设计过于形式化

目前,我国滨水景观设计主要是往“千城一面”方面发展,滨水景观设计工作形式主义严重,对于滨水地区沿岸文化特征有所忽略,使地域文脉有所切断。滨水景观开发设计逐渐均质化、工程化,在开发设计时,通过石板、水泥等硬质材料进行铺装,且未全面考虑地方文化便通过西方景观设计手段开展空间处理,造成滨水流域出现大量雷同的情况,缺少生态效益以及美感,对全面发挥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1.3设计缺少公共参与

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背景下,由于不同的群体以及不同的人价值观存在区别,因此,在滨水景观设计工作中应该重视公众的参与性,对人和人之间的相互性有所重视。但是大部分滨水景观设计并未考虑这一因素,没有将公共参与纳入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中。一方面,滨水景观设计在开展前期准备阶段,没有对试用人群进行全面调研,而是在使用者身上强加场地功能规划以及设计理念,导致滨水景观设计在前期便发生偏差;另一方面,滨水景观后期没有利用反馈机制向负责部门、设计者传递相关信息,导致景观后期改进工作相对滞后。

2生态理念应用于滨水景观设计的对策

2.1以系统为指导,建立多层次景观

河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此作用过程中建立复杂的系统关系,一旦改变此作用过程中的任何要素,均会导致景观面貌出现改变[2]。因此,设计滨水景观初期需要以系统论作为主要原则,全面考察分析滨水景观水利工程设施、流域内资源现状、水土流失现状等,并给予全面评估,建立景观开发设计框架。同时,通过分析结构,建立滨水景观流域保护开发远射以及总体规划设计原则,以总体原则作为前提条件制定设计方法以及开发原则。设计部门还需要以建立科学景观作为指导,构建多功能、多结构、多层次的景观生态环境结构,使河流亲水性、可达性、防洪、审美等需求得到满足,为人们游览休憩提供便利,同时可促进空间资源利用率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使区域内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2.2按照生态原则,重视保护与开发工作

滨水景观设计工作中要重视生态环境的延续与保护,由于大部分滨水景观流域具有动植物多样化、地貌多样化等基本特征,常出现纵横交错、分布不均匀等情况。动植物群落或地貌的空间格局会随着流域情况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因为长时间的生长演变,不同动植物群落逐渐往各自适应的环境特性转变,难以改变这一客观规律。因此,滨水景观设计工作的指导原则应以景观生态学为主,并按照生态原则有效布置河岸线,确保原有风土风貌得到保护的情况下,能利用地域环境的自然材料构建自然景观,使生物多样性得到维持以及保护,建立滨水生态廊道,使景观异质性明显增加,为可持续发展与利用滨水景观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滨水景观设计还需要重视无机生境、有机生境、地形等构建工作,按照不同物种在不同季节内的发育规律以及生长规律进行合理布置,防止植物群落之间出现相互竞争以及侵害等情况,按照原有的人文环境特性以及生态环境特征,将空间架构以及景观层次合理的布置。

2.3以美学理论为指导,升华景观品质

滨水景观可以为人们娱乐、休憩提供场所,可以让人在此游览过程中心理层面、生理层面获得美的享受,因此,在滨水景观设计工作中并不是简单的重视艺术品或者植物堆积的叠加工作,需要以综合流域系统作为前提,并以多样与统一、调和与对比、质感与肌理、渗透与层次、节奏与韵律、稳定与轻巧、过渡与照应、主从与重点等作为原则,对景观进行有效的艺术性处理。滨水景观设计不但是为了将人为建筑物进行全面凸显,还需要对原有的自然景观作美化以及补充处理,并在设计期间相互结合景观塑造、文学塑造以及美学塑造,将文学意境、艺术法则、美学思想等作为主要的指导原则,确保设计的滨水景观与本土审美需求互相符合[3]。例如,在设计植物景观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的比例、质地、线条、色彩、树形等存在的变化以及差异,若选择相似类型的植物则会产生统一感。另外,植物与植物之间需要重视相互配合以及联系,使调和原则得到全面体现。草木、灌木、乔木等在植物立体配置中,分别利用单植、群植等方式,不但能有效展示配置的均衡性,还可有效协调植物的颜色和高矮变化,通过“曲院风荷”、“曲径通幽”、“雨打芭蕉”等建立意境美的氛围,与当地水土环境互相符合。

3结语

生态景观以系统、美学、生态学作为主要指导原则,按照科学的方式创造自然景观,并以维护与保护整体自然生态系统作为基础,使自然风景美得到全面凸显的情况下,将自然风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全面实现,增强区域内生态系统自然调节功能,对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有着促进作用。滨水景观设计中应用生态景观理念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景观设计艺术水平,还可以满足居民对于观赏、游憩、休闲等需求,使滨水景观可持续发展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刘永辉,张霖.生态理念在滨水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5(8)

[2]李春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生态理念与材料运用[J].农业与技术,2015(22)

作者:于斯逸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