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思考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思考

摘要:对于翻转课堂模式来说,主要是借助于网络技术渗透到初中数学课堂,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是一门难度系数较大的学科.倘若教师只是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传授知识,就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要灵活地将翻转课堂渗透到数学课堂中,提高教学效果.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第一,教师将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微课的方式传送到网络上,让学生进行下载,并自行预习这节课的内容.第二,在学生预习后,如果有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就要提出来.教师引导学生合作解决这些问题,进而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1.课前自学环节

(1)录制微课,上传网络.在课前,教师需要录制好微课视频,并传送到网络平台上,为学生随时下载提供方便,同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料,让学生提前熟悉这节课的内容.例如,在讲“A、B两点的直线距离”时,教师可以将以下内容录制到微课中:第一,需要对这个知识点设置一个具体的情境,如A、B两点之间被一棵参天大树挡住了,而这个时候修路人员要对A、B两点间的距离进行测量,但是受到这颗大树的影响.第二,采取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动手剪出一个三角形,并把这个三角形对称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将三角形中位线的数学概念阐述出来.第三,利用事先做好的图示,清楚地向学生展示出三角形的中位线与底边存在着怎样的联系.第四,引导学生开展验证推理,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推理出来.第五,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概念解决心中充满疑惑的问题.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而且能加深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2)学生学习,进阶检测.在对微课进行制作的时候,教师需要设置一个任务表,并依据这个任务表引导学生按照计划预习功课.例如,在讲“A、B两点的直线距离”时,教师可以设定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三角形的中线具有怎样的特征……学生准确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才能进入到下一个环节中.不然,就需要看这部分的视频,增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

2.课堂教学环节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的知识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例如,在讲“概率”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生活中是否也存在概率的例子呢?经过思考,学生提出中奖、硬币投掷等.追问:在投掷硬币的时候,正面的概率是多少呢,同学们都是怎么计算的?学生对此类问题非常感兴趣,纷纷举手回答.在投掷硬币的时候,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正面向上,另一种是背面向上,所以正面向上的概率为二分之一.接着引导学生归纳概率的计算方式,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打下基础.(2)加强师生互动,促使学生交流.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上要保持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营造出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例如,在讲“概率”时,教师可以从讲台下走下来与学生一起进行互动,带领学生去探究概率的概念.教师拿着全部为红色的扑克牌,让几个学生抽取扑克牌.学生事先不知老师手中的牌都是统一颜色的,会发现几个人抽到的都是红色的牌.让学生思考:如果老师手中拿着的是混合颜色的牌,那么上述情况是否会发生呢?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积极影响,也是翻转课堂的直接体现.(3)适当检测,突出重点.在课堂接近尾声的时候,教师要留出几分钟时间对学生理解知识的状况进行测试.例如,在讲“概率”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班级一共有62个学生,其中男生有37个,女生有25个,现在要选择5个男生参加游泳比赛,每个男生被抽中的概率是多少?通过这种检测,能够了解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程度,进而优化教学方案.

3.课后反思

在一节课完成以后,教师要做好反思工作.例如,翻转课堂的效果能否满足预期目的?学生是否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点……经常反思,既能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又能提高教学效果.总之,将翻转课堂渗透到数学课堂,不但能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推动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本斌.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16.

2.任娜.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作者:陈相元 单位:江苏扬州市梅苑双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