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建构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模型建构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

介绍了研究型模型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基于模型建构的教学目标,阐述了运用实体模型建构强化学生设计思想、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的方法,旨在促进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三维空间造型能力的协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建筑设计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研究型模型,建筑设计,教学目标,创新能力

模型建构对建筑设计方案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能使设计获得一种具体形象化的表现,比图纸更具有空间感,是建筑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集中体现。

1理念阐释

建筑设计是将头脑中的构思具象为可视的实物的过程,在验证已经成熟的构思的同时将其继续深化完善,通过不断循环这一过程,逐渐形成最终的方案。建筑模型是根据建筑的形状和结构按照一定比例制作的实体,是学习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模型建构根据模型的不同用途,建筑模型制作的方法不尽相同,可以分为研究模型和展示模型两种。

1.1研究型模型

研究型模型是设计者在设计构思阶段,为了验证建筑初步方案能否确定或是继续完善,或为了研究设计中具体问题而特别制作的整体或局部模型,成为建筑师整个设计构思过程中的视觉表达手段。它制作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深化建筑设计方案,推进创作过程[1]。

1.2展示型模型

展示型模型是指设计方案结束后甚至建筑已经完工制作的模型,适用于向投资方、购房者或使用房屋的业主解释设计内容,也可以用于公共建筑内部空间展示的实体模型,制作的目的是帮助大众更直观的了解建筑。

1.3建筑设计创新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会面对形形色色的设计任务,以前做过或没做过的、大众或独特的类型、现代或传统的风格,同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条件———要求条件宽松或苛刻的面积指标、潜在的或显在的目的、场地有无既有建筑限制等等[2]。这就需要建筑师通过创造性发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或特定环境内的地段,会对建筑设计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正是由于它对建筑设计所产生的限制和条件,才使建筑师设计出因地制宜的、具有创新性的建筑方案。

2模型建构的教学目标

在建筑设计领域,最终要建构三维空间,将空间的各种形态整理完成。要想事先就能验证将要动手建构的三维立体形态以及空间的应有形态,在研究阶段就应该具备三维的建构条件。结合实体模型的建构特点,课题对设计课程的内容、设计的目的、考核的成果进行全方位的改良。设置问题情境,激发自主探索的求知欲,通过查阅、分析、实践、思索、探讨等途径去独立解决问题。通过改革打造统一的设计教学通用平台、确保方案形成的逻辑合理,实现设计过程“教学相长”的实践目的。

2.1在设计层次形成完整认知

从方案构思伊始,研究模型建构和草图平行展开,手眼并用,设计者的思维保持在最活跃的状态。从最初的任务场地认知开始,整合场地、房屋、结构等不同层次的问题,要求学生一边设计一边解决不断产生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对各个层次设计的思考,充实学生对建筑内涵的认识,形成对设计过程的全方位的认识[3]。

2.2设计思维的过程合理性

建构不再一味强调模型的展示效果,也不看重环境的真实再现和材质的逼真程度,更多关注模型建构作为推进设计思维的过程。处理好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索之间的关联,调动学生推进方案深化的主动性,激发创作的灵感,注重过程合理而不是单纯的结果合理,完善图纸到模型的立体化设计的转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提升学生建筑设计的创新能力。

2.3教与学的互动

采用项目、问题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贯穿建筑设计全过程的CDIO项目,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亲身体验建筑设计过程,使得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提倡学生结成项目小组,以模型建构为载体,改革教学方法。研究实施情景式、项目式、体验式、PBL,CBL和“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等符合学科特点和学习规律的模型建构形式。通过建筑设计及理论、结构设计及选型、园林景观设计等不同专业老师参与指导学生模型建构过程,多层次增加学生对设计理解的深度和广度,360°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形成建筑学专业多课程领域交叉互动的局面。

3模型建构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3.1完善构思,深化内涵

研究型模型刚开始建构的时候,需要用体积模型来研究符合日照条件的可设计的范围,以及房屋坐落的方位和形态,决定设计大的方向。学生找到设计方案的大方向后,制作立体模型,完善设计基础方案。基础方案大体成型后,开始着手模型建构,在建构的设计阶段,有时需要制作能看见内部空间的模型,有时需要制作可供研究结构的模型,比如歌剧院音响模拟模型。重点从建筑实体模型设计与制作的学术性、实用性和普及性等方面进行讲解,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学生能从建筑模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入手,提高模型设计的表达水平。研究模型的意义在于———从图纸、草图或头脑中的构思形成了不同的设计方案,为了从三维角度去确认这些方案的可实施性,就需要制作模型。模型建构的意义在于模拟设计方案,研究型模型的形成反映了这一理性思维的物质外化过程。虽然还有些模型是为了展示而制作的,大部分是为了深入设计,确定设计方案而制作的。

3.2小组合作,团队助长

同学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团队助长基础上的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是实现用模型去思考的重要途径。团队助长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同他人共同活动时,活动效率的提高,这叫共同活动效应,另一种是当他人在场旁观时活动效率的提高,叫观众效应。遵循“兴趣驱动、重在参与”的原则,模型建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彼此交流,帮助学生准确了解并体验模型制作的过程与细节,引导学生发现形式构成之美,并找到最佳呈现方式,提升学生以触觉和视觉为导向的设计思维能力。

3.3不拘一格,破茧而出

出于对成果保存价值的考虑,以往设计课上构建的模型偏向展示型,制作过程追求栩栩如生的效果,重结果轻过程,这样并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建构核心的目的是能够展示设计思考过程,展示创意的亮点。教改中提倡设计全程学生均使用模型来推演,突破传统在草图思考阶段使用平立剖面的思维定式,从制作立体模型场地伊始,确定大局观,分析交通流线和功能分区,进一步推敲体量,均采用模型建构来思考,使设计构思三维化,讲求直观而全面地塑造建筑。对于一组模型设计任务,提供卡纸、PVC板、有机玻璃等多种材料供学生选择并对模型成品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材质的建构效果,体验建造的过程。模型材料选用不拘一格,可以使用任何能表达设计意图的物品,提倡组合多种材料进行混合制作。尤其是在建构校园模型时,学生从不同领域收集材料,对熟悉的环境进行测绘和调研,灵活加工处理原料,认知材料的实体特性,创造性利用材料,做到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思路。

3.4通用平台,多课程交叉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把模型建构打造成多课程的通用平台十分必要。针对建筑学学生结构知识缺乏的通病,模型建构过程增添结构选型的内容,引导同学尝试使用索膜、桁架、折板、网架等多种结构形式,对建筑模型进行模拟受力,受力分析比较,通过实践帮助学生认知各种建筑承重方式,为在今后设计中选择适用、坚固、美观、经济的结构形式提供参考。在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中,分中、外两个板块进行经典建筑的建构与解构研究,与中、外建筑历史课教学并行。注重作品分析而不是模型展示的仿真程度,完成的模型成品也可作为中外建筑史课程的教具。

4结语

目前,在许多高校的建筑设计教学中实体模型的建构逐渐变得无足轻重———这一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学生更倾向于建筑模型的虚拟建构:一方面能用软件来满足设计和表现的需求就没必要动手去做,另一方面也不想产生方案形成的额外支出。有鉴于此,本课题强调研究型模型的建构的重要性,大脑与手的协作,能够使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以建筑实体模型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表现设计方案的空间效果,弥补软件和图纸不能全方位展现建筑空间的缺陷。通过模型的制作可训练创作构思和空间观念,理解成功的建筑实例,建筑学专业学生在自己的设计中借助模型酝酿、推敲和完善方案,加上相关周围环境的匹配,还能增强学生的城市规划和环境艺术的设计意识。

参考文献:

[1]远藤义则.国际环境设计精品教程:建筑模型制作[M].朱波,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6-7.

[2]邹广天.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7):1120-1123.

[3]刘骜,冯静,丁蔓琪.模型启发设计思考———对高校建筑模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思考[J].华中建筑,2012,(11):167-169.

作者:韦亮 马丽慧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